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数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湖北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册数学开学考试试...

更新时间:2023-09-19 浏览次数:30 类型:开学考试
一、选择题</strong><strong>(</strong><strong>共</strong><strong>10</strong><strong>小题</strong><strong>,</strong><strong>每小题</strong><strong>3</strong><strong>分</strong><strong>,</strong><strong>共</strong><strong>30</strong><strong>分</strong><strong>)</strong>下列各题中有且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 1. 4的算术平方根是(   )

    A . -2 B . 2 C . ±2 D . ±4
  • 2. 下列图形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A . B . C . D .
  • 3. 若式子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则x的取值范围是( )
    A . x≥-1 B . x≥1 C . x≤-1 D . x≠-1
  • 4. 某运动鞋品牌店试销一种新款男鞋,试销期间销售情况如下表:

    鞋的尺码/cm

    24

    24.5

    25

    25.5

    26

    26.5

    销售量/双

    3

    8

    18

    10

    6

    2

    该品牌店店主为了促销再次进货,此次进货应参考的是试销期间所售出鞋的尺码的( )

    A . 平均数 B . 众数 C . 中位数 D . 方差
  • 5. 分解因式a3-2a2bab2 , 结果正确的是( )
    A . aa2-2abb2 B . aab2 C . aab)(ab D . a2a-2b)+ab2
  • 6. 如图,2002年8月在北京召开的国际数学家大会会标其原型是我国古代数学家赵爽的《勾股弦图》,它是由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拼接而成的,如果大正方形的面积是16,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长分别为a,b,且a2+b2=ab+10,那么图中小正方形的面积是( )

    A . 2 B . 3 C . 4 D . 5
  • 7. 甲、乙两人从A地出发前往B地,其中甲先出发2h , 如图是甲、乙行驶路程(单位:km),(单位:km)随甲行驶时间x(单位:)变化的图象,当乙追上甲时,乙行驶的时间是( )

    A . 1h B . 2h C . 1.5h D . 3h
  • 8. 在四边形中,给出下列四个条件:

    ①四个内角都相等,且有一组邻边相等;

    ②四边都相等,且有一个内角是直角;

    ③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且相等;

    ④对角线相等,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能判定这个四边形为正方形的条件的个数是( )

    A . 1 B . 2 C . 3 D . 4
  • 9. 如图,两张等宽的纸条交叉叠放在一起,重合部分构成四边形ABCD . 得AB的距离为6,AC的距离为4,则BD的距离是( )

    A . B . 8 C . D .
  • 10. 有10条不同的直线yxb , (n=1,2,3,4,5,6,7,8,9,10),其中 , 则这10条直线的交点个数最多是( )
    A . 38 B . 39 C . 40 D . 41
二、填空题</strong><strong>(</strong><strong>共</strong><strong>6</strong><strong>小题</strong><strong>,</strong><strong>每小题</strong><strong>3</strong><strong>分</strong><strong>,</strong><strong>共</strong><strong>18</strong><strong>分</strong><strong>)</strong><strong>下列各题不需要写出解答过程</strong><strong>,</strong><strong>请将结果直接填写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strong><strong>.</strong>
  • 12. 甲、乙两队参加“传承红色基因,推动绿色发展”为主题的合唱比赛,每队均由20名队员组成,其中两队队员的平均身高为=168cm,身高的方差分别为=10.5,=1.2,如果单从队员的身高考虑,你认为演出形象效果较好的是队.
  • 13. 如图,以正方形ABCD边AD为边作等边△ADE,则∠AEB的大小是

  • 14. 《九章算术》是我国古代数学的经典著作,书中有一个“折竹抵地”问题:“今有竹高一丈,末折抵地,去本三尺,问折者高几何?”意思是:一根竹子,原来高一丈(一丈为十尺),竹子折断,其竹梢恰好抵地,抵地处离原竹子根部三尺远,那么原处还有尺高的竹子.

  • 15. 杆秤是我国传统的计重工具,如图,可以用秤砣到秤纽的水平距离,来得出秤钩上所挂物体的质量.称重时,若秤砣到秤纽的水平距离为x(单位:cm)时,秤钩所挂物重为y(单位:kg),则yx的一次函数.下表记录了四次称重的数据,其中只有一组数据记录错误,它是第组.

    组数

    1

    2

    3

    4

    x/cm

    1

    2

    4

    7

    y/kg

    0.60

    0.85

    1.45

    2.10

  • 16. 如图,三角形材料ABC , ∠B=90°,BC=4,AC=5,点D在边BC上,添加一块三角形材料ACE , 加工成ADCE的材料,则ADCE的对角线DE的最小值是

三、解答题</strong><strong>(</strong><strong>共</strong><strong>8</strong><strong>小题</strong><strong>,</strong><strong>共</strong><strong>72</strong><strong>分</strong><strong>)</strong><strong>下列各题需要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演算步骤或画出图形</strong><strong>.</strong>
  • 17. 观察以下等式:

    第1个等式= , 第2个等式: , 第3个等式: , 第4个等式: , 第5个等式: , 第6个等式: , ……

    按照以上规律,解决下列问题:

    1. (1) 写出第7个等式;
    2. (2) 写出你猜想的第n个等式(用含n的等式表示),并证明你的猜想.
  • 18. 为了保护学生的视力,课桌椅的高度都是按一定的关系配套设计的,研究表明:假设课桌高度为ycm,椅子的高度(不含靠背)为xcm,则yx的一次函数.下表列出两套符合条件的课桌椅的对应高度: 

     

    第一套

    第二套

    椅子高度x(cm)

    40.0

    42.0

    课桌高度y(cm)

    75.0

    78.2

    1. (1) 求yx的函数关系式;
    2. (2) 现有一把高37.0cm的椅子和一张高70.2cm的课桌,它们是否配套?请说明理由.
  • 19. 某单位招聘员工,采取笔试与面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两项成绩的原始分均为100分.有3名选手的得分如下:根据规定,笔试成绩和面试成绩分别按一定的百分比折合成综合成绩(综合成绩的满分仍为100分). 

    序号

    1

    2

    3

    笔试成绩/分

    85

    92

    88

    面试成绩/分

    90

    88

    90

    现得知1号选手的综合成绩为88分.

    1. (1) 求笔试成绩和面试成绩各占的百分比;
    2. (2) 求出其余两名选手的综合成绩,并以综合成绩排序确定第一名人选.
  • 20. 如图,EFABCD的对角线AC上的两点,且BEACDFAC , 连接EDFB

    1. (1) 求证:AECF
    2. (2) 连接BDAC于点O , 若BE=8,EF=12,求BD的长.
  • 21. 正多边形是轴对称图形.请仅用无刻度的直尺在如图的正七边形ABCDEFG , 分别按下列要求画图.

    1. (1) 在图1中,画出一条与AB平行的直线;
    2. (2) 在图2,画出一个以AB为边的平行四边形;
    3. (3) 在图3,画出一个以AC为边的菱形.
  • 22. 转化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化未知为已知,化陌生为熟悉,请你运用这种思想方法解决如下问题.

    1. (1) 叙述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并运用平行四边形的知识证明;
    2. (2) 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D//BCEF分别是ABCD的中点,求证:EFADBC).
  • 23. 根据学习函数的经验,对函数y=|x|-1的图象与性质进行探究,请补充完整下面的探究过程:
    1. (1) 下表是yx的几组对应值.                                                                                                                                                                                  

      x

      -3

      -2

      -1

      0

      1

      2

      3

      y

      2

      1

      0

      -1

      0

      1

      m

      m

      ②若An , 8),B(9,8)为该函数图象上不同的两点,则n

    2. (2) 在下面的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描出以上表中各对对应值为坐标的点.并根据描出的点,画出该函数的图象.

      根据函数图象:

      ①写出该函数图象的两点性质;

      ②在同一个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画出y1x的图象,并直接写出当y1y时,x的取值范围.

  • 24. 实践操作:

    第一步:如图⑴,正方形纸片ABCDAD上有一点P , 将正方形纸片ABCD沿BP对折,点A落在点E处;

    第二步:如图⑵,将正方形ABCD沿AE对折,得到折痕AF , 把纸片展平;

    第三步:如图⑶,将图⑴中纸片沿PE对折,得到折痕PG , 把纸片展平;

    第四步:如图⑷,将图⑶中纸片对折,使ADBC重合,得到折痕MN , 把纸片展平,发现点E刚好在折痕MN上.

    问题解决:

    1. (1) 在图⑵中,判断BPAF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2. (2) 在图(3)中,求证:△PDG的周长不变;
    3. (3) 在图⑷中,若正方形的边长为 , 直接写出CG的长.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