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江苏省苏州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历史9月质量监...

更新时间:2023-10-20 浏览次数:27 类型:月考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1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最佳答案。)
  • 1. (2023·衡阳) 历史学家帕尔默在《现代世界史》中指出“在1815年以前大约三十年的这一时期,发生的两次‘革命’——政治革命主要影响欧洲大陆,而经济革命则在英国表现最为活跃。”这两次革命分别是指( )
    A . 英国资产级革命和工业革命 B . 法国大革命和工业革命 C . 拿破仑战争和工业革命 D . 美国独立战争和工业革命
  • 2. (2023·衡阳) 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一书中说:“现在人们对希腊这一黑暗时代指古代希腊遭受蛮族入侵的了解要比印度遭受蛮族入侵时期的了解详尽得多,这主要应归功希腊人自己留下的宝贵遗产。”他在这里说的宝贵遗产主要是指( )
    A . 《荷马史诗》 B . 《天方夜谭》 C . 《马可·波罗行纪》 D . 《神曲》
  • 3. (2023·广东) 1287年,西欧某庄园的庄头将一名农奴带到庄园法庭,指控他装病拒服劳役,但农奴不承认。法庭调查后证实,庄头出于宿怨伪造了事实,故以诬告罪对其处以罚款。据此可知,庄园法庭( )
    A . 危及了领主人身安全 B . 扩大了城市的自主权 C . 加速了市民阶层形成 D . 有利于维护庄园秩序
  • 4. (2023·广东) 在古罗马的建筑和其他艺术中,皇帝经常被刻画成武士、和平缔造人、主持宗教献祭的神职人员、仁慈的统治者。这种艺术行为旨在( )
    A . 塑造罗马皇帝权威 B . 倡导民主与平等 C . 表现神人同形同性 D . 推动罗马法普及
  • 5. (2023·眉山) 古代亚非地区的文明古国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成果,如埃及的象形文字和金字塔,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和《汉谟拉比法典》,中国的甲骨文和青铜器,印度的梵文和佛教等。这表明古代文明具有( )
    A . 统一性 B . 融合性 C . 多元性 D . 继承性
  • 6. (2023·遂宁) 史料种类众多,其中第一手史料,也叫原始史料,是历史发生最初的、最原始的记录。其它史料如文字记载、口述回忆等或由立场的不同,或受环境的影响,不如第一手史料更能反映历史的本真。以下选项作为研究古希腊历史第一手史料最恰当的是(   )
    A . 雅典卫城遗址 B . 《伯罗奔尼撒战争史》 C . 电影《诸神之战》 D . 希波战争故事讲述
  • 7. (2023·贵阳) 古代西亚的美索不达米亚给人类留下了丰富的文明成果。出现在这里,为人类留下了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的文明古国是( )
    A . 古埃及 B . 古巴比伦 C . 古印度 D . 中国
  • 8. (2023·苏州) 法国1791年宪法把《人权宣言》作为宪法的组成部分并置于正文之前。宣言宣告法律面前所有公民平等,但宪法却把公民划分为“积极公民”和“消极公民”。这一做法(    )
    A . 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 B . 维护了《人权宣言》的权威 C . 摧毁了法国的君主统治 D . 反映了1791年宪法的局限
  • 9. (2023·苏州) “这一时期,人们重新开始将目光从天国降到人间,将人类自身的本来面目还给了自身,将人的现实性、独立的主体地位和作用,以及丰富的个性发掘出来。”这一时期是(    )
    A . 希腊城邦时期  B . 文艺复兴时期 C . 宗教改革时期 D . 启蒙运动时期
  • 10. (2023·苏州) “美索不达米亚、埃及、印度河流域、中国、中美洲、南美安第斯文明,无一不是在农耕畜牧的基础上形成的。……在其形成过程中带有许多共同点;同时,……毕竟是在不相同的区域内成长起来的,因而又带有明显的区域文化和区域文明的特点。”据此可知(    )
    A . 人类文明最初诞生于两河流域 B . 文化交流促进区域文明的发展 C . 文明成长呈现地域性与世界性 D . 文明起源具有统一性和多样性
  • 11. (2023·扬州) 刘宗绪在《世界近代史》中写道“它是17世纪的“海上马车夫”,拥有世界上最庞大的商船队,掌握着各国商品运输中的很大一部分。”“它”是( )
    A . 西班牙 B . 英国 C . 荷兰 D . 法国
  • 12. 某古代国家建立了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如图所示),该古代国家是( )

    A . 古代埃及 B . 古巴比伦 C . 古代印度 D . 古代希腊
  • 13. 三角贸易是欧洲殖民国家进行资本原始积累的方式之一。下图方框中?应填入的内容是( )
    A . B . 黄金 C . 黑人奴隶 D . 机械制品
  • 14. 理清历史时序是学习历史的一种基本方法。如图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序示意图,其中“光荣革命”应该位于图中的?( )
    A . B . C . D .
  • 15. (2023·营口) 下面美国独立战争进程示意图中“★”处应填写的内容是( )

    A . 《独立宣言》 B . 《宅地法》 C .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D . 《共产党宣言》
  • 16. (2023·张家界) 当今世界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有学者认为全球化始于如图所示的新航路开辟。第一次完成环球航行的航线是图中的( )

    A . B . C . D .
  • 17. (2023·兰州) 梅雪芹《环境史学与环境问题》中有“在1873年、1880年和1892年,伦敦相继发生的燃煤造成的毒雾事件,先后夺去了1800人的生命。”的记述,这提醒我们在加快工业化的同时还要做到(    )
    A . 保护环境 B . 控制人口增长 C . 注重农业生产 D . 节约能源
  • 18. (2023·抚顺) ”英国几乎有半个世纪没有平静下来,直到1688年的所谓‘光荣革命’时为止。那几十年中的一系列激动人心的事件构成了英国革命。”以下属于英国革命中”激动人心的事件”的是(  )
    A . 攻占巴士底狱 B . 雅各宾派专政 C . 萨拉托加大捷 D . 查理一世被推上断头台
  • 19. (2023·金昌) 17-19世纪,英国、美国和法国通过革命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到19世纪五六十年代,俄国、日本、意大利和德意志等也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资本主义制度已经在世界范围内确立起来。推动上述历史进程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
    A . 统治者主导的改革 B . 近代民主思想的传播 C . 各国革命相互支援 D . 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 20. (2023·新疆) “马克思并未将自己限制在理论上和写作上。在他的一生中,为组织和鼓动工人们,他将知识活动同各种尝试结合起来。”与1848年马克思的“尝试”相关联的是( )
    A . 在《莱茵报》上发表文章 B . 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纲领 C . 参与组建国际工人协会 D . 移居伦敦撰写著作《资本论》
  • 21. 如图是《英国就业人口结构的变化示意图》,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
    A . 长期战争的破坏 B . 农村人口的减少 C . 农业生产的衰退 D . 工业化持续推进
  • 22. (2023·河北) 英国工业革命开始后的数十年间,整个国家向城市化迈进的走向,工业产值远远超过农业产值的现象,对外贸易在国民经济中重要性的大幅度提高等等,都使身处其境的人们大为惊讶,有人欢喜有人愁,但却无人能够阻挡这一趋势,只能去适应它。以上材料主要表述的是英国工业革命( )
    A . 发生的历史背景 B . 开始的具体标志 C . 发展的有利条件 D . 带来的社会影响
  • 23. 某文献提到:“人人生而平等,他们都从他们的‘造物主’那边被赋予了某些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如果遇有任何一种形式的政府变成是损害这些目的,那么,人民就有权利来改变它或废除它,建立新的政府。”据此推断该文献是( )
    A . 《权利法案》 B . 《人权宣言》 C . 《独立宣言》 D . 《共产党宣言》
  • 24. 古建筑也是一个国家文明的象征,古希腊、古罗马的文化异彩纷呈,建筑风格也别具一格。以下图片能代表古希腊建筑艺术风格的是( )                                                      

    帕特农神庙

    长城

    大竞技场

    龙门石窟

    A . 帕特农神庙 B . 长城 C . 大竞技场 D . 龙门石窟
二、填空题 (每空1分,共6分)
  • 25. 1785年,瓦特改进的投入使用,提供了更加便利的动力。时代的到来为社会提供了更为快捷、廉价、便利的交通,使生产和市场之间的联系变得更加密切。
  • 26. 新航路开辟后,最早进行殖民的国家是和西班牙。进入17世纪,(国家)加入殖民掠夺者行列,入侵印度尼西亚的爪哇岛;一度强占了中国的台湾;在北美洲建立了新尼德兰殖民地。
  • 27. 希腊神话影响广泛,特点是“神人同形同性”。《》是宝贵的文学遗产,也是了解早期希腊早期社会的主要文献;但丁是文艺复兴的先驱,他的长篇诗作《》分“地狱”“炼狱”“天堂”三部分,抨击教会的贪婪腐化,表达市民阶层的情感与理想。
三、材料解析及探究题(共20分) 
  • 28.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人类的思想文化对社会发展产生着重要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墨家、法家、纵横家等都开办私学,聚徒讲学,各家在讲学活动中创立了新的学派,在理论上自成体系,标新立异。其中以儒家和墨家的规模比较大。儒家设立的私学,首推孔子。据史书记载:“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

    ——摘编自曲士培《中国大学教育史》

    材料二

    它促使了欧洲人从以神为中心过渡到以人为中心,在于人的觉醒,使人们把关注的重点从来世转移到现世。它唤醒了人们积极进取的精神、创造精神以及科学试验的精神,从而在精神方面为资本主义制度的胜利和确立开辟了道路。

    ——摘编自九上《教师教学用书》

    材料三

    在这次思想解放运动中……当时资产阶级的先进思想家为了向封建势力夺权,确立资本主义制度,必须砸开宗教蒙昧主义的枷锁,冲破封建专制主义的束缚,以启迪人们的党悟,并为即将到来的革命做了舆论和意识形态方面的准备。

    ——摘编自《西方文化史》

    材料四

    《宣言》指出:资产阶级不仅锻造了置自身于死地的武器——巨大的生产力,而且它还产生了运用这个武器的人——现代工人阶级。现代工人阶级处于被奴役的最下层,又是大工业的产物,因而是现代社会中最革命、最有前途的阶级。它们是资本主义的掘墓人,并肩负着建设共产主义新世界的伟大历史使命。

    ——摘编自九上《教师教学用书》

    1. (1) 根据材料一,指出春秋战国时期思想领域出现了什么局面?结合所学知识说出墨家和法家的代表人物各一位。
    2. (2) 材料二中的“它”是指哪一思想解放运动?其核心思想是什么?据材料一指出“它”在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3. (3) 根据材料三指出当时资产阶级先进思想家的任务,并分析这场思想解放运动为即将到来的革命起到怎样的作用?
    4. (4) 材料四中的《宣言》是指哪一历史文献?该文献是何时发表的?它的发表标志着哪一重大理论的诞生?
    5. (5) 综合上述探究,指出思想发展对人类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
  • 29. (2021·黄石)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还有人口发生变化,工业人口增加,农业人口减少,年龄结构改变了,在一段时间中,年轻人变得特别多。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因为工业革命创造了更多的财富,能养活更多的人。但是到了后来,老年人慢慢增加了,人口出现老龄化。

    ——摘自钱乘旦《西方那一块土》,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

    材料二  工业革命与城市化的出现是人类历史上的巨大进步……19世纪英国城市的环境问题的确非常严重,主要表现为水体污染和空气污染,由此造成多种传染病的流行及早期公害的发生。

        1932年3月,一种烈性传染病霍乱遍及英国:1848~1849年,霍乱在英国再次兴起……

    ——摘编自梅雪芹《环境史学与环境问题》,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材料三  英国人查德成克通过调查,认为疾病同不卫生有密切的联系,并在1842年发表了一(份)经过3年调查写成的报告,提出建立干净的自来水系统,保证个人和公共用水卫生,建立地下排污系统,清扫街道等建议……1855年伦敦开始了下水道现代化工程,到1875年全部完工。在(19世纪)40年代,公共卫生运动在美、法、德等国获得支持;到了(19世纪)60年代,自来水和地下排污系统已经在欧洲各城市初步形成。随着社会总的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学的进步,人们的健康状况开始得到改善。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材料四  20世纪末,很多国家责任的传统领域——无论是与人口政策、健康有关还是环境问题——都需要由政府间的合作解决。……2009年来自193个国家的代表聚集在丹麦的哥本哈根,更新了《京都议定书》,规定了更严格的(二氧化碳)排放限制。

    ——摘编自[美]杰里·本特利《简明新全球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

    1. (1) 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工业革命后英国人口发生了哪些变化?造成这些变化的原因有哪些?
    2. (2) 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回答英国工业革命和城市化过程中出现哪些环境问题?这些问题对人类造成什么危害?
    3. (3) 结合材料三、四及所学知识简要谈谈,面对现代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人口和环境问题。我们应该采取哪些措施?
  • 30. 思想是推动社会前进的力量。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这个词很适合表现春秋战国时期思想主张的多元性以及彼此之间的不同、分歧和冲突。如儒、道对立早就为大家所熟知,墨家从一开始就是儒家的对立物,至于韩非为代表的法家,对于各家都有尖锐的批评……但在彼此的冲突和批评中,不同思想之间的融合也就不可避免地发生了。……这种分化趋势和统一趋势并存的局面在战国后期表现得越加明显。

    ——摘编自袁行霈、严文明《中华文明史(第一卷)》

    材料二

    在15、16世纪,西欧发生了两场重要的文化运动,一场是南方拉丁文化圈的文艺复兴运动,另一场是北方日耳曼文化圈的宗教改革运动……从时代精神的角度来看,它们虽然客观上导致了西欧社会的一系列变化,但并没有开创出西方现代文化赖以生长的理性精神……。对于西方文化来说,正是经过17、18世纪启蒙运动的洗礼,一个全新意义上的西方现代文化才得以产生。

    ——摘编自赵林《西欧启蒙思想的发展历程》

    材料三

    启蒙运动不是陡然而至的。新航路开辟使欧洲人认识到世界其他地方还存在迥异的民族、宗教和文明形态……。16世纪后期,法国人文主义作家蒙田鼓励人们运用自己的判断力来认识世界,而不要迷信权威。17世纪的欧洲出现了一种全新的探索真理的方法,即依靠实验、观察和推理揭示自然界奥秘……伏尔泰对中国由明智的君主和哲学家统治赞赏备至,据此提倡实行开明的君主制。这些内容都被用于揭露法国文化和制度的非理性。

    ——摘编自《从概念史的角度看启蒙运动》

    1. (1) 材料一中很适合的“这个词”是什么?据材料一归纳该局面所呈现的特征。
    2. (2) 材料二认为,15、16世纪西欧的文化运动存在什么不足?这些不足后来被哪场“思想运动”所弥补?
    3. (3) 材料三认为“启蒙运动不是陡然而至的”,试据材料三概括该认识的依据。
    4. (4) 综合上述三则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些事件所产生的共同影响。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