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生物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重庆市长寿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册生物期末试卷

更新时间:2023-11-22 浏览次数:24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共20分)
  • 1. 青少年因挑食、偏食,常导致某些疾病的发生。下列疾病与病因不相符的一项是( )
    A . 佝偻病——缺锌 B . 夜盲症——缺维生素A C . 坏血病——缺维生素C D . 地方性甲状腺肿——缺乏碘
  • 2. 某O型血的幼儿因病需要大量输血。下列做法中,最合理的是( )
    A . 输入幼儿爸爸的血 B . 输入幼儿妈妈的血 C . 输入献血者提供的O型血 D . 输入做交叉配血实验后的O型血
  • 3. 用显微镜观察金鱼尾鳍血液的流动,观察到下列甲、乙、丙三种血管中血液的流动情况,下列叙述中正确的一项是( )

    A . 手臂上的“青筋”属于乙类血管 B . 病人在医院打吊瓶时,针头刺入的是乙类血管 C . 中医为病人“号脉”时,“号”的是甲类血管 D . 丙类血管只允许血液中的红细胞呈单行通过
  • 4. 心脏是人体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如图为心脏结构及其所连血管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①血管能灌水进心脏内腔 B . ④是防止血液倒流的瓣膜 C . 动脉血流经的结构是⑤和⑦ D . ②血管能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人体各部
  • 5. 血液经肺循环后,发生的变化是( )
    A . 动脉血变成静脉血,由暗红色变成鲜红色 B . 静脉血变成动脉血,由暗红色变成鲜红色 C . 动脉血变成静脉血,由鲜红色变成暗红色 D . 静脉血变成动脉血,由鲜红色变成暗红色
  • 6. 人体细胞要获得氧气,排出二氧化碳,必须经过如下①②③等过程来完成,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 完成③过程后,血液含氧丰富,颜色鲜红 B . ②过程氧气通过扩散作用进入血液 C . ②③过程都发生气体交换 D . ①过程可将二氧化碳排出体外
  • 7. 下列各项中,属于人体排出体内产生的代谢废物的是( )

    ①汗液

    ②尿液

    ③唾液

    ④二氧化碳

    ⑤食物残渣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②⑤ D . ②④⑤
  • 8. 如图是肾单位的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血液在肾单位中流经的路径是①→②→⑥→⑤→⑦ B . 肾单位由②④⑥三部分构成,其中②和⑥合起来称为肾小体 C . ②中的液体与血液的区别为不含红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 D . 液体流经⑥时,所有葡萄糖、大部分水和全部无机盐被重新吸收回血液
  • 9. (2022·湘西) 红心火龙果中的甜菜红素难以分解,大量食用后会引起尿液变红,其排出人体时依次通过的结构是(  )

    ①膀胱       ②输尿管       ③肾脏       ④尿道

    A . ①→②→③→④ B . ③→①→②→④ C . ③→②→①→④ D . ③→④→②→①
  • 10.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经统计,人从外界获取的信息有80%来自眼。可见眼睛对人的重要性非同一般,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眼球中感受光线刺激的是视网膜 B . 眼球中的晶状体的凸度随外界物体的远近自动发生变化 C . 眼球中的瞳孔可以调节进入眼球内光线的多少 D . 人们常说的“黑眼睛”是指虹膜,“白眼球”是指巩膜
  • 11. 每次的太空授课,宇航员都是在太空失重状态下,依靠舱内的扶手固定自己,保持“站立”姿势,给我们上课。地球上的我们,维持身体平衡主要调节器官是( )
    A . 垂体 B . 大脑 C . 小脑 D . 耳蜗
  • 12. 如下表为甲、乙两人安静状态下心脏的生理状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人员

    心率(次/min)

    心输出量(mL)

    50

    5250

    70

    5250

    A . 甲的每搏输出量比乙多 B . 甲的身体健康状态比乙好 C . 甲的心脏的搏动比乙强 D . 两人同时参加长时间的剧烈运动,甲比乙容易疲劳
  • 13. (2018九下·海淀期末) 下列关于神经系统组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神经系统由大脑、小脑、脑干、脊髓组成 B . 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是大脑皮层 C . 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D . 神经元具有突起,能接受刺激,产生和传导兴奋
  • 14. “听到上课铃声进教室”是同学们熟知的条件反射的例子。下列反射与此相类似的是( )
    A . 红灯停绿灯行 B . 画饼充饥 C . 谈虎色变 D . 话梅止渴
  • 15. 小明不小心被刺扎到手,迅速缩手并感到疼痛。如图为缩手反射示意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 ③为传出神经 B . ①为感受器,②为效应器 C . 该反射是激素调节的结果 D . 缩手反射完成顺序为①②③④⑤
  • 16. 为了获得理想的学习成绩,小强在复习阶段提出了自我要求。从科学用脑的角度分析,下列哪项措施是错误的是( )
    A . 上课集中注意力,下课积极休息 B . 复习时注意文理科交替学习 C . 遇到难题要先想后问,多想多问 D . 减少睡眠时间,坚持学习到深夜12点
  • 17. 下列各分泌腺产生的分泌物,直接进入到血液中的是( )
    A . 肝脏 B . 胃腺 C . 甲状腺 D . 唾液腺
  • 18. 免疫是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下列有关免疫叙述错误的是( )
    A . 人体的皮肤能阻挡病原体的侵入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B . 抗体随抗原的出现而出现,随抗原的消失而消失 C . 人体依靠免疫功能可识别“自己”和“非己”成分 D . 计划免疫是预防传染病的一种简便易行的手段
  • 19. 艾滋病病毒侵入人体后,主要破坏(  )

    A . 免疫系统 B . 消化系统 C . 血液系统 D . 神经系统
  • 20. 从安全用药的角度考虑,以下做法正确的是( )
    A . 选择广告推荐的药品 B . 服药前应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 C . 抗生素治疗效果好,可以大量使用 D . 长期服用的是非处方药,可以自己做主,不需医生的指导
二、简答题(本题共4小题,共23分)
  • 21. 小莉是一名八年级的女生,平时很少运动,又酷爱甜食,由于身体发育的原因,体重增加很快,她怕被笑话,每天都很少吃饭,只吃一些水果,进行减肥。如图1是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图2是消化系统示意图,图3是小肠壁纵切示意图。请回答:

    1. (1) 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的旺盛阶段,对能量的需要量很大。米饭属于“平衡膳食宝塔”第层的食物,含有人体生命活动需要的主要能源物质。该物质在消化系统中开始被消化的部位在图2中的[]。最终被分解成才能被人体吸收。
    2. (2) 小肠是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其中所含的消化液有肠液、胆汁、还有图2中⑥分泌;其内表面有许多环形皱襞和小肠绒毛,且图3中②③的管壁都只由一层构成。
  • 22. 小明同学上学期因新冠肺炎住院治疗。护士为其抽血检查,请根据化验过程及镜下视野图回答问题:

    操作一:将20毫升的新鲜血液放入装有少量柠檬酸钠的试管中,轻轻振荡,静置一段时间(如图1)

    操作二:取少量血液制成涂片,在显微镜下观察,图2是看到的物像。

    1. (1) 血液静置一段时间后,可以观察到有明显的现象,图中①的主要功能是运载血细胞,运输
    2. (2) 图2视野中数目最多的血细胞是[],富含,它在含氧量高的地方容易与氧结合,在含氧量低的地方易于氧分离。
    3. (3) 图2视野中,如果以人的血液为材料观察细胞核的形态,应该选择的血细胞是[],它位于图1中的哪一层?(填标号)。
  • 23. 重庆被称为8D魔幻之都,热门的网红旅游城市之一。由于地势以及城市交通的发展,雾霾天时不时会出现,严重影响了游客们的观感。

    PM2.5是形成“雾霾”的主要原因(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为PM2.5),重庆城PM2.5的主要来源是工业生产、汽车尾气排放等过程中排放的残留物。雾霾不仅会使大气能见度降低,还会引发呼吸系统和心脑血管等疾病,威胁人类健康。如图是肺泡结构示意图。

    1. (1) 人体的呼吸系统由两部分组成。某校科研小组通过开展“呼吸系统中不同部位颗粒物沉积情况”研究可知,PM2.5可以直接进入肺,这说明了对空气的处理能力是有限的。
    2. (2) 雾霾随空气吸入人体时,肋间外肌和膈肌收缩,胸廓(填“扩大”或“缩小”),肺的容积增大,使肺内气压(填“大于”或“小于”)外界大气压,于是气体就进入肺部。
    3. (3) 如图肺泡是人体支气管末端膨大形成的,其外面包绕着[],有利于肺泡和血液之间进行气体交换。
    4. (4) 为了探究空气中入肺颗粒物的浓度与车流量是否相关,该科研小组进一步在城市主干道周边对空气进行采样,采样时段与统计结果如下表:    

      组别

      入肺颗粒物(微克/立方米)

      清晨

      (车流量最小)

      上班时段

      (车流量大)

      中午

      (车流量小)

      下班时段

      (车流量最大)

      第1组

      19

      89

      43

      97

      第2组

      22

      83

      38

      98

      第3组

      20

      86

      41

      99

      ①为减少误差,应对表中3个小组同学的数据做怎样的处理?

      ②根据上述统计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5. (5) 根据以上研究,为了改善空气质量,降低PM2.5的含量,请你为我市空气质量的改善提一条合理化建议:
  • 24. 初中生正处于一生中最重要的生长发育时期——青春期。
    1. (1) 进入青春期,男生长胡须、喉结突出、出现遗精现象,女生骨盆发达、乳腺发达、出现月经现象,这些现象的出现与男女的主要性器官分泌的有关。
    2. (2) 如图中的①②③分别表示人体大脑、整个身体、生殖器官的生长速度曲线,从图可知青春期脑的发育基本完成,脑的功能趋于完善,身高和体重增长迅速,而开始迅速发育。
    3. (3) 科学家研究表明,在不同的睡眠阶段,机体能够分泌不同的激素,例如促进青春期人体总生长(身高、体重)的(填激素名称)有80%是在睡眠时期分泌的,并且在前半夜分泌更多。
    4. (4) 青春期的少年还应适当地参加体育锻炼,运动时呼吸加深、加快,这是位于内的呼吸中枢调节的结果。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共1小题,共7分)
  • 25.  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肆虐全球以来,口罩成为全球需求量最大的医疗物资,其有效地控制了新型冠状病毒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快速传播。市面上的口罩种类很多,不同类型的口罩适用范围各不相同,戴什么类型的口罩更有效?研究员利用自动滤料测试仪对不同类型的口罩进行检测,实验结果如图:

    1. (1) 口罩能有效地控制新型冠状病毒的快速传播。按病原体的不同,新型冠状肺炎属于性传染病。根据传染病传播的3个基本环节分析,新型冠状肺炎患病者属于,国家为全民免费接种疫苗,这在传染病的预防措施上属于
    2. (2) 该实验的变量是
    3. (3) 根据实验结果分析,不同类型口罩的防护能力(填“相同”或“不同”),防护能力最弱的是口罩。
    4. (4) 使用过的口罩上附着大量灰尘、细菌、病毒等污物。对于新冠肺炎无症状感染者使用过的一次性使用口罩,正确的处理方法是。(填“扔进专用垃圾桶”或“扔进普通垃圾桶”)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