当前位置: 初中道德与法治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吉林省长春市榆树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道德...

更新时间:2024-01-22 浏览次数:14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中只有一个正确选项。其中,1-10题每小题1分,11-15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 1. 亲社会行为通常是指对他人有益或对社会有积极影响的行为,包括谦让、分享、合作、助人、安慰、赠予等,是一种个体帮助或打算帮助其他个体或群体的行为趋向。下列属于亲社会行为的是( )
    A . 关注社会发展变化 B . 只侧重自己的学习生活 C . 在他人遇到困难时袖手旁观 D . 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优先考虑个人得失
  • 2. 小明是爷爷奶奶的孙子,爸爸妈妈的儿子,小明和爷爷的关系属于( )
    A . 地缘关系 B . 法律关系 C . 血缘关系 D . 业缘关系
  • 3. 请你阅读晓楠的日记,回答问题。

    2023年10月15日 周日 晴

    今天本打算花半小时上网看新闻,不知不觉半天过去了。结果,没时间写作业,好烦啊!

    针对晓楠日记中的烦恼,正确的建议是( )

    A . 传播网络正能量 B . 学会“信息节食” C . 恪守道德、遵守法律 D . 注意保护个人隐私
  • 4. 小乐妈妈通过扫描“长春疾控”病毒疫苗接种二维码,完成了疫苗接种网上预约,免去了舟车劳顿之苦( )
    A . 网络是科技创新的产物 B . 网络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 C . 网络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便利 D . 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 5. (2022八上·柳州期中) 对如图漫画解读正确的是(    )

    A . 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 B . 违反规则要受到舆论谴责 C . 违反规则要追究刑事责任 D . 社会秩序明确社会规则的内容
  • 6. 近期,我国多地轨道交通对儿童乘车规则进行了修改,新规取消了“带领两个以上身高不满1.3米的儿童乘车,这意味着“二孩”“三孩”家长今后乘坐地铁时,所有符合身高规定的儿童都能享受到免票优惠。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 . 我们要坚定维护规则,从我做起 B . 我们应该将规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C . 人人都要积极参与规则的改进和完善 D . 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规则也要与时俱进
  • 7. 我国素来有“礼仪之邦”的美誉。“礼”体现一个人的尊重、谦让、与人为善等良好品质。下列行为能体现此良好品质的是( )
    A . 小吴聚餐时践行光盘行动 B . 小周积极参加校园活动 C . 小郑随手捡起地上的垃圾 D . 小王见到长辈主动问好
  • 8. 失信被执行人曝光平台,是为了惩戒失信被执行人而建立的曝光平台。一旦榜上有名,将会遇到“花式”惩戒,贷不到款,买房不成功等,有利于创造诚实守信、文明守法的良好社会氛围。材料启示我们( )
    A . 要构建诚信社会,唯有靠法治力量 B . 做大事要讲诚信,办小事不拘小节 C . 不诚信难以立足,讲诚信彰显美德 D . 讲诚信不分情景,均应当一诺到底
  • 9. 某足球比赛中,甲队部分球迷因不满本队比分落后,对乙队球员破口大骂,造成现场混乱。公安机关迅速出动,以扰乱公共秩序为由,肇事者的行为属于( )
    A . 民事违法行为 B . 行政违法行为 C . 刑事违法行为 D . 违法犯罪行为
  • 10. 生活中有这样的同学:经常旷课、辱骂他人、故意损毁财物,甚至打架,受到批评不以为然。如任其发展,我们必须这样引导他们( )
    A . 珍惜美好生活,自觉行使权利 B . 增强守法观念,杜绝不良行为 C . 善于运用法律,维护合法权益 D . 遇到不法侵害,及时依法求助
  • 11. 2023年3月5日是第60个学雷锋纪念日。全国各中小学纷纷开展学雷锋主题活动。某中学给学生布置了一份名为“学雷锋做一件好事,参加一项公益活动”的作业。对这份作业的看法正确的是( )

    ①会获得物质奖励

    ②会占用学习时间

    ③能养成亲社会行为

    ④能塑造健康的人格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2. 从来没有一个渠道,能够汇集如此之多民间声音;从来没有一个空间,可以同时容纳如此多的人共商国是;也从来没有一种力量,能够把互不相识的大众意见凝聚成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中国互联网做到了,中国网民做到了。这意味着 ( )

    ①网络推动传统行业转型升级

    ②网络能够促进民主政治进步

    ③网络为文化传播搭建新平台

    ④网络使人们有序参与政治生活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3. “刻4个字罚12万元!”游客陈某不听其他游客提醒劝阻,执意在一处省级保护文物上进行刻画。人民法院依据《风景名胜区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等规定,依法对其作出12万元赔偿款的处罚。该案例给我们的警示是( )

    ①要加强自律,提高文明素养

    ②自由不是随心所欲,受法律约束

    ③违反规则的行为都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④遵守社会规则,主要靠监督、提醒、奖惩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4. 阴雨天,在有积水的路上,大多数机动车驾驶员看到路上有行人会主动减速慢行,其原因是他们( )

    ①语言文明

    ②宽容他人

    ③文明有礼

    ④尊重他人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5. 2023年5月30日,辽宁省人民政府原党组成员、副省长郝春荣因非法收受财物共计价值人民币1883万余元,被判处有期徒刑12年( )

    ①只要违法都要承担刑事责任

    ②领导干部有超越法律的特权,可以从轻处罚

    ③该行为触犯了刑法,所受到的处罚是刑罚处罚

    ④案例中的行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属于犯罪行为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40分)
  • 16. (2023·长春)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第19届亚运会将于2023年9月23日至10月8日在浙江杭州举行。大会秉持“绿色、智能、节俭、文明”的办会理念。为迎接本次亚运会,某校计划开展一期主题倡议活动。小吉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1. (1) 你赞成小吉的看法吗?请运用文明有礼的相关知识阐明理由。
    2. (2) 文明有礼,从我做起。你怎样做一个文明有礼的人?
  • 1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23年9月,长春市组织学校开展“保护环境,爱护家园,奉献有我”志愿服务活动。结合国庆74周年,组织中小学生到城区清理垃圾,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奉献意识和文明素养,更能够弘扬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明新风。

    1. (1) 材料中哪些行为是亲社会行为?
    2. (2) 材料表明养成亲社会行为对我们青少年健康成长有什么意义?
  • 18. 结合所学知识,针对青少年使用网络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建议。 

    青少年使用网络存在的问题

    建议

    问题一:长时间沉迷于网络,浏览无关信息,耗费时间和精力。

    建议一:

    问题二:使用网络多用于娱乐,很少用于学习。

    建议二:

    问题三:对网络信息不加辨别,随意浏览暴力、色情、恐怖等不良信息。

    建议三:

  • 19. 陈某在校读书时屡次违反学校规章制度,虽然校长和班主任经常对他进行教育,但他仍不思悔改。一天,售票员请他买票,他不买,他便动手打了售票员两拳。后来,公安部门给予他罚款处分并将情况通知所在学校,给予他警告处分。但陈某不仅不接受教训,反而对售票员怀恨在心,在一僻静处将售票员殴打成重伤。这一幕正好被路经此地的中学生张某看见,他见对方人多,躲在一旁“窥视”,暗暗记住这几个人的体貌特征,人民法院依照刑法有关规定,以意伤害罪判处陈某有期徒刑7年。
    1. (1) 陈某的行为中哪些是一般违法行为?哪些是犯罪行为?
    2. (2) 我们应怎样吸取陈某的教训,预防犯罪?
    3. (3) 中学生张某的做法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 20. 长春市某中学的同学们十分关注社会的发展。为此,他们准备开展以“维护社会秩序,遵守社会规则”为主题的学习探究活动

    【活动一】同学们进行了一次调查,调查结果如表:

    行为

    闯红灯

    公共场所吐痰

    公交车上吵闹

    公交车上抢座

    比例

    36%

    34%

    18%

    12%

    【活动二】同学们收集了下面一则案例:中学生小强在影剧院观看电影时,兴奋之余,不禁手舞足蹈,引起周围观众的不满。观众制止他时,他却说:“这是我的权利和自由

    【活动三】遵守规则我践行。遵守规则,需要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努力。为了引导同学们积极行动,大家发起了倡议:

    1. (1) 上述调查结果说明了什么?
    2. (2) 请你对小强的观点进行评析。
    3. (3) 遵守社会规则需要 

      遵守社会规则需要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