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生物 /高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23年高考生物全国乙卷真题变式·分层精准练:第8题

更新时间:2023-09-03 浏览次数:76 类型:二轮复习
一、原题
  • 1. (2023·全国乙卷) 人体心脏和肾上腺所受神经支配的方式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 (1) 神经元未兴奋时,神经元细胞膜两侧可测得静息电位。静息电位产生和维持的主要原因是
    2. (2) 当动脉血压降低时,压力感受器将信息由传入神经传到神经中枢,通过通路A和通路B使心跳加快。在上述反射活动中,效应器有。通路A中,神经末梢释放的可作用于效应器并使其兴奋的神经递质是
    3. (3) 经过通路B调节心血管活动的调节方式有
二、基础
  • 2. 神经—体液—免疫调节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而下丘脑则是参与人体稳态调节的枢纽。下图表示神经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其中CRH是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ACTH是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人遇到紧急情况时,下丘脑释放的CRH增多,此过程中,下丘脑属于反射弧中的。应激状态下,最终导致糖皮质激素增多,该过程的调节方式为。 
    2. (2) 糖皮质激素能限制骨骼和脂肪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与的作用相反。血液中糖皮质激素含量增多会对下丘脑、垂体的分泌活动有抑制作用,意义是。 
    3. (3) 研究表明,长期焦虑和紧张会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更容易被感染。结合图中信息分析,可能的原因是 。 
    4. (4) 已知河豚毒素(TTX)是一种钠离子通道阻断剂。若实验中用TTX处理突触前神经纤维,则突触后膜难以兴奋,推测其原因是。 
  • 3. (2020高二上·玉林期中) 肾上腺素是肾上腺髓质分泌的一种激素,与动物生命活动调节密切相关。下表为某科研人员的“肾上腺素对饱食小鼠肝糖原和血糖含最的影响”研究结果:

    小鼠血糖含量与肝糖原含量的比较表

     

    饱食组

    未注射肾上腺素

    注射肾上腺素

    血糖(mmol/L)

    7.972

    21.540

    肝糖原(g/100g肝组织)

    0.094

    0.021

    1. (1) 据表判断,注射肾上腺素后,血糖浓度,其作用机理是,因此,人在恐惧的情况下,肾上腺素的分泌增多,试推断其应激性的意义是
    2. (2) 研究发现,肾上腺素也是一种神经递质,某些突触结构中,突触前膜与后膜均存在相应受体。若肾上腺素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引起Na内流,突触后膜两侧电位表现由变为,引发一次新的神经冲动;若肾上腺素与前膜受体结合,可抑制突触前膜肾上腺素的分泌,这属于调节。
  • 4. (2021·六安模拟) 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这两种物质既可以作为激素也可以作为神经递质发挥作用。回答有关问题:
    1. (1) 给实验兔静脉注射肾上腺素可作用于心脏使心脏活动加强,在这个过程中肾上腺素作为起作用,并在作用后被
    2. (2) 作为神经递质的肾上腺素分泌到中,作为激素的肾上腺素通过运输。
    3. (3) 肾上腺分泌肾上腺素的活动受内脏神经直接支配,完成该反射的效应器是,该过程体现了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关系为
    4. (4) 支配胰岛细胞的交感神经兴奋时,其末梢释放的去甲肾上腺素促进胰岛A细胞的分泌,却抑制胰岛B细胞的分泌,原因是
  • 5. (2021高二下·深圳期末) 糖皮质激素(GC)是一种调节人体生长发育、代谢和免疫等功能的应激激素。人体在某种因素刺激下会引起GC的分泌量增加,其分泌的调节过程如图所示。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注:CRH表示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ACTH表示促肾上腺皮质激素;GC表示糖皮质激素)

    1. (1) 神经系统接受刺激后产生兴奋。兴奋是指
    2. (2) 激素和神经递质参与调节过程的共同特点是
    3. (3) GC分泌的调节过程中存在(填“分级”、“反馈”或“分级和反馈”)调节。给正常动物静脉注射一定剂量的ACTH,其血液中CRH含量降低,原因是
    4. (4) GC能促进蛋白质和脂肪的分解,并能抑制肌肉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导致血糖浓度
  • 6. (2020·河南模拟) 肾上腺素既是一种激素,也是一种兴奋性神经递质。人在紧张的时候会分泌肾上腺素,请同答下列问题:
    1. (1) 肾上腺素作为神经递质,是体内的一种分子;神经冲动传来时,神经递质由(结构)运输到突触前膜处释放;突触传递具有单向性的原因是
    2. (2) 当肾上腺分泌的肾上腺素增多时,人表现为警觉性提高、反应灵敏、心率加快等特征,这表明(从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关系方面回答)。血糖调节中,肾上腺素与胰岛素有拮抗作用,因而肾上腺素会使血糖浓度(填“升高”或“降低”);当外界环境突然发生变化如受到惊吓时,内脏神经支配肾上腺分泌的肾上腺素迅速增加,这是调节的结果。
    3. (3) 自身的抗体如果攻击肾上腺素受体会导致激素不能正常发挥作用,这种疾病称为。药物心得安和肾上腺素具有相似的结构,都能直接作用于心脏,调节心率,由此推测,心脏细胞表面与药物心得安和肾上腺素结合的可能相同。
三、提高
  • 7. (2022高二上·广东月考)  针灸起源于中国,其治疗疾病的核心机理之一是通过刺激身体特定的部位(穴位)远程调节机体功能。2021年科学家揭示了低强度电针刺激小鼠后肢穴位“足三里”(ST36)可以激活迷走神经-肾上腺抗炎通路(如图所示),肾上腺细胞分泌的儿茶酚胺类物质(包括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等)具有抗炎作用。

    1. (1) 研究发现,在电针刺激“足三里”位置时,会激活一组Prokr2感觉神经元(主要存在于四肢节段),其延伸出去的突起部分可以将后肢的感觉信息通过传向大脑的特定区域。在针灸治疗过程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单向/双向)的,兴奋在神经元间的传递,发生了的信号变化。
    2. (2) 已知细胞外Ca2+对Na+存在“膜屏障作用”,试分析临床上患者血钙含量偏高,针灸抗炎疗效甚微的原因是。机体抗炎反应的调节方式是
    3. (3) 研究人员利用同等强度的电针刺激位于小鼠腹部的天枢穴(ST25),并没有引起相同的全身抗炎反应,原因是,这也为针灸抗炎需要在特定“穴位”刺激提供了解释。
  • 8. (2021高二下·河南月考) 现代社会中,紧张的工作常常会给人带来巨大的情绪压力,甚至会导致人患病。抑郁症患者的数量逐年增加,医学研究表明,抑郁症与单胺类神经递质传递兴奋的功能减弱有关。下图1为人在情绪压力下,肾上腺皮质和肾上腺髓质受下丘脑调节的模式图,其中激素d能够升高血糖,激素c能够阻止淋巴因子的合成和释放;图2为人在情绪压力下,大脑中某突触结构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由图1可推断,机体应对情绪压力的生命活动调节方式是。图1所示的结构中,直接受神经系统调节的是肾上腺(填“皮质”或“髓质”)。当激素d的分泌量增多后,人体储存的糖原的量会,该过程中,激素d的靶细胞主要是
    2. (2) 结合题干信息可知,肾上腺皮质分泌的激素c的靶细胞是。压力的长期效应会引起机体的免疫力
    3. (3) 在情绪压力下,抑郁症患者体内的神经递质降解酶的含量会增多,单胺氧化酶抑制剂是目前常用的一种抗抑郁药。据图2可知,神经递质降解酶发挥作用的场所是。单胺氧化酶抑制剂能改善抑郁症状,原因可能是
  • 9. (2020·和平模拟) 研究发现,某药物通过与神经细胞膜或肾上腺髓质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引起人体血液中肾上腺素含量增加。此外,它还能增加人体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增强胰岛素对血糖的调节作用。
    1. (1) 该药物与神经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后,引起钙离子由通道流入细胞,可见,它的作用相当于哪一种化学物质? 。其作用于突触后膜,把化学信号转化为
    2. (2) 肾上腺素在人体调节中的作用是增强代谢,升高血糖等。请写出寒冷环境下,正常 机体通过神经调节促进肾上腺素分泌量增加的反射弧。寒冷刺激→皮肤冷觉感受器→ →肾上腺分泌肾上腺素增加。
    3. (3) 为验证该药物对胰岛素作用的影响,研究人员将实验鼠随机均分为两组,每天分别注射一定量的药物溶液和生理盐水,相同且适宜条件下饲养3周。然后给各鼠注射等量的葡萄糖溶液,并立即开始计时,测定1小时内两组鼠的胰岛素浓度,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图中两条曲线注射该药物的是(甲组/乙组)。

    4. (4) 如果将实验中的“测定胰岛素浓度”改为“测定血糖浓度”,上述实验过程需将“给各鼠注射等量的葡萄糖溶液”修改为“”。请在如图2中尝试画出甲、乙两组血糖含量的变化图

  • 10. (2021高二上·农安期末) 抑郁症与去甲肾上腺素(NE)的含量过低有关,如图表示抗抑郁药物三环类化合物的作用机理。回答下列问题:

    1. (1) 结构A的形成与(填细胞器名称)直接相关。
    2. (2) NE是一种(填“兴奋性”或“抑制性”)神经递质,它作用于突触后膜后引起(填“钠离子”或“氯离子”)内流。
    3. (3) 三环类化合物用于治疗抑郁症的机理是。根据图中信息,治疗抑郁症,还可以开发出能够抑制的药物进行治疗。
  • 11. (2022高三上·东莞月考) 下图是一个缩手反射的反射弧和相关突触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图甲中代表感受器的标号应为,图乙中由2释放,能与突触后膜特异性受体结合的物质是。图乙中1能与突触前膜融合依赖于生物膜的(填性质名称)。
    2. (2) 假如图丙中的Y来自图甲中的A,图丙中的X来自大脑皮层,当指尖无意中被针刺到时会发生缩手反射,则Y释放的物质能使突触后膜(兴奋或抑制),但如果是在进行指尖采血,大脑皮层发出的指令是不能缩手,则X释放的物质能使突触后膜的膜内外电势差(扩大或缩小)。有过指尖采血经历的部分幼儿再次来到采血室时会因害怕而哭泣。看到采血室而哭泣的反射属于反射。
    3. (3) 毒品往往导致突触结构发生一定的变化。毒品可卡因能抑制神经递质多巴胺的回收,导致后膜持续性兴奋,进行产生更多更强的愉悦感受。但是吸食过丁卡因的人在不吸食可卡因时,多巴胺正常释放也难以再产生正常的愉悦感受,进而导致可卡因依赖。请据此推测丁卡因的存在会导致突触后膜发生的结构变化是
  • 12. (2022高二上·南阳月考) 图1表示缩手反射的反射弧,图2、图3分别表示图1虚线框内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请回答相关问题。

    1. (1) 图1中感受器的是由组成(填字母)。
    2. (2) 图3中,表示兴奋部位的是(填字母),该兴奋状态的形成是内流的结果,其进入膜内的方式是
    3. (3) 如图4是测量神经纤维膜内外电位的装置,图5是测得的动作电位变化(动作电位是指可兴奋细胞受到刺激时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产生的可扩布的电位变化过程),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图4状态测得的电位相当于图5中的区段的电位。若该神经纤维接受突触前膜释放的兴奋性递质,则图4的指针有何变化?(向左/向右/不变)。

      ②图5中当神经纤维受到刺激时,内流引起的是区段的变化。

    4. (4) 当针刺破手指的皮肤,感受器接受刺激后,导致效应器产生反应,此反射属于(“条件”或“非条件”)反射。当我们取指血进行化验时,针刺破手指的皮肤,但我们并未将手指缩回是因为发出的指令是对这个刺激不作出反应,这说明缩手反射的神经中枢虽在,但还会受控制。
四、培优
  • 13. (2023高二上·深圳期末) 针灸是我国传承千年、特有的治疗疾病的手段。针刺是一种外治法,以外源性刺激作用于身体特定的部位(穴位)引发系列生理学调节效应,远程调节机体功能。2021年科学家揭示了低强度电针刺激小鼠后肢穴位“足三里”可以激活迷走神经肾上腺抗炎通路,其过程如图所示。已知细菌脂多糖可引|起炎症反应,请据图回答问题:

    1. (1) 穴位在被针刺时感到疼痛,但并不会缩回,这属于(填“条件”或“非条件”)反射。反射形成的条件是和足够强度的刺激。研究发现,在电针刺激“足三里”位置时,会激活一组位于四肢节段的Prokr2感觉神经元,结合示意图,其延伸出去的突起部分可以将后肢的感觉信息通过传向大脑的特定区域。在针灸治疗过程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填“单向”或“双向”)的。
    2. (2) 已知细胞外Ca2+对Na+存在“膜屏障作用” (即钙离子在膜上形成屏障,使钠离子内流减少)请结合图示分析,临床上患者血钙含量偏高,针灸抗炎疗效甚微的原因是
    3. (3) 研究人员利用同等强度的电针刺激位于小鼠腹部的天枢穴,并没有引起相同的抗炎反应,原因是。这也为针灸抗炎需要在特定穴位刺激提供了解释。
    4. (4) 请以健康小鼠为材料设计实验,验证低强度电针刺激激活迷走神经肾上腺抗炎通路是通过Prokr2神经元进行传导的。

      实验思路:

      实验结果:

  • 14. (2022高二下·嘉兴期末) 人体呼吸运动的深度和频率可随体内外环境的改变而发生相应的变化,以适应机体代谢的需要。肺牵张反射是调节呼吸的反射之一,图甲为肺牵张反射示意图,该反射的感受器位于肺,吸气后肺扩张,感受器兴奋,神经冲动经传入神经传入脑干,抑制吸气,引起呼气。图甲中神经元①和②之间形成的突触放大后如图乙所示,乙酰胆碱(A-C)可作为突触中的兴奋性神经递质,其合成与释放如图乙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 (1) 图甲中,a、c、d是肺牵张反射弧的组成部分,b是,c是,d是
    2. (2) 图乙中A-C表示乙酰胆碱,在其合成时,能循环利用的物质是(填“A”、“C”或“E”)。当兴奋传到神经末梢时,突触小泡内的A-C通过运输方式释放到,再到达突触后膜,受体与A-C结合后,改变后膜对的通透性,导致后膜产生。毒扁豆碱可以使D酶失活,则突触后神经元会表现为持续(填“兴奋”或“抑制”)。
    3. (3) 若让受试者对一个密闭气囊反复呼吸一定量的空气,随时间推移呼吸会加深、加快。为探究引起呼吸显著变化是由于气囊内CO2浓度升高引起,还是由于O2浓度降低引起,进行了A、B两组实验。

      A组:气囊内装入空气,确保不漏气,让受试者对着气囊反复呼吸,当CO2浓度增加到3%,O2浓度减少到17%时,呼吸明显增强;当CO2浓度增到5.6%,O2浓度减少到14.8%时,呼吸非常显著地增强。

      B组:气襄内装入空气,同时用钠石灰把呼吸排出的CO2吸收,确保CO2浓度几乎为0并且不漏气,让受试者对着气囊反复呼吸,O2浓度减少到10%以下才引起呼吸的明显变化。

      ①由此可以得出:呼吸的增强是由于引起的;

      ②若实验增设C组:气囊内的空气中加入较多的,让受试者对着气囊反复呼吸,若CO2增多时也会出现显著的呼吸增强,实验将更有说服力。

    4. (4) 人体要屏住呼吸必须受到图甲中的调控。剧烈运动后,血液中高浓度的CO2刺激呼吸中枢,使呼吸加深加快,这一过程体现了呼吸运动受调节以维持内环境稳态,这属于(填“正反馈”或“负反馈”)调节。
  • 15. (2023·广东模拟) 去甲肾上腺素(NA)主要由交感神经末梢释放,小部分由肾上腺髓质释放。如图是去甲肾上腺素合成与分泌的过程,ATP可与NA处于一个囊泡中并同时释放进入突触间隙。回答下列问题:

    1. (1) 由图可知,酪氨酸进入细胞的方式为主动运输,但并非由ATP供能,推测其能量可能来自由。图可知,酪氨酸转变为去甲肾上腺素的场所为;当兴奋传至突触小体时,进入突触小体内,Ca2+的作用为
    2. (2) 抑郁症是近年来高发的一种精神疾病,该病与NA的减少有关。某种药物能通过与NA载体结合而治疗抑郁症,其机理为
    3. (3) 当图中突触后膜为肌肉时,其快速反应是由ATP介导,随后的持续性收缩活动是由NA介导,这说明ATP在兴奋传递过程中是作为起作用。突触间隙中除了ATP外,还存在ADP,说明ATP与受体分开后会
    4. (4) 血管、支气管平滑肌细胞膜上的受体激动时发生收缩,受体激动时发生舒张,NA是受体的激动剂,而异丙肾上腺素(ISO)是受体激动剂。NA和ISO均可作为药物使用,临床上进行升血压和哮喘(支气管管腔变窄)治疗时,应分别选用二者中的作为药物。
    5. (5) 与交感神经末梢释放的去甲肾上腺素比,肾上腺髓质释放的去甲肾上腺素的作用范围
  • 16. (2023·徐汇模拟) 针灸是我国传承千年、特有的治疗疾病的手段。我国科研工作者发表在《自然》杂志首次通过小鼠模型,阐明了针灸治疗疾病的神经生物学机制:I、低强度电针刺小鼠后肢的“足三里(ST36)”穴位,可激活迷走神经—肾上腺轴,发挥抗炎作用;II、LPS是一种细菌毒素,当其进入动物血液后,会刺激肠巨噬细胞释放TNF-α(肿瘤坏死因子)、IL-6(白细胞介素6)等炎症因子,引起炎症反应。具体过程如图1所示,请结合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1) 从免疫学的角度分析,LPS相当于(填①“抗原”/②“抗体”),巨噬细胞属于(填①“免疫细胞”②“淋巴细胞”)。
    2. (2) 针灸或低强度电针刺激足三里穴位都能引起肾上腺分泌的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增加,该过程属于(    )
      A . 神经调节 B . 体液调节 C . 神经—体液调节 D . 激素调节
    3. (3) 迷走神经是从脑干发出的参与调节内脏活动的神经,其属于(①中枢/②外周)神经系统。低强度电针刺激激活迷走神经—肾上腺抗炎通路起到抗炎作用,是通过Prokr2神经元进行传导的,据图1写出该调节过程涉及的途径:
    4. (4) 已知细胞外Ca2+对Na+存在“膜屏障作用”,即钙离子在膜上形成屏障,使钠离子内流减少。请结合图1分析,临床上患者血钙含量偏高,针灸抗炎疗效甚微的原因是
    5. (5) 图2中甲、乙分别为利用细针和粗针进行针灸治疗时,针刺部位附近神经末梢的电位变化。细针治疗(填①“引起”②“未引起”)动作电位,判断依据是。乙图曲线上升到b点过程中,Na+通道打开导致Na+大量内流,此时K+通道(填①全部关闭/②全部开放/③部分开放)。

    6. (6) 研究人员利用同等强度的电针刺激位于小鼠腹部的天枢穴,并没有引起相同的抗炎反应,原因是,这也为针灸抗炎需要刺激特定穴位才有效提供了解释。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