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地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四川省成都市名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册地理开学考试试...

更新时间:2023-09-19 浏览次数:17 类型:开学考试
一、选择题:本题共</strong><strong>25</strong><strong>小题,每小题</strong><strong>2</strong><strong>分,共</strong><strong>50</strong><strong>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strong>
  • 1. (2023·遂宁模拟) 半晴半云,指的是一条直线如刀一般把天空劈开,一边是蔚蓝的天空,一边是大片的白云的天气现象。形成这种视觉效果的主要原因是界线两侧的空气温度、湿度差异明显。下图为我国东部某岛屿5月某日的半晴半云天气。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半晴半云的天气主要形成于(   )
      A . 海陆分布 B . 气旋 C . 反气旋 D . 锋面
    2. (2) 当地前几天持续晴热,则接下来的天气很可能是(   )
      A . 晴热依旧 B . 阵雨频频 C . 大风雨雪 D . 风沙弥漫
  • 2. 阿姆河发源于兴都库什山脉北坡海拔约4900m的维略夫斯基冰川,汇入咸海。阿姆河的主要补给水源来自积雪和冰川融水,其汛期从3月可以持续到10月。下图为阿姆河流域水系图,甲乙丙是河流干流上的水文观测点。根据图文信息完成下面小题。

    1. (1) 据图推测,甲乙丙三地流量的关系最可能是( )
      A . 丙>甲>乙 B . 丙<甲<乙 C . 丙<甲>乙 D . 丙<乙<甲
    2. (2) 阿姆河汛期长的主要原因是( )
      A . 流域内雨季长 B . 中上游高差大 C . 河流流程长支流多 D . 河源冰川面积广大
    3. (3) 某游客在丙地看到长河落日圆(落日映在远方的河面上)景观,该时节他还可看见当地( )
      A . 长河红日升 B . 漫天雪花飞 C . 水浑流量丰 D . 河岸秋草黄
  • 3.  2021年11月23日,中国第38次南极科考队第二批科考队员从上海出发,搭乘“雪龙2号”极地科考破冰船前往南极执行科考任务。2022年4月20日,科考队返回上海基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该批科考队员出发至返回期间,上海白昼( )
      A . 先变短后变长 B . 一直变短 C . 先变长后变短 D . 一直变长
    2. (2) 该批科考队员出发至返回期间,下图所示符合上海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化趋势的是( )
      A . B . C . D .
    3. (3) 通常对南极地区进行科考选择在每年12月至次年的3月,主要原因是该时段

      ①夜行生物丰富②利于极光观测③海冰范围小④气温相对适宜( )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④
  • 4. 位于澳大利亚西部的Yarrabubba撞击坑是迄今为止被发现的最古老的小行星撞击地球留下的陨石坑。这个陨石坑形成于大约22亿年前,直径有70千米。科学家认为这一次撞击使得大量水蒸气进入地球大气层,促进了气候变暖,结束了当时的冰河时代。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月球上的陨石坑远多于地球,主要原因是月球( )
      A . 形成年代久远 B . 引力作用强 C . 距小行星带近 D . 没有大气层
    2. (2) 目前,该陨石坑几乎无法用肉眼分辨出来,主要原因是( )
      A . 长期受外力作用影响 B . 陨石撞击力度较小 C . 受人类生产活动干扰 D . 经历多次地壳变动
    3. (3) 大气层中水蒸气增加能够促进气候变暖的原因是其能够( )
      A . 反射太阳辐射 B . 吸收太阳辐射 C . 增强大气辐射 D . 增强地面辐射
  • 5. 孟加拉国(下图)位于南亚东部,大部分国土位于河流冲积形成的三角洲上。当雨季来临时,有些地区的学生不能去学校上课。一位当地青年就把学校建在船上,就称为“水上学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该国设立“水上学校”利用的主要自然条件是( )

      ①全年高温    ②河网密布    ③地势低平    ④地形崎岖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④
    2. (2) 该国雨季时的盛行风及其形成的根本原因分别是( )
      A . 东南信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B . 西南季风地球公转运动 C . 东北信风地球公转运动 D . 东北季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 6. 红蟹是圣诞岛上的特有物种。每年雨季时,数以千万计的红蟹从栖居地跋涉至海岸产卵。近年,人们发现洋流带来的巨量生活垃圾正逐渐蚕食红蟹的部分产卵区,对红蟹种群的延续造成巨大成胁。下图示意圣诞岛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从地理角度推测,圣诞岛上红蟹等特有种属生物占比较大的原因是( )
      A . 全年气温高 B . 珊瑚生长旺盛 C . 火山活动强 D . 距离大陆远
    2. (2) 红蟹迁徙产卵的主要时段是( )
      A . 3-6月 B . 7-10月 C . 11-次年1月 D . 2-5月
  • 7. 当降雨强度大于下渗强度,地表开始出现细小水流时,坡面土壤受冲刷会产生细沟。根据土壤粒径与黏结性,可将黄土高原中部和南部划分为不同类型粘土区。下图示意黄土高原四类黏土区的南界线。土壤有机质含量与黏结性呈正相关,土壤粒径与黏结性呈负相关。研究发现,在降水、地形和坡度等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图示区域实验点②处比①处形成细沟时间早,细沟侵蚀发育更显著。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只考虑自然因素对土壤形成的影响,则I→IV土壤的( )
      A . 粒径增大 B . 黏结性下降 C . 有机质减少 D . 透水率降低
    2. (2) 导致图中四类黏土由北向南粒径大小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 . 夏季风强度 B . 冬季风强度 C . 热量条件 D . 太阳辐射
    3. (3) 相同降水条件下,实验点②处比①处细沟侵蚀发育更显著的主要原因是( )

      ①径流下渗少    ②植被覆盖率低    ③土壤孔隙大    ④土壤有机质高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④
    4. (4) 为减缓南部黄土区细沟发育,以下举措可行的是( )
      A . 减缓地面坡度 B . 减少植被覆盖 C . 夯实耕作土层 D . 增大灌溉水量
  • 8. 滩区是在黄河洪水泛滥时行洪、滞洪、沉沙的区域,由黄河向黄河大堤依次分为嫩滩、二滩和高滩(下图)。经改造后,黄河滩区可以形成不同的功能区。为保障生产、生活安全,滩区人们往往需要建设防洪生产堤。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按照形成时间由早到晚,各滩区排序为( )
      A . 高滩、二滩、嫩滩 B . 嫩滩、二滩、高滩 C . 二滩、高滩、嫩滩 D . 高滩、嫩滩、二滩
    2. (2) 防洪生产堤应建在( )
      A . 高滩与生态水系之间 B . 二滩与嫩滩之间 C . 二滩与生态水系之间 D . 嫩滩与黄河之间
    3. (3) 图示黄河段所在省区是( )
      A . 青海省 B . 内蒙古自治区 C . 陕西省 D . 河南省
  • 9. 我国东部平原区某特大城市与周边山地间常形成较为稳定的山谷风转换,下表为该城市边缘某气象监测点测得的秋、冬季山谷风随时间的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表:秋季和冬季山谷风随时间的变化

                                                                                                                                                                                                                                   

    季节

    山风

    谷风

    平均开始时刻

    平均结束时刻

    主导风向

    平均开始时刻

    平均结束时刻

    主导风向

    秋季

    21:00

    10:00

    正北

    11:00

    20:00

    正南

    冬季

    20:00

    12:00

    正北、东北

    13:00

    19:00

    正南、西南

    1. (1) 根据表中信息推测,该山地位于该城市气象监测点的( )
      A . 偏北方 B . 偏西方 C . 偏南方 D . 偏东方
    2. (2) 秋、冬季节该气象监测点山谷风持续时间长度不同,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 . 冬夏季风 B . 植被覆盖 C . 昼夜长短 D . 山坡坡度
    3. (3) 若该城市热岛效应增强,则城区与山地间( )
      A . 谷风增强,山风减弱 B . 谷风减弱,山风减弱 C . 谷风减弱,山风增强 D . 谷风增强,山风增强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strong><strong>4</strong><strong>小题,共</strong><strong>50</strong><strong>分。</strong>
  • 10.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为留尼汪岛年降水与年均温空间分布图和甲地气温、降水统计资料。

    1. (1) 描述该岛年均温的空间分布特点。
    2. (2) 概述图中甲地的气候特征。
    3. (3) 分析该岛地形对气温与降水的影响。
  • 11. (2023·遂宁模拟)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2年夏天,我国出现了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大、综合强度强的高温干旱天气。尤其是长江流域的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许多气象观测站的日最高气温达到或突破历史极值。据8月15日的天气预报,吐鲁番盆地(最低海拔-153米)和四川盆地的重庆北碚气温将分别达到42.7℃和44.5℃。据专家分析,全球变暖和天气系统异常是导致今夏高温的主要原因,若人类不积极应对,今后这样的高温天气等极端事件将越来越多。

    1. (1) 指出导致我国中东部高温的天气系统并说明其产生高温的原因。
    2. (2) 简析吐鲁番盆地和四川盆地两个高温区成因的差异。
    3. (3) 持续高温干旱天气使长江流域许多城市电力紧缺,试从电力供应的角度分析原因。
    4. (4) 对于“人类是否应该调整能源消费结构来应对全球变暖”这一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 12.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图1为新疆某大型光伏电站职工用水清洗光伏板图,图2为中国光伏发电装机容量变化趋势图。

    材料二:截止2017年底,全国十大太阳能发电装机省份排行

                                                                                                                                                                                                    

    省份

    山东

    新疆

    江苏

    安徽

    河北

    浙江

    青海

    甘肃

    内蒙古

    河南

    装机容量

    (单位:万千瓦)

    1052

    933

    907

    888

    868

    814

    791

    786

    743

    703

    材料三:“弃光”是指光伏电站所发的电量没有被电网或居民完全消纳的现象。2020年,全国平均弃光率2%,而西北地区的弃光率为4.8%。若弃光限电不能得到有效解决,将会影响全国光伏发电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1. (1) 简述我国近年来太阳能装机总量的变化特点,并分析原因。
    2. (2) 新疆和山东同为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大省,试分析山东省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更大的原因。
    3. (3) 简析新疆光伏电站建成后对当地荒漠植被的有利影响。
    4. (4) 说出应对西北弃光问题的有效措施。
  • 13.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哈德孙湾位于加拿大东北部,近乎封闭的浅海湾。资料表明,海水盐度与冰点温度负相关。通常10月开始结冰,结冰时间早于同纬度其他海域,至来年5月开始融冰,7-8月完全消融。下图示意哈德孙湾的位置。

    材料二:北极熊是世界上最大的陆地食肉动物,其活动范围主要在有浮冰的海域,海豹是其最主要的食物。哈德孙湾生活着上千只北极熊,它们以海冰为平台捕捉海豹作为主食,当海冰融化后,不得不在陆地上寻找食物。近年来,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哈得孙湾的北极熊数量下降了约1/4。

    1. (1) 与同纬度海域相比,分析哈德孙湾结冰时间更早的原因。
    2. (2) 分析哈德孙湾北极熊数量众多的原因。
    3. (3) 推测近年来哈得孙湾北极熊数量减少的原因。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