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生物 /高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备考2024年高考生物一轮基础复习专题18 人类对遗传物质的...

更新时间:2023-11-02 浏览次数:22 类型:一轮复习
一、选择题
  • 1. (2023高二上·双鸭山开学考) 下列有关生物学科学史中遗传学相关的实验叙述,正确的是  (    )          

    选项

    研究者

    研究方法

    研究对象

    结论

    A

    孟德尔

    假说—演绎法

    豌豆

    生物的遗传都遵循分离定律

    B

    艾弗里

    微生物培养

    小鼠和肺炎链球菌

    小鼠体内的“转换因子”是DNA

    C

    赫尔希和蔡斯

    放射性同位素标记

    噬菌体和大肠杆菌

    DNA是生物体主要的遗传物质

    D

    摩尔根

    假说—演绎法

    果蝇

    基因在染色体上

    A . A B . B C . C D . D
  • 2. (2023高二上·梅河口开学考) 下列关于威尔金斯、沃森和克里克、富兰克林、查哥夫等人在DNA分子结构构建方面的突出贡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威尔金斯和富兰克林提供了DNA分子的电子显微镜图像 B . 沃森和克里克提出了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模型 C . 查哥夫提出了A与T配对、C与G配对的正确关系 D . 富兰克林和查哥夫发现A的量等于T的量、C的量等于G的量
  • 3. (2023高二上·梅河口开学考) 下列科学实验能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是( )

    ①DNA的X射线衍射实验
    ②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

    ③格里菲思的肺炎链球菌体内转化实验
    ④艾弗里的肺炎链球菌体外转化实验

    ⑤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

    A . ①② B . ③④⑤ C . ④⑤ D . ②③④
  • 4. (2023高二上·宁南开学考) 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中,关于蛋白质外壳合成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氨基酸来自大肠杆菌 B . 氨基酸来自噬菌体 C . ATP来自大肠杆菌 D . 需要的酶来自大肠杆菌
  • 5. (2023高三上·福田模拟) 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下列对噬菌体外壳蛋白质合成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 氨基酸原料和酶来自细菌 B . 氨基酸原料和酶来自噬菌体 C . 氨基酸原料来自细菌,酶来自噬菌体 D . 氨基酸原料来自噬菌体,酶来自细菌
  • 6. (2023高二上·宣威开学考) 下列关于生物遗传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 B . 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和HIV的遗传物质一样,都是DNA C . 既有DNA又有RNA的人体细胞,其遗传物质是DNA或RNA D . 樱花的遗传物质主要是DNA
  • 7. (2023高二上·浙江开学考) 生命科学的研究离不开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往往需要几代科学家的努力才能完成。下列有关生命科学史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沃森和克里克依据DNA衍射图谱等推测出DNA双螺旋结构 B . 格里菲斯以小鼠为实验材料得出S型肺炎链球菌的遗传物质是DNA C . 在豌豆杂交实验中,孟德尔对F₁进行测交实验,这属于实验验证过程 D . 摩尔根是历史上第一个将一个特定基因定位在一条特定染色体上的科学家
  • 8. (2023高一下·淅川月考) 科学家从烟草花叶病毒(TMV)中分离出a、b两个不同品系,它们感染植物产生的病斑形态不同。下列4组实验(见下表)中,不可能出现的结果是( )

    实验过程

    实验结果

    病斑类型

    病斑中分离出的病毒类型

    a型TMV→感染植物

    a型

    a型

    b型TMV→感染植物

    b型

    b型

    组合病毒(a型TMV的蛋白质+b型TMV的RNA)→感染植物

    b型

    a型

    组合病毒(b型TMV的蛋白质+a型TMV的RNA)→感染植物

    a型

    a型

    A . 实验① B . 实验② C . 实验③ D . 实验④
  • 9. (2023高一下·花都期中) 摩尔根利用纯合红眼雌果蝇和白眼雄果蝇杂交获得F1 , F1相互交配获得F2 ,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F1中的雌果蝇和雄果蝇均能产生两种类型的配子 B . F2的雌果蝇中,杂合子所占比例为1/2 C . F2中只有雄果蝇能出现白眼性状 D . F2的红眼雌雄果蝇相互交配,F3雄果蝇中白眼占1/8
  • 10. (2023高一下·花都期中) 大量事实表明,孟德尔发现的基因遗传行为与染色体的行为是平行的。据此做出如下推测,哪一项是没有说服力( )
    A . 细胞分裂过程基因与染色体都能通过复制保持连续性 B . 同源染色体分离导致等位基因分离 C . 每条染色体上都有许多个基因 D . 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使非等位基因重组
  • 11. (2023高三上·广东月考) 科学的研究方法是取得成功的关键。下列关于科学研究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科学家在分离细胞质中的各种细胞器时,运用了差速离心法 B . 摩尔根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时,运用了“假说-演绎法” C . 沃森和克里克研究DNA分子结构时,运用了建构物理模型的方法 D . 卡尔文研究碳在光合作用过程中的转移途径时,运用了同位素标记法
  • 12. (2023高二上·当涂开学考) 1903年美国遗传学家萨顿提出了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那么下列内容错误的是( )
    A . 雄果蝇中X、Y染色体上有部分的同源区域 B . 同源染色体分离时,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C . 一条染色体上可存在多个基因,且线性排列 D . 摩尔根利用假说—演绎法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
  • 13. (2023高二上·当涂开学考) 生物学作为一门实验科学,以下实验技术和结论均正确的是( )
    A . 格里菲斯利用肺炎链球菌在小老鼠体内实验证实了转化因子为DNA B . 科学家利用差速离心和同位素标记法证明了DNA复制为半保留复制 C . 摩尔根利用果蝇作为材料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 D . 人类基因组计划测定的是23条染色体数
  • 14. (2023高二上·成都开学考) 微生物学家格里菲斯和艾弗里研究的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作为实验证据,向遗传物质是蛋白质的观点首次提出挑战。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对比R型细菌,S型细菌的毒性可能与荚膜多糖有关 B . 格里菲思通过分析四组实验得出将R型活细菌转化为S型活细菌的物质是DNA C . 将S型细菌的DNA经DNA酶处理后与R型活细菌混合培养,会出现R型、S型活细菌 D . 艾弗里实验过程中利用了自变量控制中的“加法原理”
  • 15. (2023高二上·成都开学考) 赫尔希和蔡斯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技术完成了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著名实验。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T2噬菌体可以在肺炎链球菌中复制和增殖 B . 实验中T2噬菌体的蛋白质是用含35S的培养基直接标记的 C . 上清液和沉淀物中放射性强度的高低与保温时间长短无关 D . T2噬菌体可利用宿主细胞中的氨基酸合成子代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
  • 16. (2023高一下·长春期中) 下列关于科学家探究“DNA是遗传物质”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分别给小鼠注射R型活细菌和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小鼠均不死亡 B . 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子代噬菌体中也有35S标记 C . 用烟草花叶病毒核心部分感染烟草,可证明 DNA是遗传物质 D . 用含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离心后上清液中具有较强的放射性
  • 17. (2023高二上·仁寿开学考) 某被32P、35S、3H标记的1个T2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大肠杆菌后,共释放出n个子代噬菌体,每个T2噬菌体DNA中含胞嘧啶m个,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可在子代噬菌体的外壳中找到35S和3H B . 噬菌体DNA复制过程需要的模板、酶、ATP和原料都来自大肠杆菌 C . 整个过程共消耗鸟嘌呤m(n-1)个 D . 可直接利用含32P、35S、3H的培养液培养出含32P、35S、3H的T2噬菌体
  • 18. (2023高一下·芜湖期末) 烟草花叶病毒(TMV)和车前草病毒(HRV)同属于RNA病毒,都可以使烟草患病。将HRV的RNA和TMV的蛋白质外壳混合后感染烟草叶片,烟草患病,并从分离出的子代病毒中可检测到( )
    A . 能检测到TMV的RNA和蛋白质 B . 能检测到HRV的RNA和蛋白质 C . 能检测到TMV的RNA和HRV的蛋白质 D . 能检测到HRV的RNA和TMV的蛋白质
  • 19. (2023高二上·东阳开学考) 某兴趣小组以肺炎链球菌为材料进行如图所示实验,其中细胞提取物是加热致死的S型菌破碎后去除绝大部分糖类、蛋白质和脂质制成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混合培养后4组的培养基上均会有表面粗糙的菌落 B . 混合培养后出现的S型菌与原S型菌遗传信息不完全相同 C . R型菌转化为S型菌的实质是S型菌DNA整合到了R型菌的DNA上 D . R型菌转化为S型菌是由于转移到R型菌内的DNA片段表达产生了荚膜多糖
  • 20. (2023高三上·武鸣月考) 在探究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过程中,首先在标号为1、2、3、4、5的培养基中培养R型活菌,接着分别加入经不同处理的S型细菌的细胞提取物(如下图所示),然后进行培养。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一段时间后,只在5号培养基中未发现S型活菌 B . 这个实验说明了S型细菌的遗传物质主要是DNA C . S菌的提取液加入蛋白酶后使混合液不再含有蛋白质 D . 在本实验中,实验组作的相关处理采用了“加法原理”
二、多项选择题
  • 21. (2022高二上·黑龙江开学考) 烟草花叶病毒(TMV)和车前草病毒(HRV)都属于RNA病毒,能使烟草患病。将TMV 的 RNA和HRV 的蛋白质外壳混合后感染烟草使之患病,则在患病烟草中最不可能提取到(  )
    A . HRV 的 RNA B . TMV 的 RNA C . HRV 的蛋白质 D . TMV 的蛋白质
  • 22. (2017高二上·山东开学考) 在同一生物体内,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不同DNA分子中,可能含有储存相同遗传信息的基因 B . 不同组织细胞中,可能有相同的基因进行表达 C . 不同mRNA分子中,可能含有相同的密码子 D . 不同的体细胞的分裂方式往往不同
  • 23. (2023高一下·宿州期末) 下列关于生物科学研究方法和相关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有( )
    A . 密度梯度离心法:证明DNA分子复制方式的实验方法和分离细胞器的方法 B . 构建物理模型法:构建DNA双螺旋结构的模型和建立减数分裂中染色体变化的模型 C . 假说-演绎法:摩尔根证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和萨顿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 D . 同位素标记法:艾弗里的肺炎链球菌的转化实验和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
  • 24. S型肺炎链球菌的DNA转化R型菌的机理为:特殊生长状态的R型菌分泌细胞壁自溶素(专一性破坏细菌细胞壁的蛋白质,对细菌其他成分无破坏作用)破坏部分细胞壁,暴露出内部的细胞膜。少量S型细菌的控制荚膜合成的基因与特殊生长状态的R型菌的细胞膜上相应受体结合后,可被解旋成两条单链DNA,其中一条进入R型菌并替换相应片段,一条在细菌外被分解为核苷酸。随着细菌的繁殖,后代出现S型菌和R型菌两种类型的细菌后代。根据以上信息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将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注入小鼠体内,从死亡小鼠体内分离得到S型活细菌和R型活细菌 B . 将R型菌的DNA与S型菌体外混合培养,也能产生R型菌和S型菌两种细菌后代 C . 培养R型活细菌时加入S型细菌的细胞提取物和DNA酶,不能够得到S型细菌 D . 题干中细菌后代中的S型菌主要来源于R型菌的转化,转化过程伴随着氢键的打开和合成
  • 25. (2022高二上·宣城开学考) 野生型果蝇存在以下隐性突变的类型,相关基因及位置关系如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摩尔根等人测出了果蝇的上述基因在染色体上的相对位置 B . 上图中两条染色体上的所示基因均属于非等位基因 C . 在减数分裂Ⅱ后期,上述基因不会位于细胞的同一极 D . 白眼雄蝇与野生型杂交,可根据F1表型验证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假说
三、非选择题
  • 26. (2023高二下·南宁期末) 果蝇是遗传学中经常使用的实验材料,其体色和眼色是两对相对性状。灰体B和黑檀体b位于Ⅱ号染色体上,红眼R和白眼r位于X染色体上。现有一只红眼灰体雌果蝇与一只白眼灰体雄果蝇交配,F1雄果蝇中,约有1/8为白眼黑檀体,请根据该实验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 (1) 果蝇作为遗传学中经常使用的实验材料的原因是
    2. (2) 摩尔根通过运用法(科学方法),证实了基因在染色体上。果蝇的体色和眼色符合孟德尔的定律。
    3. (3) 亲本中的雌果蝇的基因型为。F1雌果蝇中白眼灰体的概率为
    4. (4) F2中白眼黑檀体雄果蝇产生配子时,形成的精细胞的基因组成是
  • 27. (2023高一下·黄山期末) 下图是某实验小组重复赫尔希和蔡斯“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部分实验过程图解。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选择T2噬菌体作为实验材料,是因为它的结构简单,且化学成分上只含有
    2. (2) 获得被32P标记的噬菌体的具体方法是;实验中,进行搅拌的目的是
    3. (3) 按正常实验步骤进行时,试管的上清液中检测到的放射性(32P)很低。若在上清液中检测到的放射性(32P)很高,其原因可能是
    4. (4) 据此实验该小组得出DNA是遗传物质的结论,但有人认为上述操作还不足以得出此结论,请根据所学知识补充相应实验内容:
  • 28. (2021高一下·温州期末) 烟草在我国的种植历史悠久,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请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实验相关内容。
    1. (1) 将烟草叶片浸泡于较高浓度的蔗糖溶液中,其叶肉细胞会因作用而失水,该过程中细胞液的浓度会,若将该材料制片进行镜检,可观察到叶肉细胞出现现象。
    2. (2) 制作和观察根尖细胞有丝分裂临时装片:烟草根尖解离后,再经,然后用龙胆紫溶液(甲紫)使染色体呈色,最后制作临时装片进行显微观察。为研究细胞周期各时期的特点,往往需要移动装片,至少要观察个不同时期的细胞。
    3. (3) 为验证烟科草花叶病毒(TMV)的遗传物质是RNA,有关实验如下表。其中TMV的蛋白质与RNA是将TMV置于相关溶液中振荡后分离得到。

      组别

      实验处理

      实验结果

      甲组

      RNA感染烟草

      叶片出现病斑

      乙组

      蛋白质感染烟草

      叶片不出现病斑

      丙组

      RNA经RNA酶处理后,感染烟草

      ?

      ①甲组实验结果说明感染后的烟草叶片中有TMV子代产生,由此推测,TMV的RNA侵入烟草细胞后,将以该RNA作为,合成子代RNA分子,并在烟草细胞的核糖体上指导合成TMV的

      ②表中丙组的实验结果是,设置丙组对照的目的是

  • 29. (2023高一下·梅州期末) 随着不同学科交叉的深入,生物体的遗传物质是蛋白质还是DNA引起了激烈的争论。为证实这一问题,科学家进行了相关研究。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20世纪20年代,当时大多数科学家认为,蛋白质是生物体的遗传物质。作出这一假说的依据是的排列顺序可能蕴含遗传信息。
    2. (2) 20世纪40年代,艾弗里和他的同事所进行的肺炎链球菌体外转化实验,主要步骤如下:

      ①分别用蛋白酶、RNA酶、酯酶或DNA酶处理细胞提取物,利用了酶的(特性)。这种人为去除某种影响因素的控制自变量的方法采用了原理。

      ②实验表明

      ③艾弗里的实验结论是

    3. (3) 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以T2噬菌体为实验材料,利用技术,完成了另一个有说服力的实验。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时,只有噬菌体的DNA进入细菌的细胞中,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留在细胞外。大肠杆菌裂解后,释放出来的大量噬菌体却同原来的噬菌体一样具有蛋白质外壳。请从遗传信息和原料的角度分析子代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的来源:
  • 30. (2023高一下·烟台月考) 朊病毒是一类不含核酸而仅由蛋白质构成的可自我复制并具感染性的因子,某科研小组进行如图所示实验,验证了朊病毒是蛋白质侵染因子,实验中所用牛脑组织细胞为无任何标记的活体细胞。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本实验采用的方法是
    2. (2) 按照图示1→2→3→4进行实验,从理论上讲,离心后上清液中几乎不能检测到32P,沉淀物中也几乎不能检测到32P,出现上述结果的原因是
    3. (3) 如果添加试管5、6,从试管2中提取朊病毒后先加入试管5,连续培养一段时间后,再提取朊病毒并加入试管3,培养适宜时间后搅拌、离心,检测到的放射性应主要位于中,原因是;少量位于中,原因是
    4. (4) HIV与朊病毒之间最主要的区别是HIV侵入细胞是向宿主细胞注入(填物质),利用宿主细胞的进行自身核酸的复制和蛋白质的合成,而朊病毒可能是向宿主细胞注入蛋白质。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