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科学 /浙教版 /八年级上册 /第2章 天气与气候 /第1节 大气层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高效课堂”2.1 大气层(基础版)--2023-2024学...

更新时间:2023-10-25 浏览次数:22 类型:同步测试
一、选择题
  • 1. (2022八上·临海期末) 2022年12月4日,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乘坐神舟十四号返回舱成功返回地球。返回舱返回过程中,需要高速穿过大气层。以下关于地球大气层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大气层能保护地球,减少小天体的撞击 B . 雷电风雨等主要的天气现象都发生在对流层 C . 大气层分层的主要依据是大气温度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 D . 返回舱返回地球时依次经过外层→暧层→平流层→中间层→对流层
  • 2. (2023八上·杭州期末) 下列关于大气和大气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一架飞机由赤道一直向北飞行,并保持在万米高度,它会一直待在对流层 B . 大气主要集中在地表以上1000km左右的高度内,大气的厚度比地球半径大 C . 对流层集中了地球约3/4的大气质量和几乎全部的水汽,最显著的特点是有强烈的空气对流运动 D . 依据大气压强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将大气层分为五层
  • 3. (2022八下·长兴开学考) 北京时间2021年10月16日0时23分,搭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按照预定时间精准点火发射,顺利将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3名航天员送入太空,飞行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发射升空首先要经过大气层的哪一层( )
    A . 对流层 B . 平流层 C . 中间层 D . 暖层
  • 4. (2021八上·龙湾期中) 如图所示是大气温度垂直分布图,下列是关于大气各层及其相关作用之间的连线,其中正确的是( )

    ①图中A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

    ②图中A层——与人类生活关系最密切

    ③图中B层——宇宙飞船活动的主要空间

    ④图中B层——集中了大气中四分之三的大气质量和全部水汽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①④ D . ③④
  • 5.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国民旅游到了前所未有的热度。如果没有大气层,下列风景将依旧存在的是(   )
    A . 北极的极光 B . 黄山的怪石 C . 青岛的蓝天碧水 D . 峨眉山的佛光
  • 6. 地球上的大气层像一件外衣一样保护着地球,如果没有大气层,则地球将会( )
    A . 出现睛天、下雨等非常复杂的天气现象 B . 仍然听到讲话的声音 C . 频繁地受天外来客(如陨石)的袭击 D . 没有白天和黑夜
  • 7. (2020八上·绍兴月考) 飞机在大气层中飞行主要是在平流层而不是在对流层是因为(   )
    A . 平流层距地面最低,有利于飞机的飞行 B . 平流层没有强的对流运动,而且空气流动平稳 C . 对流层的温度太高了,飞机承受不了 D . 对流层的天气现象复杂多变,但不会影响飞机的飞行
  • 8. (2020八上·滨江期中) 某航班飞机飞行时,飞行员向塔台请求向左偏航以躲避积雨云,从而避免暴风雨的影响,说明当时飞机可能飞在大气层的( )
    A . 对流层 B . 平流层 C . 中间层 D . 暖层
  • 9. (2018八上·长兴月考) 下列关于大气对流层特点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

    A . 空气对流运动显著 B . 大气运动以水平运动为主 C . 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 D . 天气现象复杂多变
  • 10. 大气主要集中在地面以上的    (    )

    A . 1000千米左右的高度内 B . 2000千米左右的高度内 C . 3000千米左右的高度内 D . 1500千米左右的高度内
二、填空题
  • 11. (2023八上·义乌期末) 读气温的垂直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 (1) 在①②③三层中,①为中间层;②为层。
    2. (2) ③中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说明了__________(填字母)。
      A . 空气越稀薄,保温作用越差 B . 该层顶部是臭氧层
      C . 地面是该层的主要直接热源 D . 该层热量直接来自于太阳辐射
  • 12. 环绕地球的是一层看不见的大气圈,根据性质和高度的不同,由低到高依次可以分为。能形成云雾雨雪的是层,并保持地表的温暖;能吸收大部分太阳光紫外线的是层,因为这一层中含有“”气体,它可吸收99%以上的紫外线,因此被称作地球的“遮阳伞”;容易反射无线电短波的是层,由于这一层的存在才能实现无线电短波的远距离通信。
  • 13. (2019八上·新昌期末) 下面是气象台发布的一条气象消息:我县今天夜里到明天多云,明天白天最高气温为8℃,最低气温是零下3℃,西北风3-4级,森林防火等级4级。试问:
    1. (1) 气象消息中说明天最高气温为8℃,出现的时间应在左右。
    2. (2) 今天夜里到明天多云,明天白天最高气温为8℃,这一天中我县的大气状态及变化称为(选填“天气”或“气候”)
  • 14. (2019八上·江山期中) 大气层由内到外可以分为五层,其中,臭氧层位于。我们生活在层,请你在图中画出空气对流的方向

  • 15. 读气温的垂直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 (1) 在①②③三层中,①为高层大气;②为层;③为层。
    2. (2) 用图中数字填空:

      天气现象发生在层,臭氧主要集中在层。

    3. (3) ③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说明了________。
      A . 空气越稀薄,保温作用越差 B . 该层顶部是臭氧层 C . 地面是该层的主要直接热源 D . 该层热量直接来自于太阳辐射
三、解答题
  • 16. (2021八上·三门期末) 北京时间2021年12月9日15点40分,距地400公里的中国空间站传来“太空教师”王亚平的声音,“欢迎来到天宫课堂”。神舟十三号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变身“太空教师”,在中国空间站精彩开讲,并面向全球同步直播。

    1. (1) 空间站中处于完全失重环境,王亚平做了实验:把乒乓球压入水中后,被压到水中的乒乓球居然不会浮起来了,停留在水下。这说明在空间站失重环境下,物体浮力(填“没有”或"有”)。
    2. (2) 太空环境中自然对流消失,会极大地抑制汗液的蒸发,人体的散热(填“加快”或“减慢”),因此,空间站要人工创设空气流动的环境。
    3. (3) 中国空间站在距地面400公里的高度环绕地球运转时,它所处的地球大气层为    
      A . 对流层 B . 平流层 C . 中间层 D . 暖层
    4. (4) 地面课堂上,有同学提出如何解决氧气问题,宇航员叶光富解答“氧气的获得则是通过电解水产生”在学校课堂上演示“电解水实验”时,用带火星的木条接近液面下降较少的玻璃管尖嘴,慢慢打开活塞,观察到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