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小学科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山东省德州市陵城区徽王庄镇牛王小学2023-2024学年四年...

更新时间:2023-10-28 浏览次数:19 类型:月考试卷
一、判断题(10分)
二、选择题(10分)
  • 11. 下列耳的结构中,属于中耳的是( )
    A . 耳道 B . 耳蜗 C . 听小骨
  • 12. 敲击小鼓的鼓面时,纸屏上挂着的泡沫塑料小球会被弹起。在这个实验中,( )模拟的是鼓膜的作用。

    A . 小鼓的鼓面 B . 纸屏 C . 泡沫塑料小球
  • 13. 在下列各组中,能表示听觉形成的正确途径的是( )

    ①声波    ②听神经    ③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    ④鼓膜    ⑤听小骨    ⑥大脑

    A . ①→④→⑤→③→②→⑧ B . ①→②→④→⑤→③→⑥ C . ①→④→⑤→②→③→⑧
  • 14. 这几根一样长的金属管,( )发出的声音最低。

    A . 1号 B . 5号 C . 3号
  • 15. 唐代诗人李白在《夜宿山寺》中有这样的诗句:“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这句诗中的“高"是指( )
    A . 声音的强弱 B . 声音的高低 C . 声音的尖锐与否
  • 16. 下列小动物不能发出入耳能听到的声音的是( )
    A . B . C .
  • 17. 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 )
    A . 响鼓也要重锤敲:说的是要想响度大,应该用重锤敲,使振幅变大 B . 震耳欲聋:描述的是声音的音高 C . 隔墙有耳:从另一个侧面证明固体能传声
  • 18. 下列实验探究“声音传播需要介质"的是( )
    A . 发声的电铃放入钟罩,从钟罩抽气 B . 把乒乓球靠近正在发声的音叉 C . 敲击鼓面,鼓面上的纸屑在跳动
  • 19. 能说明“液体可以传播声音”的事例是( )
    A . 雨滴打在雨伞上的“嗒嗒”声 B . 上钩的鱼被岸上的说话声吓跑 C . 树枝上小鸟的“唧唧”声
  • 20. 用手敲桌子时,我们可以听到声音,却看不到桌子的振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我们听到的声音是桌子发出的 B . 说明有些振动很微小,肉眼很难观察到 C . 说明桌子发声的时候没有振动
三、填空题(10分)
  • 21. 声音的强弱可以用来描述。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大,声音越;振动的幅度越小,声音越
  • 22. 声音的高低可以用来描述。物体振动得越,发出的声音就越高;物体振动得越,发出的声音就越低。
  • 23. 如图所示,相同的碗里装入不同量的水,用小锤敲击碗时,可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那么振动物体主要是,发出的声音音高从左至右依次(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 24. 有一种“变声软件”,可以把男人的声音变成女人的声音,也可以把女人的声音变男人的声音,根据我们所学的知识可以推测,“变声软件”改变的是声音的色音和
  • 25. 耳朵贴在足够长的空心铁管的一端,让另一个人敲一下铁管的另一端,会听到次敲打的声音。
四、综合题(20分)
  • 26. 根据耳朵结构填出相应结构名称:

  • 27. 实验设计:

    根据下面每幅图所提供的从1-8的顺序,用“高→低"或"低→高”来表示声音变化的规律。

    1. (1) 按1-8顺序敲击长短不同的金属条,声音变化的规律是
    2. (2) 按1-8顺序拨动粗细不同的琴弦,声音变化的规律是
    3. (3) 用嘴向瓶口吹气,由于瓶内的振动能发出不同的音调,按照音调从低到高的顺序排列是

    4. (4) 通过以上实验,我发现:琴弦长短相同、粗细不同时,越粗的振动的越,发出声音越。粗细相同、长短不同时,越短的振动的越,发出的声音越
  • 28. 如图,小明用橡皮筋将一块绷紧的气球皮扎在杯口上,并在气球皮上撒了一些碎纸屑,然后在杯子的上方敲击音叉观察实验现象,根据实验装置图完成下面各问题。

    1. (1) 这是模拟____的装置。
      A . 物体振动产生声音 B . 耳朵鼓膜振动 C . 液体溶解
    2. (2) 实验时用力敲击音叉,音叉发出的声音____。
      A . B . C .
    3. (3) 实验时用力敲击音叉,观察到气球皮上的碎纸屑____。
      A . 被音叉吸引 B . 不动 C . 在气球皮上跳动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