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道德与法治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辽宁省大连市沙河口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道德与...

更新时间:2023-11-10 浏览次数:30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题2分,共30分)
  • 1. 我国最大的人权是( )
    A . 人民幸福生活 B . 生存权和发展权 C . 尊重自由平等 D .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 2. (2019·大连) 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的实现。这是宪法的(   )
    A . 核心内容 B . 具体要求 C . 基本原则 D . 核心价值追求
  • 3. 任何公民、社会组织和国家机关的行为准则是( )
    A . 宪法 B . 法律 C . 刑法 D . 宪法和法律
  • 4.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下列关系或行为能体现这一原则的是( )

    ①国家机构与人民的关系

    ②中央与地方国家机构的关系

    ③人民代表大会与党的关系

    ④国家机关内部作决策、决定时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5. 坚持依宪执政是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强调依宪执政,因为宪法是( )

    ①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

    ②评判行为犯罪与否的专门法律

    ③一部内容始终保持不变的根本法

    ④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6. 如图漫画中擅自拍摄曝光他人的行为可能侵害到他人的( )

    ①荣誉权

    ②肖像权

    ③个人信息权

    ④隐私权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7. (2022·海南) 公民权利受到侵害,要依照法定程序维护权利。以下维权方式正确的是(    )
    A . 知识产权受到侵犯,向公安机关起诉 B . 发生合同纠纷,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 C . 商家怀疑商品被偷,对顾客强行搜身 D . 受到同学欺负,纠集他人将对方打伤
  • 8.  2023年3月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修正草案)》提请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审议。其中增加一款规定:立法应当坚持和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保障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这说明( )

    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

    ②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③公平正义的实现将有更好的法治保障

    ④立法法将是我国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②④
  • 9.  2023年5月19日上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西安主持首届中国一中亚峰会并发表题为《携手建设守望相助、共同发展、普遍安全、世代友好的中国一中亚命运共同体》的主旨讲话。这表明国家主席行使的职权是( )
    A . 荣典权 B . 任免权 C . 外事权 D . 公布法律、发布命令
  • 10.  2023年5月28日,国产大飞机C919成功完成商业载客首飞。C919大型客机的研制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央企中国商飞是主制造商,此外全国二十多个省市( )

    ①我国政府在资源配置中起主导作用

    ②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显著优势

    ③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

    ④国有经济比非公有制经济重要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①④ D . ②③
  • 11. (2022·天河模拟) 小丽跟老师提出了如下4个关于法律监督的观点,其中正确的是(    )

    ①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

    ②村民委员会是实行群众自我监督的基层国家机关

    ③县级以上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监督宪法实施的职权

    ④监察委员会依法监督所有公职人员行使公权力的行为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③④ D . ②③
  • 12.  2023年3月,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期间,某校八年级同学学习了部分国家机关的工作报告。下列内容出自《政府工作报告》的是( )
    A . 稳定粮食生产和推进乡村振兴 B . 选举和决定任命国家机构组成人员 C . 审结人格权纠纷案件87.5万件 D . 对重大冤假错案提出再审检察建议
  • 13. 如图图示表示概念间的关系是一种常用的学习方法。下面图示关系正确的是( )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14. 某男子将垃圾倒在垃圾桶旁的马路上。环卫工上前制止,他却称:“我这个人没啥素质,我就往这倒( )

    ①无法治不自由

    ②珍视自由,必须依法行使权利

    ③自由是无限制的

    ④珍视自由,就要珍惜宪法和法律赋予的权利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15. 银行一般都设有老人、残疾人、孕妇优先窗口,皆在保护和关爱弱势群体。这体现了( )
    A . 同等情况同等对待 B . 践行平等,就要反对特权 C . 不同情况差别对待 D . 践行平等,就不受法律约束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40分)
  • 16. 某校初二二班全体同学走进社区开展“精彩呈‘宪’与法同行”宣传活动。同学们朗诵了下列一首小诗:

    在我心中:宪法是红色的,那是国旗、国歌、国徽的颜色,更是万家灯火的映色。

    在我心中:宪法是绿色的,那是青山、绿水、田野的颜色,更是美丽中国的原色。

    在我心中:宪法是金色的,那是大地、麦穗、太阳的颜色,更是中华儿女的肤色。

    ……

    在我心中:宪法还是多彩的,她根植于每一个人的心中。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要坚定维护宪法尊严和权威。

    1. (1) 国徽是国家的象征和标志。在我国,能够悬挂国徽的机构和场所有哪些?(至少列举两个)
    2. (2)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什么要坚定维护宪法尊严和权威?
    3. (3) 宪法不仅要根植于心,更要付之于行。践行宪法,要求我们中学生该如何做?
  • 17. 中小学生要学煮饭炖汤、种菜养禽、维修家电……2022年9月以来,全国中小学依照教育部印发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专门开设一门独立课程:劳动课。对此

    校长强调:劳动教育重在“育”,不可止于“劳”。它不同于单纯的劳动训练,不仅是为了提高劳动技能水平,实现提升精神面貌和价值取向的教育目标。”

    1. (1) 校长强调“劳动教育重在‘育’”,这体现出教育有怎样的重要性?
    2. (2)
      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职权有哪些?
    3. (3)

      初中生小新认为:我到学校是来享受学习权利的,不是来履行劳动义务的。​
      结合权利与义务的相关内容,对材料中小新的观点进行评价。
  • 18. 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老师设置了以下教学环节,请你参与其中。

    【探究分享】围绕学习主题,同学们分享了自己的所见所闻。

    1. (1) 三名同学在共同探讨什么学习主题?
    2. (2) 他们分享的内容涉及哪些制度?这些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什么?
    3. (3) 我国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根本政治制度安排是什么?
  • 1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做心肺复苏压断老人12根肋骨遭索赔”一案,于2021年12月迎来终审判决结果:辽宁省高级人民法院驳回了原告齐某的再审申请,救助人孙向波不用对被压断肋骨的齐某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对于这个结果,“感激法院的公正判决,法律维护了正义”。

    1. (1) 上述材料体现了法治社会的核心价值是什么?
    2. (2) 民法典为好人“撑腰”的条款反映出法律制度与正义有着怎样的关系?
    3. (3) 你认为公平对个人生存与发展有何意义?
    4. (4) 辽宁省高级人民法院的判决体现出司法机关在司法活动中如何维护正义?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