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地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7.2防灾减灾--2023-2024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末知...

更新时间:2023-11-28 浏览次数:8 类型:复习试卷
一、选择题
  • 1. (2021高一上·绍兴期末) 受极端强暴雨天气影响,2021年7月17日以来河南省多市县发生洪涝灾害,26日河南卫辉市城区的主干道成了救援船只的水路。下图是该主干道部分路段航拍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航空遥感、尤其是无人机遥感在抗洪救灾中可发挥的作用是(   )
      A . 预报暴雨发生时间 B . 监测天气变化过程 C . 勘察地表水位高低 D . 获取被淹范围信息
    2. (2) 面对洪涝灾害,下列当地普通居民的避灾做法正确的是(   )
      A . 立刻下水游泳,选择高处避险 B . 一旦积水进屋,及时切断电源 C . 爬上电线杆或铁塔,等待救援 D . 随身携带家中最贵重物品撤离
  • 2. (2023高一上·绍兴期末)  2022年4月2日凌晨1时许,云南省怒江州贡山县独龙江乡公路养护站附近突发滑坡泥石流自然灾害,垮塌的山体将多个建筑埋压,造成交通中断。灾情发生后,怒江州、贡成山县立即组织救援工作。下表为怒江州多年降水统计表。完成下面小题。

    月份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平均降水量(mm)

    61.2

    128.1

    243.0

    226.3

    143.4

    222.4

    203.8

    155.5

    172.5

    149.7

    50.2

    31.7

    降水天数(日)

    9.7

    15.2

    21.1

    22.6

    21.6

    25.8

    27.2

    24.9

    23.8

    16.8

    8.9

    5.5

    1. (1) 此次滑坡泥石流突发的诱因主要是(   )
      A . 地表崎岖 B . 植被破坏 C . 持续阴雨 D . 工程建设
    2. (2) 下列关于泥石流避险措施正确的是(   )
      A . 在谷底中的高地等待救援 B . 躲在沟谷中的大树上避险 C . 迅速向泥石流沟谷上游跑 D . 迅速向泥石流沟谷两侧躲避
  • 3. (2022高一上·温州期中) 我国地质灾害频繁多发,加强地质灾害防御对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意义重大。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我国四川等西南地区山崩、滑坡、泥石流灾害比中南地区即中国华中和华南(湖北、河南、湖南、广西、广东、香港、澳门、海南)更为频繁多发的原因有(   )

      ①地壳运动更为强烈

      ②降水强度更大

      ③地形更为复杂崎岖

      ④植被覆盖率更低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③ D . ②④
    2. (2) 下列各项防御和减轻山崩、滑坡和泥石流灾害的措施中,比较可行的有(   )

      ①加强科学研究,进行灾情监测预报

      ②大量开采山石,修建梯田

      ③恢复植被,实施护坡工程

      ④大量迁移居民至平原地带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③ D . ②④
    3. (3) 滑坡、泥石流的自救,正确的是(   )

      ①发现迹象马上转移疏散

      ②灾害发生后,设法同外界联系,求得救助

      ③在野外遇到泥石流时,要向泥石流相反的方向跑

      ④野外扎营时,选谷底平坦的河漫滩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③ D . ②④
  • 4. (2022高一上·陈仓期中) 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2022年9月5日12时52分,四川省甘孜州泸定县发生6.8级地震,震源深度16千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有关地震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地球内部岩石发生断裂引起震动的地方称为震源 B . 一次地震可以有多个震级 C . 地震的能量以波动的方式向外传播 D . 等震线上烈度相同
    2. (2) 此次地震的震源位于(   )
      A . 地壳 B . 上地幔 C . 下地幔 D . 地核
    3. (3) 地震发生以后,建筑物并不会马上倒塌,一般都要间隔约12秒,这就是地震救援领域所说的“黄金12秒”,在这12秒中人们可以决定是躲是逃。据此推断“黄金12秒”确定的依据是(   )
      A . 每次地震震源深度 B . 横波和纵波传播速度的差异 C . 横波和纵波的传播介质差异 D . 建筑物的抗震系数
  • 5. (2022高一上·邢台期中) 下图为泥石流示意图及发生泥石流时逃生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从泥石流示意图推测云南泥石流多发的原因,正确的有(   )

      ①地质构造复杂,岩层松软破碎②降水丰富,年平均降水量在1000mm以上,且暴雨日数多③山高坡陡,地表崎岖④开矿弃渣、修路切坡、砍伐森林、陡坡开荒和过度放牧等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③④
    2. (2) 当泥石流发生时,在泥石流流经区和堆积区的游客,正确的逃生方法是(   )
      A . 朝河流下游方向迅速跑到地势低的地方 B . 垂直于河谷方向逃离,尽量逃往地势较高处 C . 沿着山谷向山顶奔跑,寻找制高点 D . 站在原地大声呼救
    3. (3) 为防御此类地质灾害,该地可以采取的主要措施有(   )

      ①提高植被覆盖率②修建水利工程③修建护坡工程④清除河道淤泥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②④ D . ①③
  • 6.  2021年5月21日大理州漾濞县发生6.4级地震,震源位于地面以下8千米。云南地震局及时发布电视地震预警,为抗震救灾争取了时间。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对材料信息的理解,正确的是(   )
      A . 材料中的6.4级和8千米分别代表震级和震中距 B . 其震源位于地壳,地震波在莫霍界面以下速度减慢 C . 云南省是地震灾害多发省份,是因为该地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 D . 地震预警的原理是纵波速度快于横波,电磁波速度远快于地震波
    2. (2) 作为一名学生,以下关于地震灾害的防灾减灾做法,合理的是(   )
      A . 平时多了解地震知识,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地震应急演练 B . 地震发生时,若正在教室上课,应立即往教室中间集中避险 C . 地震发生时,若正在操场上体育课,应立即四处逃生 D . 震后应迅速联系家人,了解家中情况并立即返回家中
二、综合题
  • 7. (2023高一上·饶平月考)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2023年5月2日23时27分,云南保山市隆阳区发生5.2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下面左图示意此次地震震中位置,右图示意地球圈层结构,其中①、②虚线表示不连续界面。

    1. (1) 此次地震震源位于地球圈层中的,在图中由(填字母)共同构成。
    2. (2) 分别说出①、②所表示的不连续界面名称及各自上下相邻的圈层。
    3. (3) 说出地震发生时,隆阳区人们经历的震感变化,并说明成因。
  • 8. (2023高一上·杭州期末)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广东省广州市某中学地理学习小组利用假期开展地理实践活动,图1示意该小组实践路线,图2、图3、图4为该小组沿途拍摄的当地典型景观。

    材料二:2022年9月5日12时52分,四川省甘孜州泸定县磨西镇发生6.8级地震,震源深度16公里,甘孜全州学校师生“零伤亡”。

    1. (1) 图2景观显示植被稀疏,其位于图1中的(填字母)地,该地植被稀疏的主要原因是海洋水汽难以到达,导致(填水循环环节)少。
    2. (2) 图3景观反映的是地貌,形成该景观的岩石主要是
    3. (3) 图4景观中的土壤呈黑色,直接原因是含量高,而该土壤成分含量高是因为当地夏秋多雨,繁茂,提供大量有机残体,冬季寒冷漫长,微生物活动受到抑制,有机残体转化成大量
    4. (4) 假如你正在教室上课时发生了强地震,你该及时采取的避险措施是。地震在山区常会诱发,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也可能会影响水库大坝。为监测水库大坝的位移、变形,人们可利用的地理信息技术主要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