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道德与法治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吉林省长春市德惠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道德与法...

更新时间:2023-11-07 浏览次数:25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10题每题1分,11~15题每题2分,共20分)
  • 1. (2022·罗湖二模) 接种疫苗是对抗疫情最有效的手段。接种疫苗既是保护自己、保护家人、保护他人,也是在为我国的疫情防控工作做贡献。由此可见(   )
    A . 我们的社会生活是丰富多彩 B . 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C . 个人可以脱离社会独立存在 D . 人的身份在社会关系中确定
  • 2. 人的身份是通过社会关系确定的。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在社区,我与李奶奶是邻居。我与李奶奶的关系属于(    )

    A . 血缘关系 B . 地缘关系 C . 业缘关系 D . 法律关系
  • 3. “聚焦文明,理性发帖,识别谣言,不盲目跟帖”,我国网民正在不断提升媒介素养和公德意识,人人争做“中国好网民”。在网络生活中,下列做法不正确的( )
    A . 恪守道德,遵守法律 B . 利用网络平台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 C . 在网上想说什么就说什么 D . 学会“信息节食”,不沉溺于网络
  • 4. (2018八上·顺德月考) 每个社会成员都有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只有大家有序地占据一定的社会资源和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才能避免混乱、减少障碍、化解矛盾,从而提高社会运行效率,降低社会管理成本。以上说明了(    )
    A . 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秩序 B . 社会秩序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 C . 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 D . 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
  • 5. 免费公园、免费博物馆、免费图书馆……现在越来越多的社会资源免费供市民使用。市民遵守这些公共场所的规则更多的是要靠( )
    A . 他律 B . 自律 C . 法律的处罚 D . 道德的谴责
  • 6. “小型观赏犬在允许出户时间内,必须束犬链,并由成年人牵领。”这一规定经历了从无到有,再到不断完善的过程。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A . 我们要经常修改规则,以保障所有人的利益 B . 我们要坚定维护既有规则,但不做任何改变 C .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应该完全否定旧规则 D . 我们应积极参与新规则的制定、调整和完善
  • 7. 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首次在网上举办,累计意向成交707.2亿美元。这表明网络( )
    A . 为文化建设搭建新平台 B . 为民主政治拓展新思路 C . 为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 D . 为生态建设提供新途径
  • 8. 马克思曾指出:“自由就是从事一切对别人没有害处的活动的权利。每个人所能进行的对别人没有害处的活动的界限是由法律规定的,正像地界是由界标确定的一样。”这表明( )
    A . 任何国家的公民都不可能享有真正的自由 B . 国家制定法律的目的就是限制公民的自由 C . 公民的自由权利是有限制的,要受法律的约束 D . 法制越健全,人们所受的限制就越多,享有的权利就越少
  • 9. 在教室上课,如果自由进出教室、随便交头接耳,就无法上课;过十字路口,如果各不相让、争抢阻挡,就会乱成一团,谁也别想顺利通过,所以说(   )
    A . 法律是社会生活中的唯一规则 B . 社会生活对他人有益,对自己有害 C . 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 D . 社会规则都是由国家制定的
  • 10. 下面漫画启示我们( )

    A . 不遵守交通规则必定会发生交通事故 B . 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秩序 C . 社会秩序不必遵守 D . 社会秩序包括道德、法律、纪律等
  • 11. 我们吃别人种的粮食,穿别人缝的衣服,住别人造的房子,我们的大部分知识和信仰也是别人创造的……这表明( )

    ①个人生活与社会发展没有关系 

    ②个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

    ③每个人都从社会中获得物资支持和精神滋养

    ④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主人,获得一切是应该的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②④
  • 12. 中国政府网自开设“我向总理说句话”栏目以来,收到的网民建言数量逐年增长。栏目工作人员会遴选有参考价值的建言为国家决策提供参考,让中国网民的电脑桌与总理的办公桌实现了零距离接触。这体现了( )

    ①网络为文化传播搭建新平台  
    ②网络拓宽了民主渠道

    ③网络是汇集民智的重要渠道  
    ④网络丰富了民主权利

    A . ①③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②
  • 13. 作为首届5G信号全覆盖的冬奥会,在87个场馆以及连接场馆的道路实现全覆盖的5G网络,为赛事组织者、运动员、媒体、电视转播商、观众等打造了全新体验。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 )

    ①我国5G技术先进,已成为发达国家

    ②网络推动社会进步

    ③网络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

    ④网络丰富了民主形式,拓宽了民主渠道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14. (2021八上·郑州期中) 在公共场所活动,公民应当遵守一定的秩序。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的《河南省文明行为促进条例》第十二条对公民维护公共秩序作出了具体规定。下列行为符合维护公共秩序规定的是(    )

    ①购买商品、等候服务时依次排队

    ②文明就餐,使用公勺、公筷分餐

    ③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按秩序上下

    ④劳动者依法与企业签订劳动合同

    A . ①② B . ②④ C . ①③ D . ③④
  • 15. 教育部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中小学生原则上不得将手机带入校园。确有需求的,需经家长同意并提出书面申请,学生到校后应将手机交由学校统一管理,禁止带入课堂。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①要树立规则意识,服从学校管理 
    ②遵守社会规则,需要他律和自律

    ③相信自己的自制力,不服师长管理 
    ④将手机带入校园是违法行为

    A . ①② B . ②④ C . ①③ D . ③④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 16. 某班开主题班会,冰冰在主题班会上说:“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只需要享有自由,没有必要遵守规则,因为自由和规则是完全独立的,二者毫无联系。”

    请运用所学道德与法治相关知识,评析冰冰同学的观点。

  • 17. 对于网络世界,流传着这样一种观点:互联网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
    1. (1) 请你完成表格,指出上述观点的合理性。                                                                                                                      

      “互联网是天使”的合理性

      “互联网是魔鬼”的合理性

      综上所述,互联网一半是天使!

      综上所述,互联网一半是魔鬼!

    2. (2) 我们享受网络乐趣的同时,有一部分人却沉迷网络无法自拔,上网成瘾,产生严重后果。作为青少年,我们要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传播网络正能量。

      请你就理性参与网络生活提出合理化建议。

  • 18. 近年来,“共享单车”出现在各个城市的街头,它们在方便市民出行的同时,也带来了乱停乱放、挤占公共空间、安全隐患等问题。为保障城市路面整洁,解决乱停乱放问题,停车规则作了改进,目前,几家共享单车企业已全面启用电子围栏技术,规范文明停车。如果不在划定的停车区内停车,将无法正常落锁或将收取一定数额的调度费。
    1. (1) 请你谈谈为什么要积极改进规则?
    2. (2) 生活中如果没有规则会出现哪些问题?
  • 19. (2021八上·长春月考) 材料一:在杭州东开往怀化南的G1421次列车上,男子赵某躲在厕所抽烟,引起列车烟雾报警器报警,导致正在加速运行中的列车自动紧急减速。铁路公安部门根据相关规定,给赵某开出了一张500元的罚单。

    材料二:“乘客应按票面上规定的座位入座”是保证正常乘车秩序的规则,然而,在一列高铁列车上,孙某在女乘客上车前,先坐在了属于女乘客的座位上,女乘客上车后,孙某继续“霸座”,并拒绝与乘务人员沟通,称“无法起身,不能归还座位”。三天后孙某被济南铁路局处以200元罚款。

    1. (1) 赵某受到处罚是因为他违反了什么规则?这些规则对我们的生活秩序起到什么作用?
    2. (2) 对于违反社会规则的行为,我们可以采取哪些处罚措施?
    3. (3) 高铁“霸座”事件启示我们应该如何遵守规则?
  • 20. 育才中学组织八年级全体同学,走出校园小课堂,走进社会大课堂,顺利地完成了为期一天的社会实践活动。同学们实地参观了当地著名企业,在农业观光园仔细观擦植物成长,在科技馆听取有关未来科技的演讲,到消防大队听消防官兵讲解消防知识。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活动,全体同学都有很大的收获。
    1. (1) 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是一种亲社会行为,这种行为有哪些表现?
    2. (2) 养成亲社会行为的意义是什么?
    3. (3) 我们应该如何培养亲社会行为?
    4. (4) 我们青少年可以参与哪些志愿者服务活动,请列举两例?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