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地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安徽省安庆市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册地理第一次...

更新时间:2023-11-03 浏览次数:24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组(本题共计9小题,总分60分)
  • 1.   2020年7月23日12时41分,在文昌航天发射场,“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发射成功,探测器大约需要经过7个月的飞行抵达火星,迈出了我国自主开展行星探测的第一步。图1为太阳系局部示意图,图2为火星与地球数据比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图中表示火星的序号是( )
      A . B . C . D .
    2. (2) “天问一号”探测器一旦进入火星轨道,便脱离了( )
      A . 地月系 B . 太阳系 C . 河外星系 D . 可观测宇宙
    3. (3) 推测火星大气层比地球稀薄的原因是( )
      A . 昼夜更替周期长 B . 距离太阳近 C . 质量与体积小 D . 有四季更替
  • 2. 太阳耀斑和日冕物质抛射是剧烈的太阳活动爆发。天文学家在太阳爆发事件中观察到了暗条和热通道两者分别处于不同的太阳大气分层,热通道位于暗条的上方,与耀斑处于同一层。下图示意暗条—热通道系统结构。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暗条和热通道分别位于太阳大气的( )
      A . 光球层、色球层 B . 色球层、光球层 C . 日冕层、色球层 D . 色球层、日冕层
    2. (2) 暗条和热通道物质活跃时,可能导致( )
      A . 电网稳定水平提高 B . 地球南北磁极倒转 C . 地表白昼时间变长 D . 卫星导航遭到干扰
  • 3. 下图表示地球上部分生物类型出现的时间范围,横向宽度越大,代表生物物种越多。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下列生物中,出现最早的是( )
      A . 爬行类 B . 鸟类 C . 鱼类 D . 两栖类
    2. (2) 爬行类动物物种最多的地质年代是( )
      A . 古生代 B . 中生代 C . 新生代 D . 元古代
    3. (3) 随着环境变迁,生物在不断演化。新生代时期生物发展阶段进入( )
      A . 哺乳动物时代 B . 爬行动物时代 C . 海生藻类时代 D . 裸子植物时代
  • 4. 下图示意某正常地层剖面结构,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图示地层反映了( )
      A . 由①到④,地层年龄越来越老 B . ③地层所处的地质年代为古生代 C . 由上到下,生物由复杂到简单 D . ①地层反映的古地理环境是陆地环境
    2. (2) 与图示③地层所处地质年代特点相符的是( )
      A . 被子植物大发展 B . 蕨类植物繁盛 C . 形成铁矿的重要时代 D . 裸子植物迅速发展
  • 5. 当地时间2023年5月11日18时52分左右,北海道日高地区发生5.4级地震,震源深度约50km。地震发生时,北海道渔场大量渔船正在海上作业。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地震来临时,正在北海道渔场乘船捕鱼的船员( )
      A . 先感受到左右摇晃,再感受到上下颠簸 B . 只感受到左右摇晃 C . 先感受到上下颠簸,再感受到左右摇晃 D . 只感受到上下颠簸
    2. (2) 地震来临时,该地作业渔船上的船员应当( )
      A . 迅速将渔船驶向港口避难 B . 就近躲避在舱角 C . 迅速向甲板集合 D . 有序乘小艇逃生
  • 6. 下图为某大气成分浓度随高度的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该大气成分最可能为( )
      A . 氮气 B . 氧气 C . 二氧化碳 D . 臭氧
    2. (2) 该大气成分( )
      A . 可以减少紫外线对生物的伤害 B . 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强 C . 浓度越高,越有利于人体健康 D . 体积分数占比最小
  • 7. 大气是地球上存在高级智慧生命的必要条件,下图为“干洁空气成分的体积分数(25千米以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关于图中大气成分及其对地球生命活动和自然环境的作用,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甲是生物维持生命活动的必需物质 B . 乙是地球上生物体的基本元素 C . 丙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 D . 丁包括的其他成分无任何作用
    2. (2) 丙含量增多的主要人为原因包括( )
      A . 火山喷发,引发森林大火 B . 工业发展,化石燃料燃烧 C . 围湖造田,水域面积缩小 D . 制冷剂使用,导致臭氧层空洞
  • 8. 有人在朋友圈晒了一张客机起飞后不久的抓拍图,白色部分为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此刻,客机飞行在( )
      A . 高层大气 B . 臭氧层 C . 平流层 D . 对流层
    2. (2) 有过乘机经历的朋友都有这样的体验,飞机起飞和降落过程很颠簸,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 . 空气的平流运动 B . 空气的对流运动 C . 空气杂质集中 D . 气温垂直变化大
  • 9. 北京时间2023年5月10日21时22分,长征七号火箭搭载天舟六号货运飞船顺利发射,飞船次日成功与中国空间站对接(空间站距地面约400km)。下图示意大气垂直分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成功对接时飞船外的大气层( )
      A . 密度较大 B . 天气多变 C . 气压较小 D . 有臭氧层
    2. (2) 下列关于图中各层大气的特征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 ①—平流运动显著 B . ②—适合飞机飞行 C . ③—温度急剧下降 D . ④—有电离层存在
二、填空题(本题共计2小题,总分20分)
  • 10. 下图为太阳系中八颗行星排列顺序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图中字母D代表的行星是(填名称)。按照距日远近、质量、体积等结构特征,可以把八颗行星分为三类。图中代表巨行星的是(填字母)。
    2. (2) 地球是八颗行星之一,与其他行星一起绕太阳公转,具有同向性。八颗行星的运行轨道还具有共面性和性的特征,这些都说明地球是一颗普通行星。
    3. (3) 与其他行星相比,地球又是一颗特殊的行星。其特殊性表现在,它是一颗存在高级生命的行星。按照相互关系,将下列字母填在对应的横线上,完成下图。

      ;②;③;④

      a.日地距离适中

      b.稳定的太阳光照

      c.有适合生物呼吸的氧气

      d.地表温度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幅度不大

  • 11. 读“地震波速度与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图”(图13),回答下列问题。

    1. (1) 图中AB表示地震波,其中表示纵波的是(填字母),表示横波的是(填字母)。
    2. (2) 图中C—H分别表示地球的内部圈层,D和F表示两个不连续面,则D表示界面,该面以上C代表,该面以下E代表
    3. (3) 图中F处,地震波A,地震波B速度突然下降并继续往深处传播。这说明F面以上的E物质状态为态,以下的G物质状态为液态,则F界面是界面。
    4. (4) (填字母)层的上部存在一个软流层,一般认为是的发源地。
三、综合题(本题共计2小题,总分20分)
  • 1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据外媒报道,NASA发布消息称,在美国东部时间2013年4月11日的3时16分,他们观察到了等级为M6.5级的太阳耀斑。与此同时,它还伴随着对地球产生了日冕物质抛射。此次太阳耀斑非常强烈,中断了地球通讯系统长达45分钟。

    1. (1) 耀斑发生在太阳大气的层。
    2. (2) 与耀斑活动同步的太阳活动还有,因此可以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
    3. (3) 除材料中提到的以外,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还有哪些?
  • 13. 读某时期地质年代简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甲所示的地质年代是
    2. (2) 图中英文字母代表的地质年代分别是:A是,B是,C是,D是,E是,F是。(填序号)

      ①奥陶纪②二叠纪③寒武纪④泥盆纪⑤石炭纪⑥志留纪

    3. (3) 描述甲地质历史时期生物进化情况。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