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揭阳市惠来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

更新时间:2023-09-30 浏览次数:26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6.0分)
  • 1.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这次期中考,我们虽然取得优秀的成绩,但老师仍怂恿我们不断努力,做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B . 前几天,我跟家人去了我县的河田林樟,那里的红色旅游景点、奇山异水,美不胜收 C . 在学习上喜欢刨根问底的学生,学习成绩通常都不会低的。 D . 也许你是有理的,但如此咄咄逼人 , 令人很不舒服。
  • 2.  对下列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让•乔诺的《植树的牧羊人》塑造了一个普通农民的伟大事迹。(将“事迹”改为“形象”) B . 即使我国在防疫工作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决不能放松警惕,要时刻绷紧防疫这根弦。(把“即使”改为“虽然”) C . 天气慢慢变冷了,同学们要注意保暖,切忌不要受凉感冒。(将“慢慢”改为“逐渐”) D . 母亲带了浑身黄色的一只小猫回来。(把“浑身黄色的”调到“一只”的后面)
二、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10.0分)
  • 3. 默写古诗文。
    1. (1)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  。”(《述而》)
    2. (2)  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把明月人格化,表达对友人不幸遭贬的深切同情与关怀的诗句是:  ,  。
    3. (3)  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中,描绘在江南暮春时节,年老病弱的诗人竟又和故人重逢的诗句是:  ,  。
    4. (4)  李商隐的《夜雨寄北》中暗示诗人仕途失意,羁旅他乡,思归不得的抑郁愁苦之情的诗句是:  ,  。
    5. (5)  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中,描写诗人他静听着窗外肆虐的风雨,并把这些音响编入梦境,成为为国征战的铁骑踏冰之声的诗句是:  ,  。
三、名著阅读(本大题共1小题,共10.0分)
  • 4. 阅读下列名著选段,做后面题目。 

    ①只见妖精一只手举着火尖枪,站在那中间的一辆小车儿上,一只手捏着拳头,往自家鼻子上捶了两拳。八戒笑道:这厮放赖不羞!你好道捶破鼻子,淌出些血来,搽红了脸,往那里告我们去耶?那妖魔捶了两拳,念个咒语,口里喷出火来,鼻子里浓烟迸出,闸闸眼火焰齐生,那五辆车子上,火光涌出。连喷了几口,只见那红焰焰、大火烧空,把一座火云洞,被那烟火迷漫,真个是熯天炽地。……这行者神通广大,捏着避火诀,撞入火中,寻那妖怪。那妖怪见行者来,又吐上几口,那火比前更胜……行者被他烟火飞腾,不能寻怪,看不见他洞门前路径,抽身跳出火中。

    ②行者笑道:嫂嫂要见令郎,有何难处?你且把扇子借我,扇息了火,送我师父过去,我就到南海菩萨处请他来见你,就送扇子还你,有何不可!那时节,你看他可曾损伤一毫?如有些须之伤,你也怪得有理,如比旧时标致,还当谢我。罗刹道:泼猴,少要饶舌!伸过头来,等我砍上几刽!若受得疼痛,就借扇子与你……

    1. (1)  请用简洁的语言分别概括以上两个不同章节的选段描绘的故事情节。 

      ①  

      ② 

    2. (2) 联系原著说说,文中的“嫂嫂”为何不借扇子,而且还要砍死孙悟空呢?
    3. (3) 请联系原著,按要求填写人物名称。 

      ①先后变成美女、老婆婆和老公公的来骗唐僧师徒的妖怪是:  。 

      ②“官封弼马心何足,名注齐天意未宁。”这副对联写的是:  。

四、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2小题,共24.0分)
  • 5. 阅读,回答问题。 

    “我倒很想知道,他们的衣料究竟织得怎样了。”皇帝想。不过,当他想起凡是愚蠢或不称职的人就看不见这布的时候,他心里的确感到有些不大自然。他相信自己是无须害怕的。虽然如此,他仍然觉得,先派一个人去看看工作的进展情形比较妥当。全城的人都听说这织品有一种多么神奇的力量,所以大家也都渴望借这个机会来测验一下:他们的邻人究竟有多笨,或者有多么傻。

    “我要派我诚实的老大臣到织工那儿去。”皇帝想,“他最能看出这布料是什么样子,因为他这个人很有理智,同时就称职这点来说,谁也不及他。”

    这位善良的老大臣来到那两个骗子的屋子里,看见他们正在空织布机上忙碌地工作着。

    “愿上帝可怜我吧!”老大臣想。他把眼睛睁得特别大,“我什么东西也没有看见!”但是他没敢把这句话说出口来。

    那两个骗子请他走近一点,同时指着那两架空织布机问他花纹是不是很美丽,色彩是不是很漂亮。可怜的老大臣的眼睛越睁越大,可是他仍然看不见什么东西,因为的确没有什么东西可看。“我的老天爷!” 他想A“难道我是愚蠢的吗?我从来没有怀疑过自己。 这一点决不能让任何人知道。难道我是不称职的吗?不成B我决不能让人知道我看不见布料。”

    “嗳,您一点意见也没有吗?”一个正在织布的骗子说。

    “哎呀,美极了!真是美妙极了!”老大臣一边说,一边从他的眼镜里仔细地看,“多么美的花纹!多么美的色彩!是的,我将要呈报皇上,我对这布料非常满意。”

    “嗯,我们听了非常高兴。”两个骗子齐声说。于是他们就把色彩和稀有的花纹描述了一番,还加上些名词。老大臣注意地听着,以便回到皇帝那儿去的时候,可以照样背出来。事实上他也这样做了。

    1. (1) 在派大臣去看布料之前,皇帝“想”了许多。从这些“想法”里可见皇帝是个怎样的人?请举一例作简要分析。
    2. (2) 文中A、B两处正确的标点符号应该是:(用符号表示,不要用文字说明) 

      ①A  

      ②B 

    3. (3) 上文画波浪线句子属于什么描写?有何作用?
  • 6. 阅读,回答问题。

    乡间蜂事

    ①在乡间,蜜蜂这小精灵是极受欢迎的。

    ②乡人对堂前的燕子、屋后高树上的喜鹊窝总有一种特别的情感。其实喜鹊、燕子并不能为他们带来些许物质上的指望,但他们认为自家屋子周围有这些生灵的鸣叫与飞舞,家中就会增添许多热闹的气氛,艰辛的生活也就仿佛多了许多盼头。

    ③而对蜜蜂,乡人更视其为天虫地宝,他们坚信只有家庭平安、和顺,蜂群才会嘤嘤嗡嗡地飞到那家定居下来。蜂群会让主人家好几天都眉开眼笑的,一则可以取蜜,有一份口福,更重要的是那些飞舞的小精灵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一份热闹、一份希望、一些艰辛生活之外的憧憬。

    ④到了分蜂时节,自家木屋板壁的缝隙处有了拖长后腿慢慢悠悠探查的“向蜂”时,乡人就会放下一天的活计,匆忙从楼上取下一个半米高的圆木桶来,认真扫去桶上的灰尘,朝桶盖上面喷些淡盐水或涂抹些蜂蜜,再把木桶小心翼翼地置放在向蜂探查的地方,然后静静地伫立一旁,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着蜂群的到来。眼见着飞舞的向蜂愈来愈多,一旁的人就格外起了精神,如若一切顺利,不久之后就会有一群蜜蜂嘤嘤嗡嗡从天而降,熙熙攘攘钻进圆木桶里。那样的情景会让一旁的人高兴得手舞足蹈。然而多数时候是热闹一阵之后,向蜂们舔净桶盖上的蜂蜜便各自散去,场面渐渐冷静下来,最后只余下一个孤零零的圆木桶和旁边一颗颗失落的心。

    ⑤然而蜜蜂的爽约并不会丝毫打消乡人们对其期盼的热情,因为他们知道这些小精灵的到来很不容易。

    ⑥在分蜂时节,有蜂群的人家大多会有人在家守着家中那些宝贝,一旦分蜂了,待蜂群出门一小半,乡人就急忙用早已准备好的水不断地向蜂群前端泼去,蜂王身上沾了水不能远飞,蜂群就会在就近的树枝上结成球状,主人家就会乐呵呵地拿一个蜂桶盖把他们“招请”回去,安置在另一个空桶里。有时蜂群飞到半途,飞得低了些,被山坡上干活的人发现了,那人就会急忙扔下手中的农活,抓起地上的泥沙,一路追赶着不断朝蜂群扔去。蜂群经不住这有些蛮横的挽留,只好停留下来,而那追蜂人便欢天喜地地奔回家取蜂桶去。还常会见一些乡人左手举着蜂桶盖,右手捏着小枝叶轻轻向上扫着结球的蜂群,嘴里还念念有词:蜂王上盖,蜂王上盖……等到全部蜜蜂爬上蜂桶盖,才会长长地出一口气,小心翼翼地端着蜂桶盖回家去。

    ⑦此时乡人的话题多是关于蜜蜂的。 得到蜂群眷顾的人家自是说得眉飞色舞,欢喜之情溢于言表,仿佛生活一下子光亮起来了。而那些没有蜂群眷顾的人家自是神情黯然,然而也并没有完全心灰意冷,他们默默地收拾好自家的蜂桶静静等待着——不定哪一天蜜蜂就会来了呢。

    ⑧在少有的空闲时节,乡人最惬意的事情莫过于搬一把椅子端一杯茶走到蜂桶旁坐下,看着蜜蜂们匆忙的身影,听着蜜蜂们嗡嗡的闹声,看着听着竟有些困了,就在椅子上小憩一会儿,那小憩的梦中一定有热闹的嗡嗡声。

    ⑨取蜜是一件紧张而刺激的工作。乡人常常在漆黑的夜晚,先把蜂桶倒过来,然后用另一个蜂桶扣在倒着的蜂桶上,再用木棍急促地敲打下面的蜂桶,蜂群受惊,便匆忙向上爬去,估摸着蜂群都到上面的蜂桶里去了,这才把那蜂桶挪开,用小刀把蜂桶的蜂蜜割取下来,一层一层地轻放在准备好的盆中。这时那紧皱不安的眉头才舒展开来,闪着亮光的喜悦就挂满了整张脸。取下的蜂蜜无论多少,乡人总会给邻里送一些尝尝,让大家一起分享自家的甜蜜。

    ⑩乡人看看蜂桶中稳定下来的蜂群,看看空中依旧飞舞着的蜜蜂,心中比吃了蜂蜜还要甜,也便觉得日子因为蜂蜜带来的热闹而变得格外甜美。

    (原文有改动)

    1. (1)  阅读第④—⑨自然段,依据文章内容填空。                                                                                                                                                                                    

      段落

      时节

      乡间蜂事

      ④⑤

      分蜂时节

      ⑥⑦

      分蜂时节

      向蜂群泼水、扔泥沙,挽留蜜蜂

      空闲时节

      在蜂桶边小憩,看蜂、听蜂

      取蜜时节

    2. (2)  从下列句子中,你看出文中的“乡人”的哪些特点? 

      取下的蜂蜜无论多少,乡人总会给邻里送一些尝尝,让大家一起分享自家的甜蜜。

    3. (3)  下列文段的语言富有表现力,请任选一个角度加以赏析。 

      还常会见一些乡人左手举着蜂桶盖,右手捏着小枝叶轻轻向上扫着结球的蜂群,嘴里还念念有词:蜂王上盖,蜂王上盖……等到全部蜜蜂爬上蜂桶盖,才会长长地出一口气,小心翼翼地端着蜂桶盖回家去。

    4. (4)  联系全文,分析第⑦自然段中画线语句的含义。
五、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1小题,共16.0分)
  • 7. 阅读,回答问题。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诸葛亮《诫子书》)

          (沈约)孤贫,笃志好学,昼夜不释卷。母恐其以劳生疾,常遣减油灭火。 而昼之所读夜辄诵之遂博通群籍,善属文。济阳蔡兴宗闻其才而善之,及为郢州,引为安西外兵参军,兼记室。兴宗常谓其诸子曰:“沈记室人伦师表,宜善师之。”

    节选自《南史•沈约传》

    【注释】①释:放下。②闻:听说。③善待。④及:到。⑤引:引荐。⑥师:学习。

    1. (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夫君子之。  

      ②年与时 , 意与日去。 

    2.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3. (3)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志好学。  

      ②母其以劳生疾。 

    4. (4)  文中划线句子没有标点符号,请在需要加标点的地方用“|”标出来。 

      而昼之所读夜辄诵之遂博通群籍

    5. (5) 请从文中找出侧面表现沈约勤读的句子,并抄在下面。
    6. (6) 请根据选文概述沈约成才的自身原因。
六、作文(本大题共1小题,共50.0分)
  • 8. 从依稀记事到懵懂少年,有许多留存在生命印迹中的那一次。那一次,令人久久回味。那一次,也许是战胜挫折后的坚强,也许是在意外收获后的惊喜,也许是在领悟亲情后的温暖,也许是在震撼于大自然伟力之后的崇敬,也许是在编织梦境后的陶醉……那一次,我的世界春暖花开,洒满阳光。 

    请以“那一次,我的世界春暖花开”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书写认真;②不少于5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和校名。

七、其他(本大题共1小题,共4.0分)
  • 9.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词语。
    1. (1) 他去年春上到延安,后来到五台山工作,不幸以身xùn zhí  。
    2. (2) 我吃惊得说不出话来,他还是那么chén mò guǎ yán  。
    3. (3) 我也chàng rán  地,愤恨地,在诅咒着那个不知名的夺去我们所爱的东西的人。
    4. (4) 我想那piāo miǎo  的空中,定然有美丽的街市。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