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湛江市经济技术开发区2023年中考历史二模试卷

更新时间:2023-09-26 浏览次数:26 类型:中考模拟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所选的选项涂黑)</strong>
  • 1. 某同学在对中国早期人类的历史进行研究性学习时列出了以下考古成就。据此我们可知( )                                                                                                                                                                                   

    时间

    考古学家

    考古成就

    1929年

    裴文中

    发现第一个北京人头盖骨化石;发现古人类用火遗迹

    1933-1934年

    裴文中

    发现3个完整的山顶洞人头盖骨化石

    1936年

    贾兰坡

    发现三个北京猿人头盖骨化石

    1965年

    ——

    在云南元谋县发掘出远古人类的两颗门齿化石

    A . 北京人是我国境内已确认的最早远古人类 B . 学会用火是人类进化史上的里程碑 C . 我国境内早期人类都生活在旧石器时代 D . 化石是研究远古人类历史的重要证据
  • 2. 在《甲骨文编》中“福”字有50种构型(下图为其中的三种构型),它们都是商周时期人们“双手捧酒献于祭台”的具象化,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生活场景。这体现了( )

    A . 甲骨文是体系完备的文字 B . 甲骨文生动形象的造字特点 C . 宴饮活动推动了文字诞生 D . 汉字的发展是一脉相承的
  • 3. (2023·中山模拟) 从出土的云梦秦简看,秦国对各个生产领域的管理指标十分具体详细,从粮食生产、加工,到劳动者饮食标准、衣物的供给等,都有精确的规定。这表明当时秦国(    )
    A . 人民负担沉重 B . 法律法规严苛 C . 注重经济管理 D . 奠定统一基础
  • 4. 魏主下诏,以为:“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诸功臣旧族自代(按:代,郡名,今山西省东北、河北省西北一带)来者,姓或重复,皆改之。”材料说明孝文帝改革( )
    A . 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 B . 丰富了鲜卑文化的内涵 C . 消除了民族之间的隔阂 D . 根植于对华夏文化的认同
  • 5. 下表所示信息折射出,隋朝( )                                                                                                                                                  

    事项

    概况

    出处

    修通通济渠

    公元605年,发河南诸郡男女百余万,经6个月,修成。

    《隋书·炀帝纪》

    修通永济渠

    公元608年,诏发河北诸郡男女百余万,经1个月,修成。

    《隋书·炀帝纪》

    改造邗沟

    公元605年,征淮南民数十万,数月,修成。

    《资治通鉴·炀帝纪》

    A . 运河修建技术领先世界 B . 百姓赋税沉重 C . 加强了南北地区经济交流 D . 国家体制优势
  • 6. 下表为唐代中印制糖业交流概况(部分)及出处。这可以用来佐证当时( )                                                                  

    唐代中印制糖业交流概况(部分)

    出处

    (唐)太宗遣使(天竺摩揭陀)取熬糖法,即诏扬州上诸蔗,柞沈(压汁)如其刑,色味愈西域远甚。

    欧阳修、宋祁《新唐书》

    A . 西域制糖技术在世界领先 B . 唐朝时中印之间贸易频繁 C . 唐朝制糖技术来源于天竺 D . 唐以前中国没有甜味食物
  • 7. 如题7图为中国古代时间轴图,其中阶段④的特征是( )

    A . 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B . 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C . 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D .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 8. 宋词为我们描绘了喧嚣热闹的宋朝市井生活画面,表现了江南生活的繁荣生机,传达了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到了元朝,散曲比宋词更为灵活,适应了市井演唱的需要。材料主要说明宋元时期( )
    A . 城市娱乐活动丰富 B . 文学呈现世俗化趋势 C . 通俗文化成为主导 D . 工商业市民阶层兴起
  • 9. (2023·佛山二模) 清代江南地区从事棉纺织业的家庭“往往家无斗储而被服必极华鲜”、“有乡村妇女,簪必金珰,衣必锦绣”。这反映江南地区(    )
    A . 商人群体实力雄厚 B . 生产专业化程度高 C . 消费观念发生变化 D . 妇女地位受到重视
  • 10. 《南京条约》签订后,清政府设立“五口通商大臣”专门办理对外交涉事宜,由两广总督兼任。1861年,为适应和西方国家交往的需要,清政府设立总理衙门。上述变化反映了( )
    A . 外交体制逐渐近代化 B . 清政府沦为列强的工具 C . 中国民族意识的觉醒 D . 清廷政治制度全盘西化
  • 11. 1898年,梁启超等百余人联合上书,请废除八股取士。当时会试举人闻之此举,如不共戴天之仇,拟殴打上书人。《辛丑条约》规定停止科举考试5年,没有遭到任何反抗。京师几个省都会,通洋文能翻译的人身价倍增,“昔之想望科举者,今皆改而从事此途”。这一变化体现了( )
    A . 民族抵抗意识彻底丧失 B . 科举制度受到严重挑战 C .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 D . 政府统治基础严重动摇
  • 12. 五四运动后,一些通俗的工人刊物应运而生,如《劳动界》、《劳动者》、《劳动音》等。与此同时,北京、上海等地的早期共产主义者还在工人中创办劳动补习学校。这些活动( )
    A . 表明工人成为了办报的主体 B . 为工人运动提供了物质基础 C . 促进了国民教育体系的重建 D . 为中共成立奠定了阶级基础
  • 13. (2020八上·新丰期末) 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中写道:国共分裂后,政治局遵循共产国际在城市中发动罢工、怠工和暴动的策略,但毛泽东却在远离国民党控制的地方组织农民力量及发展苏维埃区。毛泽东所采取的非正统做法,使他最终取得了共产党采用的所有策略中最大的成功。材料中“非正统做法”是指(   )
    A . 组织南昌起义 B . 发动秋收起义 C . 创建革命根据地 D . 红军进行长征
  • 14. 红军长征开始后,国民党不得不承认:红军的突围西走,使国民党军“实在是很难捕捉其踪迹而一举将其歼灭”。这说明红军长征( )
    A . 是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 B . 扭转了国共力量的对比关系 C . 彻底肃清了左倾冒险主义错误 D . 有助于红军夺取战略主动权
  • 15. 题图为1939年7月7日《新华日报》发表的宣传画。其创作主旨在于( )

    A . 承继国民革命的传统 B . 弘扬团结抗战的精神 C . 揭露日本侵略的暴行 D . 反击国民党反共高潮
  • 16. 据记载,到1948年底,山东解放区有2000多万翻身农民从地主、富农手中获得了近3000万亩土地。山东解放区农民获得土地得益于下列哪一土地政策的实施?( )
    A . 打土豪,分田地 B . 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 C . 实行耕者有其田 D . 实行了农民阶级的土地所有制
  • 17. 某纪念馆展示了一根竹竿,上面由山东莱阳县农民唐和恩刻下的众多地名,记录了他在1948年里辗转山东、江苏、安徽等省共数千里的支前之路。据此推断,唐和恩支前的是( )
    A . 辽沈战役 B . 平津战役 C . 淮海战役 D . 渡江战役
  • 18. 近日中国高校正在进行大文科改革。下表是新中国成立后,高校学习文、法、商、教育等文科学生在总学生中占比,从比值变化中,我们可以知道这一变化是由于( )                                                                                              

    时间

    1949

    1953

    1956

    文科学生占比

    33.10%

    14.90%

    9%

    A . 土地改革的需要 B . 工业化起步的需要 C .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需要 D . 大跃进运动的需要
  • 19. 1956年,美国动物园提出与中国通过交换获得一对大熊猫的要求,由于美国国务院等方面“不同意直接与中国进行动物交换”,此事做罢。1972年尼克松访华后,美国接受中国赠送的大熊猫,大熊猫到达美国后受到美国民众热烈欢迎。这一变化表明( )
    A . 中美交往给双方带来巨大的利益 B . 中美两国意识形态分歧逐渐消除 C . 国际形势推动美国转变对华态度 D . 中美两国民众价值认同趋于一致
  • 20. 我国工业经济形式在1978年时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占77.60%,集体工业占22.40%,到1998年,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下降为28.50%,集体工业上升为38.30%,同时,城乡个体工业及其他类型的工业分别占18.90%和14.30%。出现以上变化是由于( )
    A .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B .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C . 全面推行对外开放 D . 公有制经济不再占主导地位
  • 21. 2014年8月14日《解放日报》刊发《邓小平与上海改革开放》一文,写道: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世界社会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在这一重大历史关头,作为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打出了一张“王牌”。这里的“王牌”指的是( )
    A . 建立浦东开发区 B . 南方谈话 C . 设立经济特区 D . 设置沿海经济开放区
  • 22. (2022九上·西安月考) 下表是古巴比伦王国汉谟拉比在位时统治者的行为和职责。据此可以推断古巴比伦(    )

    国王汉谟拉比

    国王任命的总督

    基层公社的首领

    下令并严厉监督总督兴修水利,在位的好几个年份都作为“开凿河渠之年”而载入史册

    分管各城市和州的军事、行政、税收、司法和水利灌溉

    管理公社的土地、分配水流、管理市场、管理税收和司法等

    A . 重视发展农业 B . 法律体系严密 C . 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 D . 商品经济活跃
  • 23. 一位哥伦比亚学者在“纪念美洲发现——两个世界文明汇合50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上说,“黄金和白银的作用只是使两个大陆之间的距离更加遥远了”。由此可知( )
    A . 该学者关注殖民掠夺的后果 B . 黄金和白银阻碍世界市场的形成 C . “两个大陆”是美洲和非洲 D . 会议讨论英国人登陆美洲的意义
  • 24. (2023·中山模拟) 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众议员名额按照各州人口比例分配,各州人口数“按自由人总数加上所有其他人口的五分之三予以确定”。这一规定违背了《独立宣言》中提倡的(    )
    A . 主权在民原则 B . 天赋人权原则 C . 各州自治原则 D . 各州平等原则
  • 25. 19世纪初,英国农业劳动力人数仍多于工业劳动力人数,但到20世纪初,农业劳动力人数已不足工业劳动力的1/5。越来越多的妇女走出家庭,成为工业劳动者。这说明,工业革命( )
    A . 改变了社会劳动力结构 B . 促进女性社会地位提高 C . 导致阶级结构发生变化 D . 造成产业结构重大变化
  • 26. 《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指出:“两个学说都发现了变化的原因在于斗争一一生存斗争和阶级斗争。”这两个学说的代表人物分别是( )
    A . 达尔文、马克思 B . 但丁、莎士比亚 C . 牛顿、达尔文 D . 达·芬奇、马克思
  • 27. 1901年,美国钢铁公司成立,它首先通过抬高产品价格提升行业门槛来挤压中小公司,然后趁其财务吃紧时予以兼并或收购,最终控制全国钢产量的65%。其做法反映了( )
    A . 国家干预的加强 B . 垄断组织的发展 C . 市场竞争的激烈 D . 市场经济的衰落
  • 28. 俄罗斯高尔基文学院院长谢·叶辛曾说:“当问题表现在要一碗粥、还是要理论的时候,人们通常会选择那碗粥。你吃饱了那你就会去唱歌,如果你肚子里没食,那你只有沉默。”苏俄(联)哪项措施的实行是“选择了那碗粥”( )
    A .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 . 新经济政策 C . 国家工业化 D . 农业集体化
  • 29. 下表反映了两次世界大战之间亚非地区民族民主运动的情况,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民族解放运动( )                                                                                                                                                                            

    地区

    国家

    主要史事

    亚洲

    中国

    五四运动、北伐战争、土地革命

    印度

    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非洲

    埃及

    华夫脱运动

    拉丁美洲

    墨西哥

    卡德纳斯改革

    A . 导致世界殖民体系崩溃 B . 斗争的性质具有差异性 C . 导致了国际格局的改变 D . 出现了新生的领导力量
  • 30. 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读下图《英国社会保障投入构成百分比(20世纪50年代)》,可以看出英国社会保障( )

    A . 资金主要来源于资本家纳税 B . 实质是国民收入的再分配 C . 覆盖面比较广而且日渐完备 D . 标志国家对经济干预减少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31题16分,32题12分,33题12分,共40分)</strong>
  • 31. 货币记载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是研究人类社会历史的重要工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庄王以为币(指蚁鼻钱)轻,更以小为大,百姓不便,皆去其业。市令言之相(指楚国令尹孙叔敖)曰:“市乱,民莫安其处,次行不定。”

    ——司马迁《史记》

    河南省新乡市博物馆收藏的三枚战国时期楚国蚁鼻钱,长约1.5-1.9cm,宽约1.1cm,重量一般为

    2g左右

    A

    B

    材料二 西汉初年,市面流通有仿秦半两所制铜钱,又有三铢、四铢钱等。公元前118年,汉武帝废三铢钱改铸五铢钱。但是,由于铸币权在地方诸侯各国手中,各地铸币的技术水平及铜矿的成分参差不齐,所铸钱币的差别很大。于是,汉武帝于公元前113年,进行第六次货币改革,将铸币权从各郡国收归中央政府,由中央政府统一铸造和发行五铢钱。至此,汉王朝的货币制度才最终稳定下来,开创了739年铸行五铢钱的历史。

    材料三 宋朝初年,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商品贸易活动日益繁荣,市场对钱币的需求量骤增,以致王朝从一建国便面临着货币供给不足,及地区间货币流通被分割的局面。铁钱既笨重难携以致远,又因私铸多而流通受阻。当地一些既有信用、又有大量财富的巨富豪商,为交子在成都的最初发行提供了信用基础。此外,先进的印刷技术,也为交子的印刷创造了便利条件。

    1. (1) 从史料表现形式看,材料一A、B分别为何种类型史料,在A、B史料中提取其中可以相互印证的历史信息。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武帝货币改革的原因,并归纳其特点。
    3. (3) 根据材料三,概括交子出现的时代背景,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交子在世界货币史上的地位。
    4. (4) 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货币的认识。
  • 3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一位同学将学校阅览室的部分书籍按历史时期进行了分类:

    时期

    书籍

    19世纪末-20世纪初

    《帝制的终结》《共和肇始》

    1915-1923年

    《<新青年>文选》 A____ 《开天辟地》

    1924-1936年

    《国民革命与北伐战争》《1927:生死转折》《星火燎原》

    1931-1945年

    《华北敌后-晋察冀》 B____

    1946-1949年

    《两种命运的决战》 C____

    1. (1) 将以下书籍按历史时期进行分类,填入材料相应位置。(写序号)

      ①《民族存亡的搏斗》

      ②《大决战:人民解放军战略决战的胜利》

      ③《一个国家的青春记忆-重返五四现场》

    2. (2) 写出两位《<新青年>文选》中文章的作者。
    3. (3) 任选材料中一个时期(示例除外),结合相关书名概括一个时代主题,并运用两个及以上史实对主题进行说明。(要求:主题恰当,史实准确,能说明与主题的关系)

      示例:

      时期:1915-1923年;主题: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说明: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为新的革命力量、革命文化、革命斗争登上历史舞台创造了条件,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1921年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新民主主义革命有了坚强的领导核心,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了。

  • 33. 地标是历史的见证。阅读材料,完成下列探究。

    材料一 作为法国地标性博物馆建筑,卢浮宫收藏了不同历史时期的艺术作品。下表是卢浮宫馆藏文物名录(部分)

    名称

    年代

    作者

    《蒙娜丽莎》

    1503-1506年

    达·芬奇

    《花园中的圣母》

    1507-1508年

    拉斐尔

    《垂死的奴隶》

    1513-1515年

    米开朗琪罗

    材料二 美英法三国著名地标(部分)

    图1自由女神像,左手持一部典籍,上面刻着“1776年7月4日”

    图2威斯敏斯特宫,又称议会大厦,是英国议会所在地

    图3埃菲尔铁塔,为庆祝法国大革命胜利100周年而建造

    图4林肯纪念堂,其中的雕像上铭刻“林肯将永垂不朽,永存人民心里”

    材料三 1851年的伦敦世博会曾给世界带来太多震撼,人们在“水晶宫”里目瞪口呆地看着各种机器和工业品:高效的农业机械、印刷机械、自动链式精纺机、大功率蒸汽机……决定举办这一盛事的维多利亚女王在日记中按捺不住骄傲和自豪:“每个人会热爱这一切……把地球上所有国家的工业联合了起来,确实让人感动,永远值得纪念。”

    ——摘编自《倾听人类文明进步的声音》

    【示例】图1是自由女神像,纪念美国的独立。在美国独立战争期间,大陆会议颁布了《独立宣言》,被称为“第一个人权宣言”。

    1. (1) 材料一中的藏品是什么时期的艺术创作?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这些艺术创作的历史意义。
    2. (2) 结合材料二,仿照图1的解读示例,从图2、图3、图4中任选一幅,完成对该图片的解读。
    3. (3) 根据材料三,指出“水晶宫”建成的时代背景,并归纳材料所列展品体现了什么时代特征。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