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道德与法治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重庆市沙坪坝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道德与法治期...

更新时间:2023-12-22 浏览次数:27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下列各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选出并将答案填涂在答题卡相应的地方。(每小题2分,共20分)
  • 1. 2023年2月,重庆市教委印发了《关于公布2022年重庆市中小学社会实践教育基地的通知》,37个单位(基地)被命名为重庆市中小学社会实践教育基地,其中重庆科学城智慧工匠社会实践基地入选。《通知》指出,各中小学校要充分利用中小学社会实践教育基地资源,组织学生到基地开展社会实践教育、研学实践教育和劳动教育活动。重庆市教委高度重视中小学社会实践教育的原因是(  )
    A . 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B . 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遵守社会规则和习俗 C . 亲身参加实践是中小学生获得知识的唯一途径 D . 中小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有利于在实践中发展和成就自己
  • 2. 2023年9月22日,2023年第二季度“中国好人榜”发布活动在安徽省举行。全国共有154人光荣上榜,其中包括来自重庆的刘朋。2023年1月10日深夜,垫江县长龙街上一居民在家熏制腊肉,不慎引发火灾。探亲休假在家的刘朋被窗外的嘈杂声惊醒,发现火灾后他飞奔下楼,两次冲进火场,先后救出两名被困老人,并及时联系消防救援人员开展灭火工作。刘朋的行为(  )

    ①是热心帮助他人亲社会行为  

    ②启迪我们任何情况下都要奋不顾身的帮助他人

    ③是倾力奉献社会,有利于实现自己人生价值 

    ④诠释了无私奉献和关爱他人的真谛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3. 2022年11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的《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白皮书指出,中国大力推进互联网普及应用,数字经济已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增长主引擎之一。同时,国家工信部前瞻布局下一代互联网等前沿领域,将全面推进6G技术研发。由此可见(  )

    ①网络推动了社会进步 

    ②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③网络促进了民主政治的进步 

    ④网络为科技创新搭建了新平台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4. 2023年4月26日,第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间谍法》。本次修法是针对各种危害国家安全的新主体新行为新危害日益多元,反间谍斗争面临诸多新挑战的新形势,对我国反间谍法律制度进行了全面修订、系统完善,实现了一系列重大突破。由此可以看出(  )

    ①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 

    ②我们要坚定维护规则

    ③规则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改进和完善 

    ④我们应积极为新规则的形成建言献策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5. 据报道,有许多高校通过分析大学生一卡通消费数据,结合学生在学校的综合表现,为经济困难的大学生发放隐形资助,用于补贴生活所需。此做法(  )

    ①巧妙依托大数据,解决困难送温暖 

    ②精准补助讲策略,维护自尊释善意 

    ③保护学生隐私权,关爱他人讲艺术 

    ④发放补贴不透明,大费周章重造势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6.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很多名言警句闪烁着思想与智慧的光芒。以下名言警句与“不学礼,无以立”所体现的道理不一致的是( )

    ①人而无礼,焉以为德 

    ②己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

    ③善不可失,恶不可长 

    ④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③④
  • 7.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以下场景与之寓意不相符的是( )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8. (2022八上·港口期中) 近日,由河南省灵宝市检察院提起公诉的卫建功冒充扶贫领导诈骗案公开宣判。法院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判处被告人卫建功有期徒刑十三年,并处罚金20万元,剥夺政治权利三年,追缴违法所得123.26万元。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

    ①《刑法》规定了所有的违法行为

    ②检察院通过刑事诉讼追究卫建功的法律责任

    ③刑罚以限制或剥夺犯罪人权益为主要内容

    ④刑法是惩治犯罪、保护国家和人民利益的有力武器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9. 在上海虹桥站至石家庄站的G2812次高铁列车上,一名醉酒男子大声喧哗并强行霸占其他旅客座位,辱骂列车乘警。该男子因寻衅滋事被铁路警方处以行政拘留5日,并限制乘车180天的处罚。该男子的行为( )
    A . 扰乱社会治安,是行政违法行为 B . 影响极其恶劣,理应受刑罚处罚 C . 侵害他人权益,是民事违法行为 D . 违背社会公德,只应受道德谴责
  • 10. “轰隆,轰隆……”10楼装修的“咆哮”声又来了,家住9楼的刘某又一次从午休中惊醒!已多次与装修业主交涉未果的他愤怒了,拿起哑铃从家中推窗砸向装修业主停在单元入口旁的轿车造成车辆损失2万多元。事后刘某因高空抛物罪被判处有期徒刑9个月,缓刑1年,并处罚金5000元。本案警示我们( )

    ①应依照法定程序,正确维护自身权利 

    ②应完善相关法律,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③同违法犯罪作斗争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④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①④ D . ②③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其中11题4分,12题10分,13题6分,14题10分,共30分)
  • 11. (2020八上·九龙坡期末) 阅读下列漫画《如此“服务”》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请结合材料,谈谈你对漫画“如此‘服务’”的认识。

  • 12. 请阅读材料,运用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文明,是一座城市的最亮名片,也是一座城市的最暖底色。自全国文明城区创建工作启动以来,重庆各区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如火如荼地推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各项工作。

    材料一 校园是承载文明的主阵地,重庆市某中学积极参与其中,准备出一期以“发扬美德、榜样同行”为主题的黑板报。以下为黑板报的部分内容:

    主题

    发扬美德、榜样同行

    姓名

    心怡

    小宇

    小明

    颁奖词

    她以“敬人者,人恒敬之”为人生格言,有着良好的内在修养,与全体同学都相处得很融洽,维系着良好的人际关系……

    他以“不学礼,无以立”为座右铭,他着装得体,谈吐文雅,态度谦和,举止稳重,彬彬有礼,落落大方……

    他从来都是一诺千金,无论什么时候,无论做什么事情,无论走到哪里,他都是一个深受大家信任的人……

    材料二 为提高广大居民对创建文明城市工作的知晓率、参与率,重庆高新区特开展居民问卷调查工作。为了拉近调查员与被访户居民彼此的距离,使被访居民乐意配合问卷调查工作,调查员必须注意自身的文明修养,以礼待人。

    1. (1) 请结合颁奖词,运用相关道德知识,谈谈我们应向上述榜样学习的理由。
    2. (2) 请你运用“以礼待人”的有关知识,为调查员准备一段对居民问卷调查的开场白。(要求50字左右)
  • 13. 请阅读故事内容,运用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在成长的岁月里,朋友越来越成为我们生命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但与朋友同行的路,有时并不平坦。某校“生活小讲堂”讲述了部分中学生的故事,引发热议。

    【生活中有“阳光”】

    婷婷,重庆某中学校初二学生。生活中的她总是面带微笑,与同学说话总是和和气气,积极关注国家和社会热点问题,别人遇困难她总会积极相助。8月14日,在和同学逛街时看到一老人突然晕倒,她和朋友利用所学知识协助一位医生一起积极对老人实施心肺复苏急救,为挽救老人生命赢得了时间。

    【生活中有“风雨”】

    中学生李某性格外向,交友广泛,他特邀几个好友去看篮赛。观赛时,有朋友为表现自己的比赛规则的不满,随心所欲的起哄、向场内投掷矿泉水瓶、大喊不文明口号。李某赶忙制止他们的行为,最后为了“友情”还是加入其中。后因工作人员多次劝阻无效,李某及其朋友被公安机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关于扰乱公共场所秩序行为的规定,给予行政警告的处罚。

    生活中有“阳光”有“风雨”,请运用所学知识谈谈你对“阳光”“风雨”的理解。

  • 14. 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讲文明重法治的国家,这是一个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重要保障。以下是某校学生小军为普及法律知识准备的策划书,请你运用所学法律知识,完善和解读这份策划书。

    “成长之路 与法相依”活动策划书

    [活动背景]

    2023年7月7日的凌晨2点45分,在江苏宿迁有6名未成年人撬开了商店的卷闸门。有两名未成年人直接上手殴打老板,即便在老板已经倒地的情况下还有人朝他的胸口使劲捶打,最后老板还是抢救无效后死亡。

    知情人透露,这6名未成年人他们一路从山东偷到了江苏,并且还偷了辆车。他们早早地就辍学了,他们与一些混混待在一起,染上了一堆不良习惯,并且还学会偷鸡摸狗,以致于在最后造成了无法挽回的结果。

    [活动方案]

    方案一 布置尊法学法公约展板及法治安全教育展板。

    方案二 发出倡议,让学生签署《合法维权公约》,用协商这种最正规的方式维护合法权益。

    方案三 开展“追根溯源”论文活动,让学生自选某则影响广泛的法律案例,就其不良影响进行探究,学会用一切手段不顾一切同违法犯罪作斗争。

    方案四 举行法律知识趣味短视频比赛,评选出内容积极向上的短视频,上传至社交平台并推动其传播。

    1. (1) 运用所学知识对“活动背景”进行解读。
    2. (2) 根据所学知识,任选“活动方案”中的三个方案分析是否可行,并给出理由:如不可行,说出理由并给出解决方案。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