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道德与法治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广州市大学附中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道德与...

更新时间:2023-12-25 浏览次数:22 类型:月考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40.0分)
  • 1. (2023八上·中山期中) 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下列与之表述一致的是( )

    ①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②花在树则生,离枝则死,鸟在林则乐,离群则悲

    ③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④夫喜群而恶独,相扶而相植者,人情之所乐也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2. 西方发达国家现代化的经验表明,人的现代化离不开现代民族精神与民族文化的成长与互动。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条件下,立足优秀的中华文化,我们更应当通过时代精神与民族文化气质的内在契合来丰富完善人们的精神世界,推进人的思想观念的现代化。因为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    )

    A . 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 B . 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 C . 不断增强自己的规则意识 D . 日渐养成自己的价值观念
  • 3. (2023八上·滕州开学考) “双减”背景下,全国各地学校在作业设计与布置上,可谓是下足了功夫。如图是丰都某中学给初二学生设计的“元旦”假期作业清单。完成上述作业有助于同学们( )                                 

      作业清单作业

    作业1.为家人制作一道美食作业

    作业2.参加一次农业生产劳动作业

    作业3.到名山、雪玉洞观光作业

    作业4.到社区参加疫情防控宣传

    ①深入生产生活实际,提高个人实践能力 

    ②了解社会、融入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 

    ③参与政治生活,提高管理国家事务能力 

    ④关注社区治理和发展,增强主人翁意识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4. 社会关系按建立的基础可分为血缘关系、地缘关系和业缘关系三种类型。下列情境中的社会关系属于业缘关系的是( )
    A . 小明一家一起观看《长津湖》电影 B . 小丽正在跟绍兴老乡一起学唱越剧 C . 小北的姥爷与邻居老赵在打羽毛球 D . 小启和他同事在讨论两会热点新闻
  • 5. “在小区,我们是业主;在商场,我们是消费者;在学校,我们是学生;在家里,我们是孩子。我们每个人都是祖国大家庭中的成员……”从这些话语中可以看出( )
    A . 有多重身份的人,社会交际能力一定很强 B . 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 C . 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形成了各种社会关系 D . 人的身份是通过自己的努力确定的
  • 6. 2022年6月17日,我国完全自主设计建造的首艘弹射型航空母舰“福建舰”下水,这是中国海洋战略走向深蓝的一个全新起点,大大提升了我国的军事实力。某同学听到这一消息后感慨“厉害了我的国”。这说明该同学( )
    A . 关注社区的治理,并献计献策 B . 喜欢了解国家大事,好奇心强 C . 偏离了学习轨道,不务正业 D . 关心国家的发展,并为之自豪
  • 7. 2022年7月18日,中央网信办、国务院未保办(民政部)、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在京联合举行“清朗•2022年暑期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启动仪式,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部署“清朗•2022年暑期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切实解决当前未成年人网络环境突出问题,营造更加清朗的网络空间,专项行动的目的( ) 

    ①表明网络空间是一把双刃剑,有利也有弊 

    ②有利于规范网络行为,促进网络健康发展 

    ③有利于公民提高媒介素养,辨析网络信息 

    ④有利于让网络空间充满正能量,高扬主旋律

    A . ②③ B . ①③ C . ①② D . ②④
  • 8. 某校开展了“遵守道德和法律,传播网络正能量”的活动,同学们积极参与这一活动,你认为下列活动不能体现传播网络正能量的有( )
    A . 小南通过网络为重庆山火救火志愿者点赞 B . 小平通过网络转发了她看到的一则募捐信息 C . 小剑通过网络对开展诚信考试倡议进行响应 D . 小津通过网络传播了一些反诈骗的方法做法
  • 9. (2020·菏泽模拟) 山东枣庄两名初中学生在家中模仿网络视频用易拉罐自制爆米花,在操作过程中引发爆燃,结果是一死一伤。有关这件事的评析,正确的有(    )

    ①作为网络平台,要加强对用户上传视频内容的审核,对有可能引发事故的,要标明风险提示

    ②视频发布者,要遵守道德和法律,还要考虑视频可能带来的社会影响

    ③作为家长,要尽到监护人的职责,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履行对未成年人的家庭保护义务

    ④作为未成年人,要树立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危险的事情坚决不做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③④
  • 10. 全国“两会”期间,多位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开微博、征民意,许多普通人也通过网络为“两会”建言献策。这说明( )
    A . 互联网是我国公民参与政治的唯一渠道 B . 我国公民可以通过网络解决一切难以解决的问题 C . 网络成为汇集民智、促进社会和谐与发展的重要渠道 D . 普通公民可以通过网络直接参与制定国家大政方针
  • 11. 下学时,学生在老师的引领下排队走出校门,校门外由交警指挥家长接送车辆,校门口的秩序属于( )

    ①生产秩序

    ②社会管理秩序

    ③交通秩序

    ④公共场所秩序

    A . ②③ B . ①② C . ①③ D . ③④
  • 12. 在社会生活中有许多规定,如“严禁考试作弊”“严禁酒后驾车”“严禁违规使用食品添加剂”等。之所以这样规定,是因为( )
    A . 人们不能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 B . 维护良好秩序,就必须限制人们的自由 C . 我国的法律不够完备 D . 维护社会秩序需要社会规则
  • 13. “秩序意味着光明和安宁,意味着内在的自由和自我控制;秩序是人类最大的需要,是真正的幸福所在。”这句话告诉我们( )

    ①社会秩序明确社会规则的内容

    ②社会正常运行简要秩序

    ③每个社会成员都有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④良好的社会秩序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4. 伪造核酸检测报告、隐瞒返乡行程、强行闯卡,2022年1月10日,河南省公安厅通报了11起涉及疫情违法犯罪的典型案件。其中,11人被刑事立案侦查,5人受到行政处罚。上述案例启示我们( )

    ①公民在享有权利的同时应当履行相应的义务

    ②自由有其边界,遵守规则是享有自由的保障

    ③对自己的行为不负责任必然会受到法律制裁

    ④我们应加强自律保证社会规则的正常运行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15. (2023八上·巴南期末) 近日,交通运输部在官网公布了修订后的《铁路旅客运输规程》。该新《客规》打破了以往“以身高论票价”的规定,开启“双轨制”,区分车票实名制和非实名制的情形,分别按照年龄和身高销售儿童票。这说明( ) 

     ①我们应该将规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②人人都要积极参与规则的改进和完善 

     ③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规则也要与时俱进 

     ④不能适应实际生活的规则,需要加以调整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6. 几位同学运用自觉遵守规则的知识,对平时的日常行为进行了评价,你认同的是( ) 

    序号

    行为表现

    评价

    过马路闯红灯

    遵守规则,做到了他律

    因迟到被值日组长按班级纪律条例扣分

    敬畏规则,但没有做到自觉遵守规则

    劝说在楼梯上推搡起哄的同学注意安全

    维护规则,提醒、帮助他人遵守规则

    为小区电动车的有序停放和充电建言献策

    改进规则,让规则更加完善

    A . ①③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③④
  • 17.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做老实人,办老实事”是无能的表现 B . 诚信做人体现在一点一滴的小事之中 C . 在任何条件下,我们都要做出诚信的选择 D . 要做到以诚待人,就可以不尊重他人隐私
  • 18. 如表为“某校同学交往情况调查统计表”。为建立同学之间互敬互爱的融洽关系,下列建议正确的是( ) 

    调查问题

    所占比重

    喜欢拿别人开玩笑

    11%

    在公众场合随便喊同学的绰号

    14%

    时常作出一些言而无信的事

    10%

    关心并经常谈论同学的“小秘密”

    13%

    贸然打断其他同学融洽的交谈

    10%

    时常不经过同意就使用同学的东西

    12%

    ①在日常交往中要尊重同学的人格和权利 

    ②要换位思考,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 

    ③尊重同学隐私是尊重同学最重要的表现 

    ④要积极关注他人,不要重视自己的感受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9. (2023八上·高州月考) 小京准备以“礼”为主题撰写一篇小论文,参加中华传统美德征文活动。以下观点可以用来支持小论文主题的有( )

    ①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

    ②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③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

    ④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20. 对以下古文的理解对应合理的是( )

    ①不学礼,无以立——要态度谦和、用语文明

    ②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

    ③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我们要学会换位思考

    ④敬人者,人恒敬之——尊重是相互的,要互敬互爱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③ D . ②④
二、分析说明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35.0分)
  • 21. 材料一:近期,大型预训练人工智能语言模型ChatGPT在全球爆火,有人赞扬它“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有人不以为然,有人用它贩卖恐惧,说有些职业将会被人工智能取代。真正的聪明人却把它变成提高工作效率的工具、学习的助手,用它来写周报、做编程、做翻译、学外语、写文章等。 

    有了人工智能,我们就不用再辛苦刷题,有问题交给ChatGPT就好了! 

    年轻人如果沉迷使用人工智能,不能更好地创造,就不会有真正地进步!

    材料二:据媒体报道,2023年2月16日,杭州某小区业主群的一位业主尝试用ChatGPT写了一篇杭州为提高城市交通效率、方便市民出行,自3月1日取消机动车尾号限行政策限行的消息。此消息迅速在网上疯传,后被有关部门证实是谣传。社区群观点各不相同。 

    观点1:这不应该追究发布的人,他聊天的时候说的很清楚是让ChatGPT试一试,应该追究转发的人,不看清楚就闭眼转。

    观点2:总有人聊天不看前文。

    观点3:可怕的人工智能,就怕到时候人类控制不住它。

    观点4:以后可能会有更多假新闻以假乱真,这又考验大家的识别能力了。

    1. (1)  结合材料,分享你对上述关于人工智能观点的看法。 
    2. (2)  针对社区群的讨论及你的生活体验,运用所学知识,就规范使用人工智能提几点建议。
  • 22. 外卖、快递小哥的存在,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便利。但为了让顾客享受货物配送的便捷,不少骑手为缩短配送时间逆行、闯红灯、边骑行边看手机或打电话。针对这一社会现象,某校八年级1班召开了一次主题班会。请你参与其中。 

    材料一近年来,网上外卖订餐平台发展得如火如荼。然而为了抢时间,不少外卖送餐员简直是在“用生命送餐”,无视交通规则,逆行、闯红灯、超速行驶,与此同时导致的交通事故也与日俱增。 

    材料二有专家认为, 网上外卖平台设立的“超时罚款”“差评罚款”等规则的不合理性,也进一步加剧了外卖送餐员的交通违规行为。“一旦没有按时送到就要罚钱,因此如何送达是我的自由,而且也实在是没办法啊!”很多外卖送餐员对自己的交通违规行为也是显得很无奈…… 

    【明辨是非】

    【现象思考】

    1. (1)  外卖送餐员的交通违规行为真的是“自由且无奈”之举吗?请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认识。 
    2. (2)  材料二中的画线句子对我们如何对待社会规则有什么启示?
三、综合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5.0分)
  • 23. 学以致用,学用相长,理论联系实际是学习道德与法治课的重要方法。请根据八年级学生小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情境,指出他的正确做法并说明理由。 
    1. (1) 情境一:小杨看到小林的数学成绩没有自己好,就得意洋洋地大声说出小林的分数,小林听到后伤心不已。小杨应该……

      做法: 

      理由: 

    2. (2) 情境二:星期六傍晚,姨妈跟妈妈约好了要来家里做客。临近吃饭的时候,门铃响了。小杨应该…… 

      做法: 

      理由: 

    3. (3) 情境三:同桌小李最近经常逃值日,他悄悄请求小杨不要告诉老师,并保证下次自己一个人打扫卫生。小杨应该…… 

      做法:  

      理由: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