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生物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吉林省吉林市重点中学大学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

更新时间:2024-03-27 浏览次数:9 类型:月考试卷
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20分)
  • 1. “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体现了唐代文学家刘禹锡的哲学思想,“芳林新叶催陈叶”说明植物( )
    A . 能进行呼吸 B . 需要营养 C . 能排出体内的废物 D . 能遗传和变异
  • 2. 湘西盛产野生猕猴桃,以富含维生素C和有机酸等闻名,有“水果之王”之称。这些维生素C和有机酸等物质主要存在于猕猴桃细胞结构的( )
    A . 细胞壁 B . 线粒体 C . 液泡 D . 细胞核
  • 3. (2023七上·江城期中) 医生常给危重病人吸氧和注射葡萄糖溶液。这说明细胞生活需要( )
    A . B . 有机物 C . 无机物 D . 物质和能量
  • 4. 从生物体的结构层次分析,下列食材中,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是( )
    A . 鲜虾 B . 猪肝 C . 番茄 D . 青椒
  • 5. 在人的心脏内没有的组织是( )
    A . 结缔组织 B . 上皮组织 C . 营养组织 D . 神经组织
  • 6. 关于细胞分裂、分化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 细胞分化时遗传物质改变 B . 细胞分化可形成不同的组织 C . 细胞分裂后细胞数目增加 D . 有的单细胞生物通过分裂繁殖
  • 7.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画生物图时,较暗的区域要画阴影 B . 制作植物细胞临时装片时,要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 C . 细胞不需要的物质一定不能通过细胞膜 D . 若想观察血液中的红细胞,可将实验材料制成切片进行观察
  • 8. 下列关于生物圈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 包括大气圈、水圈、岩石圈 B . 是所有生物生活环境的总称 C . 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D . 地球上所有生物的总和
  • 9. 某城市的一块荒地在城市发展过程中被改造成另一个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改造前后的一些变化如下表。下列对改造后作出的判断,错误的是( )

    项目措施

    植物种类(种)

    植被覆盖率(%)

    主要的植物

    改造前

    20

    10

    狗尾草、艾蒿、蒲公英

    改造后

    30

    25

    菖蒲、芦苇、睡莲

    A . 可以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 B . 该区域的植物种类增加 C . 该区域的小气候可得到适度改善 D . 该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减弱
  • 10. 沙漠中的植物根系非常发达;北极熊厚厚的皮毛下有丰富的脂肪;文竹不能放在太阳下暴晒。造成这些生命现象的主要环境因素分别是( )
    A . 阳光、水、温度 B . 水、温度、阳光 C . 温度、阳光、水 D . 水、阳光、温度
  • 11. 某生物兴趣小组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其实验设计不妥之处是( )
    A . 用10只鼠妇做实验,多次重复,避免偶然性 B . 纸盒两侧的温度相同 C . 纸盒一侧铺湿土,另一侧铺干土 D . 纸盒一侧盖玻璃板,另一侧盖不透光纸板
  • 12. 图甲、乙分别是黄瓜果肉细胞、口腔上皮细胞结构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甲的①能保护和控制物质进出 B . 甲的⑤内细胞液中溶解着多种物质 C . 与乙相比,甲特有①细胞壁③叶绿体⑤液泡 D . 甲、乙都具有的能量转换器是⑦线粒体
  • 13. 生物老师安排同学们作了一次克隆牛的“虚拟”实验,方法是选用甲牛(雌性)的卵细胞并去掉细胞核;再取乙牛(雄性)的耳廓边缘细胞的细胞核,移入甲牛的去核卵细胞中,将此“组合细胞”培养成胚胎,最后移植到丙牛(雌性)的子宫中怀孕产出。试推断出生的克隆牛的性别( )
    A . 肯定是雄性 B . 肯定是雌性 C . 可能是中性 D . 可能是雄性也可能是雌性
  • 14. 科学家在细胞核中发现了一种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结构,这种结构是( )
    A . 叶绿体 B . 液泡 C . 线粒体 D . 染色体
  • 15. “一只雄黑猩猩飞快下了树,并且不慌不忙地向我走来。当走到离我还有三步远时,它站住了,样子凶暴可怕…”,这是珍妮•古道尔对黑猩猩的一段记录,采用了( )
    A . 观察法 B . 调查法 C . 实验法 D . 测量法
  • 16. 古诗词中含有丰富的生物学知识,彰显出了自然之美、生命之美。下列选项中与“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描写的生物属于同一类群的是( )
    A . 海带 B . 满江红 C . 黄瓜 D . 苏铁
  • 17. 如图表示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的一些特征,交叉部分表示两者共有的特征,下列选项可写在交叉部分的是( )

    A . 不产生种子 B . 产生种子 C . 产生果实 D . 不产生果实
  • 18. 鹿角菜广泛分布于我国东南沿海,没有根、茎、叶的分化。据此判断其属于( )
    A . 藻类植物 B . 苔藓植物 C . 蕨类植物 D . 种子植物
  • 19. 在做“观察草履虫”实验时,小明从河中取来水样,制成装片在显微镜下观察。下列制片及观察操作中,错误的是( )
    A . 在载玻片的培养液液滴上加入几丝棉花纤维,可以限制其运动 B . 草履虫能通过分裂产生新个体,繁衍后代 C . 草履虫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趋利避害 D . 吸取靠近底层的培养液,草履虫数量会更多
  • 20. 桑葚是桑树的果实,具有降脂降压、美容养胃等功效,被民间誉为“圣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果皮属于保护组织 B . 桑葚属于生殖器官 C . 桑树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D . 桑树属于裸子植物
二、非选择题
  • 21. 某生物兴趣小组为了探究某一因素对生态瓶的影响,制作了一个生态瓶(如图)开展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天数

    小动物生活情况(存活数)

    植物生活情况(存活数)

    水质(目测清澈程度)

    第1天

    10

    2

    -

    第3天

    8

    2

    +

    第5天

    5

    2

    ++

    注:“-”表示水质清澈,“+”表示水质混浊

    1. (1) 生态瓶中有植物、小动物、池塘水等,请写出三种该生态瓶的非生物因素:
    2. (2) 据表可知,同学们观察和记录的是生态瓶中的
    3. (3) 表中所示第3天,生态瓶中有小动物死亡,可能的原因之一是瓶中的氧气含量
  • 22. 某同学制作并观察了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图1是装片制作过程,图2是用显微镜观察过程,图甲、图乙是用显微镜观察到的视野。据图回答问题:

    1. (1) 图1中制作洋葱鳞片叶的内表皮细胞的装片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是
    2. (2) 图2是显微镜的几个操作步骤,正确的顺序是。在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时,眼睛一定要看着,以免碰到玻片标本。
    3. (3) 若观察到的物像较模糊,但视野亮度正常,要使物像更加清晰,可略微转动显微镜的准焦螺旋(选填“粗”或“细”)。
    4. (4) 在目镜都是10×的情况下,分别用10×和40×的物镜观察同一装片时,视野中细胞数目多的是的物镜,此时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倍。
    5. (5) 将正确操作制作后的装片置于显微镜下观察,发现如图甲所示的视野,则可能是图1实验步骤中的(填数字)操作不当。
  • 23. 仔细阅读并观察图示材料,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如图为植物体器官形成的过程图示,图中的序号表示在植物体器官形成的过程中不同的生理过程。

    材料二:下图是某生物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野外考察时,采集的一些植物,该兴趣小组的同学尝试将这些植物根据它们的特征进行了分类。

    1. (1) 材料一中,②过程为,在此过程中,复制后形成形态、数量完全相同的两等份,分别进入到两个新细胞中。
    2. (2) 材料一中经过③过程形成的是,在此过程中,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产生了差异。
    3. (3) 材料二中将六类植物进行了分类,则②是指植物,③是植物。
    4. (4) 材料二中④⑤⑥不能产生种子,它们用繁殖后代。
    5. (5) 上述六类植物中,可以作为监测空气污染程度指示植物的是(填字母)。
  • 24. 下图是“观察种子的结构”实验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图二是玉米种子的纵剖面,该剖面是刀片沿着图一所示的[]线剖开的。
    2. (2) 在图二所示的玉米种子的剖面上滴一滴碘酒,变成蓝色的部分是[],说明该结构的主要成分是
    3. (3) 图三是菜豆种子的结构,结构[]为胚的发育提供营养。
    4. (4) 剥离下来的菜豆种子的种皮,其功能是是新植物体的幼体。
    5. (5) 比较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结构,两者的相同点是都有,不同点是玉米种子有[]而菜豆种子没有。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