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黑龙江省哈尔滨四十七中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开学...

更新时间:2023-10-27 浏览次数:19 类型:开学考试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
  • 1. (2020九上·从化期末) 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 铁受热熔化成铁水 B . 铁的冶炼 C . 用砂纸打磨除去铁制品表面的锈 D . 将铁矿石粉碎
  • 2. 由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和最多的金属元素组成的物质的化学式为( )
    A . B . C . D .
  • 3. 灯泡里的灯丝用钨制,是因为钨 ( )
    A . 导热性好 B . 有金属光泽 C . 熔点高,不易熔化 D . 硬度适中,易造型
  • 4. (2019九上·柘城期末) 下列物质中,不能用金属跟稀酸反应直接制得的是(    )

    A . 硫酸锌 B . 氯化镁 C . 氯化铁 D . 硫酸铝
  • 5. 下列反应中,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
    A . B . C . D .
  • 6. 下列物质不属于合金的是( )
    A . 黄铜 B . 青铜 C . 白铜 D . 紫铜
  • 7. 下列物质用途错误的是( )
    A . 钛合金可做人造骨 B . 焊锡可用于焊接金属 C . 不锈钢制炊具 D . 常用银做导线
  • 8. 已知三种金属能发生下列反应:三种金属与氢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
    A . B . C . D .
  • 9. 对下列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 ( )                                                                                                                                                                                    

    选项

    事实

    解释

             

    黄铜属于混合物

    由不同种原子构成

             

    水银体温计的示数发生变化

    分子间间隔发生改变

             

    很多宝石绚丽多彩

    含有某些金属原子

            

    夏天钢轨缝隙变小

    温度高,原子间间隔变小

    A . B . C . D .
  • 1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常温下金属都是固体 B . 合金的很多性能与组成它们的纯金属不同 C . 合金不能导电传热 D . 铝制品耐腐蚀因为铝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 11. 区分下列各组物质所用的两种方法都正确的是 ( )                                                                                                                                                                                                                       

    选项

    需区分的物质

    方法一

    方法二

             

    铝丝和银丝

    分别加入稀硫酸

    分别加入硝酸镁溶液

             

    铁粉和炭粉

    观察颜色

    分别加入硫酸铜溶液

             

    黄金和黄金

    分别加入硝酸银溶液

    分别加热

            

    生铁和钢

    分别加入稀盐酸

    分别加入硝酸铜溶液

    A . B . C . D .
  • 12. 在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留在滤纸上的物质是( )
    A . B . C . D .
  • 13. 有元素化合价均为价的两种金属。取等质量的分别与足量盐酸反应时,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从图示说明的函数关系,可得出的结论是( )

    A . 金属活动性顺序: , 相对原子质量: B . 金属活动性顺序: , 相对原子质量: C . 金属活动性顺序: , 相对原子质量: D . 金属活动性顺序: , 相对原子质量:
  • 14. 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正确的是 ( )                                                                                                                                                                                                                       

    选项

    物质

    少量杂质

    所用试剂和操作方法

             

              炭粉

             

    在空气中充分灼烧

             

             

             

    足量稀硫酸,过滤、洗涤、干燥

             

             

             

    过量铁粉后,过滤

            

            

             

    加足量水,过滤

    A . B . C . D .
  • 15. 在下列铁的化合物中,含铁量最高的是( )
    A . B . C . D .
二、非选择题(共70分)
  • 16. 金属在生活中随处可见,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下列生活用品主要是由金属材料制成的是  填字母。 

       

    2. (2) 制造一角硬币,不需要考虑的性质是 ____ 填字母。 
      A . 光泽好 B . 耐腐蚀 C . 能导电
    3. (3) 将黄铜片和纯铜片相互刻画时有明显划痕的是  。 
    4. (4) 我国“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关键部件供人活动的耐压球壳体是用钛合金制造的。钛合金的优良性能有  填字母等。 

      A.强度高、抗腐蚀性能好 

      B.硬度小、密度小 

      我国钛的储量居世界前列。工业制钛流程中的一步反应是: , 则的化学式为  ,在中钛元素的化合价为  。

  • 17. 铝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宝物,是现代文明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 
    1. (1) 人类冶炼和使用金属铝的时间较晚。可能是因为 ____ 填字母。 
      A . 地壳中铝元素含量少 B . 冶炼铝的技术要求高
    2. (2) 用如图所示装置证明铝与铜的金属活动性顺序。 

      将打磨光亮的铝片和洁净的铜片分别放入稀硫酸中,能证明铝比铜金属活动性强的现象是  。若将试管中稀硫酸换成另一种溶液,即可一步验证铝与铜的金属活动性顺序,则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 (3) 原子簇是若干个原子的聚集体,有望开发成新材料。某铝原子簇由个铝原子构成,其最外层电子数的总和为时相对稳定。写出该稳定铝原子簇的微粒符号:  。【铝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 18. 在“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并进行合理的分析、总结是学习化学特有的思维方式。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甲、乙是氧气变成液氧的微观示意图,在此变化前后分子  ,化学性质保持不变。 
    2. (2) 丙、丁是氧气在放电的条件下变成臭氧的微观示意图: 

           请写出臭氧的化学式  。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应在丙中补充个图戊的  填“”或“。变化后,氧气的化学性质不再保持。 

    3. (3) 结合的分析可总结出,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物质  的最小粒子。
  • 19. 分类、类比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方法。 
    1. (1) 以下四个实验中均体现金属与酸反应的两个实验是和  填字母 , 另外两个实验,反应时产生的相同现象有  。                                                                                               

      A.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B.实验室制氢气

      C.镁和稀盐酸反应

      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2. (2) 请认真阅读资料卡片,结合所学的知识,仿照组填写表格中的空白:                                                                                                                                                                               

      组别

               

               

               

      物质

      分类标准

      金属单质

       

      金属氧化物

      不属于该类别的物质

               

               

       

  • 20. 实验室现有大理石、高锰酸钾、稀盐酸及相关仪器和用品,请结合下列装置回答问题: 

     

    1. (1) Ⅰ制取二氧化碳: 
      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 ,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 (2) 对比装置的异同,选用而不用收集的理由是  。 
    3. (3) 用所选装置制取较多二氧化碳,从便于操作及回收和节约药品等角度考虑,一次性加入足量  填药品名称比较合理。 
    4. (4) Ⅱ、制取氧气:
      E中仪器的名称是  。 
    5. (5) 制取氧气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6. (6) 如图所示,若集气瓶位置固定不变,则收集过程中集气瓶口处的压强  填“逐渐变大”或“保持不变”或“逐渐变小” , 当看到集气瓶口有  的明显现象时,说明氧气已经收集满。
  • 21. 现有六种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除外,其余均为单质,且是使用最广泛的金属,为气体,它们之间的部分反应及转化关系如图所示,短线“”表示两种物质可以发生化学反应,箭头“”表示一种物质能转化为另一种物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写出物质的化学式:  ,  。 
    2. (2) B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 (3) 上述反应及转化关系,体现了的  条化学性质。 
    4. (4) 若由三种元素组成,则不能是  。填序号 

            

            

           

  • 22. 为测定生铁中铁的含量,现将生铁样品加入到稀硫酸中恰好完全反应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酸反应,杂质中不含铁元素 , 实验过程及测得的数据如下: 

    1. (1) 写出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 (2) 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为  。 
    3. (3) 该生铁中铁的含量质量分数为  。 
    4. (4) 所得滤液的颜色为  ;质量为  。
  • 23.
    1. (1) “锡纸烤鸡蛋”是一种特色小吃,它的一种做法是用“锡纸”包裹住鸡蛋,在炭火上烘烤。“锡纸”是由金属材料制成的,“锡纸”包裹的鸡蛋能被烤熟,体现了金属的物理性质是  。烧烤结束后,用水熄灭炭火,其灭火的原理是  。 
    2. (2) 叶老师化学兴趣小组收集了残留的鸡蛋壳碎片。查阅资料得知,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在不考虑鸡蛋壳中其他成分影响的情况下,小组成员进行了如下探究。 
      【进行实验】 实验一:取蛋壳碎片,除去卵壳膜,灼烧蛋壳碎片得到白色固体,冷却备用。
      【提出问题】白色固体的成分主要是什么物质? 【形成假设】 小脉猜想:是 小书猜想:是 小签猜想:是
      【实验验证】 实验二:取少量白色固体,装入一支洁净的试管中,再向试管中加入适量的水,用手触碰试管外壁,有发热现象,实验中发生反应的能量转化为 能转化为内能;
      实验三:取实验二中澄清的液体,用吸管向液体中吹入呼出的气体,观察到澄清的液体变浑浊,用化学方程式解释变浑浊的原因 。 实验四:另取少量白色固体,加入足量的稀盐酸,观察到固体表面有 产生的明显现象。
    3. (3) 【形成结论】 由实验二至实验四得出的结论是:小签猜想成立。
      【表达交流】 在实验一至实验四的过程中,没有涉及到的化学反应类型是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