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地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河北省衡水市桃城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地理期中试...

更新时间:2023-12-11 浏览次数:21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1.  2021年5月15日,我国“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成功着陆于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预选着陆区。在我国探测器登陆之前,美国“好奇号”探测器确认火星上有适合生命存在的物质。火星以二氧化碳为主的大气既稀薄又寒冷。下图为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高分辨率照相机抓拍到的“公牛眼”状陨石坑。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 (1) 火星虽然有适合生命存在的物质,但目前仍然没有发现生命存在,其原因最可能是( )
      A . 体积密度较小 B . 没有液态水 C . 表面温度高 D . 大气稀薄
    2. (2) 相对于地球,火星更易遭陨石袭击,其原因是( )
      A . 火星公转速度快 B . 地球更靠近小行星带 C . 火星大气稀薄 D . 火星的质量小
  • 2. 太阳辐射的能量只有二十二亿分之一到达地球,但其对地球和人类的影响却是不可估量的。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太阳辐射能的主要优点为( )

      ①清洁    ②可更新    ③能量巨大    ④分散但稳定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④
    2. (2) 下列现象与太阳辐射直接相关的是( )
      A . 地表水转化为地下水 B . 地球上存在昼夜现象 C . 日食和月食的产生 D . 不同热量带生物量的差异
  • 3. 太阳大气经常发生大规模的运动,称之为太阳活动。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很大。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下列属于太阳活动的是( )

      A . 甲、乙 B . 乙、丙 C . 丙、丁 D . 甲、丁
    2. (2)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是( )
      A . 两极地区的冰川大量融化 B . 手表上的时针不能正确指示时间 C . 高纬度地区出现极夜现象 D . 罗盘指针无法正确指示方向
  • 4. “仙人烟囱”(见下图)位于土耳其安那托利亚的腹地卡帕多奇亚。据介绍,喷出的大量岩浆冷却、钙化,凝固成的风化岩层具有良好的可塑性,外力作用侵蚀出一条条沟壑,便形成了陡峭的神奇烟囱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结合材料分析“仙人烟囱”的岩石类型最可能是( )
      A . 花岗岩 B . 大理岩 C . 石灰岩 D . 玄武岩
    2. (2) “仙人烟囱”反映了卡帕多奇亚历史上曾经出现的地理现象为( )
      A . 造山运动 B . 地壳隆起 C . 火山喷发 D . 强烈地震
  • 5.  2023年2月6日,土耳其南部接连发生两次里氏7.8级强震,其后余震不断,灾情十分严重。下图示意2月6~8日土耳其部分地区地震震中位置。该国灾害与应急管理局(AFAD)曾在2020年记录了33000多起地震,是世界上地震最活跃的国家之一。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土耳其是世界上地震最活跃的国家之一,原因是( )
      A . 受非洲板块和亚欧板块生长边界的影响 B . 受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挤压碰撞 C . 受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消亡边界的影响 D . 受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张裂影响
    2. (2) 造成这次地震的板块边界可以形成的宏观地形为( )
      A . 海岭 B . 洋中脊 C . 裂谷 D . 褶皱山脉
  • 6. 地质图可表示区域的地质现象、岩石分布、地层顺序等信息,也可用于分析地质构造的特征。下图为某地地质构造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甲构造名称及其成因是( )
      A . 背斜,水平挤压 B . 背斜,垂直挤压 C . 向斜,水平挤压 D . 向斜,垂向拉张
    2. (2) 图中岩层形成先后顺序是( )
      A . ①②③④ B . ④②①③ C . ③①②④ D . ①②④③
    3. (3) 若要在该地修建东西向的隧道,应选址在( )
      A . B . C . D .
  • 7. 下图中等高线(单位:m)示意一种堆积地貌。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图示地貌是( )
      A . 冲积扇 B . 沙丘 C . 牛轭湖 D . 风蚀蘑菇
    2. (2) 图示地貌区盛行风向是( )
      A . 西南风 B . 东北风 C . 东南风 D . 西北风
  • 8. 下图示意10元人民币版面图案。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图示人民币票样展示的地貌类型是( )
      A . 喀斯特地貌 B . 海岸地貌 C . 河流地貌 D . 冰川地貌
    2. (2) 图示地貌景观一般分布于河流的( )
      A . 源头 B . 上游 C . 中下游 D . 入海口
  • 9. 长江荆江段河道曲折易变,天鹅洲故道群是长江裁弯取直后废弃的古河道。下图为天鹅洲故道群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荆江段河道裁弯取直会( )
      A . 增加航运里程 B . 增加河床淤积 C . 减轻洪涝灾害 D . 减少上游来水量
    2. (2) 曾经位于长江南岸的是( )

      ①麋鹿保护区所在地    ②六合垸所在地

      ③张智垸所在地        ④永合垸所在地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0. 石老人是青岛某地距海岸百米处的石柱,形如老人坐于碧波中而得名。2022年10月3日,石老人上半部分突然坍塌。下图为“石老人”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石老人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A . 流水 B . 海浪 C . D . 冰川
    2. (2) 石老人景观的形成与消亡过程可能是( )

      ①碎屑堆积物    ②海蚀拱桥

      ③海蚀柱    ④海蚀穴

      A . ①②③④ B . ②③①④ C . ②③④① D . ④②③①
  • 11. 格陵兰岛是世界上最大的岛屿,也是大部分面积被冰雪覆盖的岛屿,首府努克市地处峡湾口。下图为卫星拍摄的格陵兰岛首府努克附近一条峡谷。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该峡谷( )
      A . 横剖面呈U形 B . 岩石透水性强 C . 河曲发育 D . 谷坡平缓
    2. (2) 与该地貌形成的外力作用相同的是( )

      ①洪积扇    ②冰斗    ③角峰    ④峰林

      A . ①③ B . ②④ C . ①④ D . ②③
    3. (3) 此处沉积物具有的特点是( )
      A . 大小均匀 B . 层状结构 C . 棱角明显 D . 磨圆度好
  • 12. (2023高二上·如皋月考) 某学校附近马路封闭改造施工,开通后同学们发现该路段路牙石上增加了许多拱形缺口,大雨时马路路面也不再经常积水。下图为改造后的公路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大雨时马路路面容易积水,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硬化路面影响( )
      A . 大气降水 B . 地表蒸发 C . 水汽输送 D . 地面下渗
    2. (2) 路牙石上拱形缺口的主要作用是便于( )
      A . 路面积水排泄 B . 花坛更换花卉 C . 行道树的灌溉 D . 提示路面高差
    3. (3) 下列措施利于“海绵城市”建设的是( )
      A . 路面硬化中推广渗水砖 B . 扩大地下排水管道口径 C . 湖泊底部铺设塑料薄膜 D . 建设数量众多摩天大楼
  • 13. 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城市水生态环境正发生着变化。下图为我国某城市水循环系统模式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图示水循环环节( )
      A . ①为下渗 B . ②为地下径流 C . ③为蒸发 D . ④为水汽输送
    2. (2) 近年来,该城市建设硬地面积扩大,直接影响的水循环环节是( )
      A . B . C . D .
    3. (3) 某班同学为城市建设“海绵城市”献计献策,下列措施可行的有( )
      A . 普及屋顶绿化,扩大绿地面积 B . 加强监督和管理,消除水体污染 C . 跨流域调水,禁止开采地下水 D . 地面铺设透水砖,就地消纳雨水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 14. 下图为地震波速度与地球内部圈层划分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要求。

    1. (1) 图中A、B表示地震波,其中A表示波,B表示波。
    2. (2) 图中C—H分别表示地球内部构造,D表示界面,C代表
    3. (3) 图中F处,地震波A完全消失,地震波B减速并继续往深处传播。这说明F面以下的G物质状态为态,F面是界面。
    4. (4) G层叫,H层叫
    5. (5) 地球的岩石圈是指
    6. (6) 说出地震发生时,陆地上的人们经历的震感变化。
  • 15. 下图为某地区的地质剖面图和水循环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要求。

    1. (1) 从地质构造看,戊为,乙为
    2. (2) 从地貌类型看,甲为,丙为
    3. (3) 从地质作用看,乙处由作用形成,丙、丁处由作用形成。
    4. (4) 从岩层的新老关系看,甲是斜,判断理由是
    5. (5) 甲、乙、戊中,寻找地下水应在处,寻找油、气应在处。
    6. (6) 如果要在甲、乙、丙、戊四处选址修一条南北向的隧道,宜选择处,理由是
    7. (7) 左图图中A地貌类型主要分布于我国的地区,是由作用形成的。
  • 16. 下图为某地流水地貌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要求。

    1. (1) 乙河段以堆积作用为主的是(A岸/B岸),形成的堆积地貌是。适合建码头的是(A岸/B岸),原因是
    2. (2) 简述丙处通常形成河口三角洲的过程。
    3. (3) 若河流位于北半球,河口的沙洲因泥沙不断堆积而扩大,最终与河流(左/右)岸相连。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