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道德与法治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龙沙区2023年中考道德与法治三模试卷

更新时间:2023-08-27 浏览次数:49 类型:中考模拟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请将正确答案涂在答题卡上。)
  • 1. 在网上交友,口是心非的现象比比皆是。多数人承认在与网友交流中撒过谎,他们说谎的理由包括保护隐私、保护和美化自己等。这体现网上交往具有( )
    A . 虚拟性 B . 平等性 C . 自主性 D . 真实性
  • 2. 我们与老师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开始是( )
    A . 相互理解 B . 相互妥协 C . 教学相长 D . 彼此尊重
  • 3. 幸福不会从天而降,梦想不会自动成真。在追梦的旅途中,就要不驰于空想,不鹜于虚声,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干好工作。这告诉我们( )
    A . 实干才能梦想成真  B . 只要有梦想,就一定能实现  C . 我们要对自己的梦想充满信心 D . 我们每个人都是中国梦的参与者
  • 4. 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成立了国家首个集未成年人刑事、民事、行政案件为一体的“综合审判庭”。“综合审判庭”的成立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 )
    A . 社会保护 B . 政府保护 C . 司法保护 D . 学校保护
  • 5. 我们因为向往友谊,而去培养友谊;因为厌恶丑恶,才去追求美好:因为热爱祖国,才会选择忠心报国。这说明在社会生活中,人最基本的精神需求(     )
    A . 情绪 B . 情感 C . 友谊和友情 D . 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 6. “美不美故乡水,亲不亲故乡人。”“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这两句民间俗语反映了中国人心里怀有浓厚的乡土情结。这种乡土情结属于社会关系中的( )
    A . 血缘关系 B . 业缘关系 C . 地缘关系 D . 邻里关系
  • 7. 要自觉履行社会责任,必须正确认识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的关系,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
    A . 把个人利益放在首位 B . 牺牲个人利益维护国家利益的做法过时了,不符合国情 C . 把国家利益放在首位 D . 在个人利益不受损害的情况下,可以首先考虑国家利益
  • 8.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由此可以看出( )
    A . 宪法具有权威性,不能进行修改 B . 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的所有间题 C . 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 D . 宪法的内容多于普通法律的内容
  • 9. (2023八下·长汀开学考) 某中学生在上网查询资料时发现,有人正在利用国际互联网泄露国家重要的经济情报,他及时将此事报告给有关部门。这名中学生履行了(   )
    A . 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 B . 维护国家统一的义务 C . 维护民族团结的义务 D . 维护国家荣誉的义务
  • 10. 改革开放45年来,我国书写了精彩的“中国故事”,创造了发展的“中国奇迹”,塑造了崭新的“中国形象”,改革开放推动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充分说明改革开放是( )
    A . 国家命运所系 B . 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C . 我国一切工作的中心 D . 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 11. 我国选择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道路,发展全过程民主,这取决于( )
    A . 我国的具体国情 B . 其他国家的经验 C . .民主制度的建立 D . 全体公民的投票
  • 12. 浙江农民陈某因捉了114只癞蛤蟆被抓,被告知涉嫌非法狩猎罪。陈某一脸茫然,声称“不知道捉癞蛤蟆犯法”。这一案例告诉我们( )
    A . 不知法就可以不受法律的制裁 B . 保护生物多样性,不侵害任何动物 C . 要认真学法,做知法、守法的合格公民 D . 法律禁止的行为坚决不做,否则就是犯罪
  • 13. “法律可以强制你赡养父母,但无法让你真正孝敬父母”。这句话告诉我们( )
    A . 法治比德治更具有号召力和劝导力 B . 德治比法治更具有权威性和强制性 C . 法治重教化作用,德治重规范作用 D . 德治与法治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 14. 5G超高的数据传输速度将使人工智能设备的更多应用被开发出来,家庭、交通、工厂等都会为之改变,科技将给人们带来更多新体验。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A . 只有科技工作者最值得尊敬 B . 科技发明带给社会的都是积极影响 C . 人工智能将完全取代人类所有劳动 D . 科技创新引领未来,让生活更美好
  • 15. 改革开放以来,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已成为社会共识。下列选项中,不能直接体现这一共识的是( )
    A . 政府对劳动模范进行表彰 B . 政府出台相关政策引进高层次人才 C . 政府出台新政策推进环境治理 D . 政府采取措施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
  • 16. 《中国教育现代化》提出,到2035年要总体实现教育现代化,迈入教育强国行列。这充分证明了( )
    A . 教育是企业持续发展之基 B . 教育是推动社会进步的物质力量 C . 教育是培养人才的唯一途径 D .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
  • 17.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之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这是因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A . 是文化最深层的内核 B . 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价值引领 C . 根植于经济全球化的沃土中 D . 是以改革开放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体现
  • 1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这意味着( )
    A . 我国已经成为发达国家 B . 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C . 我国已经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D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其他国家发展提供了统一模式
  • 19. 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本质就是坚持爱国、                高度统一。( )
    A . 爱党 爱人民 B . 爱自己 爱家乡 C . 爱党 爱社会主义 D . 爱人民 爱社会主义
  • 20.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里的中国道路是指( )
    A . 改革开放 B . 全面依法治国 C . 和平发展道路 D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 21. 近年来,我国积极推进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涌现出一大批“专精特新”企业。中央财政计划2021--2025年累计安排100亿元以上奖补资金,重点支持1000余家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我国这样做的目的在于( )
    A . 应对全球竞争,追求高速发展 B . 积极参与全球规则制定和修改 C . 发挥自身优势,主导世界发展 D . 谋求自身发展,提高国际竞争力
  • 22. 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实现“美美与共”,需要“美人之美”。这要求我们( )
    A . 全盘吸收外来文化 B . 用自己的价值观判断和理解各国文化 C . 推动不同文化一致性发展 D . 认识不同文化的特点,理解包容文化差异
  • 23. 中国高            的旗帜,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
    A . 和平、发展、合作、共赢 B . 改革、发展、合作、共赢 C . 和平、发展、开放、共赢 D . 竞争、发展、合作、共赢
  • 24. 事不避难,勇于担当。在维护区域稳定与安全,化解区域危机、对外经济援助、瘟疫的防控等各个领域,都活跃着中国人的身影。这说明( )
    A .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B . 中国参与的国际组织数量最多、影响最大 C . 中国全方位参与全球治理,贡献中国智慧 D . 中国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本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 25. 小雨喜欢迎接挑战,每一次考试虽然感到一些压力,但她都有条不紊地复习,对自己充满信心。这启示我们,面对学习压力,我们应该认识到( )
    A . 适度的学习压力只会带来消极影响 B . 适度的学习压力会影响学习效率和已有水平的正常发挥 C . 适度的学习压力可以激发我们的干劲儿和潜能,使我们表现的更积极 D . 适度的学习压力会提高我们的学习能力,但会对身心健康造成不利影响
二、简要回答下列各题(30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
  • 26. 2022年8月5日,2022年第二季度“中国好人榜”在山东曲阜市现场发布。我省鸡西市的王晨昕光荣上榜。作为一名90后青年,自懂事以来,“孝老爱亲”就深深铭刻在她的心里。她无微不至侍奉父母,尽心尽力照顾80多岁的爷爷、奶奶和姥姥,以日复一日的坚持、年复一年的守护,在自己青春岁月中写出一个大大的“孝”字。
    1. (1) 评选“中国好人榜”的活动有哪些意义?
    2. (2) 王晨昕能够光荣上榜,给了我们青少年怎样的启示?
    3. (3) 请你写出一个有关孝老爱亲的我国传统节日以及这一节日的时间。
  • 27.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1. (1) 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是什么?
    2. (2) 我国有哪些重大战略决策有利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3. (3) 我们中学生如何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贡献?
  • 28. 2022年8月18日,第三次对口支援西藏工作会议召开。全国政协主席汪洋在讲话中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承担对口支援任务的各有关方面坚决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投入资金之巨、参与人员之多、覆盖领域之广前所未有,援藏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
    1. (1) 为什么我国高度重视对口援藏工作?
    2. (2) 假如中考后你要与父母去西藏旅游,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3. (3) 请你为西藏的旅游部门设计一句广告宣传语。
  • 29.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要紧紧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深入群众、深入基层,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增强均衡性和可及性,扎实推进共同富裕
    1. (1) 你对我们党“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有哪些感悟?
    2. (2) “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体现了我国贯彻哪一新发展理念?
    3. (3) 民生问题关乎你我,我们中学生可以为解决民生问题做些什么?
三、探究与实践(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
  • 30. 2022年9月1日,《开学第一课》在央视播出,以“奋斗成就梦想”为主题,邀请“八一勋章”获得者、“时代楷模”称号获得者以及科技工作者、奥运健儿、志愿者等登上讲台,启发中小学生感悟奋斗的真谛。

    为了使同学们能够更好地受到《开学第一课》的启发,我校团委倡议各班召开一次班会,请你参与到各个环节中:

    1. (1) 请你为本班的班会设计一个恰当的主题。
    2. (2) 请你与同学们讨论奥运健儿们有哪些优秀品质感动了我们。
    3. (3) 在《开学第一课》中科技工作者为同学们介绍了我国的科技成就,请你在班会中与同学们分析取得这些成就的原因有哪些。
    4. (4) 班会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向志愿者致敬发出倡议,请你写出你的倡议要点。
四、分析说明题(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
  • 31. 2022年7月1日,庆祝香港回归25周年大会暨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六届政府就职典礼在香港会展中心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一国两制”是经过实践反复检验了的,符合国家、民族根本利益,符合香港、澳门根本利益,得到14亿多祖国人民鼎力支持,得到香港、澳门居民一致拥护,也得到国际社会普遍赞同。这样的好制度,没有任何理由改变,必须长期坚持!
    1. (1) 举行庆祝香港回归祖国活动有哪些重要意义?
    2. (2) 香港回归祖国以来保持繁荣稳定说明了什么?
    3. (3) 香港回归祖国后保持繁荣稳定的原因有哪些?
    4. (4) 为了与伟大祖国共享发展荣光,香港地区必须继续落实哪些方针?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