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重庆市潼南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期末物理试卷

更新时间:2023-11-21 浏览次数:19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每小题4分,共40分)
  • 1. 下列数据最不符合实际的是( )
    A . 一个中学生的体重大约为50N B . 成人中指甲的宽度约为1.0cm C . 夏天空调最合适的温度为26℃ D . 人的步行速度约为1.1m/s
  •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托里拆利实验测出了重力与质量的比值 B . 牛顿通过实验总结出了牛顿第一定律 C . 伽利略实验总结出了牛顿第一定律 D . 帕斯卡实验测出了大气压强值
  • 3. 今年4月17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第一次尝试发射“星舰”火箭,火箭升空3分钟后,因发动机故障发射最终导致火箭飞行姿态发生变化。关于火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火箭飞行姿态改变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状态 B . 火箭发射前静止不动,说明火箭没到受到力的作用 C . 火箭上升过程中所受重力保持不变 D . 火箭升空过程中机械能转化为化学能
  • 4. 下列所示工具在正常使用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
    A . 天平 B . 指甲刀 C . 钢丝钳 D . 理发剪
  • 5. 关于托里拆利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将玻璃管稍倾斜一点,管内外水银柱高度差变小 B . 在管顶打一个小洞,管中的水银将从上面喷出 C . 将管从水银槽内轻轻上提一点,管内外水银柱的高度差保持不变 D . 若让少量空气漏入了管内,实验测得的大气压值应比真实值大
  • 6. 某实验小组分别用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滑轮组(滑轮重相同)匀速提起相同的重物。不计绳重及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甲滑轮组省力,甲的机械效率高 B . 甲滑轮组省力,甲、乙机械效率一样大 C . 乙滑轮组省力,甲、乙机械效率一样大 D . 乙滑轮组省力,乙的机械效率大
  • 7. 如图所示,在木棍的下端粘一物块,将它分别放入密度不同的 A、B、C三种液体中后位置如图所示。则( )

    A . 木棍及物块受到的浮力相同,乙液体密度最大 B . 木棍及物块受到的浮力相同,丙液体的密度最大 C . 木棍及物块在乙液体中受到的浮力最大,丙液体密度最大 D . 木棍及物块在丙液体中受到的浮力最大,乙液体密度最大
  • 8. 甲、乙两辆功率相等的汽车,若甲、乙在相同时间内匀速通过距离之比3:1,那么( )
    A . 甲、乙两辆汽车做功之比3:1 B . 甲、乙两辆汽车做功之比1:3 C . 甲、乙两辆汽车牵引力之比1:3 D . 甲、乙两辆汽车牵引力之比3:1
  • 9. 小明沿水平方向推箱子前行,推力为F,如图甲所示。推箱子过程中( )

    A . 0~3s,箱子运动的速度是3m/s B . t=8s时,箱子受到摩擦力大小为9N C . 3~9s时,箱子受到的摩擦力由9N变为3N D . 3~12s,箱子受到摩擦力大小均为6N
  • 10. 如图所示,均匀圆柱体甲、乙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现沿水平虚线切去部分后,使甲、乙剩余部分的高度均为h。若甲、乙此时的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力相等,则甲、乙原先对地面的压强p、p和压力F、F的关系是 ( )

    A . p<p , F<F B . p<p , F>F C . p>p , F>F D . p>p , F<F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9分)
  • 11. 1643年6月20日,意大利科学家 首先用实验测出了一个标准大气压的大小约为760mm汞柱;1654年5月8日,德国人奥托•冯•格里克做了著名的 实验,向世人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
  • 12. 把一个苹果放入水中,苹果在水里处于悬浮状态,苹果受到 力和 力,从水中取出苹果,分成一个大块和一个小块,发现小块沉入水底,若将大块浸没入水中
  • 13. 一艘豪华游轮的满载排水量达1000t,满载时吃水深度达10m,则满载时船底受到海水的压强为Pa(ρ海水=1.03×103kg/m3),船受到的浮力为N。
  • 14. 如图所示,一人用一滑轮组将重为450N的物体在10s内匀速提升2m,人所用的拉力为250N,此过程中有用功是 J,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拉力的功率是 W。

  • 15. 图甲所示,完全相同的木块A和B叠放在水平桌面上,在20N的水平拉力F1作用下,A和B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木块A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 N,方向 如图乙所示,若将 A、B木块改成紧靠着平放在原水平桌面上,用水平力F2推A使它们一起也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则F2F1

  • 16. 浸没在液体中的物块,受到液体对它向上、向下的压力分别为25N、10N,其受到浮力的大小为 N,物块所受浮力与重力的合力大小为10N,它所受重力的大小为 N;若增加物块在液体中的深度,则物块所受的浮力大小将 
  • 17. 如图所示,两个底面积相同且质量相等的容器甲和乙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向容器中分别注入两种不同的液体,已知距容器底部等高的A、B两点所受液体的压强相等,则两容器底部所受液体压强p p , 所受液体的压力FF(均选填“>”“=”或“<”)。

三、实验(母空1分,其23分)
  • 18. 在研究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中,如图所示,小球从同一斜面下滑,然后分别在木板表面、毛巾表面及棉布表面上滑动,停止在图示所示位置上,则:

    1. (1) 若要让小球到达斜面底端具有相同的速度,应让小球 
    2. (2) 让小球从同一高度A处下滑,在上述三种不同的水平表面上滑行后,可以判定在甲、乙、丙图中,水平面上铺的材料是棉布的为 图。
    3. (3) 用上述三种材料做实验的过程中,我们发现,物体表面越光滑,小球受到的摩擦力越 
    4. (4) 进一步推理可知:若水平面绝对光滑,则小球会在水平表面上一直做 运动。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实验的基础上通过科学推理得来的,该方法又叫 法。
  • 19. 在探究“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与物体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时,某同学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 (1) 甲图中弹簧测力计下悬挂的物体所受重力为 N,将物体逐渐浸入液体直至淹没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逐渐 
    2. (2) 由图甲和图 可知,物体浸没在液体中所受浮力是 N。
    3. (3) 由丙、丁两图可知,物体排开的液体所受重力是 N。
    4. (4) 根据实验数据分析发现,物体所受浮力与物体排开的液体所受重力并不相等,其原因可能是:排除问题后,先按丁图所示,秤出空桶的质量若为0.6N,会发现 图中的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会增加。
    5. (5) 在图乙中,剪断悬挂物体的细线,发现物体下沉ρ
  • 20. 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

    试验次数

    动力F1/N

    动力臂l1/cm

    阻力F2/N

    阻力臂l2/cm

    1

    10

    1.5

    1

    15

    2

    2

    10

    4

    5

    3

    6

    4

    12

    2

    1. (1) 实验前出现如图甲所示情况,为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杠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 调,右端的平衡螺母向 调;这样做的目的是消除杠杆自重对实验的影响和便于测量 
    2. (2) 如图乙所示,保持杠杆水平位置平衡,测力计从a位置转到b位置,其原因是该拉力 增加了;
    3. (3) 杠杆平衡时,在杠杆的O点用弹簧测力计额外施加一个斜向上的力,这个力的力臂是 cm,这个力在探究实验时 影响到杠杆的平衡;
    4. (4) 实验中改变力和力臂的大小得到的数据如上表所示:多次测量的目的是 ,分析数据可知,杠杆的平衡条件是 
四、计算题(21题8分,22题10分,共18分)
  • 21. 我国首台自主设计、自主集成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在马里亚纳海沟创了世界同类作业型潜水器最大下潜深度7062米。(海水密度取1×103kg/m3 , g取10N/kg)
    1. (1) “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在最大下潜深度处所受的压强为多大?
    2. (2) “蛟龙”号排开海水的体积为30m3时,受到的浮力多大?
  • 22. 如图所示,动滑轮重10N,在50N的拉力F作用下,滑轮组拉着重100N的物体A在水平面上以0.1m/s的速度运动10s(忽略绳重和滑轮间的摩擦),求:

    1. (1) 拉力F对物体A做的有用功;
    2. (2) 拉力F做功的总功率;
    3. (3) 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