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道德与法治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云南省文山州文山市第二学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

更新时间:2023-12-18 浏览次数:30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请选出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每小题2分,共48分)
  • 1. 近代以后,由于西方列强的入侵、封建统治的腐败,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苦难,____成为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 )
    A . 民族独立 B . 强国富民 C . 解决温饱 D . 全面小康
  • 2.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给中国带来了巨大变化。以下属于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完成的大事件有( )

    ①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

    ②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

    ③改革开放,极大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④辛亥革命,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④
  • 3.  2023年是我国改革开放45周年。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创造了人类发展史上的伟大奇迹,谱写了中国腾飞的新篇章。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制造业第二大国,商品消费第二大国 B . 中国成为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外汇储备稳居世界第一 C . 中国打赢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脱贫攻坚战 D . 中国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医疗卫生体系
  • 4. 截至2020年底,中国2.8万家境内投资者在全球189个国家(地区)设立对外直接投资企业4.5万家、全球80%以上国家(地区)都有中国的投资。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 中国经济的发展给世界带来积极影响 B . 我国已进入发达国家行列 C . 中国已经成为影响世界的决定力量 D . 改革开放是我国现阶段的中心工作
  • 5.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 )
    A . 人口、资源、环境问题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的矛盾 B . 国内发展和国际竞争之间的矛盾 C .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D .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 6. 我国过去40多年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未来发展也必须坚定不移地依靠改革开放。以下关于我国经济发展认识正确的是( )

    ①我国经济已由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向高速增长阶段

    ②高质量方针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

    ③我国经济发展还面临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等现实挑战

    ④实现高质量发展,需要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④
  • 7.  2021年2月25日,我国脱贫攻坚战取了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以下观点正确的是( )
    A . 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 B . 党和政府坚持共享发展成果,实现了同时富裕 C . 共同富裕就是同步富裕、同等富裕 D . 共同富裕是我国现阶段的中心工作
  • 8. 只有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才能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这告诉我们发展的根本目的是( )
    A . 增强综合国力 B . 解决温饱问题 C . 赶超发达国家 D . 增进民生福祉
  • 9. 创新来源于生活。参与创新、推动创新,你我都可以!下列属于中学生参与创新的表现是( )

    ①小明:利用废旧轮胎养花

    ②小美:用包装纸、雪糕根儿制作台灯

    ③小辉:用饮料瓶制作手工艺品

    ④小丽:周末到服装店购买了一件新衣服

    A . ①②④ B . ①②③ C . ②③④ D . ①③④
  • 10. 生活的各个领域都需要创新,也都可以创新。九年级学生即将完成九年义务教育,经过小学六年和初中三年的学习,不断丰富我们的头脑,为我们认识世界提供新的思想和方法。这属于( )
    A . 年龄的创新 B . 技术的创新 C . 制度的创新 D . 知识的创新
  • 11. 创新是一种生活方式。下列关于创新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创新不只是从无到有的创造发明,还可以是对已有成果的改进和完善

    ②创新不局限于科技领域,还渗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

    ③创新不只是灵光乍现的顿悟,更需要年复一年的积累

    ④创新不是个人的创意行为,而是团队、集体的创造活动

    A . ②③④ B . ①②④ C . ①②③ D . ①③④
  • 12. 医生给千里之外的病人做外科手术,从开刀到缝线均由医生远程操控机器人完成;市民出门不用带钱包,手机支付更方便;市民足不出户,美食、生活用品等网购到家。这些事例主要说明( )
    A . 互联网无所不能,生活因互联网而更美好 B . 创新让生活更美好 C . 创新只是为了满足个人兴趣,与大众的幸福生活无关 D . 创新是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
  • 13. 我国几年来取得许多科技成就: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海水稻”种植成功;我国首款大型水陆两栖飞机“鲲龙”AG600首飞成功等。但也存在“缺芯少魂”的问题,“芯太软”使我们应时贸易战显得格外“芯痛”。对此认识不正确的是( )
    A . 我国加快推进科技自立自强,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不断加强 B . 我国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实现突破,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 C .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建成了世界科技创新强国 D . 我国推进高质量发展还有许多卡点瓶颈,科技创新能力还需进一步提高
  • 14. “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教化之所本者在学校。”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这是因为( )

    ①教育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②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

    ③教育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④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5. 中国华为被美国打压而崛起强大;中国大疆无人机公司的无人机技术世界一流;中国海尔集团公司产品畅销国内外……。我国一大批企业取得了大量的关键技术突破和创新成果。这说明了( )

    ①企业是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的重要力量,是推动创新创造的生力军

    ②提升创新能力是企业持续发展之基、市场制胜之道

    ③关键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是要回来、买回来、讨回来的,

    ④要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

    A . ②③④ B . ①②④ C . ①②③ D . ①③④
  • 16. 吴孟超的医学创新离不开他的恩师裘法祖的引领。王红阳是吴孟超的学生,在吴孟超的大力支持下,在肝癌防治和肿瘤信号转导方面大胆创新,取得重大医学突破。从裘法祖、吴孟超和王红阳三代人的创新事迹中,让我们懂得了创新精神表现在( )

    ①敢为人先、敢于冒险的勇气和自信

    ②探索新知的好奇心和否定一切的批判精神

    ③承受挫折的坚强意志和沟通合作的团队精神

    ④舍我其谁的责任担当和造福人类的济世情怀

    A . ②③④ B . ①③④ C . ①②③ D . ①②④
  • 17. 回溯中国人民追求民主价值的历史进程,无数仁人志士心后继,不惜献出生命。社会主义民主在中国大地上得以真正确立的时间是( )
    A . 1921年,中国共产的成立 B . 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 C . 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D . 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
  • 18. 社会主义民主是一种新型的民主,具有强大生命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是( )
    A . 全过程人民民主 B . 人民当家作主 C .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D . 依法治国
  • 19.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人民民主的真谛是( )
    A . 协商民主 B . 人民当家作主 C . 选举民主 D . 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
  • 20. 我国实行人民民主,既发展选举民主,保障人民通过选举、投票行使权利,又发展协商民主,推动人民内部各方面作决策之前和决策实施之中进行充分协商,尽可能取得致意见。这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是( )
    A . 协商民主 B . 民主决策 C . 选举民主 D . 民主监督
  • 21. 在我国,人民当家作主从来就不是一句口号、一句空话,而是落实在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之中的。我国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基本政治制度有( )

    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②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③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④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④
  • 22. 公民参与是社会主义民主的要求,也是公民的一项权利。我国公民参与民主生活,行使民主权利的形式有( )

    ①民主选举、民主协商

    ②民主决策、民主监督

    ③民主管理

    ④君主专制

    A . ①③④ B . ①②③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④
  • 23. 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自2019年5月15日起施行。建立信息公开制度,能够有效保障公民的知情权,依法保证公民更好地行使参与权和监督权。实行民主监督( )

    ①有利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改进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②能杜绝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腐败行为

    ③有助于增强公民的参与意识,激发公民的参与热情

    ④有利于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克服官僚主义,防止滥用权力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③④
  • 24. 在现代社会,民主应该成为公民的一种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我国公民参与民主生活应该具备以下基本素养( )

    ①要有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

    ②以理性、公正、客观的态度全面、深刻、辩证地看问题

    ③立场正确、逻辑清晰地表达观点和意见

    ④具备本科以上的学历,未被剥夺政治权利

    A . ①③④ B . ①②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③
二、简答题(共30分)
  • 25. 【回归教材提炼观点】                                                                                                                      

    材料

    体现的教材观点

    材料一:中国从“引进来”到“走出去”,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到共建“一带一路”,从应对亚洲金融危机和国际金融危机到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稳定器和动力源。

    材料二:回顾人类文明史,创新始终贯穿其瓦蒸汽机的改良、电力的应用和计算机的出现,推动时代的车轮从农业文明走向工业文明、信息文明。

    材料三:某市在广泛调研、科学论证的基础上提出轨道交通、地面公交价格调整听证方案,并召开听证会,听取意见和建议。

  • 26. 【改革开放走向共同富裕】
    1. (1) 2023年4月10日至15日以“共享开放机遇,共创美好生活”为主题的第三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在海南海口举行;2023年中国品牌日活动于2023年5月10日在上海开幕,活动主题是“中国品牌,世界共享;品牌新力量,品质新生活”。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我国坚持改革开放的理由。

    2. (2) “要坚持政府过紧日子,更好节用裕民”“装满‘米袋子’、充实‘菜篮子’”“大力实施‘万企兴万村’行动”……新时代有新的奋斗目标,在脱贫攻坚战取得伟大胜利后,要接续推进乡村振兴,到2035年,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到2050年,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

      结合所学知识,党和政府为什么要坚持共享发展理念?

  • 27. 【全过程人民民主增强民主意识】
    1. (1) 没有人民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社会主义愈发展,民主也愈发展。我们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

      运用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全过程人民民主的认识。

    2. (2) 在现代社会,民主应该成为公民的一种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一个国家和社会民主生活的质量和水平,与公民的民主意识密切相关。在我国,塑造现代公民,需要增强民主意识,使民主思想和法治精神成为公民的自觉信仰,体现在日常言行中。

      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作为公民怎样增强民主意识?

三、分析说明题(共22分)
  • 28. 【建设世界科技创新强国】
    1. (1) 2023年已经过去了一半,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之一,一直以来都十分注重科技创新的重要性,辛劳的科学家们也在大显身手,在众多领域里取得令国人骄傲的成就。如,奋斗者号潜水器圆满完成国际首次环大洋洲载人深潜科考航次任务,中国人造太阳实验创造世界纪录,中的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的成功以及获得的火星全球影像图,中国自主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全球首推示范工程通过竣工验收等。

      九年级学生小明阅读上述材料后认为:“我国已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作为中国人很自豪。”简要评析小明的这一观点。

    2. (2) 人类的历史,是一部创新史。创新是石,擦出星星之火;创新是火,点燃希望之灯;创新是灯,照亮前进之路。国家制定《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发挥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的引领作用。

      运用有关创新的知识,说明我国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原因。

    3. (3) 2023年5月,习近平向2023中关村论坛致贺信,这是中关村论坛第三次收到习近平的致贺。习近平强调,北京要充分发挥教育、科技、人才优势,协同推进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持续推进中关村先行先试改革,进一步加快世界领先科技园区建设,在前沿技术创新、高精尖产业发展方面奋力走在前列。

      为了把我国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请给党和政府(国家)提出一些建议。

    4. (4) 人人皆可创新。创新让我们获得更多的尊重和认可,让我们过上体面而有尊严的生活。我们今天播下创新的种子,明天定会收获丰硕的果实。我国要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离不开国家、企业的自立自强,更离不开青年一代的努力。

      九年级(3班)围绕“青少年学生如何培养创新精神,成为创新型人才”开展讨论,请写出你的发言提纲。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