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生物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四川省泸州市泸县名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册生物开学考...

更新时间:2023-10-30 浏览次数:25 类型:开学考试
一、单选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1. 下列关于糖类与脂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相同质量的糖类和脂肪,脂肪储存能量更多是因为脂肪的氧含量远远少于糖类,而氢含量更多 B . 在糖类代谢发生障碍引起供能不足时,脂肪不会分解供能,而是大量转化为糖类 C . 磷脂的元素组成有C、H、O、N、P,它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组成成分 D . 胆固醇是动物细胞膜的组分,在人体内还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
  • 2. 如图表示核苷酸的模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人体内含A、T、C、G的核苷酸有7种 B . 组成RNA的②是脱氧核糖 C . HIV病毒内的②有两种,③有4种 D . 组成DNA和RNA基本单位的不同之处只表现在②上
  • 3. 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线粒体是细胞提供能量所必需的结构 B . 叶绿体是细胞进行光合作用所必需的结构 C . 细胞膜上的受体是细胞进行信息交流所必需的结构 D . 核糖体是细胞合成蛋白质所必需的结构
  • 4. 结构与功能相适应是生物学的基本观点。下列有关细胞叙述正确的是( )
    A . 核仁与D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B . 植物细胞通过胞间连丝实现细胞质和细胞核的信息交流 C . 核孔是RNA等生物大分子物质自由进出细胞核的通道 D . 成人心肌细胞中的线粒体数目显著多于表皮细胞
  • 5. 关于“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的实验叙述正确的是( )
    A . 细胞液浓度大于外界溶液浓度时,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 B . 细胞液浓度小于外界溶液浓度时,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C . 细胞液浓度小于外界溶液浓度时,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 D . 细胞液浓度等于外界溶液浓度时,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
  • 6. 小麦抗病和不抗病由一对等位基因决定。两个抗病亲本杂交,子代的表现型有抗病和不抗病,其比例为3:1。以下推论正确的是( )
    A . 仅一个亲本是纯合子 B . 不抗病为显性性状 C . 两个亲本都是杂合子 D . 亲本的基因型不确定
  • 7. 下列有关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玉米经酵母菌的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可用来代替汽油做燃料 B . 夏天常发生的酸奶盒盖鼓胀的原因是乳酸菌需氧呼吸产生大量CO2 C . 选用透气性好的“创可贴”可以保证人体细胞的有氧呼吸,避免伤口处细胞坏死 D . 人体在剧烈运动时所需要的能量主要来自无氧呼吸过程
  • 8. 下列关于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前期:每个染色体由两条并列的姐妹染色单体组成 B . 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粒排列于纺锤体的中轴上 C . 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离成两条独立的染色体 D . 末期:在赤道板的位置上出现一个细胞板,细胞板逐渐扩展形成新的细胞壁
  • 9. 在胚胎学研究中,人们注意到细胞间的相互作用对细胞分化和器官构建有一定的影响,还有实验证明,改变细胞所处的位置可导致细胞分化方向发生改变。下列关于细胞分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细胞分化完全由基因决定 B . 已分化的细胞仍可具有细胞分裂能力 C . 人口腔上皮细胞的形成是细胞分裂、分化的结果 D . 改变细胞所处的位置可导致细胞分化方向发生改变,可能与周围细胞分泌的信号分子的诱导有关
  • 10. 近期研究表明人体内的名为RIP3的蛋白激酶可以将肿瘤的凋亡转变为细胞坏死。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细胞死亡分为细胞凋亡、细胞坏死和细胞自噬三种形式 B . 通过调控RIP3的合成可以调控细胞死亡的方式 C . 细胞凋亡是基因控制下的细胞编程性死亡 D . 控制合成RIP3蛋白激酶的基因只存在于肿瘤细胞中
  • 11. 下列对遗传规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一对基因为杂合的植株经过多年自交,其后代绝大部分为纯合子 B . “复等位基因”的存在并没有违背了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存在”的规律 C . 两对相对性状的纯合子杂交,子二代中重组性状个体数占总个体数的比例为3/8 D . 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中的测交是对假说的验证
  • 12. 下列关于基因、DNA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人类的某基因由3600个碱基构成,其碱基排列方式约有43600 B . 沃森和克里克建构的DNA双螺旋结构模型中碱基排列在内侧 C . 碱基排列顺序的千变万化构成了DNA的多样性 D . 基因可以是DNA片段,但DNA片段不一定是基因
  • 13. 下列关于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或缺失属于基因突变 B . 基因突变能产生新的基因型,基因重组能产生新的基因 C . 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可以发生基因重组 D . 基因突变发生在生物个体的任何时期,体现基因突变的不定向性
  • 14. 下图是人类精原细胞的增殖情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图中①④过程均可形成姐妹染色单体 B . 图中④过程中细胞的染色体组数不会发生变化 C . 图中②过程细胞会适度生长 D . 图中①③过程可发生的变异类型相同
  • 15. 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及其实例的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
    A . 多指、苯丙酮尿症、原发性高血压是单基因遗传病 B . 21三体综合征、猫叫综合征都是染色体异常引起的 C . 多基因遗传病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在群体中发病率比较高 D . 由于遗传物质发生改变而引起的疾病是遗传病
  • 16.   202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斯万特·帕博,他从化石中提取古生物DNA进行测序,绘制了尼安德特人基因组草图,分析了现代人类和已灭绝古代人类的基因差异,在“关于已灭绝人类基因组和人类进化的发现”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提取古生物DNA进行测序,是生物进化的分子水平证据 B . 不同生物DNA的差异可揭示物种亲缘关系的远近 C . 大量的化石证实了生物是由原始的共同祖先逐渐进化而来的 D . 对研究生物进化的证据而言,基因组序列比化石更直接
  • 17. 下列关于适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适应不仅是指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也包括生物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 B . 适应相对性的根本原因是遗传的稳定性与环境不断变化之间的矛盾 C . 达尔文认为适应形成的原因是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 D . 仙人掌的叶退化成叶刺后有利于保水,但光合作用减弱,体现了适应的相对性
  • 18. 已知某双链DNA分子中,C与G之和占全部碱基总数的36%,其中一条链中的T与C分别占该链碱基总数的34%和18%,则在它的互补链中,T与C占该链碱基总数的比例分别为( )
    A . 36%、18% B . 18%、18% C . 30%、18% D . 30%、36%
  • 19. 某二倍体动物种群中A基因对a基因为显性,A基因频率为0.6。由于栖息环境气温升高,含有a基因的配子中有一定比例无法存活而被淘汰,此淘汰比例称为淘汰系数,用d表示。此种群个体间随机交配,若基因A和a都不发生突变,且没有迁入和迁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 该动物种群因气温变化而发生了进化 B . 该动物种群中AA基因型的频率会逐渐升高 C . 若d=1/2,则F1中aa的基因型频率为1/16 D . 自交代数较多时,种群中基因型为aa的个体消失
  • 20. 水稻高秆(D)对矮秆(d)为显性,抗稻瘟病(R)对易感稻瘟病(r)为显性,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独立遗传。现用一个纯合易感稻瘟病的矮秆品种(抗倒伏)与一个纯合抗稻瘟病的高秆品种(易倒伏)杂交得F1 , F1自交得F2 , F2的表型之比为9:3:3: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F1全部表现为易倒伏且抗稻瘟病 B . F1个体能产生四种比例相同的配子 C . F2中表型与亲本不同的个体占5/8 D . F2出现既抗倒伏又抗病类型的比例是3/16
二、非选择题,</strong><strong>共</strong><strong>5</strong><strong>个大题,共计</strong><strong>60</strong><strong>分。</strong>
  • 21. 甲图为某绿色植物叶肉细胞光合作用过程示意图,乙图表示某种植物光合作用强度与光照强度的关系。回答下列问题:

    1. (1) 甲图中光反应的场所是,产生的[8]和电子可以与[5]NADP+结合生成[2]
    2. (2) 甲图中的[3]为,图中[7]转化为糖类的过程中涉及的能量转变是转化为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
    3. (3) 若突然降低环境中CO2浓度,则[6]的含量短时间内将会
    4. (4) 乙图中c点时植物叶肉细胞合成ATP的场所有。当光照强度升至一定值后,植物光合速率将不再加快,此时限制光合速率的环境因素主要有
    5. (5) 在某光照强度下,此植物的叶肉细胞光合作用强度与细胞呼吸强度相等,则整株植物的净光合速率O(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 22. 蛙的受精卵具有活跃的DNA合成能力,而脑组织则不能分裂。科学家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核移植实验,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 (1) 正常情况下蛙的受精卵中DNA来自于,受精卵通过实现增殖;该实验中进行核移植产生的重组细胞,DNA主要来自于
    2. (2) 单独的细胞核不能生存的原因是;单独的细胞质能够生活一段时间,但最终死亡的原因是。由此说明了
    3. (3) 脑组织细胞不能分裂,但是脑细胞的细胞核与受精卵的细胞质重组后的细胞可以正常分裂。由此推测脑细胞不能分裂的原因可能是
  • 23. 科学家分析了多种生物DNA的碱基组成,不同生物或生物体不同器官(细胞)的DNA分子中有关碱基比例的一部分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生物或器官(细胞)

    小麦

    精子

    (A+T)/(G+C)

    1.21

    1.52

    1.43

    1.42

    1.43

    1.29

    1.30

    1.29

    1.30

    1. (1) DNA具有多样性和特异性,,构成了DNA的多样性,而,又构成了每个DNA分子的特异性。不同生物的DNA中4种脱氧核苷酸的比例不同,这说明DNA具有性。
    2. (2) 同种生物不同器官细胞的DNA中脱氧核苷酸的比例基本相同,这说明同种生物的DNA碱基组成具有(填“一致性”或“特异性”)。牛的肾和肺的DNA碱基比例相同,原因是;但精子与肾和肺的DNA碱基比例稍有差异,原因是
    3. (3) 据表可知,小麦和人的DNA的碱基比例不同,(填“能”或“不能”)据此初步判断小麦和人的DNA的热稳定性不同,原因是
    4. (4) 除少数病毒外,所有生物的DNA都由4种相同的碱基组成,从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角度说明原因:
  • 2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枯叶蝶停息在树上时,形态酷似一片枯叶,天敌很难发现。雷鸟在冬季来临之前换上白色羽毛,有利于在白雪皑皑的环境中保护自己。

    材料二在一个山谷中,有一群鼠“快乐”地生活着。雌鼠和雄鼠之间可以自由交配,后来因气候变化,山谷中形成一条汹涌的大河,将鼠群一分为二、几千年后,河流干涸了,两个鼠种群又相遇了,但是人们发现(假设)两个鼠群的鼠不能进行交配,或交配后产生的后代是不育的。

    1. (1) 材料一中,枯叶蝶的形态、雷鸟的毛色都与所处环境相似,体现了生物经过长期的能形成对环境的适应性。但是,枯叶蝶“装模作样”再逼真,也能容易被视觉敏锐的天敌发现而被捕食;雷鸟在冬季降雪推迟时,反而“弄巧成拙”成为活靶子,容易被淘汰。这说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具有(填“绝对性”或“相对性”)。
    2. (2) 材料二中,隔开几千年之后,两个鼠群的鼠是否还是同一个物种?,原因是两个鼠群的鼠之间形成了
    3. (3) 综合材料一和材料二发现,自然界的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发展,这就是进化。
  • 25. 如图为白化病遗传系谱图(相关基因用A、a表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Ⅱ2和Ⅲ1的基因型分别为
    2. (2) Ⅲ2是纯合子的概率为,Ⅲ3的基因型为
    3. (3) 若Ⅲ2和Ⅲ3婚配,后代患白化病的可能性为,预计他们生一肤色正常男孩的概率为所以国家禁止近亲结婚。
    4. (4) 若Ⅲ3(正常)与一个并指的男人结婚(并指B对正常b为显性),他们生了一个白化病且手指正常的孩子。若他们再生一个孩子,只患一种病的概率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