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地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阳江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册地理10月期中试卷

更新时间:2023-11-09 浏览次数:21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 1. 2023年3月24日晚,“月掩金星”亮相天宇。“月掩金星”是月亮在运行中恰好走到金星和地球的中间,三个星球呈一条直线时发生的天象。下图为“月掩金星”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与地球相比,金星( )
      A . 表面温度更高 B . 属于巨行星 C . 大气环境相似 D . 公转轨道长
    2. (2) 与“月掩金星”现象密切相关的条件是( )
      A . 天体运动速度时刻变化 B . 行星公转轨道具有共面性 C . 月球的体积远小于金星 D . 金地距离远大于地月距离
  • 2. 下图中的左图为北半球大气上界太阳辐射分布图,右图为热带雨林和亚寒带针叶林生物量的差异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据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纬度越高,大气上界太阳辐射量越大 B . 大气上界太阳辐射量越大,气温越高 C . 生物量与大气上界太阳辐射量呈正相关 D . 生物量与大气上界太阳辐射量呈负相关
    2. (2) 据左图推测,影响全球到达大气上界太阳辐射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 . 大气云量 B . 大气厚度 C . 通过的大气路径 D . 纬度
  • 3. 下图示意中生代与新生代全球平均气温与平均降水量的变化曲线。完成下面小题。

    1. (1) 裸子植物繁盛时代的全球气候总体特点是( )
      A . 暖干 B . 暖湿 C . 冷干 D . 冷湿
    2. (2) 相对于新生代其它时期,新生代第四纪总体上( )
      A . 亚热带作物北移 B . 全球高大山地雪线上升 C . 全球海岸线变短 D . 利于物种在岛屿间交流
  • 4. 地球的圈层在分布上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在高空和地球内部,它们基本上是上下平行分布;但在地球表面附近,各圈层却是互相渗透互相重叠的。这一特点赋予地球表层一系列独特的性质,使其成为自然地理学研究的对象。下图是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在地球的圈层构造中,不单独占有任何空间,而是渗透于其余圈层的是( )
      A . 岩石圈 B . 生物圈 C . 水圈 D . 大气圈
    2. (2) 2023年8月6日2时33分,在山东平原县发生5.5级地震,震源深度为10km,此次地震( )
      A . 可能会引发大海啸 B . 横波首先达到地表 C . 震中位置位于上地幔顶部 D . 地震波经过莫霍面速度增加
  • 5. 下图为地球表面受热过程图。读下图,完成下列小题。

    1. (1) 阴天夜晚比晴天夜晚气温高,是因为( )
      A . ①减弱 B . ④增强 C . ③增强 D . ②增强
    2. (2) 我国北方农民在冬季用塑料大棚种植蔬菜,用塑料大棚的主要目的是( )
      A . 增强太阳辐射,提高夜间的温度 B . 阻止太阳辐射,防止夜间温度过低 C . 减少地面辐射的损失,提高大棚内部的温度 D . 削弱地面辐射,减少作物水分蒸腾
  • 6. 海子写过一首诗《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现在影视剧中往往让女主角面朝大海,在海风吹拂下让头发向后飘逸以反映女主角的快乐心情。甲、乙两图分别是“北半球某滨海地区海陆风环流图”和“气温变化特征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甲图中①、②、③、④四处气压最低的是( )
      A . B . C . D .
    2. (2) 为了完成女主角头发向后飘逸的场景,如果你是导演,会选择什么时间段完成拍摄( )
      A . 16时至次日8时 B . 8时至16时 C . 18时至次日6时 D . 6时至18时
    3. (3) 下列表示热力环流的示意图中,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 7. 在城市化进程中,城市内涝也随之增多。下图为某城市透水性人行道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 (1) 城市内涝增多的主要原因是( )
      A . 蒸发加强,降水增多 B . 地面硬化,下渗减少 C . 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D . 人口增多,排水量大
    2. (2) 城市建设采用透水性人行道后( )
      A . 水汽蒸发量减少 B . 地表径流增加 C . 大气降水减少 D . 下渗增加
    3. (3) 下列有利于缓解城市内涝的措施有( )

      ①兴建污水处理厂②疏浚河道③发展城市道路④完善排水系统⑤扩大城市绿地面积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④⑤ D . ②④⑤
二、非选择题:共52分。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 8. 太阳是地球能量的源泉。尽管太阳辐射只有二十二亿分之一到达地球,但是对于地球和人类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北半球大气上界太阳辐射的分布

    材料二: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图

    1. (1) 根据材料二概括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大致的分布规律。
    2. (2) 指出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最低值区分布并分析其成因。
    3. (3) 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归纳影响太阳辐射的主要因素。
  • 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0年12月初,苏杨老师到弗雷泽岛进行为期一个月的交流活动,她被该岛的美丽景色深深吸引,移动的沙丘、清澈的海湾和白色海滩,构成了这个岛屿独一无二的景观。后来查阅资料发现:弗雷泽岛是世界上最大的沙岛,形成年代久远,约1500毫米年降雨量使沙地上生长着雨林植物。下图示意弗雷泽岛地理位置。

    1. (1) 指出苏杨老师在交流期间感受到昼夜变化状况和自己正午影子朝向及变化。
    2. (2) 说明弗雷泽岛年降水量丰富的原因。
    3. (3) 从水循环的角度分析弗雷泽岛沙丘之间淡水湖的形成原因。
  • 10.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青藏高原作为地球上高耸而雄伟的山原隆起,产生了巨大的山体效应,高原内部林线高度比外围孤立山体地区高500~1000m左右。有学者认为,青藏高原的山体效应导致的大气昼夜温差变化也可能是引起林线高度在高原地区升高的主要原因之一。图示意青藏高原及周边区域夏、冬季的白天和夜晚不同气压面气温分布。

    1. (1) 与周边区域相比,概述青藏高原区域昼夜温差突出特征,并说明原因。
    2. (2) 分析青藏高原山体效应导致高原内部林线高度高的原因。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