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地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重庆市南岸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地理11月期中试...

更新时间:2023-12-29 浏览次数:24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 1. 火地岛隔麦哲伦海峡同南美大陆相望,西部和南部山地为安第斯山脉余脉,平均海拔1500~2000米,最高峰海拔为2469米。下图示意某科考船航线及局部大洋部分洋流分布和火地岛山地景观。图中洋流K绕过南美大陆南端后部分向北形成洋流M,与洋流N交汇后东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关于火地岛的描述,正确的是( )

      ①位于板块的生长边界②正午太阳高度年最大值不超过50°

      ③山地雪线东坡高于西坡④冰川地貌广布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③
    2. (2) 关于考察沿线的表层海水性质变化,最可能的是( )
      A . ①→②盐度升高 B . ②→③盐度升高 C . ③→④温度下降 D . ④过程密度降低
    3. (3) 与M洋流增强有关的现象是( )
      A . N洋流增强 B . 盛行西风增强 C . 秘鲁寒流增强 D . 极地东风增强
  • 2.  2023年9月10日,飓风“丹尼尔”由北向南袭击利比亚德尔纳古城(位置见下图)并深入内陆,24小时内给该地区带去了400毫米的降雨量,而该地区常年9月的降雨量仅有1.5毫米,气候极端变化愈发明显。下图示意利比亚地形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正常年份,德尔纳地区9月份降水少的主要原因是( )
      A . 盛行离岸风,水汽较少 B . 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 C . 寒流流经,降温减湿明显 D . 海拔较低,水汽抬升弱
    2. (2) 飓风“丹尼尔”经过德尔纳古城的前后风向分别为( )
      A . 西北风、东北风 B . 西北风、西南风 C . 西南风、东北风 D . 东北风、东南风
  • 3. 高山林线交错带是高山森林与高山灌丛草甸之间的过渡地带,其上边界为树线,由孤立的树木连接而成,代表了高山森林生长的最高海拔界限;下边界为林线,是郁闭森林的最高海拔上限。白马雪山位于横断山脉中段,左图示意白马雪山所在区域,右图示意林线植被和高山灌丛草甸分别随高程的分布占比。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白马雪山林线植被是( )
      A . 针叶林 B . 落叶阔叶林 C . 常绿阔叶林 D . 高山灌丛
    2. (2) 白马雪山林线交错带集中在( )
      A . 3700米以下 B . 3700-4500米之间 C . 4500-4900米之间 D . 4900米以上
  • 4. 川藏公路是指318国道的成都至拉萨段,全长约2142千米,是进出西藏的重要通道。川藏公路沿途需要翻越12座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山垭口,路况险峻,通行难度大,但公路两旁密集地分布着绝美的自然景观和独特的藏地文化景观,因此被称为“最美国道”。下图示意川藏公路的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川藏公路沿线最多且最独特的自然景观是( )
      A . 庙宇 B . 盐湖 C . 日照 D . 雪山
    2. (2) 川藏公路上车流粘滞性高的最主要原因是( )
      A . 景观优美,游客停留时间较长 B . 公路建设标准低,车流通过率低 C . 路况复杂,车辆被动大幅减速 D . 沿途补给站集中,造成车辆驻留
  • 5. 双核结构是由港口城市和区域中心城市及其连线所组成的双核型空间结构,比如成都和重庆。重庆原属四川,后划为直辖市,成都和重庆是我国重要的城市之一。2022年前三季度成都—重庆双城经济圈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52万亿元,同比增长2.2%。目前,成都和重庆积极引进高端人才,以提高产业的创新力度。下图示意成都—重庆双核结构。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成都—重庆双核结构的形成,主要是因为两城市( )
      A . 区位和功能上互补 B . 空间距离较近 C . 地域文化差异较大 D . 资源禀赋相同
    2. (2) 成都—重庆双核结构有利于( )

      ①促进周围城市成为西南地区的中心城市

      ②加强成都—重庆区域经济协调及共同发展

      ③增强成都—重庆对周围地区的辐射能力

      ④提高成都—重庆周围城市传统工业的比重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3. (3) 目前成都—重庆双核结构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最可能是( )
      A . 深居内陆,交通不便 B . 辖区面积大,管理比较困难 C . 经济相当,主次不明 D . 人才引进难,科技实力较弱
  • 6. 耦合度能够很好地反映各系统之间协调状况的好坏。新型城镇化内部各子系统之间的耦合度取值范围为[0,1],以0.2、0.3、0.4、0.5、0.6、0.7、0.8为界划分为严重失调、中度失调、轻度失调、勉强协调、初级协调、中级协调、良好协调、优质协调8个协调发展水平。下图示意黄河流域和黄河下游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水平动态演进。完成下面小题。

    1. (1)   2014—2019年,黄河下游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水平动态演进的特点是( )
      A . 协调发展水平较高 B . 水平变化幅度不大 C . 存在两极分化现象 D . 水平低于中上游地区
    2. (2) 与黄河中上游相比,下游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的优势条件有( )
      A . 第三产业从业比高 B . 水资源更为丰富 C . 工业SO2排放量少 D . 人均建成区面积大
    3. (3) 黄河中游新型城镇化水平较高的城市可能是( )
      A . 银川市 B . 太原市 C . 延安市 D . 青岛市
二、非选择题:共55分。
  • 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西双版纳是我国热带雨林植被分布的最北端,也是我国著名的热带静风多雾地区。夜晚的河谷低地直至半山腰处常会弥漫着浓雾,并持续到次日上午。雨林中的雾为旱季时的植被生长补充了水分,也促使山地种植热带经济作物的生长上限向高海拔拓展。下表为西双版纳雨林区旱雨两季雾日变化特征统计表(注:表内数据为平均值)。

    材料二: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是野生亚洲象在我国的唯一栖息地,该保护区在地域上由互不相连的5个子保护区组成。近年来,由于农田、橡胶林及公路建设等人类活动将各子保护区进一步割裂。因此,有学者提出,在各子保护区尤其是有野象分布的地区之间规划建立生态走廊带,用以加强各子保护区亚洲象群的沟通交流。图为西双版纳区域略图。

    季节

    1. (1) 从西双版纳的地理位置分析当地适合热带雨林生长的热量条件。
    2. (2) 与雨季相比,指出西双版纳旱季雾的时间分布特征。
    3. (3) 分析半山腰浓雾促使热带经济作物生长上限向高海拔拓展的原因。
  • 8. 下面左图为某区域自然带分布图,右图为左图中MN一线剖面在不同地质历史时期地形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请说明A自然带南北狭长分布的原因。
    2. (2) 据右图简析MN一线剖面的地形变化对P地自然景观的影响。
    3. (3) 甲、乙两处都位于山地东侧,海拔相近,但垂直自然带分布差异显著,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 9. 根据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压砂是西北地区独创的旱作模式,是在裸露的沙地上人为铺上一层10~15厘米厚的碎石砂砾(富含矿物质)以提高土地生产力的农业生产技术。宁夏中卫市沙坡头区采用压砂技术生产的硒砂瓜在不施肥、不使用农药的情况下,种植的西瓜个头大,汁水多,糖度高,富含多种微量元素。虽然硒砂瓜为当地创收不少,但多年大规模的种植,导致当地生态环境严重恶化,西瓜的口感也严重下降。2021年6月,宁夏中卫市政府提出“坚决有序退出压砂地种植,依法保护修复生态环境,促进生态绿色持续发展”。下图为宁夏积温和降水量分布图。

    1. (1) 从压砂技术角度出发,分析中卫硒砂瓜品质优异的原因。
    2. (2) 分析宁夏大规模持续压砂种植西瓜对生态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
    3. (3) 请为宁夏中卫的区域可持续发展提出建议。
  • 10.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都市锦田”地处广州市黄埔区,距离广州市中心约20km,曾经人退田荒。2018年,当地投资2亿元启动田园综合体项目,集土地整治、生态保护、现代农业、乡村旅游与景观提升于一体。“都市锦田”建设后新增耕地约0.18km2 , 以水稻种植为主,辅以油菜、蔬菜与莲藕等作物轮作,并对防护堤岸进行整治。目前,当地村民通过集体农地租赁和发展乡村旅游等举措,实现了10倍以上的收入增长。有专家指出,以“都市锦田”为代表的田园综合体模式,适合布局在大都市一定半径的范围内,距离市中心太近或太远均不合适。下图示意“都市锦田”的内部功能分区。

    1. (1) 简述“都市锦田”开发之前,该地农田利用效率低的原因。
    2. (2) 分析“都市锦田”推行粮食作物轮作的目的。
    3. (3) 专家指出,以“都市锦田”为代表的田园综合体模式,适合布局在大都市一定半径的范围内,对此做出合理解释。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