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茂名市高州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6月期末...

更新时间:2023-09-28 浏览次数:21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
  • 1. 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的是(  )
    A . 人体感舒适温度在 B . 一支普通圆珠笔的长度约 C . 2个鸡蛋的重量约 D . 正常人10次脉搏的时间约
  • 2. 下列微粒中,不带电的是(  )
    A . 中子 B . 原子核 C . 电子 D . 质子
  • 3. 如图所示的各类杜杆中,属于费力杜杆的是(  )
    A . 起子 B . 道钉撬 C . 筷子 D . 钢丝钳
  • 4. 清代有位读书人,因风吹乱了他的书页,引发诗兴,吟了一句“清风不识字,何必乱翻书”。图是对此场景的再现,图中的箭头表示风的流向,对此情境,解释最符合科学道理的是(  )

    A . 空气流速越小的地方,气体压强越小 B . 气体压强随高度的增加而增大 C . 气体压强随高度的增加而惐小 D . 空气流速越大的地方,气体压强越小
  • 5. 初中体育考试前夕,为了获得满意的成绩,同学们每天都在认真的训练。同学们在操场上练习立定跳远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穿上底部有花纹的鞋子,是为了增大对地面的压强 B . 人站在水平地面上静止时,人的重力和人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C . 起跳后运动到最高点瞬间,若受到的一切外力突然消失,人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D . 用力蹬地起跳后还能在空中向前运动是因为惯性
  • 6. 宋代诗人陈与义在《襄邑道中》一诗中写到“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关于诗中所描述的运动及参照物,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 以船为参照物,诗人是运动的 B . “云与我俱东”是以两岸“榆树”为参照物 C . 以两岸为参照物,船是静止的 D . “云不动”是以两岸“飞花”为参照物
  • 7. 如图所示,容器中装有一定质量的水,先后按甲、乙两种方式使物体和小玻璃杯漂浮在水面上(图中细线重力及体积均不计).设甲、乙两图中物体和小玻璃杯共同受到的浮力分别为 , 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分别为 , 则(  )

    A . B . C . D .
二、填空题:(本题7小题,每空1分,共21分)
  • 8. 荷叶上两滴水珠接触时,能自动结合成一滴较大的水珠,这一事实说明分子间存在着。封闭在注射器筒内的空气很容易被压缩,该实验说明分子间有,一个大粒圆的爆米花芳香扑鼻,该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地
  • 9.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周敦顾故里有一爱莲湖,湖中种有莲花四十多种,成片绽放,蔚为壮观。清晨,落在莲花上的露珠是水蒸气(填写物态变化)而来。映在平静湖水的莲花“倒影”是莲花的(选填“影子”、“实像”或“虚像”),这是光的(选填“反射”“折射”或“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 10. 如图在甲图中刚停止沸腾的水,瓶底浇上冷水,水又重新沸腾,说明液体的沸点随气压减小而(选填“降低”或“升高”);乙图中地漏利用原理防止异味;游泳运动员身穿“鲨鱼皮”泳衣,在游泳时摩擦力(选填“增大”或“减小”)。

  • 11. 如图所示,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重为 , 受到地面对它的支持力是 , 如果小杨同学用水平向右的推力未推动,此时物体所受的摩擦力为;当推力增大到时,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所受摩擦力为

  • 12. 如图所示,人踢球时,施力物体是,踢球时,使脚疼的施力物体是;足球落地将地面砸出一个小坑,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 13. 如图所示为探究滑轮组作用的实验装置,钩码总重。实验时要竖直向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由图可知拉力大小为 , 动滑轮重 , 将弹簧测力计向上移动 , 则钩码上升的高度为(不计一切摩擦及绳重)

  • 14. 如图是某同学研究牛顿第一定律的模拟实验装置。

    ⑴为了得出科学结论,三次实验中应使小车运动到斜面底端时的速度相同,即小车应从斜面上的处静止释放;

    ⑵实验表明:表面越光滑,小车运动的距离越(填“远”或“近”),这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填“"快”或“慢”)。

    ⑶进一步推理可知,若水平面绝对光滑,则小车会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运动。

三、作图题:(本题3小题,共7分)
  • 15.  
    1. (1) 如图所示是一种抽水马桶水箱自动上水装置的示意图。当水箱内的水达到一定高度时,浮标带动杜杆压住人水口,停止上水。请在图中画出点所受竖直方向的阻力及阻力臂

    2. (2) 画出图中折射光线。

    3. (3) 如图所示,用沿斜面向上,大小为的拉力作用在重为的物体上,恰能使物体沿粗精斜面向上做直线运动。请在图中作出该物体在沿斜面向上运动的过程中,所受到的拉力、重力及支持力的示意图(提示:三个力的作用点都画在物体的几何中心上)

四、探究与实验题(本题3小题,每空1分,共20分)
  • 16.    
    1. (1) 老师要求同学们用身边的物品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小亮找到的器材有海绵和两瓶完全相同的矿泉水。

      ①该同学通过观察来反映压力的作用效果。

      ②如图所示,小亮将两瓶完全相同的矿泉水分别正立和倒立放在海绵上,其目的是控制大小相同,改变受力面积的大小。从该实验中得出的结论是

      以下实例中应用该结论的有.(多选)

      A.菜刀要经常磨一磨

      B.书包要用宽的背带

      C.汽车限重

      D.豚木鸟有个坚硬而细长的嚎

      ③接下来小亮要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的关系”,他的操作步骤是:

    2. (2) 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

      ①实验之前,杠杆的位置如图甲所示,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杜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移动(填“左”或“右”);

      ②如图乙所示,在左边刻度“2”处挂2个钩码,在右边刻度线“4”处用调好的弹簧测力计坚直向下拉,杠杆在平衡位置平衡时,测力计的示数为 , 若将测力计斜向右拉,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其示数(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③每个钩码重量为 , 保持钩码所挂在左边刻度“2”位置不变,钩码数量增加到3个,用测力计在杠杆左端刻度线“3”处竖直往上拉,测力计的示数为N

  • 17. 物理小组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1. (1) 在探究中,小组的同学发现两边砝码质量不等时,小车也处于静止状态,因为存在力;由此小组同学认为,应该把小车放在(选填“光滑”或“粗楉”)的水平桌面上进行实验;(不考虑滑轮的摩擦)
    2. (2) 更换桌面后,小组的同学向两端完全相同的小盘里加砝码,当两盘砝码的质量相等时,得出平衡力两个力大小相等结论存在不妥之处,原因是
    3. (3) 保持两盘砝码质量相等,把小车在水平桌面上扭转一个角度,松手后小车将(选填“能”“不能”)平衡。把小车扭转不同的角度是为了探究二力不在同一条直线上时,二力是否平衡;
    4. (4) 为了探究平衡的两个力是否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小组的同学用轻质小卡片代替图甲中的小车,实验装置如图乙所示,小明下一步的操作是当小卡片平衡时,用剪刀沿小卡片中间迅速剪断小卡片,发现小卡片不能保持平衡,由此可以得出二力平衡的又一个条件:
  • 18. 用压强计“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请你在认真思考、观察的基础上,回答下列问题:

    1. (1) 压强计是通过U形管中左右液面的来反映被测压强大小的。这种实验方法叫做,使用前检查装置,方法是用手轻轻按压几下橡皮膜,如果发现U形管中的液体不能灵活升降,则说明装置很可能
    2. (2) 仔细观察图A所示的“实验1”和“实验2”,回答:

      ①实验1是想验证:当液体密度相同时,液体的压强与的关系;

      ②实验2是想验证:当深度相同时,液体的压强与的关系;

      ③以上实验都采用了一个共同的科学方法,那就是法;

    3. (3) 如图B所示,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容器,分别盛有适量的水和浓盐水,菜同学用压强计鉴别这两种液体,则图(选填“a”或“b”)中装的是盐水。
五、计算题:(本题2小题,19题6分,20题7分共13分)
  • 19. 为了环保出行,减少拥堵,现在城市里很多上班族选择电动车作为上下班的交通工具。如图所示是某品牌的折叠电动车,其质量为。出厂测试时,质量为的小明骑该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用了 , 此时电动车车轮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为 , 受到的阻力为总重的0.05倍( , 空气阻力忽略不计)。求:

    1. (1) 测试时该车匀速行驶时的速度为多少?
    2. (2) 小明骑该车测试时这台折叠电动车匀速行驶时对地面的压强为多少?
    3. (3) 测试时这台折叠电动车所受的阻力为多少?
  • 20. 如图所示,有一圆柱形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现将一个边长为、密度为的正方体物块放在容器底部,物块与容器底没有紧密接触,取 , 水的密度为。求:

    1. (1) 正方体物块的质量;
    2. (2) 正方体物块对容器底的压强;
    3. (3) 当缓慢持续地向容器中注人一定量的水时,物块对容器底部的压力恰好为零,求此时水面的高度。
六、综合能力题(本题3小题,每空1分共18分)
  • 21. 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1. (1) 从图中读出物块的重力为 , 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是N:
    2. (2) 由图A、B可得:当液体密度相同时,物体越大,所受浮力越大;由B、C两个实验操作可知,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浮力大小与浸人液体中的无关;添加一杯盐水还可以验证浮力的大小与是否有关。
    3. (3) 完成实验后,又进行了如图D所示的改进实验,先将溢水杯装满水,并用电子科测出空烧杯质量为 , 将物块缓慢浸人水中,测得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 , 物块浸人水中前后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化为 , 若(用已知量和测量量表示),则可验证阿基米德原理成立。
  • 22. 为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实验小组的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和器材进行实验。

    1. (1) 将木块平放在水平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动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根据,可得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木块所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2. (2) 在木块上加放砝码,是为了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的关系;在长木板上铺上棉布或毛巾,是为了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的关系;将木块分别平放、侧放、竖放在水平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动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读出弹簧测力计示数是为了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的关系
    3. (3) 实验中,大家发现弹簧测力计示数很难稳定,于是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装置来进行实验。水平传送带的速度可以调节,定滑轮摩擦忽略不计。

      ①启动传送带,当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稳定后,木块相对于地面.,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木块所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②某次实验中,当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稳定后,改变传送带的速度大小,大家发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没有改变,说明木块所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传送带的速度大小。(填“有关”或“无关”)

  • 23.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半潜船

    如图所示,半潜船是专门从事运输大型海上石油钻井平台、大型舰船等超长超重而又无法分割吊运的超大型设备的船舶,所以半潜船的甲板要求宽阔、强度高、质量轻。半潜船工作过程如图所示,工作时,先向船体水舱注满水,巨大的甲板下沉至海面以下;待超长超重设备被拖到甲板上固定好时,排出水舱中的水,甲板上浮,到达合适吃水线时,启动蝒旋桨转动,半潜船在水面航行。已知图甲所示半潜船甲板刚好浮至水面静止时排水量为 , 另有部分参数如下表。甲板均布载荷是甲板每平方米允许承载的最大质量。质量比是半潜船结构质量与空载质量的比值,结构质量是半潜船船体材料的质量,空载质量是半潜船空载且水舱中无水时,船体材料质量和各船舶设备的总质量。(取1.)


     

    甲板均匀载荷 20t/m2
    质量比 80%
    结构质量 2×104t
    1. (1) 制作半潜船甲板,应该选择密度较的材料;水面航行时,使半潜船向前运动的动力的施力物体是
    2. (2) 下列飞行器件中,其升空原理与半潜船上浮主要原理相同的是____
      A . 风筝 B . 战斗机 C . 火箭 D . 孔明灯
    3. (3) 当半潜船依次处于图乙中三种情况时,从左到右船底受到海水的压强依次为P1、P2、P3 , 其中最大压强是
    4. (4) 当将受损船舶移动到半潜船甲板上方后,半潜船通过排水上浮,当甲板刚好浮至水面静止时,水舱中剩余的水,则受损船舶的质量为t。要符合半潜船对均布载荷的设计要求,那么,受损船舶与甲板的接触面积至少为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