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北京市石景山区2023年九年级历史二模试卷

更新时间:2023-11-20 浏览次数:39 类型:中考模拟
一、选择题,本部分共20题,每题1.5分,共30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 1. 以下材料中可以用来说明早期人类居住场所受自然环境影响的是( )
    ①打制石器②河姆渡木结构建筑遗存③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稻谷④半坡原始村落遗址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②④
  • 2.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动荡,思想繁荣。导致这些现象出现的经济因素是( )
    A . 石器制作技术的提高 B . 铁器、牛耕的出现与推广 C . 曲辕犁、筒车的使用 D . 番薯、玉米等作物的引进
  • 3. 《汉书·食货志》记载,西汉刚建立时,“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为此,西汉初年的统治者( )
    A . 实行休养生息政策 B . 大力拓展疆域 C . 限制私人铸造钱币 D . 削弱王国势力
  • 4. 下图是某同学绘制的《三国鼎立示意图》。其中①②处应分别填写( )

    A . 魏  刘备 B . 西晋  刘备 C . 魏  刘禅 D . 西晋  司马炎
  • 5. 水利工程关系民生。下列古代水利工程按修建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都江堰  ②大运河   ③灵渠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② C . ②①③ D . ②③①
  • 6. 历史事件的发生往往会对历史进程产生深远的影响。以下事件与影响搭配正确的是( )                                                                                                                                                                                   


    事件

    影响

    A

    西周实行分封制

    引发了诸侯之间的兼并战争

    B

    张骞通西域

    解决了地方势力过大威胁中央的问题

    C

    蔡伦改进造纸术

    促进了世界航海业的发展

    D

    文成公主入藏

    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A . A B . B C . C D . D
  • 7. 宋代绘画《货郎图》(局部)中,货郎的商品包括玩具、药品、食品、衣物、日常百货等上百种。这反映出宋代( )

    A . 纸币已在全国流通 B . 文化教育事业发达 C . 经济发展,商品丰富 D . 重文轻武,加强集权
  • 8. 以下是《梦溪笔谈》中关于一项技术的记载。与这项技术直接相关的历史人物是( )
    若只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

     

    A . 贾思勰 B . 毕昇 C . 李时珍 D . 曹雪芹
  • 9. 下列政治结构示意图按其所反映的朝代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                            ②                           ③                           ④

    A . ①②③④ B . ②①④③ C . ③①②④ D . ③②④①
  • 10. 以下是某历史小组进行研究性学习时搜集到的资料。据此推断他们研究的主题是( )
    宣政院印金奔巴瓶七世达赖喇嘛印
    A . 加强边疆管辖 B . 巩固东南海防 C . 大力发展经济 D . 平定地方叛乱
  • 11. 1894年,郑观应还只能把他的书名称作《盛世危言》;一年后,严复就在《救亡决论》中第一次呼唤“救亡”这一口号,要求通过改革改变现状,寻求新的出路。为此先进的中国人进行的尝试是( )
    A . 太平天国运动 B . 洋务运动 C . 戊戌变法 D . 义和团运动
  • 12. 毛泽东在回忆某段经历时说:“我是一个知识分子,当一个小学教员,也没学过军事,怎么知道打仗呢?就是由于国民党搞白色恐怖,把工会、农会都打掉了,把五万共产党员杀了一大批,抓了一大批,我们才拿起枪来,上山打游击。”毛泽东的这段经历指的是( )
    A . 参加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帝制 B . 出席中共一大,参与党的创建 C . 组织农民运动,配合北伐战争 D . 发动武装起义,创建革命根据地
  • 13. 以下一组照片的主题是( )

    A .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B . 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 C . 人民解放战争的历程 D . 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 14. 以下历史事件的共同作用是( )                                                                                              

    时间

    1950年

    1951年

    1953年

    事件

    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中国人民解放军进驻拉萨

    抗美援朝战争取得胜利;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A . 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 B . 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C . 推进了祖国的统一大业 D . 打开了全新的外交局面
  • 15. 漫画《手工业生产者的“手”》可以反映出的信息有( )

    ①从个体经济变成集体经济

    ②从手工劳动变成机器生产

    ③个体手工业者踊跃参加合作社

    ④农业合作化推动了手工业合作化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16. 它开辟了以和平方式推进祖国统一大业的新途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伟大创举。材料评价的是( )
    A . 具有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 B .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 .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 . “一国两制”
  • 17. 《假如海洋空荡荡》中写道:“1494年,西班牙和葡萄牙签署了一项条约,以佛得角群岛以西约1700公里处的子午线为分界,以西的所有土地属于西班牙,以东所有新发现的土地则属于葡萄牙。毫不意外,其他国家对这一通吃的诉求非常愤怒,纷纷起来反抗,英国、法国、荷兰是其中最重要的几个国家”。与材料直接相关的史实是( )
    A . 中世纪城市的重新兴起 B . 手工工场与租地农场的出现 C . 新航路开辟和殖民争霸 D . “三角贸易”和殖民地的反抗
  • 18. 老师在上课的时候列举了巴黎公社、十月革命、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等内容。这些内容可以用来说明( )
    A . 两次工业革命的深远影响 B . 马克思主义的实践与发展 C .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 D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容
  • 19. 1889年,日本明治政府颁布宪法,规定国会采取两院制,但公选产生的众议院的权力受到贵族院和天皇大权的严格限制;天皇既是国家元首又是统治权的总揽者。这说明( )
    A . 日本仍然实行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B . 明治维新保留了大量旧制度的残余 C . 君主立宪政体遭到了人民的反对 D . 日本不具备实施大规模普选的条件
  • 20. 据统计,自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开始实施的70多年来,联合国安理会已经组织了71项行动。维和内容也从维持停火、隔离交战方军队拓展到保护平民、支持选举、监督人权和经济重建等很多方面。这说明联合国( )
    A . 积极拓展多边外交 B . 促进国际贸易快速增长 C . 推动世界和平稳定 D . 推动世界向多极化发展
二、非选择题, 本部分共4题,共40分。
  • 21. 民生保障是一个社会和谐有序发展的基础。

    材料一  

                                                                                                                          

    观点

    相关人物

    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论语》

    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

    ——《贞观政要》

    (四)平均地权。文明之福祉,国民平等以享之。

    ——《同盟会宣言》

    材料二 1881年,德国首次以“皇帝诏书”形式颁布了《社会保障法》,开了世界各国通过法律确立社会保障制度的先河。各国以社会保障形式干预国民收入再分配,主要是为了摆脱经济危机的困扰,缓和随工业化的发展而日益尖锐的社会矛盾,通过政府干预,解决市场不能解决的问题

    ——摘编自吴胜《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材料三 2018-2022年中国民生保障情况

    • 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每年都保持在4%以上,义务教育巩固率由93.8%提高到95.5%。

    • 城乡居民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从450元提高到610元,推行药品和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降低费用负担超过4000亿元。

    • 连续上调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健全社会救助体系,对遇困人员及时给予帮扶,年均临时救助1100万人次。

    • 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公共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等向社会免费开放。

    (注:数据来自2023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

    1. (1) 将下列人物填入相应位置。(3分)

      A.唐太宗 B.孔子 C.孙中山 

    2. (2) 依据材料二和所学,为划线句提供史实依据。指出资本主义国家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目的。
    3. (3) 依据材料三,概括我国民生保障的特点。
  • 22. 影响历史进程的重要会议。

    材料一  以下是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编写的《中国共产党历史》一书的部分目录。

    第十二章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胜利

    一、实现伟大转折的        ①    

    二、红一、红二、红四方面军胜利会师

    三、南方红军三年的游击战争

    第十七章  争取人民抗战的最后胜利

    一、解放区战场的局部反攻

    二、建立联合政府的谈判

    三、        ②    

    四、抗日战争的胜利

    第三十一章  实现伟大的历史转折

    一、对国际形势的正确判断和外交工作的积极成果

    二、改革开放和工作重点转移的酝酿

    三、        ③    

    材料二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20世纪人类第一场大搏杀之后确立的世界新秩序。它承认了列强之间相对实力地位的变化,它所奠定的世界新格局,为20年代世界的相对平稳发展创造了条件。然而,作为一个国际和平体系,它并不理想。

     ——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

    材料三  战争格局发生战略性转变之后 , 战后世界的安排问题就突出起来,从1943年下半年到战争结束,反法西斯同盟国之间举行了一系列会议。

    会议名称

    主要内容

    开罗会议

    讨论对日作战和战后亚太地区的安排问题。《开罗宣言》明确规定日本所侵占的中国东北、台湾、澎湖列岛等,必须归还中国

    雅尔塔会议

    重点讨论了处置德国、战后成立联合国、苏联对日作战和远东事务安排等问题

    波茨坦会议

    主要讨论了处置德国、组建国际法庭审判战犯等问题。会议期间发表了敦促日本投降的《波茨坦公告》,公告重申《开罗宣言》的条件必须实施

    1. (1) 从材料一中任选一个序号,写出会议名称。结合史实,说明该会议在中国历史进程中的作用。
    2. (2) 依据材料二和所学,补全①②处。分别指出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作用和局限性。
    3. (3) 依据材料三和所学,写出标志“战争格局出现战略性转变”的事件。归纳上述会议的召开所起的作用。
  • 23. 服饰是社会变迁的特殊载体。

    材料一 当北方游牧民族与中原农耕民族在生活中接触到与自身有差异或相矛盾的文化元素时,就会对文化意义重新阐释。一方面,北魏鲜卑人以及后来的北齐、北周政权通过实行中原冕服制度来彰显自己的华夏身份;另一方面,在日常服饰领域保留杂糅鲜卑服、西域胡服和汉族服饰元素的“常服”体系,使胡服获得了在中华服饰系统中的合法性地位,为隋唐服制双轨制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同时,人们也会在自身所持的文化观念指导下对他者文化的服饰形制进行改造,以达到共享的目的。

     ——摘编自苏日娜、李娟《多民族服饰融合与中华文化认同》

       材料二  在上海等通商开放城市,女性的服装除了使用本土的传统面料之外,像天鹅绒、印花布、机织花边等进口的服饰材料也得到广泛应用。因为洋绸、洋缎、洋锦等价格比国产丝绸低廉,制作一件衣服不用再花费巨资,“做一件,传三代”的观念日渐行不通。清代女性服饰的颜色以红绿两色为时尚,辛亥革命后,妇女多倾向于选择鸢(茶褐)、紫、灰青等素雅的颜色。至于服装样式,为了展示身材曲线,便服流行束身、窄袖。同时,样式也在简化,之前那些一味繁复的镶滚花边、层层套袖都不再得见。

     ——摘编自顾凡颖《历史的衣橱》

    材料三  工业革命的开展使中产阶级得以发展壮大并建立了自己的服装文化。缝纫机等新发明使服装变得更加细致和整齐,工厂生产的批量成衣也不再华丽,而倾向于简单。四通八达的铁路交通网便利了英国群众的出行,中产阶级女性掀起了一场休闲革命,引出了旅行套装、游泳服、自行车服等的出现。在纷纷建立的女子学校中,适合体操等课程穿着的运动服逐渐成为了校服的一种。大量中产阶级女性进入职场,为了适应工作和改变传统的妇女形象,她们开始穿着与主流时尚不同的服装,凸显简洁与干练。1881年成立的理性服装协会更是将着装改革看作更广泛的争取女性投票权运动的一部分。

      ——摘编自顾萌《工业革命时期英国中产阶级妇女服装风格演变研究》

    材料四

    五次国庆大典上不同领导人的穿着
    时间纪念日党和国家
    领导人核心
    穿着
    1949开国
    大典
    毛泽东黄色
    中山装
    198435周年邓小平藏青色
    中山装
    199950周年江泽民蓝灰色
    中山装
    200960周年胡锦涛深灰色
    中山装
    201970周年习近平黑灰色
    中山装
    ——贾赛男《“衣冠之治”:当代中国服饰政治初探》


    2000式法官袍


    2007式预备役军
    服——男春秋常服
            
    男装(部分)             女装(部分)
    2014年APEC领导人服饰(新中装)
    1. (1) 依据材料一和所学,写出南北朝时期促进多民族服饰融合的代表性事件。分析多民族服饰融合的影响。
    2. (2) 依据材料二,概括晚清至民国时期服装发生的变化。结合所学,说明变化原因。
    3. (3) 依据材料三,简述工业革命如何影响了英国中产阶级妇女的着装风格。
    4. (4) 依据材料四,指出服装所承载的社会功能。
  • 24. 人类自古就有飞上蓝天的梦想。

    材料一

                                            

    敦煌飞天从艺术形象上说,是多种文化的复合体。飞天的故乡虽在印度,但敦煌飞天却是印度文化、西域文化、中原文化共同孕育成的。敦煌飞天是世界美术史上的一个奇迹。

    ——摘编自李奎《莫高窟壁画》

    唐朝对外主要交通路线示意图

    材料二  人类对飞天梦想的追求 

                                                                      


    明朝人万户为了实现飞天梦想,坐在绑了47支火箭的椅子上,手持风筝,飞向天空。他捆绑的火箭与中国四大发明之一的    ①    密切相关


    达·芬奇是    ②    时期的杰出人物之一。他学识渊博,多才多艺,兼艺术大师、科学巨匠、诗人、工程师和发明家等于一身。上图为达·芬奇绘制的飞行机械设计草图


    1852年,一位法国人在气球上安装了功率3马力的蒸汽机,用来带动一个三叶螺旋桨,使其成为第一个可操纵的气球,这就是最早的飞艇


    1903年,莱特兄弟驾驶着他们设计和制造的“飞行者”1号,进行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持续而有控制的动力飞行。这次飞行动力问题的解决有赖于    ③    的发明

    材料三

                                            

     

    国产C919大型客机主要供应商示意图

    世界民用大飞机市场长期被波音和空中客车“双寡头垄断”。2022年5月14日,中国首架C919大飞机首次飞行试验圆满完成。借助C919项目,中国正在努力通过合资、项目合作以及自主研发等方式追赶欧美的技术,逐步提高大飞机的国产化率,打造完整的航空制造系统。

    ——摘编自杨亦静《国产大飞机带飞万亿产业链》

    (注:民用大飞机通常是指最大起飞重量超过100吨、座位数达到100座以上的干线客机。)

    材料四

                                            

    21世纪以来我国航天领域重要成就(部分)

     

    我有信念完成中国载人航天的首飞任务。

    ——杨利伟

    1. (1) 依据材料一和所学,谈谈敦煌飞天形成的原因。
    2. (2) 依据材料二和所学,补全①②③处。
    3. (3) 依据材料三,指出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谈谈C919大飞机项目成功的重要意义。
    4. (4) 依据材料四,概括我国近年来在实现飞天梦征程上取得的成就。结合所学,说明原因。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