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道德与法治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江西省南昌二十八中教育集团联盟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

更新时间:2023-09-18 浏览次数:50 类型:开学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共48.0分)
  • 1. 网上交往开辟了人际交往的新通道,但也带来了很多不确定的因素。近年来,中小学生因网上交友被骗财、受伤害的案件时有发生。这警示我们( )
    A . 远离网络,避免侵害 B . 加强监管,完善法规 C . 不交网友,保护隐私 D . 增强自我保护,恪守底线
  • 2.  2023年1月1日起,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正式施行。《妇女权益保障法》的修订是根据新时代妇女工作特点和妇女事业发展要求,回应社会关切,进一步完善了对妇女权益的保障。这说明( )
    A . 规则的改进要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 B . 我国妇女享有不受法律约束的特权 C . 有了正义的制度就能实现社会公平 D . 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需经常修改
  • 3. 河南新乡一名叫光年的5岁男孩用3年时间留了35厘米长的头发,只为捐给患癌小朋友。小光年说,大家看着他的长发,都以为他是小女生,他因此很伤心,但只要一想到能帮助到有需要的人,他还是想坚持下去。小光年的行动让我们明白( )
    A . 承担责任伴随着获得回报的权利 B . 奉献社会,需要我们爱岗敬业 C . 关爱他人要心怀善意、尽己所能 D . 帮助他人时不伤害他人自尊心
  • 4. (2023·江西) 某景区两名男子装扮成孙悟空,拉着游客合影后,再向游客强行收费。游客对此感到气愤,于是报了警。民警经调查取证,认定两人行为违法,对其予以行政拘留处罚。该案例启示我们(   ) 

    ①法律禁止做的坚决不做 

    ②要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③报警是维权的最后屏障 

    ④犯罪行为会受到刑罚处罚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5. 陈某因此前向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求职未被录用,心生不满,于是捏造制作了多张“怒怼领导、发泄情绪”的微信聊天记录截图,并发布在网络社交平台,造成恶劣影响。陈某因故意散布谣言被行政拘留。这给人们的警示有( )

    ①劳动权受侵害要按法定程序维权

    ②现实社会有自由,网络空间无自由

    ③法治与自由相互联系,不可分割

    ④有边界才有秩序,守底线才享自由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6. (2023·江西) “有一种安全叫祖国接你回家。”2023年4月29日,343名自苏丹撤离的中国公民平安回到祖国怀抱。脱险的激动、回家的温暖,以及身为中国人的自豪,都浓缩成一句“强大的祖国是我们坚强的后盾”。这让我们感受到(   ) 

    ①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息息相关 

    ②国家强大是人民利益的重要保障 

    ③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完全一致 

    ④中国为全球治理贡献了中国智慧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7. (2023·江西) 为及时发现侵害群众利益的“微腐败”行为,江西某县试点打造“码”上监督平台,让民生资金的使用发放等详细情况上网,老百姓一“扫”即可登录、一“点”即可查询、一“键”即可举报。该平台的打造(   )
    A . 拓宽了公民行使监督权的渠道 B . 体现了公民参政议政水平不断提高 C . 表明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公民 D . 有利于进一步扩大公民的政治权利
  • 8. 为促进“双减”政策的落地,萍安中学带领学生走进田间地头,让学生们在劳动中感受,在实践中体会,在动手操作中收获。体会了劳动的艰辛,也明白了收获必须付出。开展劳动教育( )

    ①有利于培养学生们的劳动价值观

    ②是减轻学生学业负担的唯一途径

    ③有利于培养学生们的动手操作能力

    ④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法治意识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②④
  • 9. 计某在明知他人实施信息网络犯罪的情况下,仍然提供自己及朋友的多张银行卡帮助他人流转犯罪资金牟利,最终被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十个月,缓刑一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一万元。这警示我们( )

    ①要增强法治观念,自觉守法

    ②刑事违法性是犯罪的最本质特征

    ③一切违法行为都要受到刑罚处罚

    ④要珍惜美好生活,远离犯罪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10.  2023年3月10日,人民大会堂大礼堂内,新当选的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近3000名全国人大代表见证下,左手抚按宪法、右手举拳,庄严宣誓。进行宪法宣誓,是因为( )

    ①宪法是其他普通法律立法的基础

    ②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③宪法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权力的保障书

    ④有利于增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宪法意识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11. (2022八下·罗山期中) 以下是王珂家最近发生的几件事,其中涉及公民基本义务的是(    )

    ①爷爷开始领取养老保险金   

    ②表哥报名参军,成为一名义务兵

    ③爸爸彩票中奖后依法缴纳个人所得税   

    ④叔叔作为选民,参与了区人大代表的选举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②④
  • 12.  2023年2月16日,江西省委召开民营企业座谈会,强调要着力构建新型政商关系,敢于担当,勇于作为,大力营造高效便利的政务环境、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和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支撑。这表明( )
    A . 民营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 B . 政府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C . 江西鼓励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D . 民营经济是我国经济制度的主体
  • 13. (2023·江西) 2023年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指出,五年来,人民法院坚持实事求是、有错必纠,依法纠正重大刑事冤错案件26件53人。这表明(   )
    A . 行政机关坚持依法行政 B . 人民法院依法行使检察权 C . 立法机关坚持科学立法 D . 司法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
  • 14. (2023·江西) 如表的会议通知反映出(   ) 

    通知

    各位村民议事会成员:

    拟于5月19日9时30分,在村会议室召开2023年第六次议事会,议题如下。

    1.议决修建文化墙。

    2.议决增聘一名卫生管理员。

    幸福村村民议事会

    2023年5月18日

    A . 我国公民能够直接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 B . 村民议事会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力机关 C .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D .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 15. 今天,平等已成为当今社会的主旋律。但是在社会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还存在着“性别歧视”“身高歧视”“职业歧视”,甚至“收入歧视”等现象。面对这些现象,青少年应( )

    ①敢于抵制不平等行为

    ②依法严惩此类行为

    ③要学会换位思考,尊重他人

    ④维护自身权益,追求绝对公平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6. 电视剧《狂飙》讲述了一线刑警安欣对社会正义的坚守和追求。在长达二十年的生死搏斗中,安欣最终将以高启强为首的黑恶势力连根拔起,高启强被判死刑。《狂飙》告诉我们( )

    ①法律是维护正义的有利保障

    ②正义是社会文明的唯一尺度

    ③正义也许会迟到,但永远不会缺席

    ④公民只要有正义感就能够守护正义

    A . ①③ B . ①② C . ②④ D . ③④
二、分析说明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2.0分)
  • 17. 如表是中学生小华生活中的三个情境,请结合具体情境,运用所学知识,写出你的建议及理由。                                                                                                                                                  

    生活情境

    我的建议(或做法)

    我的理由

    ①早晨上学,妈妈骑电瓶车送小华不戴头盔。

    ②在公交车上,发现一名男子在对身边的乘客行窃。

    ③学校计划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小华回家对妈妈说,自己准备报名参加。可妈妈不同意小华参加,说中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

  • 18. 道德与法治课上,同学们围绕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展开主题学习。
    1. (1) ◎在时政播报环节,小赣向同学们展示了一则时事材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

      第三号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的决定》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于2023年3月13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23年3月15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习近平

      2023年3月13日

      从这则时事材料中,你明白了哪些道理?

    2. (2) ◎在小组讨论环节,同学们围绕立法法的一条规定进行分析。                                 

      第三十九条列入常务委员会会议议程的法律案,法律委员会、有关的专门委员会和常务委员会工作机构应当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听取意见可以采取座谈会、论证会、听证会等多种形式。

      这一规定有利于公民行使这一基本权利,增强公民的意识。

  • 19. 【学习二十大,争当好少年】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之后,各地掀起学习的高潮。某校八年级(1)班同学开展“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主题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其中。

    【感悟认知】

    ◎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治国有常,利民为本,为民造福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励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坚持精准扶贫、尽锐出战,打赢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脱贫攻坚战,全国八百三十二个贫困县全部摘帽,近一亿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九百六十多万贫困人口实现易地搬迁,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1. (1)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国共产党的认识。
    2. (2) 上述内容体现了宪法的哪一基本原则?请列举我国践行这一原则的事例。
    3. (3) 【析事明理】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要完善分配制度,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坚持多劳多得,鼓励勤劳致富,促进机会公平,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坚持男女平等基本国策,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

      党的二十大报告为什么强调要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4. (4) 【当好少年】学习二十大,争当好少年。我们中学生应该如何迎接更好的明天?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