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科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23-2024学年 浙教版科学 九年级上册 期末复习重难...

更新时间:2023-11-29 浏览次数:28 类型:复习试卷
一、选择题
  • 1. (2023九上·杭州期中)  世界每年因锈蚀而损失的金属数量巨大,防止金属锈蚀已成为科学研究中的重大问题。下列有关金属锈蚀与保护措施中不正确的是(     )
    A . 在铁表面刷油漆可以防止铁锈蚀 B . 及时擦干被雨水淋湿的自行车可防止自行车生锈 C . 铝的抗锈蚀性能比铁强,生活中可用钢丝球洗刷铝锅 D . 铁锈蚀的实质是铁与空气中的氧气、水蒸气等发生了化学变化
  • 2. (2023九上·乐清月考) 钛(Ti)是一种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等领域的重要金属,具有强度高、耐腐蚀等特征。工业上制钛的化学方程式为:2Mg+TiCl4=Ti+2MgCl2 , 则该反应属于( )
    A . 复分解反应 B . 化合反应 C . 分解反应 D . 置换反应
  • 3. (2023九上·乐清月考) 将一定量的金属M加入到ZnCl2和CuCl2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固体滤渣,滤液为无色,向滤渣中滴加稀硫酸气泡产生,下列有关金属M、Zn、Cu的金属活动性判断一定正确的是( )
    A . M>Zn B . Zn>M C . M>Cu D . Cu>M
  • 4. (2023九上·兰溪月考) 往放有宣纸的培养皿中滴入盐溶液,放入合适的金属丝,一段时间后,可以有新金属析出,得到如图所示的“金属树”。下列能得到红色金属树的实验是(  )

    A . B . C . D .
  • 5. (2023九上·兰溪月考) 为实现“碳达峰”,世界各国协约节能减排。我国大力推行清洁能源,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其燃烧的微观过程如图。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属于(  )

    A . 化合反应 B . 分解反应 C . 置换反应 D . 复分解反应
  • 6. (2023九上·温州期中) 科学家发明了一种车用制氢装置,其制氢气的原理是:硼(B)和水在高温下反应生成氢氧化硼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B+6H2O2B(OH)2+3H2 , 该反应属于( )
    A . 置换反应 B . 分解反应 C . 化合反应 D . 复分解反应
  • 7. (2023九上·温州期中) 如图所示,烧杯中盛有质量相等、质量分数相等的足量的稀盐酸,天平调平后,同时向其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锌片和铁片,则反应开始到反应结束的过程中,天平指针指向的变化是( )

    A . 先向左偏后平衡 B . 先向左偏后向右偏 C . 先向右偏后平衡 D . 先向右偏后向左偏
  • 8. (2023九上·舟山月考) 如图为常见金属间通过一步反应实现的转化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转化①中,溶液颜色由蓝色变成黄色 B . 转化①、②中Fe元素的化合价变化情况相同 C . 转化③可在常温下通过Cu和AgCl反应实现 D . 通过图中转化可以判断金属活动性顺序为Fe>Ag>Cu
  • 9. (2023九上·舟山月考) 将一定量的铜铝混合粉末放入盛有硝酸银溶液的烧杯中,不断搅拌,充分反应后过滤。向得到的滤渣和滤液中分别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均无现象。则滤渣中( )
    A . 一定有银,可能有铜和铝 B . 一定有银,可能有铜,一定没有铝 C . 一定有银和铜,可能有铝 D . 一定有银和铜,一定没有铝
  • 10. (2023九上·温州月考) 明代宋应星所著《天工开物》一书,介绍了“火法炼锌"的方法,把炉甘石(ZnCO3)和煤炭饼装入炼锌罐,泥封、“其底铺薪,发火煅红”“冷定毁缔取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炉甘石( ZnCO3)加入锌罐之前,将共粉碎的月的是增大反应物之间的接触面积 B . 反应区中发生的反应之一:C+2ZnO2Zn+CO2↑,该反应中C的化合价升高了 C . “冷定毁罐取出”的目的是防止锌在较高温度下再次被氧化 D . “火法炼锌”符合低碳发展理念
二、填空题
  • 11. (2023九上·乐清月考) 钻(Co)的化学性质与铁相似,但钻在常温下对水和空气都比较稳定。
    1. (1) 如图是含钴物质的化合价——物质类价图。其中物质a的化学式是

    2. (2) 下列预测钴的化学性质合理的是____。
      A . Co能在O2中燃烧 B . 常温时钴易与H2O反应 C . Co能与稀H2SO4反应 D . CoCl3溶液中的杂质MgCl2可加入钻粉除去
  • 12. (2023九上·兰溪月考) 金属及其金属制品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有着及其重要的作用。
    1. (1) 铜锌合金的外观与黄金极为相似,市场上一些不法分子以假乱真,祸害百姓。利用简单的化学知识,将其放入盐酸中,观察是否有产生即可鉴别其真伪。
    2. (2) 铝、铁、银是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三种金属。对Al、Fe、A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进行探究,能达到目的一组试剂是(填序号)

      ①Ag、FeCl2溶液、AlCl3溶液②Fe、AlCl3溶液、AgNO3溶液③Ag、Fe、AlCl3溶液。

  • 13. (2023九上·兰溪月考) 北宋张潜在其《浸铜要略序》一书中对铜的冶炼有如下记载:“山麓有胆泉,土人汲以浸铁,数日辄类朽木,锻炼成铜”。

    1. (1) 书中提及的“胆泉”为硫酸铜溶液,“浸铁”即将铁放入其中,写出此冶炼铜方法中生成铜的化学方程式
    2. (2) 若“浸铁”前后溶液中存在的离子种类如图所示,其中“”“”“”表示不同种类的离子,则“”表示(填写离子符号)。
  • 14. (2023九上·上虞月考) 向一定质量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Zn,溶液质量与加入Zn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a点溶液中的溶质有。取d点的固体,加入稀盐酸,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 15. (2020九上·黄岩期中) 整理和归纳是有效的学习方法。下面是某学习小组的同学对Mg、Fe、Cu、Hg、Ag五种金属相关知识的归纳复习,请你参与并回答问题:
    1. (1) 从物理性质上看,每种金属都有自己的特性。你认为Hg与其他金属的不同之处是
    2. (2) 从化学性质上看,与盐酸反应最剧烈的是,这五种金属中,有一种金属的化合物溶液能与其他四种金属发生反应,请写出铁与该盐溶液反应得方程式
    3. (3) 性质决定用途,用途反映性质是重要的化学学科思想。用镁粉制作的烟花在夜空中发出耀眼的白光,这是利用了镁的性。
三、实验探究题
  • 16. (2023九上·兰溪月考) 如图所示为小明和小红做氢气还原氧化铜的相关实验。

    1. (1) 小明用图甲装置还原氧化铜,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2. (2) 为什么实验结束之后要一直通入氢气直至试管冷却?
    3. (3) 小红设计了图乙的微型实验装置来还原氧化铜。微型滴管内装有稀硫酸,实验开始时应____。
      A . 先挤压滴管 B . 先点燃酒精灯
  • 17. (2023九上·上虞月考) 小敏为探究铁制品锈蚀的条件,并进行如下实验:

    步骤1:利用图甲所示装置,将干燥的氧气从导管a通入U形管(装置气密性良好,药品如图所示);待U形管内充满氧气后,在导管b处连接一活塞推至底部的注射器,收集20mL氧气后在导管a处连接乳胶管并用止水夹夹紧,如图乙所示。

    步骤2:一段时间后,观察U形管内的铁丝,其现象如下表所示:

    观察对象

    ①干燥的普通铁丝

    ②潮湿的普通铁丝

    ③潮湿的纯铁丝

    现象

    没有明显变化

    较多红褐色锈斑

    没有明显变化

    1. (1) 铁制品锈蚀的条件之一是需要氧气,此实验中能支持此条件的现象
    2. (2) 通过对比的实验现象,可以得出铁制品锈蚀与水有关;通过对比②③的实验现象还可得出铁制品锈蚀与金属的有关。
    3. (3) 小敏还发现切过咸菜的铁质菜刀更容易生锈,他猜测可能是咸菜中的盐水加快了铁的锈蚀,于是他又设计了如图丙所示的实验。一段时间后,若观察到(填实验现象),则可证明他的猜测是正确的。
  • 18. 钢铁的腐蚀是重要研究课题。

    [知识回顾]用图1所示实验进行铁钉腐蚀的研究。一段时间后试管A、B中铁钉几乎没有生锈,而试管C中铁钉明显锈蚀,试管D、E中铁钉严重锈蚀。

    1. (1) 由A、B、C的现象可知,铁的锈蚀是铁跟(填化学式)等物质作用的过程。
    2. (2) 试管B中使用”煮沸并迅速冷却的燕馏水”,其目的是
    3. (3) [实验探究]向试管D中(含生锈铁钉)加入过量10%稀盐酸,浸泡。可观察到铁锈逐渐消失,铁钉表面有气泡产生,溶液呈黄色,一段时间后黄色变为浅绿色。

      写出铁锈溶于盐酸的化学方程式:

    4. (4) 推测试管D中溶液由黄色变为浅绿色,可能是氯化铁与某些物质发生反应所致。现进行如下3个实验(持续10小时,已知氢气不影响该反应)。                                                                                                                                      

      序号

      实验Ⅰ

      实验Ⅱ

      实验Ⅲ

      实验内容

      现象

      溶液颜色始终呈黄色

      产生红褐色沉淀

      溶液逐渐由黄色变浅绿色

      ①设计实验Ⅰ的目的是

      ②综合分析上述3个实验,试管D中溶液由黄色变为浅绿色的原因是

  • 19. (2023·杭州模拟) 工业上用铝土矿(含有Al2O3、SiO2 , 不考虑其它杂质)制取金属铝的基本流程如图所示:

    1. (1) 滤液Ⅰ中含有的阳离子是(写离子符号)。
    2. (2) Al2O3通电后产物是两种单质,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 (3) 在生活中铝制品比铁抗腐蚀性好,原因是
四、解答题
  • 20. (2022·椒江模拟) 将一定质量的锌粉加入到硝酸锕、硝酸银和硝酸铝的混合溶液中。如图是盛放混合溶液的烧杯中間体质量在反应过程中的变化情况。

    1. (1) 写出ab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 (2) bc段固体质量减少的原因是:
    3. (3) 请分析并解释cd段烧杯内溶液质量的变化情况:
  • 21. (2023九上·慈溪月考) 现有铜与金属镁、锌中的一种组成的混合物,现欲测定其组成。取该混合物粉末8.0g放入烧杯中,将140.0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4.0%的稀硫酸平均分四次加入该烧杯中,充分反应后,测得剩余固体质量数据记录如图:通过计算,

    求:

    1. (1) 该混合物粉末中铜的质量分数是
    2. (2) 计算确定混合物中另一种金属成分(写出计算过程)
    3. (3) 加入稀硫酸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 22. (2023·金华模拟) “自热火锅”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一定的便利。小龙同学就某种自热火锅的“自热”原理产生了兴趣,查阅到的相关资料如下。

    ①自热火锅食用方法:下层底盒中倒入适量冷水,打开加热包塑料膜,将加热包放入凉水中,放上上层食材盒,倒入一定食用冷水,盖上盖子,15分钟后,即可开盖食用。(图乙为自热火锅结构示意图)

    ②加热包内含有铁粉、铝粉、焦炭粉、生石灰等物质,其中的金属粉末与炭粉在热水中发生化学反应,可短时间放出大量的热,后续缓慢放热。

    ③自热火锅工作时,下层加热盒中空气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下图丙所示。

    1. (1) 自热火锅在加热食物过程中的能量转化:
    2. (2) 为解释自热火锅的工作原理,请结合上述材料,对oa、ab、bc各段的温度变化做出解释。
  • 23. (2022九上·丽水期末) 如图是小科探究铁生锈条件的装置,a、b两支具支试管中加入形状和大小完全相同的铁片,再向a中加入植物油,U形玻璃管内为红墨水,塞上橡皮塞后U形玻璃管内两端液面相平,整个装置气密性良好,放置一段时间。请写出该实验会出现的现象并解释原因。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