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地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乡镇高中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

更新时间:2023-11-30 浏览次数:23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共23小题,每小题2分,共46分。在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
  • 1. 李老师2020年1月1日乘坐飞机从上海出发,飞往美国旧金山(西八区)。下图为“在互联网上查询到的该航班信息图”。读图回答问题。

    1. (1) 本次航班飞行时长约( )
      A . 5小时 B . 13小时 C . 15小时 D . 19小时
    2. (2) 本次飞行出现“时光倒流”的根本原因是( )
      A . 飞行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反 B . 该时段地球公转速度较快 C . 起飞降落两地分属不同半球 D . 起飞降落两地的经度差异
  • 2. 下图为“亚洲某月季风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关于a、b季风风向、成因的判断,正确的是( )
      A . a为西北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B . a为东南风,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C . b为东北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D . b为西南风,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2. (2) 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a季风影响下温和湿润 B . b季风影响下高温干燥 C . 此时节我国东部高温多雨 D . 此时节我国多受寒潮影响
  • 3. 行道树是指种在道路两旁及分车带,给车辆和行人遮荫并构成街景的树种。南昌地区行道树以樟树为主。下图是摄影爱好者在南昌市东西向道路上朝正东方向拍摄到的景观图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南昌市行道树以樟树为主,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的( )
      A . 差异性 B . 整体性 C . 季节性 D . 周期性
    2. (2)   2018年2月南昌遭遇雨雪冰冻灾害,行道树中樟树受损明显,原因是樟树( )
      A . 树干高大 B . 根系薄弱 C . 冬季落叶 D . 枝叶茂盛
  • 4. 读我国某河流径流量变化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 (1) 图中M、N洪峰的主要补给水源是( )
      A . 大气降水,地下水 B . 积雪融水,大气降水 C . 地下水,冰川融水 D . 冰川融水,积雪融水
    2. (2) 该河流最可能位于( )
      A . 青藏高原 B . 江南丘陵 C . 四川盆地 D . 东北地区
  • 5. 下图示意塔希提岛位置、地形、河流及城市分布。该岛为火山岛,面积约1042平方千米,人口约17.8万。据此完成下题。

    1. (1) 该岛年降雨量最多的地区位于岛屿( )
      A . 东部、北部 B . 东部、南部 C . 南部、西部 D . 西部、北部
    2. (2) 导致该岛大部分地区降雨集中在12月至次年3月的主要原因是( )
      A . 副热带高压带北移 B . 东南信风北移 C . 赤道暖湿气团的影响 D . 温带气旋活跃
    3. (3) 该岛公路环岛分布,影响其分布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
      A . 气候、人口分布 B . 河流、海港分布 C . 地形、城市分布 D . 景点、机场分布
  • 6. 秦岭—大巴山山区由一系列东西走向、南北排列的山地组成,具有南北过渡的地理—生态属性,因此常被作为亚热带和暖温带分界线。在地带性和非地带性因素的综合作用下,秦巴山区形成了复杂多样且具有过渡性质的山地垂直带。某研究小组在对该地区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绘制了部分山地的垂直带谱(如下图)。据此完成问题。

    1. (1) 下列山地按照自南向北的顺序排列的是( )
      A . 米仓山、三峡大老岭、草链岭、太白山 B . 太白山、草链岭、三峡大老岭、米仓山 C . 草链岭、太白山、米仓山、三峡大老岭 D . 三峡大老岭、米仓山、太白山、草链岭
    2. (2) 太白山南北坡高山灌丛草甸带分布差异小的主要原因是( )
      A . 海拔基本相同 B . 坡面环境差异小 C . 坡度差异不大 D . 坡面相互影响小
  • 7. 读下图,完成下题。

    1. (1) 最符合图示b点节气的诗句描写是( )
      A . 天将小雨交春半,谁见枝头花历乱 B . 纷纷红紫已成尘,布谷声中夏令新 C . 雁向南天排汉字,枫由夕照染衣裙 D . 白天最是时光短,却有金梅竞艳开
    2. (2) 当太阳分别直射图示M、N两点时,加蓬利伯维尔(0°3′N,9°25′E)( )
      A . 昼夜长短相同 B . 正午日影方向相同 C . 季节相同 D . 正午太阳高度基本相同
  • 8.  1519年麦哲伦探险船队驶离西班牙,开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球航行。探险船队绕过南美洲,通过风大浪高的海峡进入太平洋后继续航行。后来,船队绕过非洲好望角再次进入大西洋。1522年,船队途经隶属西班牙的耶罗岛(地处非洲大陆西北部的大西洋上)附近时,当地正值多雨季。最后,探险船队幸存者回到西班牙。读“麦哲伦环球航行路线图”,完成下题。

    1. (1) 造成南美洲南端海峡风大浪高的气压带或风带是( )
      A . B . C . D .
    2. (2) 下列对好望角气候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 全年高温多雨 B . 夏季炎热干燥 C . 全年温和多雨 D . 冬季寒冷干燥
    3. (3) 耶罗岛降水多的位置是( )
      A . 东南部 B . 西南部 C . 东北部 D . 西北部
  • 9. (2019高三上·河北开学考) 霍林河发源于大兴安岭,为山前半干旱区及部分半湿润区的平原带来了流水及泥沙。受上游修建水库和灌溉的影响,山前平原河段多年断流。断流期间,山前平原上的洼地增多增大。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修建水库前,营造该地区山前平原地表形态的力主要来自(     )
      A . 构造运动 B . 流水 C . 冰川 D .
    2. (2) 断流期间,山前平原上的洼地增多增大是由于(     )
      A . 地面沉降 B . 流水侵蚀 C . 风力侵蚀 D . 冻融塌陷
    3. (3) 伴随着洼地增多增大,周边地区可能出现(     )
      A . 水土流失 B . 沼泽化 C . 土地沙化 D . 盐碱化
  • 10. 长白山主峰海拔2700m,2100m以上至山顶为高山苔原带。长白山天池(海拔2189m,面积9.82km2)位于长白山主峰凹地上,湖形呈椭圆,是松花江的发源地。下图为暑假时拍摄的天池自然风光图片。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王娟同学从长白山山麓登顶长白山天池一路可见到( )
      A . 山麓处森林枯黄 B . 山腰处落叶纷飞 C . 山顶处白雪皑皑 D . 山顶处草色葱绿
    2. (2) 据王娟同学观测,长白山南坡植被多样性明显较北坡差,该区域内降水量与坡度差异不大,推测与形成该差异无关的是( )
      A . 北坡土壤水分条件较好 B . 北坡光照条件较差 C . 北坡为背风坡,降水较少 D . 北坡人类活动较少
二、非选择题
  • 1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图为温带地区两区域的河流图,图中河流AB段为地上河。

    1. (1) 图中三个湖泊中,对河流补给作用最大的湖泊是,对河流径流调节作用最大的湖泊是
    2. (2) 乙图中河流主要的补给水源可能是,该种补给形式在我国分布较普遍的地区是。(东北、西北、西南、东南地区)
    3. (3) 图甲中的河流AB段的河水与地下水的补给关系,原因是
    4. (4) 甲图所示地区水循环的主要方式是,乙图所示地区水循环的主要方式是
  • 1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下图为澳大利亚某日海平面等压线分布示意图(单位:hPa),M、N为两条低压槽线。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 (1) 指出①②两地昼夜温差大小,并分析原因。
    2. (2) 指出N低压槽线附近的锋面类型,描述其锋面过境后的天气特征。
    3. (3) 比较A、B两地的风力大小,并说明判断依据。
  • 13.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据考证,现今的渭河平原在地质构造形成后,不仅有黄土堆积其间,渭河及其两侧支流也携带大量泥沙填充淤积其中。如图为秦岭、渭河平原剖面示意图。

    材料二湄公河发源于中国青海省,注入南海,在中国境内称澜沧江,出境后称湄公河,在河口形成巨大的三角洲。湄公河三角洲分布着由湄公河及众支流形成的稠密河网,是东南亚地区最大的平原。

    1. (1) 指出秦岭与渭河平原岩层的相互运动关系。
    2. (2) 据上述材料,以渭河平原为例说明地质作用与地表形态的关系。
    3. (3) 从外力作用角度分析湄公河三角洲形成过程。
  • 14.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上帝的荒野”“众神的领地”,这是人们对澳大利亚北部的卡卡杜国家公园的美称。作为该国最大的国家公园,那里保存着罕见的澳大利亚原始生态系统,生物种类丰富多样,有着难以计数的独特的动植物种群。卡卡杜国家公国内地势高低不平,分为几个不同地区:由沙滩和丛林构成的海潮区;雨季时变成沼泽的水涝平原区;小山和石峰耸立的低地区;古老的高原区。该地的年平均气温为34℃,年降水量为1100~1500mm,有界限分明的干季和湿季。全年90%以上的降水集中在每年的10月到次年的3月。每年4月到9月是干季,很少有降水,土地非常干旱。

    材料二图1为卡卡杜国家公园位置示意图,图2为公园某处河流景观图。

    1. (1) 试指出卡卡杜国家公园的气候类型,并从气候的角度分析该地雨季洪水的形成原因。
    2. (2) 公园某处,河流两岸是呈带状分布的绿色灌丛植被,在四周褐色荒漠的映衬下,像一幅色彩艳丽的油画。推断图2景观出现的季节(干季或湿季),并分析图示景观的形成原因。
    3. (3) 试分析卡卡杜国家公园生物种类繁多的原因。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