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辽宁省大连市2023年中考化学真题

更新时间:2023-09-28 浏览次数:68 类型:中考真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空1分,共25分)
  • 16. 水是地球上最常见的物质之一,人类的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都离不开水。
    1. (1) 城市生活用水是经自来水厂净化处理过的,通过沉降、过滤可除去水中的杂质,利用活性炭的性可除去水中的异味,实验室通过可制取净化程度较高的水。
    2. (2) 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可证明水是由元素组成的。水能溶解很多种物质,是最常见的
  • 17. 建立宏观和微观之间的联系是化学学科重要的思维方式。
    1. (1) 金刚石、石墨均由构成,但金刚石是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石墨却很软,原因是不同。
    2. (2) 二氧化碳气体被压缩成固体后,体积变小,说明二氧化碳分子间有。固体二氧化碳又称干冰,放置在空气中的干冰很快变少,说明二氧化碳分子在
  • 18. 燃料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起重要的作用。
    1. (1) 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使用脱硫煤,可减少气体的排放,防止降雨时形成酸雨。
    2. (2) 化石燃料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碳。我国某些油田已实现将捕集来的二氧化碳输入岩层中驱油,并将二氧化碳封存在其中、该技术的应用既可以减缓,又可以提高
    3. (3) 现代社会对能量的需求不断增加,目前人们正在利用和开发的新能源之一是
  • 19. 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
    1. (1) 用铜作导线是因为其具有良好的性。机器轴承用青铜而不用纯铜制,是因为青铜的硬度比纯铜的
    2. (2) 工业上用赤铁矿(主要成分为)和一氧化碳炼铁的化学方程式为。生铁和钢都是铁的合金,从组成上看,二者的不同。铁制品与空气中的接触时容易锈蚀,防止铁制品锈蚀的方法之一是
  • 20. 如图是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

    1. (1) 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
    2. (2) 要使硝酸钾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除加水外,还可以采取的一种方法是
    3. (3) 60℃时,向100g水中加入100g硝酸钾充分溶解,所得溶液的质量为g。
    4. (4) 若硝酸钾中混有少量的氯化钠,提纯硝酸钾的方法是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4分)
  • 21. 实验室中常用以下装置制取气体。

    1. (1) 用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选择的发生装置是(填字母序号,下同)。用装置C收集氧气,是因为氧气具有的性质。
    2. (2) 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用装置B实验时,长颈漏斗的末端应保持在。收集干燥的二氧化碳应选择的装置是
  • 22. 火的使用是化学认识的开端,人类在长期的观察、实践和探索中认识了火。

    1. (1) 《庄子·外物篇》载:“木与木相摩则燃”,其原理是。成语“火上浇油”是指在燃烧的木材上浇少量的油,火焰瞬间变大,木材燃烧更剧烈,解释原因
    2. (2) 图1是探究密闭装置中蜡烛(主要含碳、氢元素)熄灭影响因素的一组对比实验(所用蜡烛及装置均相同),乙瓶中氧气与二氧化碳体积比为1:4。图2是利用氧气传感器测定的实验过程中甲瓶内氧气体积分数的变化曲线。实验中观察到甲、乙两瓶中现象相同:蜡烛均先正常燃烧,而后同时慢慢熄灭。图1对比实验设计的目的是;除氧气体积分数的降低及上述探究因素外,再写出一条导致蜡烛熄灭的可能因素及理由:。根据上述实验及信息,推测乙瓶中蜡烛熄灭后,氧气与二氧化碳最终的体积比约为(填字母序号)。

      A. B. C.

  • 23. 化学小组设计图1实验来验证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并在实验后按照图2所示流程从试管B的溶液中回收铜和银。

    1. (1) 针对图1中的方案,只利用所给的四种试剂,再补充一个实验,即可达到实验目的,写出补充实验的操作及现象。
    2. (2) 分析图2的处理流程:滤渣里一定含有的物质是,成分最复杂的滤渣所对应的滤液中溶质的成分有。判断所加铁粉是否已达成实验目的的方法是
    3. (3) 图2流程中,加入铁粉的质量与所得滤渣的质量关系是(填“前者大于后者”、“前者小于后者”或“无法确定”)。
  • 24. 实验室有一瓶开封且久置的氢氧化钠固体,化学小组设计如下方案对其变质情况进行探究。

    【实验一】从定性角度,确定氢氧化钠是部分变质还是全部变质。

    实验步骤:

    Ⅰ、取一定质量的干燥样品于烧杯中,加入足量的水充分溶解,将溶液转移至锥形瓶中;

    Ⅱ、向溶液中加入试剂X,连接装置,如图所示;

    Ⅲ、……

    1. (1) 试剂X的名称是;步骤Ⅲ的操作及现象是
    2. (2) 【实验二】从定量角度,确定氢氧化钠的变质程度(已变质的氢氧化钠占变质前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

      化学小组在实验一的基础上,仍利用该装置及相关试剂继续实验,通过测定反应生成气体的质量来确定氢氧化钠的变质程度。在称量气体生成前装置及试剂总质量时,有同学认为,在实验一步骤Ⅱ前、后称量均可,理由是。本实验中所加试剂过量,但所测定的氢氧化钠变质程度偏小,原因是,此时锥形瓶内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是

    3. (3) 结合本次探究活动,除了上述测定氢氧化钠变质程度的方法,还可以通过测定其他量达成目的,写出具体操作并简述推断过程。
四、计算题(本题6分)
  • 25. 现有镁和氧化镁的混合物,向其中加入200g稀硫酸,待稀硫酸完全反应后,共消耗混合物8.8g,同时生成氢气0.4g。
    1. (1) 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参加反应的镁的质量。
    2. (2) 0.5%~1%的硫酸镁溶液可作果树的叶面肥,向所得溶液中至少加入多少克水可以配制成符合要求的肥料?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