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生物 /高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23年高考生物全国乙卷真题变式·分层精准练:第11题

更新时间:2023-09-03 浏览次数:33 类型:二轮复习
一、原题
  • 1. (2023·全国乙卷) 某研究小组设计了一个利用作物秸秆生产燃料乙醇的小型实验。其主要步骤是:先将粉碎的作物秸秆堆放在底部有小孔的托盘中,喷水浸润、接种菌T,培养一段时间后,再用清水淋洗秸秆堆(清水淋洗时菌T不会流失),在装有淋洗液的瓶中接种酵母菌,进行乙醇发酵(酒精发酵)。实验流程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 (1) 在粉碎的秸秆中接种菌T,培养一段时间后发现菌T能够将秸秆中的纤维素大量分解,其原因是
    2. (2) 采用液体培养基培养酵母菌,可以用淋洗液为原料制备培养基,培养基中还需要加入氮源等营养成分,氮源的主要作用是(答出1点即可)。通常,可采用高压蒸汽灭菌法对培养基进行灭菌。在使用该方法时,为了达到良好的灭菌效果,需要注意的事项有(答出2点即可)。
    3. (3) 将酵母菌接种到灭菌后的培养基中,拧紧瓶盖,置于适宜温度下培养、发酵。拧紧瓶盖的主要目的是。但是在酵母菌发酵过程中,还需适时拧松瓶盖,原因是。发酵液中的乙醇可用溶液检测。
    4. (4) 本实验收集的淋洗液中的可以作为酵母菌生产乙醇的原料。与以粮食为原料发酵生产乙醇相比,本实验中乙醇生产方式的优点是
二、基础
  • 2. (2018·河南模拟) 某些农作物秸秆窗含纤维素,纤维素经过水解可以形成葡萄糖,葡萄糖再经过发酵可以生产酒精。如图是利用农作物秸秆生产酒精的大致流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农作物秸秆含有丰富的纤维素,纤维素要经过纤维素分解菌分解成葡萄糖。人们常常是从土壤中分离纤维素分解菌。当培养基中以为唯一碳源时,可筛选纤维素分解菌,可以在培养基中加入染料,挑选产生的菌落,用到的培养基应采用灭菌。
    2. (2) 纤维素分解菌能合成纤维素酶,纤维素酶是一种复合酶,一般认为他至少含有三种成分,即
    3. (3) 图中发酵阶段常用的菌种是,发酵后是否有酒精产生,可以用来检验。
    4. (4) 利用葡萄能生产果酒,进而生产果醋,生产果醋常用的菌种是
  • 3. 乙醇等“绿色能源“的开发备受世界关注.利用玉米秸秆生产燃料酒精的大致流程为:

    1. (1) 玉米秸秆预处理后,应该选用酶和酶形成纤维二糖,再使用酶使之转化为发酵所需的葡萄糖.
    2. (2) 从以下哪些微生物中可以提取上述酶?       (多选)
      A . 酿制果醋的醋酸菌 B . 生长在腐木上的霉菌 C . 制作酸奶的乳酸菌 D . 反刍动物瘤胃中生存的某些微生物
    3. (3) 若从土壤中分离产生这种酶的微生物,所需要的培养基为(按功能分),培养基中的碳源为
    4. (4) 发酵阶段需要的菌种是,生产酒精时要控制的必要条件是
  • 4.

    某些农作物秸秆富含纤维素,纤维素经过水解可以形成葡萄糖,葡萄糖再经过发酵可以生产酒精.如图是利用农作物秸秆生产酒精的大致流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农作物秸秆含有丰富的纤维素,纤维素要经过纤维素分解菌分解成葡萄糖.人们常常是从土壤中分离纤维素分解菌.分离纤维素分解菌常用的方法是 .其实验流程是;土壤取样→选择培养→ →将样品涂布到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上→挑选产生  的菌落.

    (2)纤维素分解菌能合成纤维素酶,纤维素酶是一种复合酶,一般认为它至少含有三种组分,即 .前两种酶使纤维素分解成 , 第三种酶将它分解成葡萄糖.

    (3)图中发酵阶段常用的菌种是酵母菌,在酒精发酵时一般将温度控制在 ℃.发酵后是否有酒精产生,可以用 来检验.

    (4)利用葡萄能生产果酒,进而生产果醋,生产果醋常用的菌种是醋酸杆菌,醋酸杆菌与酵母菌在代谢类型上的区别是

  • 5. (2017高二下·太原期中) 乙醇等“绿色能源”的开发备受世界关注.利用玉米秸杆生产燃料酒精的大致流程如图所示:

    1. (1) 玉米秸杆经预处理后,应该选用酶进行水解,使之转化为发酵所需的葡萄糖.
    2. (2) 从以下哪些生物中可以提取上述酶(多选)

      A.酿制果醋的醋酸菌 B.生长在腐木上的酶菌

      C.制作酸奶的乳酸菌 D.生产味精的谷氨酸棒状杆菌

      E.反刍动物瘤胃中生存的某些生物

    3. (3) 若从土壤中分离产生这种酶的微生物,所需要的培养基为(按功能分),培养基中的碳源为
    4. (4) 发酵阶段需要的菌种是,在产生酒精时要控制的必要条件是
  • 6. (2016高三上·汕头期中) “节约一张纸,增添一片绿”.纸的主要成分是木质纤维,以纤维素类物质生产燃料乙醇的研究越来越受重视.
    1. (1) 该技术需要从土壤中获得纤维素分解菌,获得该菌的方法是在含有纤维素的培养基上.加人染料,筛选周围有的菌落.其产生的分解纤维素的酶至少包括三种组分.在这三种酶协同作用下,纤维素最终被水解成
    2. (2) 用获得的糖液发酵生产乙醇,常用的微生物是,在的发酵液中,该菌可以生长繁殖,而绝大多数其他微生物受到抑制.发酵过程中,检测该菌数量可采用法计数,示意图A和B中.表示的是用该法接种培养后得到的结果.

  • 7.

    果醋有消除疲劳和减肥等功效,该饮料深受广大女士的喜爱.某果酒厂的果酒滞销,计划将生产的部分果酒“转变”为果醋.研究人员设置了如图所示的装置,请据图分析回答:

    (1)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分别利用了 (填微生物名称);果醋制作时温度应控制在 .

    (2)由果酒转变成果醋的制作过程中,需要改变的环境条件是  和

    (3)乙瓶为发酵瓶,你认为甲、丙两个装置瓶中,盛有果酒和果醋的装置瓶分别是   .在装置瓶乙中,发酵菌先将乙醇变为  ,最后变为醋酸.

    (4)可以用经过酸化的 来检验生产出的果醋中是否含有酒精.

  • 8. (2023高二下·玉溪期末) 如图为果酒与果醋发酵装置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酿造葡萄酒时,在葡萄榨汁前,葡萄要先进行再除去枝梗,可以避免除去枝梗时引起葡萄破损,增加被杂菌污染的机会。
    2. (2) 用对上述装置进行消毒后,再装入葡萄汁,将发酵装置放在18~30℃环境中,每天拧开气阀b多次,排出发酵过程产生的大量。装置中d处设计成弯曲形状的目的是
    3. (3) 10天之后,利用酸性条件下的对出料口c取样的物质进行检验,若出现现象,说明产生了酒精。
    4. (4) 产生酒精后,若在发酵液中加入醋酸菌,然后将装置放在环境中,适时打开向发酵液中充气。发酵过程中先不充气,一段时间后再充气的原因是
三、提高
  • 9. (2020高二上·云南期中) 现在大力提倡无纸化办公,但是仍然不可避免的每年要产生大量的废纸,其主要成分是木质纤维,人类正努力将其转化为一种新的资源——乙醇。如图是工业上利用微生物由纤维素生产乙醇的基本工作流程,请回答相关问题:

    1. (1) 自然界中①环节需要的微生物大多分布在的环境中。将从 土壤中获得的微生物培养在以纤维素为、并加入的 培养基上筛选周围有的菌落。
    2. (2) 如上所述的筛选中获得了三个菌落,对它们分别培养,并完成环节②,且 三种等量酶液中酶蛋白浓度相同,则你认为三种酶液的活性(选填一定相同、不一定相同、一定不同),可以通过对纤维素酶分解纤 维素后所产生的进行定量测定。
    3. (3) 根据测定结果 , ①环节常选择木霉 , 则 ②中获得的酶至少包括三个组分。
    4. (4) 生产中可以满足④环节的常见菌种是
    5. (5) 若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时,在涂布接种前,随机取若干灭菌后的空白平板先行培养了一段时间,这样做的目的是;若采用平板划线法,操作时,接种环通过灭菌,在第二次及以后的划线时,总是从上一次划线的末端开始划线,这样做的目的是
  • 10. (2023高二下·白山期末) 利用山楂制作果酒、果醋的流程如图1所示。回答下列与发酵相关的问题:

    1. (1) 处理山楂的方法主要是清洗干净,晾至山楂表面无水,该步骤相当于对山楂进行了(填“消毒”或“灭菌”)。酒精发酵前加入适量的白砂糖主要是为酵母菌提供
    2. (2) 白砂糖添加量对酒精生成量的影响情况如图2所示,白砂糖的添加量为左右最为合理。加入的白砂糖要适量,不能过量的原因可能是
    3. (3) 工业上酿制山楂醋通常有两条途径:一条途径需要经过两次发酵,即先接种酵母菌获得果酒,再在果酒中接种某种细菌进一步发酵获得果醋;另—条途径是向捣碎的山楂汁中直接接种,经过一次发酵制成。在发酵过程中需要向发酵液中持续通入.
    4. (4) 泡菜具有独特的风味,我国的泡菜品种较多,但它们的制作过程基本类似,都是主要利用进行发酵。
  • 11. (2023高二下·仁寿期中) 某研究小组以紫葡萄为原料制作葡萄酒得基本流程和装置示意图如下。请回答:

    1. (1) 在葡萄浆装瓶前,需将发酵瓶清洗干净,并用进行消毒。制作酵母悬液时,在干酵母中加入少量温水和极少量蔗糖,待酵母悬液中出现即可。
    2. (2) 装瓶开始的一段时间,发酵瓶中溶解氧的含量变化是。发酵过程中,发酵瓶中酒精的含量变化是
    3. (3) 下列关于装置中有水弯管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____。
      A . 隔绝气体出入 B . 使发酵瓶内外的压强基本平衡 C . 减少杂菌污染 D . 有利于发酵瓶内形成缺氧环境
    4. (4) 实验中判断发酵完毕的依据是____。
      A . 发酵瓶中pH开始下降 B . 发酵瓶中停止出现气泡 C . 发酵瓶中酒精浓度达到30% D . 发酵瓶中酵母菌数量急剧减少
    5. (5) 欲利用葡萄酒制作果酒,发酵瓶中应加入的菌种是,该菌种在条件下能将乙醇转化为醋酸。
  • 12. (2023高二下·南阳期中) 曹操《短歌行》中有“何以解忧?惟有杜康”的叙述,杜康酒是洛阳市特色名酒,历史悠久,《礼记·月令》记载的酿酒“六必”原则:“仲冬之月,乃命大酋,秫稻必齐,麴(通曲)蘖必时,湛炽必洁,水泉必香,陶器必良,火齐必得,兼用六物,大酋监之,毋有差贷”(注:麴蘖主要指酒曲,湛炽是指浸泡和蒸煮)。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麴蘖必时,湛炽必洁”要求曲蘖供应必须适时,浸曲、浸米、蒸米必须保持清洁,古文里的“麴”指的是(微生物),湛炽必洁的目的是
    2. (2) 某同学在进行家庭果酒酿造实验时,通常果汁装入发酵瓶需预留1/3的空间,原因是(答出两点)。在果酒制作完成的基础上进行乙酸发酵制作果醋时,需要改变的发酵条件是(答出两点)。
    3. (3) 某实验室研究了初始酒精浓度对乙酸含量的影响,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分析,当以果酒发酵液为基础进行乙酸发酵时,在温度和氧气适宜的条件下,能够提高乙酸产量的合理操作是(答出一点即可)。

  • 13. (2023·天津市模拟) 工业上所说的发酵是指微生物在有氧或无氧条件下通过分解与合成代谢将某些原料物质转化为特定产品的过程。利用微生物发酵制作酱油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某企业通过发酵制作酱油的流程示意图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 (1) 米曲霉发酵过程中,加入大豆、小麦和麦麸可以为米曲霉的生长提供营养物质,大豆中的可为米曲霉的生长提供氮源,小麦中的淀粉可为米曲霉的生长提供
    2. (2) 米曲霉发酵过程的主要目的是使米曲霉充分生长繁殖,大量分泌制作酱油过程所需的酶类,这些酶中的能分别将发酵池中的蛋白质和脂肪分解成易于吸收、风味独特的成分,如将蛋白质分解为小分子的肽和。米曲霉发酵过程需要提供营养物质、通入空气并搅拌,由此可以判断米曲霉属于(填“自养厌氧”“异养厌氧”或“异养好氧”)微生物。
    3. (3) 在发酵池发酵阶段添加的乳酸菌属于(填“真核生物”或“原核生物”);添加的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分解葡萄糖的产物是。在该阶段抑制杂菌污染和繁殖是保证酱油质量的重要因素,据图分析该阶段中可以抑制杂菌生长的物质是(答出1点即可)。
  • 14. (2023·铜仁模拟) 刺梨是贵州的特产,富含超氧化物歧化酶和维生素C、花青素等营养物质,为发展当地特色农业,建设新农村,某地决定以刺梨为原料制作高品质饮料。刺梨酒和刺梨醋的主要生产流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 (1) 刺梨鲜果经分选清洗破碎压榨后,要对榨汁进行澄清处理,像破碎形成的果泥中加入处理一段时间,既能提高出汁率,又能提高果汁的澄清度,该方法处理果泥时,需要控制适宜反应温度,原因是
    2. (2) 在发酵Ⅰ阶段的前期,向果汁中通入氧气的作用是,在发酵II阶段,也需要向发酵液中通入氧气的原因是
    3. (3) 为保证刺梨酒的品质,技术人员需定期对发酵液的酒精浓度进行检测,检测的原理是酒精与反应,通过比对来确定发酵液中酒精的浓度。
    4. (4) 在发酵过程中,为判断发酵液中杂菌是否超标,可抽取一定量的发酵液,通过法接种到培养基上,对杂菌进行计数以判断杂菌是否超标。
四、培优
  • 15. (2023·毕节模拟) 蓝莓果实中富含花青素等营养成分,具有保护视力、防止脑神经老化、强心、抗癌、软化血管、增强机体免疫等功能。下面是获取蓝莓花青素、蓝莓酒和蓝莓醋的流程。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1) 获取蓝莓果汁时加入果胶酶能将果胶分解成可溶性的,使浑浊的果汁变得澄清。储存在(填一种细胞器)中的蓝莓花青素(在中性或碱性溶液中不稳定,在60℃以下热稳定性较好)的提取可用溶剂萃取法,考虑到色素提取液作为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问题,在下述方案中,你认为较好的方案是(填字母)。

      a.清水+甲醇b.盐酸+乙醇c.柠檬酸+丙酮d.柠檬酸+乙醇

    2. (2) 含花青素的粗品经真空干燥(可使水的沸点降至40℃)制成成品,采用该方法的主要原因是
    3. (3) 酿制蓝莓果酒时,菌种来自于。通常不需要对蓝莓进行严格的消毒处理,是因为在缺氧、呈酸性的发酵液中
    4. (4) 酿制成功的蓝莓果酒如果暴露在空气中会逐渐出现醋酸味,气温高的夏天更易如此,其原因是
    5. (5) 与醋酸菌相比,酵母菌在细胞结构上的主要特点是
  • 16. (2023高二下·浙江月考) 具有耐高糖和耐酸特性的酵母菌是理想的酒精发酵菌种。图1是工业化生产酵母菌的流程,图2是耐高糖和耐酸特性的酵母菌工业化生产装置示意图。

    回答下列问题:

    1. (1) 图1中标号①的操作目的是;②常用方法是
    2. (2) 实验室用高浓度葡萄糖筛选经诱变处理后的野生酵母菌,经多次传代培养以获得目标菌株。最常用的分离单菌落的方法是稀释涂布平板法和。纯化菌株时,在第二次及以后划线时,总是从上一次的末端开始划线,这样做的原因是。培养过程中定期取样并用(工具)进行菌落计数,评估菌株增殖状况。选育出来的菌种具有稳定的
    3. (3) 图2发酵罐通过传感器监测发酵液酒精浓度、温度、氧气、pH等物质、环境的变化,其中pH需控制在(填“酸性”或“碱性”)环境下。图中3为搅拌器,可以加快酵母菌繁殖速率,其原理是
    4. (4) 工业化大规模生产通过发酵罐实现,如发酵产品是为了得到酵母菌,可通过方法将菌体从培养液中分离出来;如发酵产品是酒精,则可用法进行提取。若由酒精发酵转变成醋酸发酵时,需要改变的环境条件是。若在外界环境条件适宜的情况下,并未产生乙酸的最可能原因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