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地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普高联谊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

更新时间:2023-12-27 浏览次数:19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1. 暑假期间,哈尔滨某中学的小明同学前往欧洲旅游,第一站是瑞士。在瑞士小明参观了著名的德萨雷梯田式葡萄园,在这里波光粼粼的湖泊倒映着蓝天白云与绿油油的葡萄园,风景十分优美,他拍下了图2所示的照片。图1为瑞士主要河流与山脉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小明对瑞士的自然风光印象十分深刻,在这次瑞士旅游期间他可以看到( )
      A . 幽暗森林中密布的板状根 B . 白桦金黄的落叶铺成地毯 C . 冰雪覆盖的角峰直指蓝天 D . 橄榄叶在阳光下反射光芒
    2. (2) 小明参观的葡萄园可能位于图1中的( )
      A . a点北侧 B . b点南侧 C . c点西侧 D . d点东侧
    3. (3) 医药是瑞士第一大产业,其现代制药业发展的主要优势条件是( )
      A . 地处山区,垂直地带性显著,原材料丰富 B . 具有化学工业基础及制药业传统 C . 位于阿尔卑斯山区,气候适宜,便于生 D . 工业基础雄厚,环境洁净优美
  • 2. 大规模的冰川退缩与扩张会影响海平面的垂直变化,也会引起局部地区地壳的垂直变化。终碛堤是冰舌前端较长时期停留在同一位置而逐渐堆积起来的弧状堤坝,可以显示冰川的变化,进而显示气候的变化。图1示意冰川地壳受力。图2示意某冰川冰舌,2万年以来,该冰川依次发育了甲、乙、丙三道终碛堤,其中丙终碛堤只在冰川底部保留了残迹。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推测下面与该地区气温变化相符合的是( )
      A . B . C . D .
    2. (2) 图2地貌形成过程显示气候变化具有( )
      A . 间歇性、交替性 B . 持续性、交替性 C . 交替性、随机性 D . 随机性、间歇性
    3. (3) 大规模的冰川退缩对地壳、海平面的影响可能是( )

      ①地壳下降        ②地壳上升        ③海平面下降        ④海平面上升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3. SWAT模型是由美国农业部的农业研究中心开发的分布式水文模型,它可以结合流域内的多种地理空间信息对流域水循环进行模拟,分析并预测如水量、水质、泥沙与杀虫剂的输移等多种水文物理化学过程。绿水流为实际蒸散发量,蓝水流为地表径流、壤中流以及地下径流之和,绿水储量为土壤含水量。下图示意SWAT模型中的水循环过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导致流域内蓝水流下降的原因可能是( )
      A . 气候变化导致降水增多 B . 城市路面采用透水材料 C . 河流变长导致流域变大 D . 农业生产推广滴灌技术
    2. (2) 为保障流域内蓝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下列措施合理的是( )
      A . 加强流域水资源管理 B . 减少流域绿地面积 C . 改良流域土壤结构 D . 减少上游地区用水
  • 4. 研究发现,新西兰南岛东南部的海滩上的摩拉基大圆石形成于距今6500万至3300万年前左右,圆石的形成原因与珍珠类似,由围绕着核心物质(如贝壳、珊瑚碎片等)的钙和碳酸盐包裹内核,经过400万~500万年时间慢慢结晶层层凝聚而成。图1示意新西兰南岛位置,图2示意海滩上的摩拉基大圆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图中板块界线为( )
      A . 印度洋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消亡 B . 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消亡边界 C . 印度洋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生长边界 D . 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生长边界
    2. (2) 与图中山脉东侧河流相比,西侧河流( )
      A . 流程短,流速小,流量小 B . 流程长,流速大,流量小 C . 流程短,流速大,流量大 D . 流程长,流速大,流量大
    3. (3) 摩拉基大圆石形成的地质过程是( )
      A . 海相沉积——风化侵蚀——地壳抬升 B . 风化侵蚀——地壳抬升——海相沉积 C . 地壳抬升——风化侵蚀——海相沉积 D . 海相沉积——地壳抬升——风化侵蚀
  • 5. 下图示意某日某时刻欧洲西部部分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图示季节( )
      A . 北京地区高温多雨 B . 澳大利亚大陆的北部盛行东南风 C . 副热带高压向北移 D . 北半球副极地低压被冷高压切断
    2. (2) 图示时刻甲地的气压值可能是( )
      A . 1014hPa B . 1018hPa C . 1022hPa D . 1026hPa
    3. (3) 最新研究发现,近年来乙洋流势力有减弱的趋势,这可能导致( )

      ①流经海域海气——相互作用增强        ②流经海域海——气相互作用减弱

      ③沿岸地区森林分布范围增大        ④沿岸地区森林分布范围减小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6. 下图示意我国某山脉不同地段三座最高峰垂直带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图示山脉最可能为( )
      A . 天山山脉 B . 阴山山脉 C . 秦岭山脉 D . 横断山脉
    2. (2) 导致该山脉东段阴坡、阳坡自然带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 . 阳坡降水少 B . 阳坡光照少 C . 阴坡蒸发弱 D . 阴坡坡度小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52分。
  • 7.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我国风蚀区面积广阔,地貌类型复杂多样,平原、高原、丘陵、山地、盆地、沙漠等交错分布。基于我国风蚀区239个气象站点逐时风速数据分析,发现该地区大部分站点在午后风速值达到最大;位于青藏高原腹地的五道梁和新疆谷地的达坂城都是大值风速容易出现的区域,但二者成因不同。冬春季节是我国风蚀区土壤受风蚀作用最强烈的季节。下图示意我国风蚀区日平均风速大小空间分布。

    1. (1) 说明我国风蚀区大部分站点午后风速值达到最大的原因。
    2. (2) 分别指出五道梁和达坂城易出现大值风速的原因。
    3. (3) 说明我国风蚀区冬春季节土壤受风蚀作用最强烈的原因。
  • 8.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孟加拉湾是位于印度洋东部的边缘海,东、北、西三面为陆地,南部(6°N断面附近)与赤道印度洋连通。孟加拉湾水文状况季节变化显著,图中③④两海区均存在上升流,但两处上升流出现的季节和强度差异显著。下图示意孟加拉湾表层洋流流向。

    1. (1) 比较7月①②两海区的盐度高低,并说明判断理由。
    2. (2) 指出③④两海区出现上升流的季节和强度的差异,并分析原因。
    3. (3) 判断6°N断面附近洋流流向发生季节转换的最可能月份。
  • 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青藏高原地处亚欧大陆中心,平均海拔约4325米,积雪分布广泛,是我国三大积雪分布中心之一。研究发现,近年来,青藏高原年均积雪覆盖日数和积雪覆盖面积呈减少趋势。下图示意1980~2020年青藏高原年均积雪覆盖日数空间分布及高原上12个流域年均积雪覆盖日数和平均海拔对比。

    注:柴达木盆地(QD)、黄河流域(YE)、黑河流域(HX)、阿姆河流域(AD)、长江流域(YZ)、恒河流域(GA)、湄公河流域(MK)、怒江流域(SW)、印度河流域(ID)、塔里木盆地(TR)、雅鲁藏布江流域(BM)、高原内陆流域(IP)。

    1. (1) 据图描述1980~2020年青藏高原年均积雪覆盖日数的空间分布特征。
    2. (2) 分别说明柴达木盆地和高原内陆流域年均积雪覆盖日数状况形成的主要原因。
    3. (3) 分析青藏高原年均积雪覆盖日数和积雪覆盖面积持续减少对周边自然环境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