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地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江西省临川县名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册地理第一次月考...

更新时间:2023-09-29 浏览次数:16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2*25=50分)
  • 1. 下图为某地等高线地形(单位:m)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a—b段河流流向是( )
      A . 由南向北 B . 由东北向西南 C . 由西南向东北 D . 由东向西
    2. (2) 某研学小组赴该地地理考察,夜晚宿营地点排除①处的主要原因是( )
      A . 处于阴坡,气温较低 B . 距河较远,取水不便 C . 位于山脊,风力较大 D . 处于河谷,山洪易发
    3. (3) ②处修建了水泥厂,其原料主要来自    ③处采石场,为了运输原料,计划修建一条公路,研学小组设计了四条路线,其中比较合理的是( )
      A . B . C . D .
  • 2.  2023年4月20日发生了罕见的日全食与日环食混合的日全环食天象,最佳观测地位于印度尼西亚的比亚克岛(136°E,1°S)。本次日食开始于9时34分(北京时间),食甚时刻为12时16分,结束于14时59分。完成下面小题。
    1. (1) 在比亚克岛能观测食甚现象最晚的地方时为( )
      A . 10时40分 B . 13时20分 C . 13时16分 D . 16时03分
    2. (2) 该日,比亚克岛( )
      A . 日出方位东偏北 B . 昼长夜短 C . 正午物体影子朝北 D . 正午太阳高度约66°
    3. (3) 未来一个月( )
      A . 地球公转速度变快 B . 抚州市昼变长、夜变短 C . 太阳直射点南移 D . 抚州市正午太阳高度变小
  • 3. 北京时间2022年7月27日12时12分,由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总研制的“力箭一号”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采用“一箭六星”的方式,成功将六颗卫星送入预定轨道。该日,酒泉的日出时刻6:20,日落时刻20:44(皆为北京时间)。完成下面小题。
    1. (1) 酒泉的经度约为( )
      A . 115°E B . 97°E C . 103°E D . 93°E
    2. (2) 未来两个月,酒泉当地( )

      ①正午太阳高度角逐渐减小②白昼时间逐渐变长③日落方位逐渐南偏④日出方位逐渐北偏

      A . ①③ B . ②④ C . ②③ D . ①④
    3. (3) 下图示意二分二至日地球公转位置示意图,发射当天地球位于图中哪个点附近( )

      A . A B . B C . C D . D
  • 4. “泰坦号”是一艘潜水器,是美国某公司为一项旅游观光项目所设计,该项目可带领游客在海底参观深3800米的“泰坦尼克号”沉船残骸(下图为其沉没地点,41.7°N、49.9°W附近,距纽芬兰岛东南约700千米),可潜至水下4000米,最多可载5人。2023年6月18日凌晨4时左右“泰坦号”被母船“极地王子号”从纽芬兰岛的圣约翰港口拖出,前往“泰坦尼克号"沉船残骸所在地。在下水1小时45分钟后,潜艇与母船失去联系。美国和加拿大等国救援队经过几天争分夺秒搜救后,6月22日证实该潜水器已经在水下发生解体,5名乘员全部遇难。2023年6月21日是夏至日。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泰坦号”潜水器从离开纽芬兰岛到其被证实解体的几天内( )
      A . 北京正午日影逐渐变长 B . 纽约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变大 C . 南安普顿的日出逐渐偏向东北 D . 哈尔滨的昼长始终比海口长
    2. (2) 纽芬兰岛表面岩石裸露,湖泊、沼泽星罗棋布,海岸十分曲折,多峡湾、岛屿。产生此现象的主要动力是( )
      A . 冰川侵蚀作用 B . 岩浆喷发作用 C . 全球气候变暖 D . 风力堆积作用
    3. (3) “泰坦号”潜水器下潜过程中( )
      A . 水温逐渐增加 B . 盐度逐渐升高 C . 浮游生物逐渐增多 D . 水体压强越来越大
  • 5. 对日影和太阳高度变化的观测可以判断地理位置、地方时等要素。左图为甲地某日日出至日落期间标杆的日影变化示意图,当日影朝正北方向时,标杆长度与其日影长度相等。右图为乙地同一日正午时刻的太阳高度示意图。图中时间均为北京时间。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观测当日( )
      A . 甲地昼长夜短 B . 乙地昼短夜长 C . 甲地昼长大于乙地 D . 甲乙两地昼夜等长
    2. (2) 甲地位于乙地( )
      A . 东南 B . 西南 C . 东北 D . 西北
  • 6.  2023年4月30日,为期5天的第48届日内瓦国际发明展在瑞士日内瓦闭幕。图为国际发明展期间某时刻日期分布图,阴影部分表示4月29日,非阴影部分表示4月30日,每条经线之间的间隔相等,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完成下面小题。

    1. (1) 图示时刻,北京时间为( )
      A . 4月29日20时 B . 4月29日14时 C . 4月30日17时 D . 4月30日14时
    2. (2) 该届国际发明展期间,a、b、c三地( )
      A . a地所受地转偏向力最大 B . 正午太阳高度均逐渐增大 C . 自转线速度b地大于c地 D . 日照时间均越来越长
  • 7. 下图为甲、乙两地正午太阳高度差值△H(△H=H甲-H乙)的年变化规律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图中①~④线段所示4个时段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 ①时段内甲地昼变短夜变长 B . ②时段内甲、乙分处直射点的两侧 C . ③时段内甲地东南方向日出 D . ④时段内乙地的日落时间越来越晚
    2. (2) 若乙地正午时北京时间为14时,则乙地对称于球心的地球另一端坐标是( )
      A . 90°E,5°S B . 90°E,5°N C . 30°W,20°N D . 90°W,20°S
  • 8. (2017高一上·南昌月考) 关于地球的公转,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公转轨道是椭圆,太阳位于椭圆的中心 B . 地球运行至近日点的时间大致是每年的一月初 C . 地球公转一周所需的时间是365天5时48分44秒 D . 地球公转的线速度和角速度都是匀速的
  • 9. 杭州(30°N)某同学对传统的太阳能热水器进行改造(如图):将太阳能热水器集热板装在一个大玻璃箱里,并将热水器的支架改造成活动形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该同学将集热板装在玻璃箱里的用意是( )
      A . 防风 B . 保温 C . 防沙尘 D . 防漏水
    2. (2) 一年中,活动支架最短的日期是( )
      A . 春分日 B . 夏至日 C . 秋分日 D . 冬至日
    3. (3) 为了充分利用太阳能,尽可能使一年内正午太阳光线与集热板保持垂直,集热板与地面夹角的调整幅度为( )
      A . 23°26′ B . 30° C . 46°52′ D . 60°
  • 10.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劳动人民独创的文化遗产。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在二十四节气中最临近近日点的是( )
      A . 大雪 B . 小寒 C . 小暑 D . 大暑
    2. (2) 从含义上,可以对二十四节气进行归类,其中惊蛰反映的是( )
      A . 季节变化 B . 水热状况 C . 物候现象 D . 作物长势
    3. (3) 读下面的“日照图”,此时,全球分居在6月22日和23日两天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22日的经度范围约占全球的1/3 B . 22日范围小于23日 C . 北京此时位于23日 D . 北京此时位于22日
二、综合题(50分)
  • 11.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为某日世界光照示意图,其中EDF为一条完整的晨昏线,D所在经线向东到C所在经线区域与全球其他地区日期不同。每两条相邻经线之间的间隔经度数相等。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 (1) 归纳此日全球正午太阳高度分布规律
    2. (2) 描述此日南半球昼夜长短分布规律?
    3. (3) 此时,在赤道上处于黑夜且位于东半球的经度范围是
  • 12.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柴达木盆地是我国海拔最高的盆地,四周被高大山地包围,其中乌兰乌苏河附近山地红层地貌广布,盆地气候极端干旱 , 盐湖众多。柴达木河位于盆地最东部,上游托索河和乌兰乌苏河汇合后形成中游香日德河,最后向西汇入霍布逊湖,是一条富有观赏价值的红水河,成为旅游打卡圣地“红河谷”。香日德河平常呈淡红色,一到夏季,河流变成鲜红色,并在交汇处形成鲜明的“红配绿”河流景观。下图为柴达木河水系图。

    1. (1) 简述柴达木河流域的地形特征。
    2. (2) 比较柴达木河流域湖泊性质的差异,并分析原因。
    3. (3) 香日德河夏季河水颜色变红,请给出合理解释。
  • 13.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三亚市地处海南岛南端(甲图),每年有两次正午出现“立竿无影”现象(乙图),该市某地其中一次出现在6月1日。三亚的季节变化特征与天文含义上的四季差异很大。每年冬季有大量的候鸟老人在三亚过冬。丙图示意三亚全年气温变化。

    1. (1) 估算三亚市某地再次出现“立竿无影”现象的日期,并说明判断理由。
    2. (2) 分析三亚市四季变化不明显的原因。
    3. (3) 比较三亚市冬季和夏季日温差的大小,并分析其主要原因。
    4. (4) 简析三亚吸引大量候鸟老人在此过冬的原因。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