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道德与法治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山东省枣庄市滕州市张汪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

更新时间:2023-12-25 浏览次数:11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
  • 1. 网络在给人们带来各种便利的同时,也夹杂着不少广告,包括一些虚假的和不实的信息,甚至存在很多诈骗信息。这警示我们要( )

    ①合理分配时间,避免沉迷

    ②善于传播信息,力争创新

    ③学会辨别信息,练就慧眼

    ④提高媒介素养,抵制诱惑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2. (2023八上·宽甸)  2022年6月1日在四川雅安市芦山县发生6.1级地震。灾难发生后,社会各界群众广泛开展捐资捐物活动,用大爱为灾区人民撑起一片天。群众广泛开展捐教捐物活动说明( )
    A . 我们要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热心帮助他人,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 B . 自觉服务社会必须乐于奉献 C . 亲社会行为是服务社会的绝对表现 D . 捐款捐物是我们每个公民的法定义务
  • 3. 小浩在作文中写道:“到学校,我们要解答同学的疑惑;去商场,我们要听导购讲解产品信息;坐公共汽车,我们要给老人让座……真是太麻烦了。”面对小浩的烦恼,你应该对他说( )
    A . 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遵守社会规则 B . 我们要注重从社会中获取物质财富 C . 我们要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发展变化 D . 应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亲社会行为
  • 4. 现在,大街小巷都安装了监控设备,一些违法犯罪案件大幅下降。小区、校园安全了。小蕊说:“即使一个人深更半夜回家也很安全。”材料表明( )

    ①社会生活需要秩序

    ②只要有规则,就会有良好的社会秩序

    ③秩序保证社会的正常运行

    ④秩序保障人们安居乐业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5. 随着“互联网+”战略的实施,公民可以通过网络更加便捷地参与国家政治生活。但与此同时,互联网也成为某些造谣者肆意散播谣言的平台,严重扰乱了社会秩序,影响了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对此,我们青少年应该( )

    ①学会独立思考,增强自我控制能力

    ②树立法律意识,理性参与网络

    ③增强义务意识,严厉打击违法行为

    ④树立权利意识,坚持自由表达言论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6.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调查显示,中学生对网络工具的使用主要集中在社交类工具上,QQ普及程度最高,微博、微信的使用比例也超过了50%。对于网上交往,认识正确的是( )

    ①开辟了人际交往的新通道

    ②超越时空限制,拓展社交圈

    ③能取代现实中与同伴的交往

    ④具有虚拟、平等、自主等特点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7. 中国政府网联合人民网、新华网、央视网、中国网、中国日报网、新浪网等网站,发起“我向总理说句话”活动,公开征集社会各界对政府工作的建议。网络问政( )

    ①能解决一切难以解决的问题

    ②使人们更加便利地参与政治生活

    ③有利于提高政府的决策水平

    ④丰富了民主形式,拓宽了民主渠道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③
  • 8. 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下列与之表述不一致的是( )
    A . 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 B .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C . 花在树则生,离枝则死,鸟在林则乐,离群则悲 D . 夫喜群而恶独,相扶而相植者,人情之所乐也
  • 9.  2023年5月30日,辽宁省人民政府原党组成员、副省长郝春荣因非法收受财物共计价值人民币1883万余元,被判处有期徒刑12年,并处罚金人民币200万元。对该案认识不正确的是( )

    ①该行为触犯了刑法,所受到的处罚是刑罚处罚

    ②案例中的行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属于犯罪行为

    ③只要违法都要承担刑事责任,应受刑罚处罚

    ④被判处有期徒刑12年是附加刑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③④
  • 10. 上海警方成功捣毁一个售假网络直播间,假冒伪劣商品的价格是品牌正价商品的二十分之一,涉案金额共计20余万元人民币。两名主播因涉嫌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被警方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该售假的行为( )

    ①扰乱了市场秩序 ②严重危害社会

    ③受到了行政处罚 ④侵犯消费者权益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11. 网购丰富了我们的购物体验,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便捷,但同时也有货不对版等情况出现。对此,下列解决方式正确的是( ) 

    ①向电商平台投诉解决 

    ②向公安机关提起诉讼 

    ③与商家反馈,协商解决 

    ④寻求消费者协会帮忙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④
  • 12. 崔某因实施抢劫,虽未对被害人造成人身伤害,亦未抢得财物,但最终被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1年零2个月,缓刑2年,并处罚金1000元。这主要是因为崔某的行为( )
    A . 触犯了法律 B . 是严重不良行为 C . 应承担行政责任 D . 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
  • 13. 当你的言行妨碍、影响或伤害了对方,连一句“对不起”都不说,争端就会因此而起。这启示我们( )
    A . 只要懂得尊重他人,就不会与他人发生矛盾 B . 尊重使社会生活和谐融洽 C . 尊重能够促进社会进步,加快经济发展 D . 具备内在修养的人不会与别人发生争端
  • 14. 文明是净,干净整洁,让城市更美丽;文明是近,亲近他人,让城市更温暖;文明是境,人人参与,让城市更有活力;文明是敬,敬老爱幼,让城市更有爱;文明是静,轻声细语让城市更和谐。这些创建文明城市的理念表明( )

    ①文明有礼,促进社会和谐。

    ②建设文明城市与青少年无关

    ③文明城市的创建能够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④文明城市体现一个城市的形象和文化品位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③④
  • 15. 尊重,是一种美德,它体现在你待人接物时的彬彬有礼;尊重,是一种精神,它显现在你面对苦难时的积极乐观;尊重,是一种生活态度,目光所及的万事万物都有值得我们尊重的地方。千万不要小觑了尊重的力量。尊重的“力量”表现在( )

    ①只要受到他人尊重就能够增强自尊、自信

    ②受到他人尊重能够获得满足感、成就感

    ③尊重解决社会矛盾

    ④尊重能提高社会文明程度

    A . ①④ B . ②③ C . ①③ D . ②④
  • 16. 在公园,我们能看到这样的牌子:“芳草萋萋,踏之何忍?”在图书馆,我们能见到这样的提醒:“这里最需要您的安静!”在汽车站,我们能看到这样的横幅:“自觉排队,文明候车。”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 )

    ①社会的正常运行需要秩序

    ②维护社会秩序离不开社会规则

    ③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

    ④社会规则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17. (2021八上·福建期中) 社会秩序是社会生活的一种有序化状态。下列行为与社会秩序对应错误的是(   )

    ①人们在机场排队进行安全检查——公共场所秩序

    ②机床工人按操作规程工作——生产秩序

    ③行人、自行车、机动车各行其道——交通秩序

    ④人们在商场、车站保持安静——社会管理秩序

    A . ③④ B . ①② C . ①④ D . ②③
  • 18. 亲社会行为是指一些积极的社会行为,有利于促进社会进步。下列行为属于亲社会行为的( )

    ①关心社会的发展进步

    ②学而不厌,学思结合

    ③主动关心、帮助他人

    ④主动谦让,积极分享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 19. 八年级(1)班的小昕同学在学习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时进行了自主整理,其中你认为她整理的内容正确的是( )
    A . 社会秩序保障社会规则的实现 B . 规则是一成不变的 C . 尊重他人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 D . 社会规则包括法律、纪律等非强制性手段
  • 20. 我们的社会生活需要有良好的秩序,有了良好的秩序才能使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得以顺利进行。这说明了( )
    A . 美好生活全都来自秩序 B . 社会秩序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 C . 法律能够保障我们的生活 D . 有没有秩序一个样
二、简答题
  • 21. 【坚守诚信,价值取向】

    人以诚立身,国以诚立心。诚信作为一种价值理念,是社会不可或缺的运行规则,是社会进步无比珍贵的精神财富。某校团委开展了“打造诚信校园,做诚信学生”主题教育活动,下面是初二某班设计的部分活动内容,你作为其中一员参与了活动,希望你能成为大家最佳的合作伙伴。

    运用所学知识,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 (1) 请你说说对诚信的理解。
    2. (2) 请运用所学知识说说为什么要打造诚信校园,做诚信学生?
    3. (3) 你认为在生活中应该如何践行诚信,做一个诚信的人?
  • 22. 网络生活新空间

    网络是把双刃剑。互联网丰富了我们的生活,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便利,大大节约了成本,而且在推动社会进步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互联网也暗藏急流和险滩,暗礁陷阱也时时起波澜。

    1. (1) 阅读上述材料,请你说说网络是如何丰富日常生活和推动社会进步的?各答2条。
    2. (2) 请你列举一些网络中的暗礁陷阱。
    3. (3) 绚丽多彩的互联网,丰富、便利着我们的学习与生活,同时,也考验着我们的自律与理性......请你谈谈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如何成为网络生活的主人?
三、分析说明题
  • 23. (2023八上·宽甸) 材料一:2022年2月4日,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北京市和河北省张家口市联合举行,海内外中华儿女和世界各国朋友可以通过网络实时收看冬奥赛事。

    材料二:中学生小明迷恋网友,经常上网浏览不健康信息,还将自家的详细地址和电话号码告诉给网友。在网友的威胁与引诱下,小明与网友持刀抢劫,受到法律的严惩。

    1. (1) 材料一告诉我们网络在哪一方面推动社会进步?
    2. (2) 有了网络人们不再“老死不相往来”而是“鸡犬之声相闻”,这说明网络是如何丰富日常生活的?
    3. (3) 通过材料二我们总结出应如何理性参与网络?(答出两点即可)
    4. (4) 材料二反映了沉迷于网络有哪些危害?
    5. (5) 我们应该如何保护个人隐私?提两点建议
  • 24.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社会规则营造良好的社会秩序,给我们的生活和学习带来便利。井然有序的社会生活离不开社会规则的维系。规则划定自由的边界,保障人们的自由。我们要自觉遵守规则,如井然有序的城市交通。

    材料二:秩序于我们的生活,就如同空气对于小草、水对于鱼儿不可缺少。良好的秩序是一切美好事物的基础。正如瑞士哲学家阿米尔指出的那样,“秩序意味着光明和安宁,意味着内在的自由和自我控制;秩序就是力量……秩序是人类最大的需要,是真正的幸福所在”。

    材料三:关于自由和规则的关系,火车说,自由就是在铁轨上来回奔跑:鱼儿说,自由就是在河水里欢快地嬉戏;风筝说自由就是系着一根长线在空中飞舞;汽车司机说,自由就是握好方向盘,按交通规则行驶……

    1. (1) 根据材料一联系所学知识,说说与人们日常生活关系密切的社会秩序包括哪些?社会规则与社会秩序之间具有怎样的关系?
    2. (2) 联系材料二谈谈为什么说“秩序是人类最大的需要”。
    3. (3) 自觉遵守规则,我们应该怎样做?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