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道德与法治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江苏省苏州市虎丘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道德与法...

更新时间:2023-09-24 浏览次数:22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2小题,共22.0分)
  • 1. (2023八下·姑苏期末)  2023年春晚《坑》讽刺了个别“躺平式”干部的不作为。中纪委评论:不能在其位不谋其政、不实干不担当、被动应付。这警示公职人员( ) 
    A . 要做到公正司法 B . 法定职责必须为 C . 要推进政务公开 D . 法无授权不可为
  • 2. 电视剧《狂飙》,聚焦国家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典型案例,昭示了党中央严厉打击黑恶势力、惩治腐败的坚定意志。这体现了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是( )
    A . 确认并保障公民基本权利 B .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 C . 坚持依宪治国,加强宪法监督 D . 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
  • 3. 对如图漫画最恰当的解读是( )

    A . 设置国家机构,增进民生福祉 B . 注重制度建设,削减行政权力 C . 完善监督机制,加强权力制约 D . 加强执法力度,维护社会治安
  • 4.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完善按要素分配政策制度,探索多种渠道增加中低收入群众要素收入,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下列措施中属于要素收入的是( )

    ①房屋出租

    ②社会保障

    ③技术贡献

    ④社会捐款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5. 教育部强调指出,要在青少年中加强宪法教育,推动宪法教育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这是因为( )

    ①我国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

    ②每个公民都应该认真学习宪法

    ③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④在青少年中加强宪法教育是国家生活中的最根本问题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③④ D . ②④
  • 6.  2023年3•15晚会,央视曝光了假香米内幕。“泰国香米”竟然是用香精勾兑而来,严重侵犯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假如你的家人买到了假香米,可以( )
    A . 揭露经营者的个人隐私 B . 请求消费者协会仲裁 C . 与经营者协商自行解决 D . 向当地政府提起诉讼
  • 7. 民主集中制是我国国家机构组织和活动的重要原则。能体现这一原则的有( )

    ①某村召开村民大会,由村民投票选举村委会主任

    ②某市人民法院依法审判犯罪分子

    ③某县县长在县人大常委会会议上作局面述职报告

    ④国务院要求各省政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战略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8. “国家通过各种途径,创造劳动就业条件,加强劳动保护,改善劳动条件,并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提高劳动报酬和福利待遇。”我国宪法的这个规定说明( )
    A . 有的权利同时也是义务 B . 应先行使权利后履行义务 C . 权利和义务是完全对等的 D . 放弃权利就可以不履行义务
  • 9. 一组“56789”的数据彰显着“星商分量”:长沙民营经济总量目前占全市GDP的64.8%。近十年来,民营经济为全市贡献了58%的税收、65%的GDP、70%以上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城镇劳动就业和98%的经营主体。材料表明( )

    ①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②国家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③非公有制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

    ④非公有制经济对促进生产力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A . ①④ B . ①② C . ③④ D . ①③
  • 10. (2023·成都模拟) 2023年1月6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江苏省苏州市第十五届委员会第二次会议隆重开幕。政协委员们齐聚一堂、共商大计,为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苏州新实践建言献策。对材料认识正确的是(   )
    A . 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大优势 B . 人民政协积极履行政治协商、互相监督、参政执政职能 C . 政治协商制度能反映民意集中民智,体现人民当家作主 D . 人民政协作为我国国家机关,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 11. 结合下图漫画《扎根》,要使宪法精神在我们心中扎根,以下做法符合题意的是( )

    ①认真学习宪法,领会宪法的精神实质

    ②宣传宪法,以宪法为最高的行为准则

    ③树立宪法意识,自觉维护宪法的尊严

    ④参与制定和修改宪法,让宪法更完善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12.  2023年3月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北京隆重召开。会议听取和审议国务院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审查和批准2023年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工作报告等。这表明( )

    ①人民代表大会具有最高决定权、最高监督权

    ②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对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并向其报告工作

    ③在我国,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公民

    ④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②④
  • 13.  2023年两会,“全过程人民民主”成为热词。人民民主是一种全过程的民主,所有的重大立法决策都是依照程序,经过民主酝酿,通过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产生的。下列举措与该观点相一致的是( )

    ①建立“基层立法联系点”,使广大社区群众直接行使立法权

    ②建立“人大代表社区联络站”,群发挥人大代表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

    ③实行全要素全流程监督,听取广大人民众的意见

    ④国家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司法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相互监督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14.  2023年3月16日,某地火车站一名男子为了赶时间拒不出示身份证,并暴力殴打工作人员,试图闯卡出站,被公安机关依法刑事拘留。这启示我们( )

    ①法不可违,违法必当承担刑事责任

    ②珍视自由,可以不计后果行使权利

    ③自由的实现不能触碰法律红线

    ④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5.  2023年3月15日,公安部公布打击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典型案例,涉及公民个人信息、人脸信息、购物信息、位置信息等。这警示公民( )
    A . 坚持依法行政,贯彻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B . 坚持科学立法,不断完善我国法律体系 C . 发现个人信息被泄露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 D . 坚持公正司法,惩办犯罪维护社会秩序
  • 16. 道德与法治课上,同学们对身边案例进行“公民权利微点评”,你认为点评正确的是( )
    A . 元元的爸爸被选为苏州市人大代表——每个公民都有被选举权 B . 芳芳奶奶按时收到民政部发放的高龄补贴——公民享有财产权 C . 星星小学和初中的教科书都是免费获取——公民享有文化权利 D . 薇薇实名举报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行为——公民行使政治权利
  • 17. 漫画《坚决惩治“按键伤人”》的寓意是( )

    ①司法维护正义

    ②法律具有保护作用

    ③自由是法治的保障

    ④公民要正确行使基本政治权利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8. 某市充分发挥国家司法救助扶危济困作用,在检察办案中能动履职,协同妇联、民政、乡村振兴部门等各方力量,加大对弱势群体的救助帮扶力度。下列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

    ①司法机关的工作体现了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宪法原则

    ②对弱势群体的帮扶违背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

    ③国家的司法救助是弱势群体进行维权的唯一选择

    ④国家保障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19.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要求“加快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2023年初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将义务教育突出优质均衡确立为2023重点任务,此举( )

    ①维护公民受教育权

    ②保障公民平等享有政治权利

    ③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④有利于保障未成年人的特权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20. (2023八下·高州期末) 如图漫画《必要的约束也是一种保护》给我们的启示有( )

    A . 我们需要绝对的自由 B . 法治既规范自由又保护自由 C . 法律是治国之重器 D . 自由能推动社会的进步与繁荣
  • 21. 台阶变坡道,让行动不便的人放心走出家门;播出电视节目时配备字幕,让身处无声世界的人“读懂”世界的斑斓;公共交通设置爱心座椅,让老人、孕妇、携带幼儿出行等乘客的需求得到满足……这些细节( )

    ①反映了自由是有限制的,相对的

    ②体现了一个国家和社会的文明进步

    ③说明只有不同情况差别对待才是真正平等

    ④保障了特定人群的权益,促进了社会公平正义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22. 近日,面对一名乙肝患者遭遇就业歧视后的维权求助,上海松江区人民检察院依法决定支持申请人起诉当事公司,帮助申请人维护平等就业权。这一事件说明( )

    ①司法捍卫社会的公平正义

    ②司法满足公民的一切诉求

    ③要敢于抵制不平等的行为

    ④公民的合法权益受到保护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二、分析说明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8.0分)
  • 23. 【聚焦两会,心系祖国发展】

    材料一:2023年3月,全国两会在北京召开。本次两会的重大议程之一是修订立法法,以下是立法法的修订过程:2019年,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强调,完善立法体制机制,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不断提高立法质量和效率。根据立法工作安排,全国人大常委会两次审议修正草案,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并决定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2023年3月13日,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的决定》。进一步完善了我国的立法制度。

    材料二:2023年3月10日上午,全票当选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的习近平总书记,左手抚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右手举拳,庄严宣誓一“我宣誓: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履行法定职责,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恪尽职中、廉洁奉公,接受人民监督,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努力奋斗!”

    1. (1) 根据材料一,《立法法》的修订过程体现了哪些教材观点?
    2. (2) 结合宪法知识,分析习近平主席向宪法宣誓有哪些意义?
  • 24. 【学习二十大,奋进时代伟业】                                                                  

    学习笔记1

    学习笔记2

    中国共产党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和考验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

    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1. (1) 结合学习笔记1,运用所学知识,以“我心中的党”的为题,写一篇120字左右的演讲稿。
    2. (2) 运用所学知识,从国家制度优势的角度谈谈你对我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自信。
  • 25. 【法治建设,共护黄河安澜】

    黄河是中国的母亲河。在“世界水日”“中国水周”到来之际,某校开展以“贯彻黄河保护法携手共护母亲河”的主题探究活动,请你一起参与。

    材料一:2022年10月3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经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表决通过,于2023年4月1日起花行。其中规定:禁止在黄河干支流岸线管控范田内新建、扩建化工园区和化工项目;国家鼓励、支持单位和个人参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相关活动。

    材料二:“黄河宁,天下平。”一首新时代的‘黄河大合唱’”正在唱响:在2023年全国两会上,代表们因绕开展黄河大保护积极提聚、议案,充分回应沿黄地区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环境诉求。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施行之际,各地多部门纷纷采取行动,彰显积极落实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的决心。广大人民群众也充分意识到黄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保护黄河是每一个公民的责任。

    1. (1) 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上述规定是如何体现法治与自由的关系?
    2. (2) 有人认为,只要政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能唱好新时代“黄河大合唱”,因为这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紧扣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对此观点加以辨析。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