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人教版 /九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人教版初中化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课堂达标训练...

更新时间:2023-10-13 浏览次数:28 类型: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 1.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一首《无题》既赞美了教师为教育事业无私奉献的高尚品质,也涉及了物质的变化。下列古诗词中涉及的变化与之属于同一种变化的是 ( )
    A .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B .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C .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D .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 2. 生活中处处蕴含着化学知识。下列物质的用途由其物理性质决定的是(  )
    A . 镁在空气中燃烧可制造照明弹 B . 小苏打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症 C . 食品包装袋中充氮气用于防腐 D . 用稀有气体制多种用途的电光源
  • 3. 生产和生活中的很多问题都需要利用化学知识来解决。下列各个问题不是利用化学知识来解决的是( )
    A . 新型超导材料的研制 B . 开发新能源和新材料,改善人类生存条件 C . 改进汽车外形,流线型设计可减小阻力 D . 研究、生产低毒高效的农药、化肥以增加作物产量
  • 4. 下列变化过程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 . 西瓜榨成西瓜汁    B . 铝块压制成铝箔    C . 石蜡熔化成蜡油    D . 玉米酿制成酒精
  • 5. 在物质下列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 . 石蜡的可燃性 B . 玻璃的密度 C . 水的沸点 D . 酒精易挥发
  • 6. (2015九上·静宁期末) 乙醇汽油(汽油中加入一定比例的乙醇)的使用可以缓解石油危机.从甜菜或甘蔗中提取的蔗糖可以通过发酵产生乙醇.下列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 . 甜菜的生长 B . 汽油中加入乙醇 C . 乙醇的燃烧 D . 蔗糖的发酵
  • 7. (2016九上·菏泽月考)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化学研究的是(      )

    A . 研发氢能源 B . 合成新材料 C . 编写电脑程序 D . 用石油生产化工原料
  • 8. 实验室里有一瓶标签残缺的盐酸.为能立即确定它是否为浓盐酸,你认为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

    A . 猜想假设 B . 查阅资料 C . 进行试验 D . 交流讨论
  • 9. 某化学兴趣小组在自制酸碱指示剂后,将其分别滴入酸、碱性溶液中试效果.这一做法属于科学研究过程中的()
    A . 猜想 B . 查阅资料 C . 实验 D . 交流
  • 10. 下列物质的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 . 碱式碳酸铜是绿色固体 B . 氨气有刺激性气味 C . 硫酸能与铁锈反应 D . 硝酸钾易溶于水
二、填空题
  • 11. 下图是水发生变化的微观结构模型,甲、乙两个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从微观结构分析,该变化的特点是

  • 12. 化学变化常会伴随等现象。
  • 13. 读下列短文,运用你学过的知识,将符合题意的编号填入题后的空格内。

    在通常状况下,①氮气是没有颜色;②没有气味的气体;③比空气稍轻;④氮气在1.01×105帕,-195.8℃时,会变成雪状固体;⑤常温下,氮气难溶于水;⑥在雷电的作用下,氮气可与氧气反应,产生一种有毒物质;⑦氮气可用于合成氨。其中属于物理性质的是;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14. 用“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填空

    汽油挥发属于,汽油易挥发属于;汽油燃烧属于,汽油易燃烧属于;点燃蜡烛时,蜡烛受热熔化属于,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属于

  • 15. 1806年英国化学家戴维用电解法从苏打中得到一种新金属。他对新金属做了以下实验:取一块金属,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小块金属投入水中,它浮于水面,并与水发生剧烈的反应。它在水面上急速的游动,发出嘶嘶声,立即熔化成一个闪亮的银白色小球,并逐渐缩小,最后完全消失。阅读后,归纳出这种金属的物理性质:,,,


  • 16. 从下列概念中选择正确的序号填入括号中:①在0℃时水结成冰; ②汽油可以燃烧 ;③煤块变成煤粉 ;④酒精易挥发; ⑤煤气燃烧 ;⑥鸡蛋变臭 ;⑦镁条能在空气中燃烧 ;⑧铁的密度是7.86g/cm3. A物理变化       B化学变化         C物理性质          D化学性质

三、简答题
  • 17. 著名化学家罗伯特 波义尔在一次实验中,不小心将盐酸溅到紫罗兰花瓣上,过一会儿,他惊奇地发现,紫色的花瓣上出现了红点.波义尔对这一意外的发现,做出了各种假设,经过多次实验验证,探究普遍规律,终于获得了成功.从波义尔获得该成功的过程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四、综合题
  • 18. 根据问题填空:
    1. (1) 判断“石蜡在空气中燃烧”属于化学变化的依据是:
    2. (2) 判断“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属于化学变化的依据是:
    3. (3) 判断“加热碳酸氢铵”属于化学变化的依据是:
  • 19. 当前从全球范围来看,所面临的挑战有健康问题,能源问题,粮食问题,环境问题等.化学家们希望从化学角度,通过化学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为人类的发展与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化学界所研究的课题很多,其中有:①合成高效化肥; ②新型高效药品的开发; ③研制快速降解的塑料;④寻找高效催化剂在低耗下分解水得到氢气;⑤合成人造皮肤;⑥研制植物营养液进行无土栽培;⑦在无毒、无害的条件下进行化学反应;⑧开发新型制冷剂代替氟利昂;⑨消除汽车有害尾气.请将以上问题归类,并把其课题序号填在相应的横线上。  
    1. (1) 健康问题: 。 
    2. (2) 能源问题: 。 
    3. (3) 粮食问题: 。 
    4. (4) 环境问题: 。 
五、实验探究题
  • 20. 问题:蜡烛刚熄灭时,总会有一缕白烟冒出,它的成分是什么呢?有人提出如下假设:

    A.白烟是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

    B.白烟是燃烧生成的水蒸气;

    C.白烟是石蜡蒸气凝成的石蜡固体小颗粒。

    实验:

    1. (1) 吹灭蜡烛,立即用一个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住白烟,其目的是为了验证假设,但这样做并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原因是
    2. (2) 吹灭蜡烛,立即将一个干冷的烧杯放在白烟上,烧杯内没有水雾,说明白烟不是
    3. (3) 吹灭蜡烛,立即用燃着的木条去点白烟(注意不要接触烛芯),发现蜡烛被重新点燃,说明白烟具有可燃性,这为假设提供了证据。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