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生物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重庆市沙坪坝区巴蜀科学城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册生...

更新时间:2023-10-30 浏览次数:23 类型:开学考试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60.0分)
  • 1. 下列有关生命系统及细胞学说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病毒属于生命系统,但不能在人工培养基上进行繁殖 B . 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用显微镜观察到活细胞并命名细胞 C . 魏尔肖对细胞学说进行修订并提出所有细胞都来源于先前存在的细胞 D . 生物圈是生命系统的最高层次,由地球上所有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构成
  • 2. 下列关于细胞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都有细胞膜作为边界 B . 细胞的多样性即不同细胞的结构完全不同 C . 真核生物是指动物、植物等高等生物,细菌、病毒和真菌都属于原核生物 D . 人体的血小板和成熟红细胞无细胞核,所以这两种细胞属于原核细胞
  • 3. 如图为显微镜下看到的图像,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图1所看到的图像,在装片中实际是P B . 图4图像再放大4倍则只能看到2个完整细胞 C . 图3看到的图像中细胞质实际流动方向也是逆时针 D . 图2要变为图1图像仅需要向左下方移动装片
  • 4. 在地球上已存在约35亿年的蓝细菌是目前发现最早的光合放氧生物,对地球的大气环境从无氧环境变为有氧环境起到了巨大的作用,显著地改变了地球上生命形式的组成。蓝细菌旧称蓝藻,新版教材改革之前一度被认为与细菌并列为两大生物类群。而根据当今科学界常用的三域分类法(生物分类主要依据rRNA基因的差异被分为三个域(three-domain)——古菌、细菌和真核生物),蓝细菌被划定为细菌域。下列有关描述支持蓝细菌属于细菌的是( )
    A . 蓝细菌是能进行光合作用的自养生物 B . 蓝细菌具有叶绿素和类似藻类的外观 C . 蓝细菌的DNA几乎是裸露的,位于细胞中央,与细胞质无明显界限 D . 蓝细菌的细胞比其他细菌大,大多数细菌的直径为0.5~5.0μm
  • 5. 下列有关细胞中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组成无机自然界的化学元素在生物体内都可以找到 B . 在人体细胞干重中C元素含量最多,碳是生命的核心元素 C . K、Ca、Mg、Fe、S都是大量元素,C在各种有机物中都存在 D . N参与构成生物体内的各种化合物,如磷脂、蛋白质、脂肪等
  • 6. 种子萌发过程中,储藏的淀粉、蛋白质等物质在酶的催化下生成小分子有机物,为新器官的生长和呼吸作用提供原料。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种子中含有C、H、O、N、P等元素,这些元素大多以化合物形式存在 B . 种子萌发过程中呼吸作用增强,储藏的有机物总量减少,但种类增多 C . 若种子匀浆中加入斐林试剂,水浴加热后出现砖红色沉淀,则说明种子中含有葡萄糖 D . 若种子子叶切片用苏丹Ⅲ染色,在显微镜下观察到橘黄色颗粒,则说明种子中含有脂肪
  • 7. 螺旋藻是一种主要分布在热带、亚热带地区的蓝细菌门颤藻科螺旋状微藻,被联合国粮农组织(FAO)誉为“21世纪最理想的食品”。下列有关描述错误的是( )
    A . 螺旋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蛋白质 B . 螺旋藻能把无机物转化成有机物,是自养型生物 C . 螺旋藻含有人体必需的Fe、I、Mn、Zn等微量元素 D . 螺旋藻和黑藻在细胞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 8. 下列关于生物体内水分和无机盐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自由水既是细胞内良好的溶剂,又可以参与细胞内的许多化学反应 B . 细胞中大多数无机盐以离子的形式存在,有维持细胞渗透压平衡的作用 C . 无机盐不能为生物体提供能量,但可以维持细胞正常的生命活动 D . 冬季来临时,植物体内结合水与自由水的比值减小导致抗寒性增强
  • 9. 下列关于水和无机盐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水的性质和功能是由它的分子结构所决定的 B . 小麦种子烧尽时见到的一些灰白色的灰烬就是小麦种子里的无机盐 C . 人体内Ca2+缺乏会引起神经、肌肉细胞的兴奋性降低,并引发肌无力等症状 D . 水分子之间的氢键不断地断裂和形成,使水在常温下能够维持液体状态,具有流动性
  • 10. 研究发现,砷(As)可以富集在水稻体内,转化为毒性很强的金属有机物,影响水稻的株高、根长和干重;加P(与As原子结构相似)处理后,水稻茎、叶和根中的P含量增加,As含量相对减少,致使水稻生长加快,干重增加。下列相关叙述不合理的是( )
    A . P在水稻体内属于大量元素 B . 人们可以通过施用磷肥来缓解As对水稻的毒害作用 C . P是构成纤维素和磷脂的重要组成元素,能促进水稻的生长发育 D . As进入水稻细胞后,可能导致某些物质失去活性,进而影响细胞代谢
  • 11. 下列关于细胞内的糖类与脂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糖类是主要能源物质,也是生物体重要的结构物质 B . 枯枝落叶中的纤维素经微生物分解可产生葡萄糖 C . 脂质中只有磷脂是构成细胞膜的成分 D . 脂质分子中H的含量多于糖类
  • 12. 《黄帝内经》中提出“五谷(谷物)为养,五果(水果)为助,五畜(禽畜)为益,五菜(蔬菜)为充”的饮食调养原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五谷”中富含淀粉,水解后以单糖形式被人体吸收 B . “五果”中富含糖类,均能与斐林试剂发生颜色反应 C . “五畜”中富含脂质和蛋白质,其组成元素不完全相同 D . “五菜”中富含纤维素,该物质不能为人体细胞提供能量
  • 13. 含羞草被触碰时,叶枕细胞中钙离子迅速使钾离子通道开放,钾离子流出细胞,导致细胞失水。细胞失水后叶枕(如图)的支撑力量减弱,叶片闭合。这说明无机盐离子的作用是( )

    A . 构成重要化合物的成分 B . 调节生命活动 C . 氧化分解释放能量 D . 作为载体运输水分
  • 14. 在一定条件下,本尼迪特试剂可与葡萄糖反应生成红黄色沉淀,去除沉淀后的溶液蓝色变浅,测定其吸光值可用于计算葡萄糖含量。如表是用该方法检测不同样本的结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样本

    吸光值

    0.616

    0.606

    0.595

    0.583

    0.571

    0.564

    葡萄糖含量(mg/mL)

    0

    0.1

    0.2

    0.3

    0.4

    0.5

    A . 本尼迪特试剂与样本混合后立即生成红黄色沉淀 B . 吸光值与样本的葡萄糖含量有关,与本尼迪特试剂的用量无关 C . 若某样本的吸光值为0.578,则其葡萄糖含量大于0.4mg/mL D . 在一定范围内葡萄糖含量越高,反应液去除沉淀后蓝色越浅
  • 15. 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冠心病与低密度脂蛋白(LDL)浓度过高有着密切关系,降低LDL浓度能够明显改善心脑血管状况;另一方面,高密度脂蛋白(HDL)能阻止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及加重。因此,寻找一种能有效控制LDL水平,而又不引起HDL损失的吸附材料是治疗冠心病的关键。如图所示为七种吸附材料对LDL的吸附率的比较。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 冠心病患者可能通过改变饮食习惯改善病情 B . 由实验结果可知,7号材料治疗冠心病的效果最好 C . 探究时间对吸附率的影响实验中,各组实验所用的吸附材料应相同 D . 用于治疗的吸附材料需要满足对人体无毒、稳定、不易破碎等条件
二、实验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0分)
  • 16. 科学家研究发现,“熊虫”是迄今为止发现的生命力最为顽强的动物。熊虫对不良环境有极强的抵抗力,当环境恶化时,熊虫会把身体蜷缩起来,一动不动。这时它们会自行脱掉体内99%的水分,身体萎缩成正常情况下的一半,处于一种隐生(假死)状态,此时会展现出惊人的耐力,以此来“扛”过各种极端环境。处于假死状态的熊虫的代谢率几乎降到零,甚至能耐受-273℃冰冻数小时,直到环境改善为止。据研究,熊虫进入隐生状态时,它们的体内会大量产生一种叫做海藻糖的二糖,回答下列问题:
    1. (1) 海藻糖是由元素组成的,若要探究它是否为还原糖,在海藻糖溶液中加入斐林试剂没有发生相应的颜色反应,能否说明海藻糖为非还原糖?为什么?
    2. (2) 有人认为“熊虫体液中的海藻糖可以保护组织细胞,使组织细胞免受低温造成的损伤”。某生物兴趣小组设计如下实验方案,用于验证题中假设的真实性,请将其补充完整。

      实验材料:哺乳动物细胞、含海藻糖的细胞培养液、不含海藻糖的细胞培养液。

      注:为了确保实验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从化学组成及生理功能看,用于实验的哺乳动物细胞应具有自身不含也不能合成海藻糖的特点。

      操作过程:

      ①取适量哺乳动物细胞,等分成甲、乙两组(以甲组为实验组);

      ③甲、乙两组均控制-273℃冰冻数小时;

      ④观察甲、乙两组细胞存活状况,写出预期结果及结论:

三、探究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0.0分)
  • 17. 黄河故道横贯曹县东西,全长74公里。故道东段的野鸭湖是平原地区少有的万亩天然湖泊;中段的界牌集水库,碧波万顷,鱼虾肥美,万亩芦苇,千亩桃花,景色宜人;西段的万亩荷塘、万亩稻田、万亩花海、万亩森林,是故道的三大美景,被誉为黄河故道休闲旅游的三颗明珠。以下是黄河故道中常见的几种单细胞生物,结合生物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 (1) 在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中,野鸭湖中生活的所有生物属于层次。
    2. (2) 图中属于原核细胞的是,此类细胞的DNA主要存在于拟核中。
    3. (3) 图中与绿色开花植物细胞的结构最相似的生物是
    4. (4) 脊髓灰质炎病毒与上述生物相比,最典型的区别是。科学家根据细胞内把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 18. 显微镜是生物学科中最为重要的观察工具之一,如图所示,其中①②、③④为显微镜的两种镜头,⑤⑥上的横线为载玻片,乙和丙分别表示不同物镜下观察到的图像,据图回答:

    1. (1) ①②表示,③④表示。观察物像丙时应选用甲中的组合是
    2. (2) 图1是在使用目镜为10×,物镜也为10×的显微镜下观察蛙的皮肤上皮细胞时的视野,图2是更换物镜后的视野,则图2放大倍数为
    3. (3) 如果视野中看到的物像呈“bq”形状,那么其物体实际的形状应该是
  • 19. 如图甲和乙分别表示油菜种子在形成和萌发过程中糖类和脂肪的变化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 (1) 研究人员将形成过程中第10天和第22天的等量种子制成组织样液,分别加入A和B两支试管中,然后按照正确的还原糖鉴定操作要求进行实验。实验现象是试管的颜色更深。据图乙分析,油菜种子萌发后可溶性糖增加的原因是,此过程增加较多的元素应该是(填“C”“N”或“O”)。
    2. (2) 据我们所学知识判断,在种子形成初期到成熟的过程中,细胞中水分总含量的变化是(填“增多”或“减少”),自由水/结合水的值(填“升高”或“降低”),细胞中结合水的作用是
    3. (3) 为了观察种子中的脂肪,用苏丹Ⅲ染液对种子染色,染色后须滴加50%的酒精,目的是,之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可见色的脂肪微粒。
    4. (4) 结合所学的知识推测,与小麦种子相比,在种植油菜种子时应该(填“深种”或“浅种”),理由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