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江苏省泰州市靖江实验学校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历...

更新时间:2023-11-08 浏览次数:19 类型:月考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strong>24</strong>小题,共<strong>24.0</strong>分)
  • 1.  古王国时期是埃及国家发展过程中的一个质的飞跃。在这期间,埃及最终完成和巩固了政治上的统一,专制王权发展到顶峰。以下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
    A . 尼罗河哺育埃及 B . 金字塔的修建 C . 象形文字的产生 D . 太阳历的产生
  • 2.  《汉谟拉比法典》规定:若奴隶忤逆主人,一经定罪,主人可以割下他的耳朵。《十二铜表法》中禁止对奴隶的尸体用香料防腐,举行丧事宴会、奢侈地洒圣水、长行列的花环、用香炉焚香;禁止平民和贵族通婚。以上这些法律都(  )
    A . 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 B . 侵犯了奴隶的权利
    C . 促进经济稳定与繁荣 D . 推动社会进步发展
  • 3.  “佛陀所传的教义,适应了当时反对婆罗门种姓特权的要求,众生平等、反对苦行,并用比较易懂的通俗语言传教,因此得到了摩揭陀等国君主的支持,受到了富人的大量布施,获得了大批信徒,很快发展成为一个大宗教。”材料主要是为了说明(  )
    A . 佛教的教义 B . 佛教的对外传播 C . 佛教的影响 D . 佛教发展的原因
  • 4.  “在希腊,山岭纵横,河流纵横,几乎没有一个大面积的整块,这种自然环境形成了“个人导向”为倾向的文化渊源,这某种程度上有利于民主制度的发展。”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 . 强调了自然环境对希腊文明的影响 B . 希腊的地理环境只能导致个人主义
    C . 希腊的地理环境只能导致民主政治 D . 政治文明完全由自然地理环境左右
  • 5.  公元前4世纪,亚历山大东征,横跨欧亚非三洲,使希腊文明遍布各地。东方的城市出现了优美的希腊式雕塑和建筑,东方的天文学和数学知识也传入希腊、西方,丰富了西方的知识宝库。材料强调了(  )
    A . 希腊文化的东方化 B . 东西方文明的衰落 C . 东方文化的希腊化 D . 东西方文明的交融
  • 6.  德谟克利特提出了“原子论”,认为宇宙万物是由微小的“原子”组成。苏格拉底指出,求得知识的最好办法是有系统的问和答;他还主张人应该“认识你自己”。这体现了古希腊在哪一方面成就突出(  )
    A . 文学 B . 哲学 C . 法学 D . 艺术
  • 7.  图中这座奇特的雕像,蕴含着一个国家早期历史的传说。这个诞生于台伯河畔、全盛时地跨三洲、地中海成为它的内湖的国家是(  )
    A . 亚历山大帝国
    B . 罗马帝国
    C . 波斯帝国
    D . 阿拉伯帝国
  • 8.  历史解释是在史事的叙述和理解的基础上,对历史事物进行的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下列对中世纪欧洲的表述中,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
    A . 法兰克王国是在罗马帝国的废墟上建立的
    B . 法兰克王国对土地的分封形式进行了改革
    C . 公元843年,查理曼的三个孙子将帝国一分为三
    D . 西欧的封君与封臣是以土地为纽带的封建等级制
  • 9.  中世纪欧洲有一句谚语:“只要你乐意,你可以一辈子待在庄园里。”欧洲中世纪庄园生产包括粮食、衣物、工具等各项生活所需,鞋帽衣服也自己制作,很多庄园有铁匠、银匠等。据此可知,这些庄园(  )
    A . 自给自足的特点明显 B . 商品经济高度发达
    C . 促进欧洲城市兴起 D . 领主占有全部土地
  • 10.  有学者这样描述中世纪:“城市兴起的过程中,我们第一次在欧洲历史上写了‘平民的传记’,一个新社会集团出现了。”这个“新社会集团”指的是(  )
    A . 农民阶级 B . 封建庄园主 C . 市民阶层 D . 工业无产阶级
  • 11. (2022·镇江一模) 某学者曾评论穆罕默德说:“他是历史中绝无仅有的三重创立者,他创立了一个民族,一个帝国和一个宗教。”他创立的宗教是(    )
    A . 婆罗门教 B . 佛教 C . 基督教 D . 伊斯兰教
  • 12. (2021九上·江油期末) “6世纪起,中国文明大规模传入日本……那些游历‘天朝’的日本人,作为热情的皈依者,回国后所起的作用更为重大。”这里的“作用”指促使日本(   )
    A . 实现了初步统一 B . 进入奴隶社会 C . 进入封建社会 D . 进入资本主义社会
  • 13.  欧洲海外扩张和殖民征服的第一个世纪--即16世纪--几乎完全为……两国所垄断。在16世纪之前,他们还徘徊在欧洲文化的主流之外,16世纪之后,两国国力威势又一落千丈,到19世纪初期,已是日落西山,奄奄一息了。但是,在整个16世纪,两国无边的疆城,庞大的财富,强盛的国力在整个世界上都是无与伦比的。这里“两国”是指(  )
    A . 葡萄牙和西班牙 B . 英国和法国 C . 德国和法国 D . 荷兰和英国
  • 14. (2022·雅安) 他的剧作展示了16世纪至17世纪初英国广阔的社会景观,表现了社会各个阶层的世态,体现了人文主义者的理想。他是(    )
    A . 但丁 B . 薄伽丘 C . 彼特拉克 D . 莎士比亚
  • 15.  “文艺复兴是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一个问答的转折,它是新文化,是当时社会的新政治、新经济要求的反映,是新兴资产阶级在思想和文化领域里的反封建斗争。”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 . 文艺复兴的实质是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
    B . 文艺复兴的出现,提升了人们对人性的重视
    C . 文艺复兴提高了人们对科学的认识,破除了迷信
    D . 文艺复兴体现了西欧国家在社会各个领域的变革
  • 16.  1846年,据时人记载:“近日洋布大行,价才当梭布三分之一。吾村专以纺织为业,近闻已无纱可纺……农民和手工业者在此冲击下纷纷破产。”导致这一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 . 《南京条约》的五口通商 B . 《虎门条约》的领事裁判权
    C . 《望厦条约》的片面最惠国待遇 D . 《黄埔条约》在通商口岸建教堂
  • 17.  洪仁玕被俘后说:“现在说我朝(指太平天国)祸害之源,即洋人助妖(太平军对清政府的称呼)之事……但如洋人不助敌军,则吾人断可长久支持。”由此可见,太平天国运动相较于以前的农民运动面临的新情况是(  )
    A . 统治阶级剥削压迫严重 B . 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
    C . 领导集团内部争权夺利 D . 组织宣传具有宗教色彩
  • 18.  漂浮在液体中的物体,在自身重力不变的情况下,外来的压力加重力小于浮力时,就会上浮,反之则会下沉。下面与图二的外力有关的史实是(  )
    A . 《辛丑条约》的签订 B . 《马关条约》的签订
    C . 《南京条约》的签订 D . 《北京条约》的签订
  • 19.  中华民国成立后,政府取消了前清规定的种种商业注册费用;商人承办厂矿企业,只要资本实业于民生、国计前途大有裨益,政府即予批准并力为保护。上述举措(  )
    A . 完备了近代工业种类 B . 降低了企业投资成本
    C . 促进了民族工业发展 D . 改变了人们思想观念
  • 20.  “对山东问题之失败而愤慨。永不签约。我们要求你们立即退出会议,与其主动投降不如被迫强占,否则责任独在于你们。”以上电报应发于(  )
    A . 戊戌变法时期 B . 新文化运动前期 C . 五四运动期间 D . 国民革命运动后
  • 21.  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共三课内容:第15课北伐战争;第16课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那么能概括本单元的合适主题是(  )
    A . 国共合作 B . 国共对立
    C . 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 D . 国共合作抗日
  • 22. (2022·河池) 这次会议结束了支配中共中央达四年之久的“左”倾教条主义错误,在事实上确立了毛泽东在中央的领导地位,使中国共产党重新焕发出蓬勃的生机和活力。“这次会议”指的是(   )
    A . 中共一大 B . 八七会议 C . 古田会议 D . 遵义会议
  • 23.  “它是中国近现代史上永远值得纪念的一个伟大事件,它准备了抗战的思想,准备了抗战的人心,准备了抗战的干部,它所展现的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已经成为中国青年乃至我们民族英勇奋斗的不竭的精神源泉。”材料中所评述的历史事件最有可能是(  )
    A . “九一八”事变 B . 五四运动
    C . “一二•九”运动 D . 西安事变
  • 24.  1947年7月23日,毛泽东致电刘伯承、邓小平:“下决心不要后方,以半个月行程,直出大别山,占领以大别山为中心的数十县,建立根据地。”上述电文发生在(  )
    A . 鸦片战争时期 B . 北伐战争时期 C . 抗日战争时期 D . 解放战争时期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strong>3</strong>小题,共<strong>26.0</strong>分)
  • 25.  地中海中部的古罗马是欧洲历史发展的缩影,关注他,让我们能更好的了解欧洲的历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罗马人认为法是高于人和先于人而存在的,也是一切人都必须遵守的,西方的法治思想即由此而来。虽然罗马法反映的是罗马社会的现实,它却成为后世西方的法学渊源和法律先导。

    材料二:它所宣扬的思想向长期以来在基督教神学笼罩下陷于沉闷窒息的西欧社会送来的一股清新的气息,令人的精神为之一振,并且把绝大部分有文化教养的人士从中世纪的昏睡中唤醒过来。 

    ——《世界史》

    1. (1)  材料中“现代西方的法学渊源和法律先导”指的是哪一法律文件?后来编纂的《罗马民法大全》对西方法学产生了什么影响?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里”指的是罗马帝国统治的哪一地区?写出基督教的创始人。 
    3. (3)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在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影响下,黑暗的中世纪时代欧洲“最美好的花朵”指什么?并根据材料指出拜占庭帝国“显繁荣灿烂之势”的原因。 
    4. (4)  材料中的“它”指的是哪一事件?它宣扬的什么思想“向西欧社会送来清新的气息”?
  • 26.  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船可能承载着一个故事、一段历史,甚至一个民族的兴衰荣辱。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探索之船】 
     
    材料一:如图一是哥伦布航海之船。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实际上,严格的全球意义上的世界历史直到哥伦布、达 ・伽马和麦哲伦进行远航探索才开始。在这以前,只有各民族相对平行的历史,而没有一部统一的人类历史。”

    【罪恶之船】 
     
    材料二图二分别是一艘行驶在大西洋上的运奴船船舱和抵港的情景。英国船运业中心利物浦的一位作家这样写道:“我们的港口是靠美洲奴隶贸易积累起来的资本建立的,以活人的血肉为代价奠定了我们事业的基础。”

    【自强之船】 
     
    材料三图三是北洋水师的战舰,或称作北洋舰队、北洋海军, 1888年正式成立。是中国建立的一支近代化海军舰队,同时也是清朝建立的四支近代海军中实力最强、规模最大的一支。

    【希望之船】 
     
    材料四如图四,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从小小红船到巍巍巨轮,从 50多名党员到9500多万名党员,中国共产党团结人民,顽强拼搏,英勇奋斗,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1. (1)  材料一中“哥伦布航海之船”到达了什么地方?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哥伦布、达・伽马和麦哲伦进行远航探索”这一历史事件对世界历史发展产生的影响。 
    2. (2)  材料中这些运奴船的出发地是哪里?材料中英国作家的话揭示出“奴隶贸易”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 (3)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这支最强舰队是哪一运动的产物?19世纪末,日本通过什么战争打败了北洋舰队?这次战争后清政府被迫与日本签订的条约对中国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 
    4. (4)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在“小小红船”上开的会议产生了什么重要影响?中国共产党在哪一事件后建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
  • 27.  历史因创新而生动,创新是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的不竭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公民大会每九年召开一次。会议一开始,传令官便宣读五百人会议审核过的提案。接着,赞成者和反对者便轮流登台发言,会场群情起伏,待双方发言完毕,便开始表决。”

    材料二: 

    ——《大国崛起的文化准备》

    1. (1)  材料反映的古希腊政治制度在谁统治时期达到全盛?写出该统治者为鼓励贫穷公民参与城邦政治采取的措施。 
    2. (2)  13、14世纪,西欧城市和农村都出现了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社会发生了变化。请写出上面所示思维导图中①②所示内容。 
    3. (3)  结合所学知识写出近代中国最早尝试政治制度改变的历史事件。列举该事件在高等教育上的创新之举。 
    4. (4)  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的成果。哪次会议将这一创新成果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5. (5)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史是一部创新史,而创新意识是新时代初中生应具备的优秀素养。请结合党的奋斗历程,简述具备创新意识需要哪些优秀素质支撑。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