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八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历史...

更新时间:2023-09-22 浏览次数:24 类型:开学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23小题,每小题2分,共46分)
  • 1. (2022·天津) 历史解释是对史实的分析或评判。下列选项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
    A . 林则徐虎门销烟 B . 英军封锁珠江口后北上 C . 陈化成吴淞口率众抵抗 D . 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 2. 有历史学习小组在进行主题学习时,选用了以下部分相关资料。该小组的学习主题最有可能是( )

    《责政新篇》书影 江南机器制造总局炮厂 维新运动期间的报纸 义和团团旗

    A . 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 B . 民族民主革命的艰巨性 C . 民族工业的艰辛历程 D . 探索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 3. 有学者说:“《辛丑条约》使中国社会的每一个人都承受了赔款之苦,在晚清最后十年里,促成社会矛盾的进一步激化。”据此可知,《辛丑条约》的签订( )
    A . 导致义和团运动爆发 B . 使中国社会性质开始发生变化 C . 推动辛亥革命的发生 D . 使中国社会面临被瓜分的危机
  • 4. 下面为1917年山西某县教育会副会长的一则日记。该日记作为例证,可用于说明哪场历史运动(事件)开展的必要性( )                                 

    新知事(县长)于昨日初夜入城,今朝接篆视事(上任)后,即诣各庙拈香行跪礼拜礼,仍是旧官僚之行为也……(新知事)由庚子、辛丑并科举人出身,非新派一流人,可望其布泽于民也。

    A . 洋务运动 B . 义和团运动 C . 辛亥革命 D . 新文化运动
  • 5. 《北京学界全体宣言》中写道:“务望全国工商各界……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今与全国同胞立两个信条: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材料所指历史事件的影响是( )
    A . 使中国开始了近代化的进程 B . 揭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序幕 C . 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D . 取得了旧民主主义革命胜利
  • 6. 民国十六年一月出版的《中国农民问题》记载:“凡我军所到,农民必担茶担水,以相慰劳,跋涉险阻,以为向导。常有手持木棍,截击敌兵,夺其枪械,以为我军效力。”材料中所提及的“军”和事件指的是( )
    A . 湖北新军和国民革命 B . 国民革命军和北伐 C . 工农红军和土地革命 D . 八路军和抗日战争
  • 7. G省红色旅游资源丰富,你觉得H处可以填( )

    A . 遵义会议旧址 B .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C . 陕北延安 D . 中共一大会议旧址
  • 8. 1936年“双十节”(中华民国的国庆节),《济南晨报》发表文章,指出“国难,国难,多难未必兴邦;国庆,国庆,请问何庆之有?”与此处国难有关的是( )
    A . 九一八事变 B . 七七事变 C . 西安事变 D . 八一三事变
  • 9. 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中国共产党曾发布一份文件宣称:在为求得与国民党的精诚团结,巩固全国的和平统一,实行抗日的民族革命战争,我们准备把这些诺言中在形式上尚未实行的部分,如苏区取消、红军改编等,立即实行。该文件最有可能出自( )
    A . “八一宣言” B . 瓦窑堡会议决议 C . 中共七大通过的政治路线 D . 中共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
  • 10. 以下资料摘录自《榆林党史与方志》记录的毛泽东在某年的一段行程,该行程发生的历史背景是( )                                 

    3月18日,离开了延安

    3月25日,在高家岭村签发了青化砭战役战报

    7月1日,在小河旮旯沟召开纪念七一大会

    8月3日,在曹家庄村开会统一意见,中共中央和毛泽东都不过黄河

    9月23日,到达神泉堡村,发表《中国土地法大纲》等重要文件

    A . 长征实现了红军的战略大转移 B . 敌后战场成为全国抗战主战场 C . 国民党发起对解放区重点进攻 D . 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到城市
  • 11. 1945年7月,黄炎培到延安考察,与毛泽东进行了窑洞对话。黄炎培在谈到历史发展时称,历朝历代都没能跳出兴亡周期律,即“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毛泽东表示:“我们已经找到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律。”新中国成立初期,为跳出这一历史周期律而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
    A . 抗美援朝,提高新中国的国际地位 B . 实行一五计划,加快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 C . 进行三大改造,努力发展国民经济 D . 建立民主法制制度,发展社会主义民主
  • 12. 如表反映的史实产生的影响是( )                                                                                                                                                  

    批次

    时间

    规模

    第一批

    1950年冬至1951年春

    在1.28亿农业人口地区进行

    第二批

    1951年冬至1952年春

    在1.1亿农业人口地区进行

    第三批

    1952年冬至1953年春

    在3000万农业人口地区进行

    A . 消除了中国农民贫困落后的根源 B . 废除了农村土地私有制 C . 彻底推翻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 D . 增强了民族自豪感
  • 13. 如图是1955年11月23日,当时全国最大的私营百货商店上海市永安股份有限公司经政府批准实行公私合营。这反映了,当时我国( )

    A . 工业生产效率显著提高 B . 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发生了变化 C . 计划经济体制开始建立 D . 初步改变了落后的工业面貌
  • 14. 制作时间轴可以帮助我们梳理历史线索,下列时间轴包含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前期建设的4个发展历程。对以下4个发展历程分析正确的是( )

    A . a阶段为国家工业化建设奠定初步基础 B . b阶段中中国的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C . c阶段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建设初级阶段 D . d阶段中国民主法治建设取得重大成就
  • 15. 1979年,时任广东省委第一书记的习仲勋向中央建议:“如果给广东一个特殊政策,经济可能几年就上去了。”福建省也提出建立出口加工区的要求。后来中央出台的政策是( )
    A . 国有企业改革 B . 开放沿海城市 C . 设立经济特区 D . 加入世贸组织
  • 16. 1987年,深圳市政府颁布《关于鼓励科技人员兴办民间科技企业的暂行规定》。同年,深圳市政府公开拍卖了一块国有土地使用权。1993年,深圳产权交易所成立,2000年改制为产权交易中心,面向国内外和各种经济成分进行产权交易。深圳的发展历程表明( )
    A . 我国已经放弃计划经济体制 B . 国家干预经济管理模式强化 C . 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成为共识 D .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稳步推进
  • 17. 《我国经济建设的历史经验》文章中提到:“中国的经验第一条就是自力更生为主。我们很多东西是靠自己搞出来的……这样,就可以振奋起整个国家奋发图强的精神。”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的科技成就中,能印证这一观点的是( )
    A . 首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B . 成功培育杂交水稻 C .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D . 掌握载人航天技术
  • 18.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江泽民阐明了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 B . 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C . 中共十五大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D .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 19. 1969年以前,与中国建交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仅有西欧的法国等6个国家。到1973年底,我国已基本上完成同美国以外的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建交过程。这一突破的主要原因是( )
    A . 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开始 B .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C . 中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 D . 欧洲一体化进程大大加快
  • 20. “坐上那动车去台湾,就在那2035年,去看看那外婆澎湖湾,……坐上那动车去北京日夜思念啊在心中,去看看那天安门上太阳升,……去看看那红旗漫卷映山红,还有那伟大复兴的中国梦。”2021年一曲《2035去台湾》爆红网络,引发共鸣。此曲走红说明( )
    A . “一国两制”已成两岸民众共识 B . 两岸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C . 祖国统一是民族复兴的必然要求 D . 两岸人民都赞成“九二共识
  • 21. 由于历史环境的不同,古代文明星现出多元发展格局。按照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下列古代文明的成果( )

    ①颁布《汉谟拉比法典》 ②创立佛教 ③修建胡夫金字塔 ④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

    A . ①③④② B . ②①④③ C . ③①②④ D . ④②①③
  • 22. 公元前5世纪中后期,一个雅典家庭的成员如表。该家庭有资格担任雅典城邦公职人员的人数是( )                                                                                                                                                                                

    男主人

    女主人

    儿子

    女儿

    仆人

    外邦客人

    拉奥

    洛狄斯

    巴克

    欧尼德

    阿夫瑞

    芳格斯

    40岁

    39岁

    15岁

    12岁

    50岁

    46岁

    A . 1人 B . 2人 C . 3认 D . 4人
  • 23. 公元前509年,罗马建立了共和国,这一时间也可表述为(    )
    A . 公元前5世纪初 B . 公元前5世纪末 C . 公元前6世纪初 D . 公元前6世纪末
二、非选择题(2大题,共24分)
  • 24. 中国共产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百年恰是风华正茂。广州是二千二百多年的老城市,在为民族复兴的百年奋斗历程中焕发新活力。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如图四幅图片所示事件,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①中共十八大 ②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③开国大典 ④中共一大

    材料二:2023年4月7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广州市松园同法国总统马克龙举行非正式会晤。习近平指出,了解今天的中国,要从了解中国的历史开始。广州是中国民主革命的策源地和中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

    ——摘编自《学习强国·头条新闻》2023年4月7日

    1. (1) 根据材料一:填写表格(只填写编号)。                                                                                                                                                

      历史时期

      图片编号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及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时期

      改革开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2. (2) 结合所学知识,试举两例说明材料二观点——“广州是中国民主革命的策源地和中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
    3. (3) 综合上述材料,请向来广州的客人谈谈你对广州的认识。
  • 25. 汲取精神之源,凝聚奋进力量,坚持中国道路。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国共产党人精神及主要内涵           

    ①抗美援朝精神

    祖国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为了祖国和民族的尊严而奋不顾身的爱国主义精神,英勇顽强、舍生忘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不畏艰难困苦始终保持高昂士气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为了完成祖国和人民赋予的使命、慷慨奉献自己一切的革命忠诚精神,为了人类和平与正义事业而奋斗的国际主义精神

    ②脱贫攻坚精神

    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

    ③井冈山精神

    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断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

    ④特区精神

    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

    ——整理自《中国共产党简史》

    材料二: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都要注意学习和借鉴外国经验。但是,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从来不能得到成功。这方面我们有过不少教训。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

    ——邓小平《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词》

    材料三: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党在百年奋4中始终坚持从我国国情出发,探索并形成符合中国实际的正确道路……只要我们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一定能够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

    材料四: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的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的奇逢,中国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现代化历程,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之典范的中国式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新的不同于西方现代化的发展道路,丰富了人类探索现代化的多元图景和多元路径,为人类文明多样性发展提供了新的样态。

    ——摘编自薛金华《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进程及世界意义》

    1. (1) 请将材料一①-④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按照它们出现的时期进行排序。

      依据材料二,从中国的实际出发,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年代开创了什么道路?

      依据材料三,概括指出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中获得了哪一历史经验。

    2. (2) 结合所学知识,从上述四则材料中提取信息,自拟一个观点,并结合史实进行论述。要求:观点明确,论证充分,史论结合,价值观正确,不得照搬材料。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