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四川省内江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试卷

更新时间:2023-09-12 浏览次数:19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4小题,共48.0分)
  • 1. 唐代诗人孟郊在《登科后》中写到“……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诗人心情喜悦与我国古代的( )密切相关。
    A . 世袭制度 B . 察举制 C . 科举制度 D . 禅让制
  • 2. (2016七下·东莞期末)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被唐太宗誉为“一面镜子”的是(    )

    A . 房玄龄 B . 杜如晦 C . 魏征 D . 姚崇
  • 3. 民族交融一直是我国民族关系发展的主流,婚姻的交流就是民族交融的重要方式之一。下列选项中反映唐太宗接见吐蕃求婚使节情景的名画是( )
    A . 《清明上河图》 B . 《步辇图》 C . 《送子天王图》 D . 《洛神赋图》
  • 4. 杜甫的诗《忆昔》“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它描绘了什么时期历史景象。( )
    A . 唐太宗时期 B . 武则天时期 C . 唐玄宗前期 D . 唐玄宗后期
  • 5. 生产工具的改进是农业生产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如图所示生产工具的用途是( )

    A . 灌溉 B . 播种 C . 除草 D . 耕田
  • 6. 陆游有诗云“我评此画如奇书,颜筋柳骨追欧虞”,诗中提到的“颜筋柳骨”是指下列哪两位书法家( )
    A . 颜真卿、欧阳询 B . 柳公权、颜真卿 C . 颜真卿、柳公权 D . 欧阳询、柳公权
  • 7. (2020·湘潭) 历史史实是指客观发生的历史事实,历史观点是对历史史实的认识。以下关于唐朝的历史,属于历史观点的是(   )
    A . 618年, 李渊建立唐朝,定都长安 B . 唐太宗时,将文成公主嫁给松费干 C . 安史之乱使唐朝国势由盛转衰 D . 唐代高僧鉴真东渡日本,传授佛经
  • 8. 如图是公元10世纪我国藩镇割据后,政权分立形势图(局部)。这一历史时期是( )

    A . 春秋战国时期 B .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C . 辽宋夏金元时期 D . 五代十国时期
  • 9. 如表是宋代文官、武将高级官员的数额统计,这反映出当时社会的用人侧重于( )                                                                                                                                                                                


    宋太祖朝

    宋真宗朝

    宋仁宗朝

    宋英宗至钦宗五朝

    合计

    文官

    4人

    19人

    64人

    84人

    171人

    武将

    6人

    11人

    12人

    3人

    32人

    A . 武将 B . 文人 C . 商人 D . 农民
  • 10. 1005年,辽和北宋签订盟约结束战争状态,在很长时间里保持和平局面。这一盟约是( )
    A . 澶渊之盟 B . 宋金盟约 C . 宋夏和约 D . 唐蕃会盟
  • 11. 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
    A . 会子 B . 关子 C . 交子 D . 银票
  • 12. 如图是北宋画家张择端绘制东京的一幅风俗画(局部)。其描绘的情景是( )

    A . 经济重心南移 B . 城市商业繁荣 C . 海外贸易扩大 D . 资本主义萌芽
  • 13. 中央电视台综艺频道,“中国诗词大会”节目上,主持人集中解读了“苏轼”、“李清照”、“辛弃疾”等文化名人。据此可知,这期节目的主题是( )
    A . 汉赋的兴起 B . 唐诗的繁荣 C . 宋词的发展 D . 元曲的流行
  • 14. 毛泽东《沁园春•雪》中说:“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其中“一代天骄”是( )
    A . 铁木真 B . 忽必烈 C . 赵构 D . 赵匡胤
  • 15. 元朝时期,我国形成的新民族是( )
    A . 回族 B . 回纥 C . 回部 D . 回鹘
  • 16. 国家印章具有很大的权威性。如图印章体现了元朝管辖( )

    A . 西域地区 B . 岭北地区 C . 台湾地区 D . 西藏地区
  • 17. 明成祖时,郑和率船队出使西洋。其第一次出使的时间是( )
    A . 1351年 B . 1368年 C . 1405年 D . 1433年
  • 18. 1561年,倭寇大举侵犯浙江,中国军队在台州九战九捷,涌现出了我国抗倭史上众多民族英雄。这些英雄人物的主要代表是( )
    A . 文天祥 B . 陆秀夫 C . 宋应星 D . 戚继光
  • 19. 为防御北方蒙古贵族南扰,明朝修建了一个完整的军事防御体系。这一体系是( )
    A . 鸭绿江 B . 山海关 C . 嘉峪关 D . 明长城
  • 20. “拳打镇关西”、“智取生辰纲”、武松打虎“等故事情节均出自( )
    A . 《三国演义》 B . 《水浒传》 C . 《西游记》 D . 《红楼梦》
  • 21. (2018七下·潮阳期末) 2013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访问东盟国家时提出了“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我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是在(    )
    A . 唐朝 B . 宋朝 C . 元朝 D . 清朝
  • 22. 明末,农民领袖率领起义军进入中原后,提出“均田免赋”的口号。这一领袖人物是( )
    A . 李自成 B . 张献忠 C . 皇太极 D . 吴三桂
  • 23. 经过8个月围攻,占据了台湾38年的荷兰殖民者被迫投降,台湾重新回到祖国怀抱。这一回归的时间是( )
    A . 1661年 B . 1662年 C . 1683年 D . 1684年
  • 24. 清朝时,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其重要标志是( )
    A . 设立南书房 B . 设立军机处 C . 大兴文字狱 D . 实行文化专制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2.0分)
  • 25.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隋朝人口和经济统计表   

     

    人口

    垦田

    粮仓

    隋初

    三千多万人

    一千九百多万顷

    长安太仓

    隋盛时

    四千六百多万人

    五千五百多万顷

    洛阳合嘉仓、洛口仓

    材料二:中国古代行政机构图(部分)。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隋朝建立于哪一年?如表反映了隋朝怎样的社会经济形势?为解决粮食运输问题,隋朝开凿了什么伟大工程?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1是哪个朝代的行政机构图?和图1相比,图2行政机构发生了哪些重大变化?
  • 2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1中①是哪一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②政权是谁建立的?为加强中央集权他采取了哪些措施?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2中③和④两个政权的关系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过程?④是哪一年被什么政权灭亡的?
  • 2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培根说:这三种东西曾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和状态,第一种在文学方面,第二种在战争上,第三种在航海上。由此又产生了无数的变化,这种变化是如此之大,以至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教派、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比这三种机械发明在人类的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

    材料二:乾隆皇帝在其一生中创造了许多历史高峰,将中国封建王朝的经济和文化推向了顶峰,这是值得后人肯定的一面。然而,乾隆皇帝也是后世批评最多的封建皇帝之一。他积极开拓,创造了辉煌。同时,他也曾因为傲慢自满而毁掉了辉煌。全面实行闭关锁国是乾隆皇帝一生中最错误的统治。这一政策不仅预示着清朝的灭亡,而且把清朝拖入了一个没完没了的落后和失败的深渊。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的“三种东西”指中国古代的哪三项重大发明?分别指出这些发明在“人类的事业”中产生了的影响。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乾隆皇帝为巩固和发展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做出了哪些重要历史贡献?概括乾隆皇帝“被后世批评”的主要的统治措施。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