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江苏省南京师大附中新城中学2022-2023学年物理八年级下...

更新时间:2023-11-06 浏览次数:32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24.0分)
  • 1. 下列数据与实际最接近的是( )
    A . 一本初二物理课本质量约为 B . 中学生游泳时受到的浮力约为 C . 空气的密度是 D . 中学生双脚站立在水平面地上对地面的压强约
  • 2. 太空舱中的物体处于失重状态,下列选项中宇航员在太空舱中可以实施的是( )
    A . 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滑动摩擦力 B . 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C . 用拉力器锻炼臂力 D . 用哑铃锻炼手臂肌肉
  • 3. 关于粒子和宇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破镜不能重圆,是因为分子间存在排斥力 B . 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恒星是不动的 C . 扫地时灰尘飞舞,说明分子在不停做无规则运动 D . 电子、质子、原子是按照由小到大的尺度排序的
  • 4. 下列描述符合物理学史实的是( )
    A . 卢瑟福发现了电子从而证明原子内部是有结构的 B . 马德堡半球实验测量出大气压的数值约为 C . 阿基米德通过实验证明了物体所受浮力大小等于排开液体的重力 D . 牛顿通过大量实验总结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 5. 如图所示,人用绳子拉着木块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在该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若木块速度增大则地面对木块的摩擦力也增大 B . 木块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木块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 . 木块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木块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D . 停止拉木块后木块还能继续往前运动,是因为木块受到惯性的作用
  • 6. 如图所示,汽车头枕能够在以下几种情境中保护司机( )

         前行时突然加速;前行时突然刹车;前行时撞上前车;静止时受到后车撞击;静止时受到前车撞击;倒车时撞到后方物体

    A . B . C . D .
  • 7. 如图所示情景中,属于通过增大压力的方式增大摩擦力的是( )
    A . 压路机的碾子质量很大 B . 载重汽车装有许多车轮 C . 自行车刹车时用力捏手闸 D . 汽车的轮胎有很多花纹
  • 8. 海上舰艇护航编队在距离较近时一般采用“前后”形式,而不采用“并排”形式,下列图中与其原理相同的是( )
    A . 喝饮料时要用力吸 B . 用力吸气时球被吸住不动 C . 向前吹气时纸会向上飘 D . 滑雪板的面积要做得较大
  • 9. 如图所示,用细线将小球悬挂在无人机上,图甲中无人机带着小球竖直向上运动;图乙中无人机带着小球水平方向运动;两图中,小球与无人机均保持相对静止,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甲图中,小球可能做加速直线运动 B . 甲图中,剪断细线,小球立刻向下运动 C . 乙图中,小球一定向右做加速直线运动 D . 乙图中,小球的运动状态保持不变
  • 10. 如图,拉力的大小为 , 叠放在一起的物体在拉力的作用下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 甲、乙两图中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均为 B . 甲、乙两图中物体受到地面对它的摩擦力大小均为 C . 甲图中物体受到地面对它的摩擦力为 , 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 D . 乙图中物体受到地面对它的摩擦力大小为 , 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
  • 11. “彩球温度计”是一种现代居家饰品,它可以粗略地测量环境温度。玻璃管中装有某种特定液体,液体中装有个体积相同但质量不同的彩球,每个彩球都标有特定的温度值,当外界温度变化时玻璃管中液体的密度会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 有的彩球会随之上浮或下沉直至静止,此时上浮彩球中最下方一个彩球标注的温度表示所测的环境温度。如图所示是某一温度下彩球的位置,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 球质量小于球质量 B . 环境温度越高时,上浮的小球数量越多 C . 球的质量为 , 则球的浮力为 D . 同一时刻,球受到的浮力大于球受到的浮力
  • 12. 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有甲、乙两种液体,将边长分别为两个正方体,按图示方式放入液体中,待静止后,刚好浸没在甲液体中,刚好浸没在乙液体中,且两杯中液面恰好相平。甲、乙液体对杯底的压强分别为 , 排开液体的质量分别为 , 两烧杯对水平桌面的压力分别为 , 则它们的大小关系以及两种液体密度之比为( )

    A . B . C . D .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26.0分)
  • 13.  客机采用了大量的先进复合材料,有效实现“减重”,这表明该材料的 填一种物质的物理属性相对较小。飞机停放在水平地面上,受到的支持力是由 发生形变产生的,机翼形状如图所示,用弹簧测力计挂上飞机机翼模型,再用电风扇对着机翼模型吹风,弹簧测力计示数 。

  • 14.  端午节“赛龙舟”习俗,蕴含着大量的物理知识,“赛龙舟”比赛时,桨向 选填“前”或“后”划水时,龙舟就会向前运动,这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还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离开岸后的船不施力也会继续前进是由于船具有 。

  • 15.  如图所示,当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与验电器的金属小球接触时,金属箔片就会张开,验电器利用了 的原理;橡胶棒带负电,说明它在与毛皮摩擦过程中 电子。

  • 16.  如图所示,一物体在水平压力作用下,静止在竖直的墙上,物体静止一段时间后,开始向下运动,从静止到下滑的整个过程中,物体所受摩擦力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则物体所受重力为 。在之后,物体的速度 选填“越来越大”、“越来越小”、“先大后小”或“先小后大” , 压力的大小 选填“变大”、“变小”、“不变”或“无法确定”

  • 17.  如图所示,水平路面上行驶的汽车车顶处悬挂一小球 , 细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始终保持不变,则小球一共受到个力的作用,它处于平衡非平衡状态;汽车在做匀速变速直线运动;车厢地板上的物体也始终与车厢保持相对静止,则物体肯定不受摩擦力作用

  • 18.  如图所示,两个底面积相同且质量相等的容器甲和乙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向容器中分别注入两种不同的液体,已知距容器底部等高的两点所受液体的压强相等,则两容器底部所受液体压强   , 所受液体的压力   , 桌面受到甲、乙容器的压力  均选填“”“”或“

  • 19.  如图所示是用硬塑料瓶、透明胶带、螺母、塑料管、容器和水等制作的潜水艇模型,此时该装置悬浮在位置。若该装置的总体积为不计进排气管体积 , 则此时其受到的浮力为 。减少瓶内气体可以使其下潜,在下潜过程中,装置所受浮力大小将 要让该装置下潜至位置悬浮,还需采取的措施是使瓶内的水 。

  • 20.  有甲、乙两个溢水杯,甲溢水杯盛满酒精,乙溢水杯盛满某种液体。将一不吸水的小球轻轻放入甲溢水杯中,小球下沉到杯底,溢出酒精的质量是;将小球从甲溢水杯中取出擦干,轻轻放入乙溢水杯中,小球漂浮且有的体积露出液面,溢出液体的质量是。已知 , 甲、乙杯中小球排开液体的体积之比 ,受到的浮力之比为 ,液体的密度 ,小球的密度 。
三、作图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6.0分)
四、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38.0分)
  • 24.  在测量密度的实验中:

    1. (1) 小明和小华准备测量一只金属螺母的密度。

           小明将天平放在 桌面上,在调节天平平衡时发现指针如图甲所示,此时小明应向 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测量中,天平平衡时所加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乙,则金属螺母质量为 。他继续测出金属螺母的体积为 , 螺母密度为 

           小华的测量步骤是:

           、在圆柱形玻璃筒内加入适量的水,塑料碗漂浮在水面上,测出筒内水面的高度

           、将金属螺母放入塑料碗中,碗漂浮在水面上,测出筒内水面的高度

           、将金属螺母放入玻璃筒内的水中,碗漂浮在水面上,测出筒内水面的高度

      则金属螺母密度的表达式为  已知水的密度为 , 用所测量的符号表示

    2. (2) 某综合实践小组自制了一支简易密度计来测量某液体密度。

           取一粗细均匀长的吸管,在其下端塞入适量金属丝并用石蜡封口,使其竖直漂浮在液体中;

           将“吸管”放入水中静止时如图丙所示,测得浸入的长度;放到待测液体中静止时如图丙所示,测得浸入的长度 , 则该液体密度  

           图丁是该组三位同学用不同粗细吸管制成的密度计竖直漂浮在水面时的情形。为使所测液体密度更精确,应选密度计 选填数字序号

  • 25.  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实验中。

    1. (1) 将物块置于水平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动,使其做 运动,由 原理可知,这时滑动摩擦力等于 。
    2. (2) 下列各种现象中,利用了图示甲、乙实验探究结论的是____ 填序号
      A . 汽车在结冰的路面行驶时,在车轮上缠绕铁链 B . 用力压住橡皮,擦去写错的字 C . 移动很重的石块时,在地上铺设滚木
    3. (3) 用图丙装置测量滑动摩擦力操作更方便,若测量时发现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不稳定,其原因可能是 。

           木块的下表面粗糙程度不均匀

           木板的上表面粗糙程度不均匀

    4. (4) 小明和小华利用一个量程满足实验要求的弹簧测力计和摩擦力的相关知识,采用两种方案,比较木块和铁块的下表面谁更粗糙。

           小明按图甲方案,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着它们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分别为 , 两次测力计示数分别为 , 若满足 用测量的物理量符号表示 , 则木块的下表面更粗糙。

           小华按图乙所示,先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分别拉着铁块和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记下两次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 , 且;接着测出铁块和木块的重力分别为 , 且

      若满足 用测量的物理量符号表示 , 则说明木块的下表面更粗糙。

  • 26.  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活动中:小明提出,能否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来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1. (1) 小华认为,若采用小明的方案,必须测出物体所受的拉力和重力大小来进行比较。研究发现,在小明的方案中,只能根据相互作用的关系直接测出 的大小,在未知二力平衡条件的前提下,另一个力无法直接测量,所以这一方案无法实施下去。
    2. (2) 为此,两位同学不断改进并先后设计了三个实验方案,如图乙所示,请你判断出他们改进的先后顺序 用字母表示 , 这样的改进是为了 。
    3. (3) 小红打算采用丙图来完成实验,小黄也想用同样的器材完成实验,但是在组装实验时,由于粗心两个滑轮安装成不同的高度如图丁所示,小红认为应该保持两个滑轮等高才能完成实验,你同意小红的说法吗? 。
    4. (4) 真真利用图丙装置探究二力平衡时两个力大小是否要相等,进行了如下操作:先在细线的两端分别挂上相等重力的钩码,松手后卡片保持静止;再在细线的两端挂上不相等重力的钩码,松手后小卡片向一侧加速运动。对比两种情况下的实验现象,初步得出“二力平衡时两个力的大小要相等”这一结论,这一结论得出过程中用到的物理方法,下列实验过程中也用到过的是:____ 。
      A . 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当水沸腾后继续加热几分钟观察现象,然后停止加热发现水不能继续沸腾,由此得出水在沸腾时要吸热。 B . 在“探究声音的产生”实验中,敲击音叉使其发声,再用手按住音叉使其停止振动,发现发声也停止,由此得出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C .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移动与棋子完全相同的棋子放在玻璃板后方,使其与棋子的像完全重合。 D . 在“探究阻力对运动的影响”实验中,通过对比分析实验数据,就可以直接得出牛顿第一定律。
  • 27.  图甲所示是“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装置。

    1. (1) 小车在同一斜面同一位置由静止释放,是为了让小车在这些物体表面开始运动的 相同;
    2. (2) 实验过程中,应将“毛巾”填写在表格中 选填“”或“位置;的位置应该填写 ;

      序号

      表面材料

        

      棉布

        

        
    3. (3) 根据实验现象推理:如果小车受到的阻力越来越小,直到变为零,小车将 ,这一步所用方法和下列 选项的方法相同;

      A.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时,用棋子代替棋子的像

      B.如果将瓶内抽成真空,将听不到铃声

      C.探究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大小的关系时,控制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

      D.用光线来研究光的直线传播

    4. (4) 根据力与运动的关系,如图乙所示你认为正确的观点是____ 。
      A . 小明 B . 小华 C . 都正确 D . 都不正确
  • 28. (2023八下·肥东期末)  如图是“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因素”的实验。

    1. (1) 实验前检查实验装置,观察到如图甲所示的情景,应该进行的操作是 。
    2. (2) 调整器材后小明完成了图乙、丙所示实验,分析可知液体的压强与 有关。
    3. (3) 为探究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小明又完成了丁图所示实验,对比丙、丁两次实验发现两次形管两侧水面高度差对比不明显,为使实验现象更加明显下列操作可行的是____ 。
      A . 将丁图中金属盒下移 B . 丁烧杯中换用密度更大的液体 C . 形管中的水换成密度更小的酒精
    4. (4) 如图戊所示,是两根完全相同的细玻璃管,管的一端封有相同橡皮薄膜,在管中装入不等量的水,薄膜鼓起的程度不同。据此小红猜想:液体的质量越大,其压强越大。小明将号管 放置,直至 ,对比号管橡皮膜的鼓起程度可知小红的猜想错误。
  • 29. 图甲是小明同学验证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验过程图,弹簧测力计在四个步骤中的读数分别为

    1. (1) 为了减小实验误差,最合理的操作步骤顺序为 填序号
    2. (2) 按照最合理的操作顺序,当实验中的测量结果满足 的关系式时表示 , 说明阿基米德原理成立;
    3. (3) 按最合理顺序操作,以下影响验证结果的是____ 只填字母
      A . 中溢水杯内未装满水 B . 中合金块未浸没在水中 C . 中小桶内有少量水 D . 换用密度小于水的木块进行实验
    4. (4) 如图乙所示,小明将装满水的溢水杯放到电子秤上,再用弹簧秤挂着铝块,将其缓慢浸入溢水杯的水中,在铝块浸入水的过程中,电子秤的读数将 选填“变大”或“变小”或“不变”
    5. (5) 如图丙所示,小丽在弹簧测力计下面挂了一合金块,分别将合金块浸没在水和煤油中,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示数如图所示,合金块的体积为 ;小丽分析发现,如果把水或煤油换成其他液体,测力计的示数都会不同,于是他把测力计的刻度改成相应的密度值,将该装置改为可测量液体密度的“密度计”,则密度为的刻度应该标在弹簧测力计 的位置,该密度计的分度值为  , 该密度计刻度分布 选填“均匀”或“不均匀”
五、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
  • 30.  近年来,独轮电动平衡车深受年轻人的喜爱,如表是某型号独轮电动平衡车的部分数据,求: 

    质量

             

    轮胎与地面接触面积

             

    最大速度

             

    充满电行程

             

    1. (1) 质量为的人驾驶该车,在水平地面上匀速行驶,若所受阻力为总重力的倍,此时该车受到的牵引力是多大?
    2. (2) 质量为的人站在该车上静止时,车对水平地面的压强是多大?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