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生物 /高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23年全国高考生物真题汇编1:细胞的分子组成

更新时间:2023-08-30 浏览次数:81 类型:二轮复习
一、选择题
  • 1. (2023·北京) PET-CT是一种使用示踪剂的影像学检查方法。所用示踪剂由细胞能量代谢的主要能源物质改造而来,进入细胞后不易被代谢,可以反映细胞摄取能源物质的量。由此可知,这种示踪剂是一种改造过的(    )
    A . 维生素 B . 葡萄糖 C . 氨基酸 D . 核苷酸
  • 2. (2023·湖南) 南极雄帝企鹅产蛋后,由雄帝企鹅负责孵蛋,孵蛋期间不进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帝企鹅蛋的卵清蛋白中N元素的质量分数高于C元素 B . 帝企鹅的核酸、多糖和蛋白质合成过程中都有水的产生 C . 帝企鹅蛋孵化过程中有mRNA和蛋白质种类的变化 D . 雄帝企鹅孵蛋期间主要靠消耗体内脂肪以供能
  • 3. (2023·湖北) 维生素D3可从牛奶、鱼肝油等食物中获取,也可在阳光下由皮肤中的7-脱氢胆固醇转化而来,活化维生素D3可促进小肠和肾小管等部位对钙的吸收。研究发现,肾脏合成和释放的羟化酶可以促进维生素D3的活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肾功能下降可导致机体出现骨质疏松 B . 适度的户外活动,有利于少年儿童的骨骼发育 C . 小肠吸收钙减少可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明显下降 D . 肾功能障碍时,补充维生素D3不能有效缓解血钙浓度下降
  • 4. (2023·湖北) 球状蛋白分子空间结构为外圆中空,氨基酸侧链极性基团分布在分子的外侧,而非极性基团分布在内侧。蛋白质变性后,会出现生物活性丧失及一系列理化性质的变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蛋白质变性可导致部分肽键断裂 B . 球状蛋白多数可溶于水,不溶于乙醇 C . 加热变性的蛋白质不能恢复原有的结构和性质 D . 变性后生物活性丧失是因为原有空间结构破坏
  • 5. (2023·浙江) 我国科学家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的结晶牛胰岛素,其化学结构和生物活性与天然胰岛素完全相同。结晶牛胰岛素的化学本质是(    )。
    A . 糖类 B . 脂质 C . 蛋白质 D . 核酸
  • 6. (2023·海南) 科学家将编码天然蜘蛛丝蛋白的基因导入家蚕,使其表达出一种特殊的复合纤维蛋白,该复合纤维蛋白的韧性优于天然蚕丝蛋白。下列有关该复合纤维蛋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该蛋白的基本组成单位与天然蜘蛛丝蛋白的不同 B . 该蛋白的肽链由氨基酸通过肽键连接而成 C . 该蛋白彻底水解的产物可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应 D . 高温可改变该蛋白的化学组成,从而改变其韧性
  • 7. (2023·天津) 癌细胞来源的某种酶较正常细胞来源的同种酶活性较低,原因不可能是( )
    A . 该酶基因突变 B . 该酶基因启动子甲基化 C . 该酶中一个氨基酸发生变化 D . 该酶在翻译过程中肽链加工方式变化
  • 8. (2023·北京) 运动强度越低,骨骼肌的耗氧量越少。如图显示在不同强度体育运动时,骨骼肌消耗的糖类和脂类的相对量。

    对这一结果正确的理解是(    )

    A . 低强度运动时,主要利用脂肪酸供能 B . 中等强度运动时,主要供能物质是血糖 C . 高强度运动时,糖类中的能量全部转变为ATP D . 肌糖原在有氧条件下才能氧化分解提供能量
  • 9. (2023·湖南) 食品保存有干制、腌制、低温保存和高温处理等多种方法。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干制降低食品的含水量,使微生物不易生长和繁殖,食品保存时间延长 B . 腌制通过添加食盐、糖等制造高渗环境,从而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 C . 低温保存可抑制微生物的生命活动,温度越低对食品保存越有利 D . 高温处理可杀死食品中绝大部分微生物,并可破坏食品中的酶类
  • 10. (2023·全国乙卷) 生物体内参与生命活动的生物大分子可由单体聚合而成,构成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的单体和连接键,以及检测生物大分子的试剂等信息如下表。

    单体

    连接键

    生物大分子

    检测试剂或染色剂

    葡萄糖

    蛋白质

    核酸

    根据表中信息,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①可以是淀粉或糖原 B . ②是氨基酸,③是肽键,⑤是碱基 C . ②和⑤都含有C、H、O、N元素 D . ④可以是双缩脲试剂,⑥可以是甲基绿和吡罗红混合染色剂
二、非选择题
  • 11. (2023·天津) 某种蜂将幼虫生产在某种寄主动物的身体里,研究人员发现幼虫羽化成功率与寄主肠道菌群有关,得到如下表结论 

    菌种

    1

    2

    3

    4

    5

    6

    醋酸杆菌A

    +

    -

    +

    +

    +

    +

    芽孢杆菌B

    +

    -

    -

    +

    -

    -

    菌C

    +

    -

    -

    -

    +

    -

    菌D

    +

    -

    -

    -

    -

    +

    注:+代表存在这种菌,-代表不存在这种菌

                                                                             
    1. (1) 根据第列,在有菌A的情况下,菌会进一步促进提高幼蜂羽化率。
    2. (2) 研究人员对幼蜂寄生可能造成的影响进行研究。

      (i)研究发现幼蜂会分泌一种物质,类似于人体内胰岛素的作用,则其作用可以是促进物质转化为脂质。

      (ii)研究还发现,幼蜂的存在会导致寄主体内脂肪酶活性降低,这是通过的方式使寄主积累脂质。

      (iii)研究还需要知道幼蜂是否对寄主体内脂质合成量有影响,结合以上实验结果,请设计实验探究:

  • 12. (2022·天津) 为研究高脂饮食与肠道菌群及糖脂代谢的关系,进行如下试验:
    1. (1) 建立糖脂代谢紊乱大鼠模型

      将20只大鼠随机平分为2组,分别饲喂高脂饲料(HFD组)和普通饲料(ND组)16周。

      ①检测空腹血相关生理指标,结果如下表。

      组别

      总胆固醇(mmol∕L)

      甘油三酯(mmol∕L)

      血糖(mmol∕L)

      胰岛素(mmol∕L)

      ND组

      1.56

      0.63

      5.58

      10.02

      HFD组

      2.59

      1.65

      7.28

      15.11

      与ND组相比,HFD组偏高,说明脂代谢紊乱,其他数据说明糖代谢紊乱,提示造模成功。

      ②检测粪便中4种典型细菌的含量,结果如下图。

      HFD组粪便中乳杆菌、双歧杆菌相对含量(增加∕减少)。

    2. (2) 探究肠道菌群对糖脂代谢的影响另取20只大鼠,喂以含的饮用水杀灭肠道中原有细菌,建立肠道无菌大鼠模型。分别收集(1)试验结束时HFD组和ND组粪便,制备成粪菌液,分别移植到无菌大鼠体内,建立移植HFD肠菌组和移植ND肠菌组,均饲喂高脂饲料8周。检测空腹血相关生理指标,结果如下表。

      组别

      总胆固醇(mmol∕L)

      甘油三酯(mmol∕L)

      血糖(mmol∕L)

      胰岛素(mmol∕L)

      移植ND肠菌组

      1.86

      0.96

      6.48

      11.54

      移植HFD肠菌组

      2.21

      1.28

      6.94

      13.68

      该试验的自变量为,结果显示两组均发生糖脂代谢紊乱,组间差异说明高脂饮食大鼠的肠道菌群可(加剧∕缓解)高脂饮食条件下的糖脂代谢紊乱。

    3. (3) 基于本研究的结果,为了缓解糖脂代谢紊乱,请说明可以采取的策略。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