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地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第四章水的运动--2023-2024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末知...

更新时间:2023-11-28 浏览次数:9 类型:复习试卷
一、选择题
  • 1. (2023高二上·威海月考) 植被浅沟指在地表沟渠中种右植被的一种工程,它通过重力流收集雨水径流。读城市植被浅沟示意图(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在城市中用植被浅沟替代不透水地面会使水循环环节( )
      A . a减弱 B . b减弱 C . c减弱 D . d减弱
    2. (2) 城市大量布置植被浅沟,主要目的有( )
      A . 增加绿地面积,美化环境 B . 强化对雨水的滞留能力 C . 减少雨水的冲刷,降低水土流失 D . 优化水生环境,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3. (3) 城市大量布置植被浅沟后,城市河流会( )
      A . 流量下降 B . 丰水期水位上升 C . 流量会更加稳定 D . 流速变大
  • 2. (2022高二上·辉南期中) “流冰”指的是随水流动的浮冰。每年1~3月,鄂霍次克海北部的浮冰会南下到达日本北海道沿岸,形成著名的流冰旅游景观。下图为鄂霍次克海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下列四幅图中,能表示鄂霍次克海东部海域洋流的是(   )
      A . B . C . D .
    2. (2) 推动鄂霍次克海浮冰南下的动力可能是(   )

      ①地球自转   ②季风   ③海陆风   ④洋流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②④
  • 3. (2022高二上·辉南期中) 杭州市打造“雨水银行”让“天落水”循环使用。读雨水利用过程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在雨季过滤并储蓄雨水,影响的水循环环节主要是(   )
      A . 水汽输送 B . 降水 C . 植物蒸腾 D . 下渗
    2. (2) 建设“雨水银行”,可以(   )

      ①减少城市内涝 ②加剧热岛效应 ③提高江河水位 ④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4. (2021高二上·重庆开学考) 植被浅沟指在地表沟渠中种有植被的一种工程,它通过重力流收集雨水径流。下图示意城市植被浅沟的结构,a、b、c、d为水循环环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在城市中用植被浅沟代替不透水地面会使图中水循环环节(   )
      A . a增加 B . b增加 C . c减少 D . d减少
    2. (2) 城市大量修建植被浅沟的主要目的是(   )
      A . 增加绿地面积,美化环境 B . 减轻雨水的冲刷,减少水土流失 C . 增强对雨水的滞留能力 D . 优化水生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
    3. (3) 城市大量修建植被浅沟后,城市河流(   )
      A . 流速变化增大 B . 水质下降 C . 流量更加稳定 D . 侵蚀增强
  • 5. (2020高二上·淮安期中) “雨季一来,城里看海”一度成为全民讨论的热点,是全国多座城市的尴尬。下图示意两种不同地面水循环状况。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与自然路面相比,图示城市路面(   )
      A . 下渗明显增多 B . 地表径流加大 C . 地面蒸发增加 D . 地下径流增多
    2. (2) 为缓解“城里看海”现象,下列措施不可取的是(   )
      A . 加大对地下水的利用 B . 改造升级排水系统 C . 增加城市绿地面积 D . 提高透水地面比例
  • 6. (2019高二上·延边期中) 对人类来说,森林既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又是不可替代的环境资源,亚马孙热带雨林是全球面积最大的雨林,发挥着巨大的生态效益,但近些年却遭到严重破坏。读图回答下题。

    热带雨林对当地水循环的影响主要表现为(  )

    A .     为降水提供了50%的水汽来源,是当地水循环的重要环节 B . 大量水汽被带离了雨林地区,减少了当地的降水 C . 水循环水汽主要来自海洋,跟热带雨林没有关系 D . 热带雨林能储存大量的水分,会减少当地的水循环
  • 7. (2019高二上·怀宁开学考) 下图示意太平洋洋流分布简图。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1. (1) 图中数字所示的洋流中属于寒流的有(  )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⑤⑥ D . ⑦⑧
    2. (2) 受洋流影响,甲地(  )
      A . 草原辽阔绿草如茵 B . 气候常年寒冷干燥 C . 森林密布多高大树木 D . 附近海域有著名渔场
二、综合题
  • 8. (2019高一上·蚌埠期末) 读水循环和地形剖面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1. (1) 图中甲处的地貌名称为,地质构造为,形成该地 貌的主要原因是
    2. (2) 若图中丙、丁两处为地下采煤矿区,两处中更易发生透水事故的地区是,原因是:
    3. (3) 图中水循环②环节的名称是。目前人类改造水循环最多的环节是(填序号)。形成乙处沟谷的主要外力作用为。 
    4. (4) 我国西北内陆地区的水循环类型主要是,华北地区河流所属的水循环类型是
  • 9. (2015高一上·宿迁期末) 厄尔尼诺是指太平洋赤道中东部海域(如图中A处)海水异常升温的现象.来自中国气象局的消息显示,2015年10月,厄尔尼诺海温距平指数(升温幅度)累计达到18.4摄氏度,已达到极强厄尔尼诺事件的标准.读“世界洋流分布图”(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图中洋流①的形成原因是,其对西欧地区的气候起作用.
    2. (2) 图中甲处渔场形成的原因是,本次厄尔尼诺将使甲渔场大量减产,甚至会使我国北方地区出现“暖冬”现象,这体现了地理环境的特征.
    3. (3) 请简述洋流对海洋污染的影响: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