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科学 /浙教版 /七年级上册 /第3章 人类的家园——地球 /第5节 泥石流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初中科学浙教版 七年级上册 第三章 第5节 泥石流同步练...

更新时间:2023-10-28 浏览次数:48 类型: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 1. (2020七上·杭州月考) 如图所示,今年9月云南怒江持续降雨,引发多地泥石流灾害。有关泥石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平坦开阔地带容易引发泥石流 B . 发生泥石流时要赶快横渡逃离 C . 良好的植被可以减少泥石流的发生 D . 泥石流的发生具有一定的周期性
  • 2. (2023七上·义乌期末) 泥石流在我国是一种多发的自然灾害。下列有关泥石流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 . 泥石流是一种地质灾害 B . 泥石流经常与山体滑坡相伴发生 C . 良好的植被可以减少泥石流的发生 D . 泥石流发生时,要顺沟方向往上游或下游逃生
  • 3. (2023七上·上虞期末) 下列关于泥石流的防御措施,错误的是(      )
    A . 逃生时,要抛弃一切影响奔跑速度的物品 B . 不要躲在滚石或有大量堆积物的陡峭山坡下面 C . 不要停留在低洼的地方,也不要攀爬到树上躲避 D . 发现泥石流迹象,应立即观察地形,向沟谷两侧的山脚或低处跑
  • 4. (2023七上·杭州期末) 如图为松散泥土堆成的山谷模型,可以模拟泥石流的发生。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 用松散泥土堆积模拟植被破坏后的山坡 B . 在坡面上洒较大的水流,将会在A处沉积泥沙 C . 发生泥石流时,应迅速顺沟谷方向向上游或下游逃走 D . 泥石流的爆发往往具有突发性、历时短的特点
  • 5. (2023七上·德清期末) 我国四川西北部有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如九寨沟、海螺沟等,但这些地方也是地质灾害高发地区。如果外出旅游遇地震或泥石流灾害时,正确的做法是(    )

    ①住高层房屋,地震发生时立即乘坐电梯下楼

    ②戴上硬帽或头盔保护头部,以免遭飞坠的石块击伤

    ③如果被困在废墟下,要尽量保持冷静,设法自救

    ④尽量靠近泥石流发生地,欣赏泥石流的壮观景象

    ⑤在楼房里时,躲到浴室、楼梯间等空间小而不易塌落的空间避震

    A . ②③④ B . ①②③ C . ②③⑤ D . ①③⑤
  • 6. 图中箭头表示地理要素增大的方向,图示关联性正确的是 ( )
    A . B . C . D .
  • 7. 在泥石流的防治措施中,以下具有长期效益的措施是 ( )
    A . 修筑永久性的钢筋混凝土防护结构 B . 种植草皮、造林护林 C . 放弃在泥石流地区居住和建造工程 D . 在地表铺盖黏土,防止雨水渗入
  • 8. (2022七上·苍南期末) 在自然灾害来临时,采取的合理应急措施非常重要,下列应急措施不合理的是(    )
    A . 地震发生时,不可入室救援他人 B . 地震发生时,在室外要远离玻璃幕墙、楼房、电线杆等 C . 泥石流发生时,在室内可选择坚固的桌子旁蹲下 D . 泥石流发生时,要向两边的山坡上面逃生
  • 9. (2022七上·上城期末) 遇到紧急情况,发生泥石流时需科学自救,以下避险措施正确的是(    )
    A . 顺沟方向往上游逃生 B . 顺沟方向往下游逃生 C . 垂直沟道向两边山坡逃生 D . 横渡泥石流逃生
  • 10. (2021七上·西湖月考) 甘肃省陇南文县发生特大暴雨,引发了严重的泥石流灾害,虽然没有造成任何人员伤亡,但还是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泥石流是多发的一种地质灾害,下列关于泥石流及其预防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暴雨或持续性的降水是泥石流发生的自然原因之一 B . 泥石流的暴发往往具有突发性、历时短等特点,应加强预测、预报 C . 发生时要顺着泥石流的方向往上游或下游逃生 D . 良好的植被可以减少泥石流的发生,因此要加强植被保护
二、填空题
  • 11. 泥石流的形成条件
    1. (1) 有地形,利于水流汇集。
    2. (2) 山坡或沟谷表层堆积有大量的,容易被水流冲刷。
    3. (3) 有暴雨或持续性的降水,形成了大量
  • 12. (2020七上·缙云期末) 丽水地区多山区,发生连续性降水或暴雨时易导致泥石流和山体滑坡。

    1. (1) 甲图是某地的等高线地形图,图中最易发生泥石流灾害的是 _____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②④ D . ①③
    2. (2) 若发生泥石流时,虚线代表泥石流流经的路径,某人刚好位于 O 点,则其 最佳的逃生线路是图中 (填序号)
  • 13. 泥石流形成的主要原因
    1. (1) 原因

      ①山区(特别是陡峭地形)有利于水流汇集,水流的流速较大,冲刷力强;

      ②山坡或沟谷表层堆积有大量的松散碎屑物(土、石块等),容易被水流冲刷;

      ③有暴雨或持续性的降水,形成了大量的流水。

    2. (2) 原因:乱砍滥伐、毁林开荒破坏植被,不合理地开挖和堆积,改变了地面植被的状况,改变了地表形态和土层结构。
  • 14. 防御措施
    1. (1) 应急措施:泥石流发生时,应设法从房屋里跑到地带,并迅速转移到,不要顺沟方向往或下游逃生,要向两边的山坡上面逃生。
    2. (2) 工程与非工程措施:建立预测、预报及救灾体系;对于遭受泥石流严重威胁的居民、企业和重要工程设施等,及时搬迁和疏散;植树造林;修建工程设施阻挡、调整和疏导泥石流等。
  • 15. (2022七上·余杭月考) 泥石流是一种多发的自然灾害。甲图是山地模型,当泥石流来袭时,两名游客选择的四条逃生路线中,正确的是(选填:A、B、C或D)。乙图为一段等高线地形图,实线为等高线,虚线及箭头为泥石流路线及方向,则此图表示(选填:“山脊”或“山谷”)。泥石流流向为(选填:a或b)。若此时游客正好位于O点,则其正确的逃生路线是(选填:①、②、③或④)。

  • 16. (2019七上·新昌期末) 北京时间2019年6月17日22时55分在四川省宜宾市长宁县发生6.0级地震,震源深度16公里,在这次地震之前的61秒内,四川成都、德阳、资阳等地已经陆续收到了通过广播电视机构和各种终端设备发出的提前预警,减少了大量伤亡。
    1. (1) 四川省地震频发是由于四川省处于亚欧板块和板块的交界处。
    2. (2) 四川省宜宾市长宁县(北纬28.34度,东经104.90度)位于(选填“低”、“中”或“高“)纬度。
    3. (3) 当地震来临时,在高楼教室里的学生应当采取的合理措施是    
      A . 迅速跑到教室外 B . 护头下蹲并躲在墙角或坚固的桌子旁边 C . 跑到窗口处大声呼救 D . 立即从窗户跳楼生
    4. (4) 地震过后,山坡面上的碎屑物受震动而变松动,容易形成
三、实验探究题
  • 17. (2023七上·临海期末) 泥石流在我国是一种多发的自然灾害。2022年8月17日,青海西宁大通县发生泥石流,多个村镇受灾。为探究影响泥石流形成的因素,小海用松散的泥土在两个相同的容器内堆制成坡度相同的山坡模型(如图):在斜坡A上铺上草皮,斜坡B不作处理,用洒水壶以相同水量、相同高度对两个斜坡酒水,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1. (1) 小海进行该探究所基于的猜想是
    2. (2) 实验中观察和记录的现象是
    3. (3) 图中横轴表示各要素增大的方向,图示关联性正确的是

  • 18. (2023七上·东阳期末) 某校科学社团设计了一份”自然现象对环境影响”的项目化实践作业,其流程如下:

    [实验目的]探究良好的植被是否可以减少泥石流的发生

    [模型制作]玻璃器皿中用砂土堆亞成坡,高度为25cm,用作模拟山体,并划出痕迹模拟沟谷。选定坡顶一点为A,选定土坡边缘点为B,AB水平距离为25cm。

    [实验过程]

    组别

    实验过程

    实验现像

    甲组

    在沙土堆成的坡面,在A点上方固定高度处,将200mL消水匀速倒下,倾倒时间为10s。

    B点沙土堆积多,泥水延长范围大

    乙组

    在沙土堆成的坡面覆益______,在A点上方固定高度处,将200mL清水匀速倒下,倾倒时间为10s。

    B点沙土堆积少,泥水延长范围小

    [交流分析]

    1. (1) 乙组在沙土堆成的坡面上覆益,模拟自然界中的植被。
    2. (2) 本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3. (3) 下列属于人类活动加剧泥石流发生的是______。
      A . 开采矿物,不合理堆放矿渣 B . 乱砍滥伐,毁林开荒 C . 修建公路,破坏了山体表面 D . 暴雨天气
    4. (4) 若利用上述装置探究”暴雨对泥石流的影响”,需要增设C组实验,请你写出C组的实验过程: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