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地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五四学制)2023-2024第一学期期中...

更新时间:2023-12-11 浏览次数:46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每小题1分,共20分)
  • 1. (2018八上·沙雅期中) 电视剧《西游记》的主题曲《敢问路在何方》中唱道:“你挑着担,我牵着马,迎来日出,送走晚霞。”那么我国最早“迎来日出”和最迟“送走晚霞”的省份分别是(   )

    A . 新疆和海南 B . 黑龙江和新疆 C . 内蒙古和新疆 D . 黑龙江和海南
  • 2. 中国是一个团结统一的多民族大家庭,汉族人数最多,约占总数的91.5%:其他民族人口总数约占总数的8.5%。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1. (1) 我国人数最多的少数民族是壮族,主要分布于( )
      A . B . C . D .
    2. (2) 下列四省中,被誉为“民族的缩影”民族数量最多的省是( )
      A . B . C . D .
    3. (3)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民族文化丰富多彩。下列信息搭配正确的是( )
      A . 维吾尔族 一 长鼓舞,信仰伊斯兰教 B . 蒙古族 一 那达慕大会,赛马、摔跤 C . 傣族    一 居住干栏式木楼,民族乐器为冬不拉 D . 朝鲜族 一  泼水节,孔雀舞
  • 3. 民谚“秋后北风干到底”中“干到底"的形成原因是( )
    A . 西南季风携带的水汽不断减少 B . 太阳的辐射作用强,蒸发量大 C . 东南季风携带的水汽不断减少 D . 受来自北方的冷空气影响大,时间长
  • 4. 山脉构成我国地形的骨架,往往成为重要的地理界线。图中相关山脉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①位于我国地势一、二 级阶梯分界线上 B . ②位于内蒙古高原 C . ③位于我国地势二、三级阶梯分界线上 D . ④是黄土高原与华北平原的分界线
  • 5. 我国气候复杂多样,其主要原因是( )

    ①地域辽阔,跨众多的温度带和干湿地区          ②河流众多

    ③地形复杂多样,地势高低悬殊                  ④各类土地资源齐全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③.
  • 6. (2021八上·峄城月考) 读下面“沿东经87.5°经线的我国地形剖面图”,图中④代表的地形区名称是(  )

    A . 准噶尔盆地 B . 塔里木盆地 C . 四川盆地 D . 柴达木盆地
  • 7. (2020八上·永年期中) 下图是某地泥石流灾害发生时的情景,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以下最有可能发生图中这种地质灾害的地区是(   )
      A . 内蒙古高原 B . 华北平原 C . 横断山区 D . 塔里木盆地
    2. (2) 泥石流发生时,正确的逃生方向(   )
      A . 沿山沟朝山下村庄跑 B . 朝山上高处逃跑 C . 沿泥石流流向的反方向跑 D . 沿垂直于泥石流流向的山坡上跑
  • 8. 新疆有一怪:“干旱盼太阳”。天气越干旱,塔里木河流域的人们越盼望出太阳。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A . 天气干旱,河流断流,吸引游人观光 B . 气温越高,越有利于牧草生长 C . 天气越干旱,太阳能越丰富 D . 气温越高,冰雪融水越多,灌溉水源充足
  • 9. 如图呈现了横断山脉地区的金沙江、澜沧江、怒江近于南北走向的“三江并流"奇观,与其他地区的江河分布截然不同,据图回答下面两小题。

    1. (1) 有关该区域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人口稠密,经济发达 B . 海拔较高,地势平坦 C . 河流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D . 河网稠密,水运发达
    2. (2) 形成“三江并流”奇观的主要原因是(  )
      A . 地势西高东低,形成“三江并流” B . 降水丰富且雨季长,形成“三江并流” C . 横断山脉是由多条近于南北走向的山岭组成,这些山岭构成分水岭,形成“三江并流” D . 地势由第一级阶梯向第二级阶梯过渡,形成“三江并流"
  • 10. 喜欢旅游的小明在我国某地看到一种传统民居 “蚝宅” 。当地原住居民就地取材,用灰、熟糯米、红糖、黄泥等材料搅拌均匀,把蚝壳整齐的粘在墙上。这种“蚝宅”结实耐用,防潮降温,不怕虫蛀。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最初建造“蚝宅”时( )

      ①当地是乡村②当地是城镇③当地居民大多从事工业生产④当地居民大多从事海洋渔业生产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2. (2) 根据蚝宅”的建筑特点,推测当地的自然环境特点是( )

      ①以高原为主  ②以沙漠景观为主   ③气候湿热  ④动植物种类较多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③ D . ②④
    3. (3) 原住居民设计和建造蚝宅”时,需要重点关注的自然灾害是( )

      ①台风       ②寒潮       ③干旱      ④滑坡和泥石流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④
  • 11. 下列对土地利用的做法,符合”因地制宜”原则的是( )
    A . 长江三角洲退耕还林,大力发展林业 B . 黄土高原地区大力发展种植业, 提高粮食产量 C . 北方半干旱地区退耕还草,适宜发展畜牧业 D . 江南丘陵修筑梯田,扩大粮食种植面积
  • 12. (2019七下·大埔期中) 为解决水、土资源配置存在的问题,下列措施正确的是(    )
    A . 南方地区水资源丰富,应扩大耕地面积 B . 北方地区相对缺水,应大力缩小耕地面积 C . 南水北调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北方地区缺水问题 D . 节水与区外引水相结合是北方地区解决缺水问题的长远之策
  • 13. 东数西算是指将东部地区所产生的数据传输到西部地区进行存储和计算。持续的电能供应、温度稳定在20℃~-25℃、相对湿度稳定在40%-50%的洁净环境是数据中心服务器的运行要求。据此并结合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把东部的部分数据传触到西部进行计算和处理的主要原因是( )
      A . 土地价格的因素 B . 国防安全的需要 C . 能源与环境考量 D . 数据保密的需要
    2. (2) 实施“东数西算”工程的主要意义是( )
      A . 以数据为纽带促进区域协同发展 B . 将加快京津冀地区的能源开发 C . 能进一步发挥长江的运输功能 D . 减少粤港澳大湾区的人口压力
二、综合题
  • 14. 中国疆域之阔,山河壮丽!读中国的疆域及邻国示意图, 完成下列问题。

    1. (1) 我国地理位置优越,从海陆位置看, 我国位于A洋的西岸,西部深入亚欧大陆腹地 ,海陆兼备。从纬度位置来看,我国没有带, 光热条件好。其中B海和琼州海峡是我国内海。
    2. (2) 我国邻国众多,甲国是;乙 (填国家名称)是我国邻国中人口最多的国家。
    3. (3) 胡焕庸线是我国人口地理分界线,该线东南部人口(选填“稠密”或“稀疏”)。
    4. (4) ①省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省份 (填全称) ,③省的省会城市是,④省是我国人口最多的省份(填简称)。
    5. (5) 试举一例,说出东部广阔海域给我国经济发展带的影响
  • 15. 东北人组团到三亚过冬!

    资料:2017年10月30日,近千名游客从哈尔滨登上开往海南省三亚市的我国首趟“越冬专列”高铁。不同于乘坐飞机,“越冬专列”主推长达8天的“慢旅行”,采用“大窗车体”,让乘客一边体验季节变换,一边沿途欣赏“窗外”大美风光。

    1. (1) 读图一,我国各地常年入冬时间分布大致呈从北向南延迟的规律,体现出我国冬季气温的特点。其主要影响因素是位置。
    2. (2) 哈尔滨和西宁入冬时间相近,原因是哈尔滨高,西宁高。
    3. (3) 北京到南昌的旅途,经过我国南、北方地区的分界线一线,该线以北主要的耕地类型是,该线以南(粮食作物)正在收割。
    4. (4) 南昌至柳州,沿途隧道、桥梁较多的主要原因
    5. (5)  “越冬专列”途经的铁路干线有(   )
      A . 哈大、京沪线 B . 京哈、京九线 C . 京哈、京沪线 D . 哈大、京广线
    6. (6) 说出乘客选择“越冬专列”高铁交通方式的原因(至少答出一项)
  • 16. 探源中华民族母亲河,万里写入胸怀间。(10分)《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3年中秋晚会》在被誉为“万里长江第一城”的宜宾市举办。宜宾是三江口,长江至此始称“长江”。驻足此地,可览三江合流,可眺大江东去,如图为长江流域示意图。

    1. (1) 从源头到宜宾,长江从平均海拔4000多米的高原奔腾而下,流经横断山区的高山峡谷,陡然降落到 盆地。大,水能资源极为丰富。长江继续东流,穿山坚硬的石灰岩,形成了举世闻名的水利枢纽。
    2. (2) 森林破坏严重地区造成的影响有 , 近年来,长江上游川渝地区建设“两岸青山千里林带”,其产生的生态效益主要有 (任答一点)。
    3. (3) 长江中游历史上洪灾多发,结合所学,从自然与人为方面分析其洪灾多发的原因:
    4. (4)  说一说保护长江流域的湖泊对整个长流域的环境保护有哪些重要意义?(任答一点)。
  • 17. 共住黄河边,陕宁一家亲。

    材料一:引汉济渭工程(如图)是引汉江水济渭河,从而缓解关中、陕北地区水资源紧缺的问题,引汉济渭工程地跨黄河、长江两大流域、穿越秦岭屏障,工程建设难度非常大,需要克服地理上很多的困难。

    1. (1) 阅读材料说明引汉济渭工程的目的
    2. (2) 结合材料分析渭河水资源紧缺的自然和社会原因分别是
    3. (3) 引汉济渭工程主要解决陕西省境内水资源 (填时间或空间)分布不均的问题。
    4. (4) 引汉济渭工程需要克服自然环境上很多的困难...试写出其中一点:
    5. (5) 施工过程中,该工程生态保护任务艰巨。试为施工单位提出可行性建议。(任答一点)。
    6. (6) 某年1月发生了强寒潮,西安的最低气温为-20.6C,而安康为-7.6℃ ,造成两地气温差异较大的影响因素

      材料二:宁夏有民谣传唱:“宁夏川,两头尖,东靠黄河,西靠贺兰山;水浇田,金川、银川、米粮川。”2021年9月26日电,首届中国(宁夏)国际葡萄酒文化旅游博览会开幕。读宁夏年等降水量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7. (7) 宁夏平原的主要土地利用类型是
    8. (8) 贺兰山是宁夏平原“米粮川”的“守护神”,其主要作用有(   )

      ①削弱寒冷气流  ②阻挡沙漠入侵

      ③减少洪涝灾害  ④增加山地降水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④
    9. (9) 该地区种植葡萄的有利自然条件是(任答一点)。
  • 18. 心系山东,关注家乡!

    山东省依托优越的地理位置、丰富的资源、充足的劳动力以及国家的开放政策等,经济发展迅速。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 (1) 描述山东省地形特点:。(任答一点)
    2. (2) 威海市属于海滨城市,年降水量较多,但仍属于资源性缺水地区,那么缺水的自然原因有哪些?,针对自然原因,提出缓解水资源短缺的措施有哪些? (任答一点)  
    3. (3) 大量开采地下水,产生的危害有哪些?(任答一点) 
    4. (4) 结合威海降水季节分配规律,说明向威海调水时间安排在当年的(    )
      A . 6月-9月 B . 4月-7月 C . 3月-6月 D . 9月到次年的3月
    5. (5) 这种时间安排的原因?

    6. (6) 南水北调东线调水过黄河时需要开凿河底隧洞,主要因为黄河在该河段(   )
      A . 含沙量大 B . 是地上河 C . 水污染严重 D . 有凌汛

      淄博烧烤持续火热,为爆红到长红,政府迅逮反应,协调开通了济南往返淄博的“烧烤专列”,市内增设“烧烤公交专线”等等,多措并举为游客提供贴心服务,为淄博烧烤保驾护航。

    7. (7) 杭州游客准备“进淄赶烤”,应该选择线到达上海,然后通过线到达济南。
    8. (8) 淄博烧烤大火,可以直接带动哪些部门或行业的发展( )

      ①旅游业 ②交通运输 ③农产品 ④房地产

      A . ①②④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③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