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道德与法治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河北省石家庄市赵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道德与法...

更新时间:2023-10-24 浏览次数:26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下列各小题均有4个选项,其中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写在题后的括号里。每小题2分,共40分。
  • 1. 金秋九月,我们告别小学,满怀希望地跨进中学校园。中学生活把我们带进了一个别样的新天地。下列属于新天地的有( )

    ①课程的挑战性增强

    ②新同学很难相处

    ③老师们都很严厉

    ④实验器材很新奇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2. 刚刚进入中学的小刚感觉自己得了“社交恐惧症”,非常不适应新的中学生活。对此,你建议小刚应该( )
    A . 调整心态,积极融入新环境 B . 勤奋学习,远离集体活动 C . 等待新同学主动接触自己 D . 依赖老师帮助自己成长
  • 3. 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的钱学森曾说,中学教育为他的成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说明( )

    ①中学时代是人生发展的一个新阶段

    ②读了中学,人人都能成为科学家

    ③只有中学时代对人生有重要意义

    ④中学时代为我们的一生奠定重要基础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4. 中学生活为我们的发展提供了多种机会。这些机会体现在( )

    ①社会实践让我们摆脱了课堂学习

    ②集体生活涵养我们的品格

    ③多彩的社团活动助力个人发展

    ④超难的课程让我们望而生畏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5. 壮壮下定决心在中学重新塑造自我形象。为此他应该( )

    ①自由自在的生活,摆脱父母的约束

    ②针锋相对地表达不同的看法

    ③能坚持,勇敢面对生活中的难题

    ④会合作,包容同学的缺点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6.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具时,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我们应该( )

    ①珍惜当下,把握机遇

    ②努力追梦,不负韶华

    ③只抓学习,不管其他

    ④固执己见,特立独行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②④
  • 7.                                                                                           

    13岁的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17岁的毛泽东: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

    25岁的鲁迅:弃医从文,用笔启智报国

    19岁的钱伟长:弃文从理,科学救国

    ​如表中的故事启示我们( )

    A . 与中国梦相连的少年梦想一定能实现 B . 年少要学习立大志,坚持梦想就能成真 C . 少年的梦想要与时代的脉搏紧密相连 D . 个人梦想一旦确立,就不应发生改变
  • 8. 吴易员从小学时就立志成为一名职业网球运动员,他半天上学、半天训练,在一次次比赛中实现自我超越,携冠成为青少年世界第一……吴易员的成长经历告诉我们( )

    ①少年的梦想是天真无邪的愿望

    ②少年有梦,不应止于心动,更要付诸行动

    ③把努力落实在每天的具体行动中

    ④要坚守少年时代的梦想不更换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9. 从“嫦娥奔月”、神舟飞天,到空间站全面建成,无数航天人拼搏奋斗终圆“飞天梦”。其中有艰辛训练12年;有4次备份,56岁才最终圆梦的邓清明,数次“飞天”的费俊龙……他们的事迹告诉我们( )
    A . 实现梦想要珍视团队合作 B . 坚持努力才有机会实现梦想 C . 梦想就是不切实际的幻想 D . 学会立志,立大志,常立志
  • 10. “功崇惟志,业广惟勤”“勤能补拙是良训”,但努力也要讲方法。下列名言体现讲方法的有( )

    ①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②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③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④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②④
  • 11. 学习不仅仅局限在学校,我们所看、所听、所尝、所触、所做,都可以是学习。据此判断( )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12. 如图中显示在每种指导方法下,学习24小时后的平均保持率。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A . 听讲作为被动学习方式应该摒弃 B . 小组讨论不利于学生独立思考 C . 主动学习的效果比被动接受的效果好 D . 不断变换学习方式更有学习效果
  • 13. 有人感叹,“北大保安真是卧虎藏龙”。过去20年,北大保安队先后有500余名保安考学深造,有的毕业后当上了大学老师。这告诉我们( )
    A . 坚持梦想可以改变自己 B . 大学教育比中学教育更重要 C . 学习仅仅局限在学校内 D . 北大等高校的学习环境一流
  • 14. 升入初中后的王红经常做作业到深夜,睡眠严重不足导致她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她感觉自己很勤奋但成绩很“无力”。对此( )
    A . 对作业有取舍,挑强项科目做 B . 在课堂上偷偷地做其他科目的作业 C . 改变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D . 可以适当抄袭优秀同学的作业
  • 15. 如图,图片中的措施( )

    A . 会增加家长辅导孩子作业的负担 B . 会阻断学生自学的通道 C . 有利于培养孩子独立思考能力 D . 不利于学生提高学习效率
  • 16.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 )
    A . 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B . 发现并保持对学习的兴趣 C . 善于运用不同的学习方式 D . 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
  • 17. 老子说“自知者明”,古希腊德尔菲城的阿波罗神庙镌刻着“认识你自己”的箴言,这些都告诉我们认识自己多么重要。正确认识自己( )

    ①可以促进自我发展

    ②能促进与他人的交往

    ③能得到他人的信任

    ④能够成为最优秀的人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③④
  • 18. 七年级(2)班实行了“师徒制”,每周班主任会要求“师傅”对“徒弟”一周的表现进行评价( )

    ①改正缺点

    ②完善自我

    ③善待他人

    ④宽容“师傅”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9. “不必仰望别人,自己亦是风景。”这句话启示我们( )
    A . 应正确认识自己,不必在意他人的评价 B . 要学会接纳和欣赏自己 C . 只欣赏自己,不要向他人学习 D . 自我观察和分析是认识自己的最佳途径​
  • 20. 四川无臂男孩彭超——同济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六岁时,彭超因意外触电失去了双臂,之后他在父母的帮助、鼓励下重拾信了,你永远不知道自己的潜力多大。”为了激发自己的潜能,我们应( )

    ①珍视自己的兴趣,专注个人爱好

    ②广泛参与多方面的活动,发现他人和社会对自己的需要

    ③不断否定自己,怀疑自己的能力

    ④独立完成所有事情,以免他人与自己抢功劳,争荣誉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二、非选择题,共60分
  • 2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他是中国史上最年轻的航天员,是中国首位非军人航天员,是中国空间站首位载荷专家。他就是来自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36岁教授桂海潮。让我们一起走近他的成长故事。

    1. (1) 经历一:2003年10月15日,当从校园广播听到杨利伟搭乘“神舟五号”飞船进入太空的消息时,正在读高二的他激动万分,并在高考结束后毅然填报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航天飞行器设计专业。大学四年,怀揣航天梦想的他每天都充满干劲。他每天总是第一个到实验室,因为有了梦想,他每一步都走得清晰、坚定.

      结合经历一,说说“航天梦”对桂海潮起了怎样的作用。

    2. (2) 经历二:2020年,他从2500名候选人中脱颖而出,成为4名预备载荷专家之一,他接受了最严苛的体能和技能训练:8倍重力加速度、72小时睡眠剥夺、野外生存……两年多的时间,8大类、200余项科目

      经历二中,桂海潮是如何诠释努力的?

    3. (3) 根据上述两则经历,概括努力和梦想之间的关系。
  • 2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围绕“感动中国”人物的事迹,几名同学展开了热烈讨论。    

    1. (1)
      刘鹏:陆鸿,从小身患残疾,受尽冷嘲热讽,付出了比常人多出百倍的努力,终于成功考上了一所能够分配工作的中专。他经历了无数底层职业的摸爬滚打,将生意从开照相馆、做电子相册加工,逐渐拓展到纸质影集生产,发展到目前拥有35名员工的实体相册加工厂,并为21名残疾人提供了就业岗位。
      陆鸿的成功证实:做更好的自己是在为、为带来福祉的过程中实现的。
    2. (2)
      王丽:北京冬奥会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女子冠军徐梦桃曾多次说,“热爱”是她从事这个项目并一直坚守的源动力。从12岁正式进入冰雪世界,20多年的光阴,也凝聚在一次次升起的国旗、奏响的国歌,一次次领奖台上发光发亮的身影里。
      “热爱”“20年光阴”,助力徐梦桃走向成功。我们可以从中学到什么?
    3. (3)
      陈晨:“感动中国”人物邓小岚的墓碑上,镌刻着她生前说过的一段话:音乐就像朋友,无论快乐与忧伤,她永远都不会离开你。通过学习音乐,对自然、对祖国、对家乡的爱会沁入孩子们的灵魂中。
      音乐作为一门课程,根据邓小岚的话,说说音乐学习对学生成长的意义。
  • 2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杨玉江从小就喜欢绘画,但由于条件不足,一直没机会实现梦想。2020年,在将近两年的时间里,每天和十几岁的同学们一样背起行囊住进美术集训机构,甚至都不舍得眨眼,生怕错过老师讲的每一个知识点。这种每天十几个小时的高度强学习对于这个年龄的她来说,但她却说:“相比我所取得的,这点痛并不算什么。”就这样,48岁参加高考的她终于圆梦成为河北师范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大一新生!

    1. (1) 根据杨玉江的求学经历,请用一句话概括学习的特点。
    2. (2) 作为大龄大学生,她的经历让我们对学习有了怎样的认识?请用一句话概括。
    3. (3) 杨玉江的事迹对我们当下搞好学习有什么启示?
  • 2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围绕校园生活,几名同学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请你参与讨论并回答下列问题。                                                            

    小冀:昨晚和几名同学一起在学校做卫生,很晚才回家。今天,劳动委员说我做事不认真

    小花:我的字写得太丑,同桌就写得很漂亮,我要向他请教学习

    小娟:我不断地努力,可总是达不到心目中理想自我的要求,总觉得自己不如别人

    1. (1) 请你依次写出小冀和小花认识自己的方法。
    2. (2) 你认为小冀应该怎样正确对待劳动委员对他的评价?
    3. (3) 针对小娟的困惑,结合所学知识,为她摆脱困惑出谋划策。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