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小学语文 /统编版(部编版) /三年级上册 /第八单元 /24 司马光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部编版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上册语文《司马光》课时训练

更新时间:2023-09-26 浏览次数:24 类型:同步测试
一、基础知识
  • 1. 把加点字的正确读音写在横线上。

    庭院(tíng yíng) 支持(chí cí) 

    公司(sī shī)   皆大欢喜(jié jiē) 

  • 2. 看拼音,写词语。

    这座山又高又陡,吸引了zhòng duō游人。要想dēng  shàng山顶,必须要有坚定的信念,不能轻言fàng qì,还要注意安全,否则就会有diē luò山谷的危险。

  • 3. 查字典,填空。
    持 chí ①拿着,握住:~笔|~枪。②遵守不变,坚~|~久。【持续】延续不间断:~发展。【相持】各不相让:~不下。③料理,主管:勤俭~家|主~。
    “持”字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部首,再查画。“持”字的解释如图所示,请给下列加点的“持”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①光石击瓮破之。               
    ②我们做事一定要之以恒。       
    ③我们家的家务全靠妈妈操

  • 4. 给下列加点词选择正确的解释。
    1. (1) 众弃去。(  )
      A . 全,都    B . 一些 C . 忙碌 D . 于是
    2. (2) 水 , 儿得活。(  )
      A . 排除 B . 涌出 C . 清亮 D . 奔散
  • 5. 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里。
    1. (1) 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 . 光/持石击瓮/破之。 B . 群/儿戏/于庭。 C . 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 D . 众皆弃/去。
    2. (2) “一儿登瓮”的意思是(  )
      A . 一个儿子登上了瓮。 B . 一个小孩爬上了瓮。 C . 一个小孩踢了一下瓮。 D . 一个小孩踢倒了瓮。
  • 6. 古代很多名人在儿时就表现出过人的智慧,请你读一读,选择填空。

    A. 孔融  B. 王戎  C. 匡衡 

    D. 不取道旁李  E. 四岁让梨 F. 凿壁偷光 

    1. (1) 魏晋时期名士,“竹林七贤” 之一。 
    2. (2)  西汉大臣,官至丞相。 
    3. (3) 东汉末年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 
二、阅读理解
  • 7. 语段赏析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 

    1. (1) 照样子,用组词的方法理解文言词语。

      例:群:一群 戏:

      庭: 没:

    2. (2)  根据课本中的注释,下列图片中表示“瓮”的是 (  )
      A . B . C . D .
    3. (3)  句中加点的“儿”字的意思是(  )
      A . 小孩        B . 儿子
    4. (4) 结合语境,句中“没”的读音是
    5. (5) “没”可以换成“入”吗?为什么?(    )
      A . 可以。都表示小孩掉入水瓮中。 B . 不可以。“入”只说明小孩掉入水瓮中,“没”不仅说明小孩掉入水瓮中,还说明水很深,已经将小孩淹没了,与下文情景相符。
    6. (6) 这句话的大意是什么?
  • 8. 语段赏析

    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1. (1) 一个孩子跌进水瓮后,其他孩子的做法是“”,司马光的做法是“”。(用原文语句填空)
    2. (2) 从司马光的做法可以看出司马光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  )
      A . 粗心、贪玩。 B . 聪明机智、沉着冷静。 C . 胆大妄为。
    3. (3) 想想那个孩子得救后会对司马光说些什么,写下来。
    4. (4)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
      A . 在庭院中玩耍有危险,我们不能去那里玩了。 B . 遇事要沉着冷静,只有保持清醒的头脑,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三、综合素养
  • 9. 有同学说如果自己当时在场,想出的办法会是喊大人来帮忙。跟司马光的办法相比,谁的办法更好?为什么?请写一写。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