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道德与法治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河源市东源县上莞中学三校教研2022-2023学年八年...

更新时间:2023-09-04 浏览次数:24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共17小题,共51分)
  • 1. (2020八下·延平月考) 宪法通过组织国家机构,授予国家机构特定职权,明确国家机构的组成、任期、工作方式等内容,这是为了(    )

    ①让国家权力的运行稳定有序    ②突出宪法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③实现和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    ④避免宪法被再次修改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2. 在征求人民群众的意见基础上,江西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江西省防震减灾条例(修订稿)》。上述材料说明了我国国家机构实行的原则是( )
    A . 公民当家做主 B . 民主集中制 C . 党领导一切 D . 权力需要监督
  • 3. 道德与法治老师组织同学们开展“学习宪法”的主题活动。关于宪法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是1954年宪法

    ②国歌和国徽是我国宪法的核心内容

    ③我国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④在我国,广大人民应对权力机关负责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4. (2022八下·吉安月考) 习近平指出:“宪法的生命在于实施,宪法的权威也在于实施。”维护宪法权威需要保障宪法实施。保障宪法实施就要坚持依宪治国,加强宪法监督。加强宪法监督必须(    )

    ①全国人大与其他国家机关要相互监督,相互制衡

    ②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解释宪法和法律的权力

    ③建立健全完备的制度措施,增强人们的宪法意识

    ④加强对宪法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维护宪法权威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5. 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凝聚着我们党治国理政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是制度之治最基本最稳定最可靠的保障。要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积极作用。需要( )

    ①健全宪法实施和监督制度,不断加强宪法监督工作。

    ②加大全民普法工作力度,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增强全民法治观念。

    ③各政府部门要依法执政,公正文明执法,依宪施政。

    ④提高党依法治国、依法行政能力,用法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

    A . ①③ B . ①② C . ②③ D . ②④
  • 6. 2022年4月8日,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张艺谋、谷爱凌、苏翊鸣等被授予“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突出贡献个人”称号。这表明我国公民依法享有( )
    A . 文化权 B . 名誉权 C . 荣誉权 D . 姓名权
  • 7. 下列“行为表现”与“侵犯的权利”匹配正确的是( )
    A . 晓光诬陷同学考试作弊——姓名权 B . 因发生争执,小亮把同学关在教室里——名誉权 C . 小华冒用他人名字登陆QQ——肖像权 D . 晓峰把朋友的个人信息卖给网站——隐私权
  • 8. (2022·天津) 下列表述能正确体现权利和义务关系的是( )
    A . 坚持权利和义务相统一 B . 只履行义务不享受权利 C . 多享受权利少履行义务 D . 只享受权利不履行义务
  • 9. (2020八下·延平月考) 漫画中的人物(    )

    A . 具有很强的权利义务观念 B . 做法不正确,但可以原谅 C . 认识到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 D . 没有坚持权利和义务的统一
  • 10. 某社区建立了“小院议事厅”,把民主协商平台建在居民家门口,“居民的事居民议,居民的事居民定”,让居民真正成为社区共建、共治、共享的主角。对此,你的理解正确的是( )

    ①这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②有利于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

    ③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民主建设

    ④可以保障居民的所有权益得到实现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11. (2019八上·丹东期中) 某社区采纳辖区内居民的建议,为空巢老人、高龄老人开展事务代办的服务,让老人少跑路、不跑路就能解决问题。该社区的做法有利于(    )

    ①化解我国目前一切社会矛盾     ②落实基层群众自治的基本政治制度

    ③减轻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压力      ④促进我国民主建设与社会和谐稳定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 12. 在我国,人民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 )
    A . 各级人民政府 B . 人民政协 C . 人民代表大会 D . 居委会和村委会
  • 13. (2020·呼和浩特) 宪法的制定遵循特定的制宪程序。根据宪法规定,下列有权提议修改宪法的主体是(    )
    A .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 B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C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主席 D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
  • 14. 在法律意义上,平等具有两层含义:一是同等情况同等对待;二是不同情况差别对待。下列做法侧重体现“不同情况差别对待”的是( )

    ①我国在火车站设置现役军人特别通道

    ②某公司在工资待遇上实行男女同工同酬

    ③某地在公交车上设置老弱病残孕及抱婴者专座

    ④我国适龄儿童都享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A . ①② B . ②④ C . ①③ D . ③④
  • 15. (2023八下·阳新月考) 2021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施行30周年。30年来,我国在出行、升学、就业、医疗等方面出台多种专门措施,为残疾人的生存和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上述举措(   )

    ①表明我国允许特殊人群享有一定的特权

    ②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体现

    ③坚持了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④说明尊重自由平等应不同情况差别对待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16. 我国新出台的《居民证管理办法》规定居住证持有人在居住地享受与当地户籍人口平等的公共服务,免费接受义务教育、依法参加社会保险。这说明( )

    ①每个人都平等地享有法定权利

    ②公民在人格上已实现完全平等

    ③政府不断推进社会公平正义

    ④通过努力可以达到绝对公平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③ D . ②④
  • 17. 郑州的杨某劝说一位老人不要在电梯里吸烟,其后不久老人心脏病发作不治身亡。老人家属将杨某起诉至法院,法院最终审理认为,杨某的劝阻行为合法正当,不需要承担法律责任。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
    A . 维护公共利益不需要承担法律责任 B . 法律具有制裁违法犯罪行为的功能 C . 诉讼是维护合法权益的唯一途径 D . 公正司法维护了社会的公平正义
二、材料分析题(共4题,共49分)
  • 1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21年12月4日是第八个国家宪法日,11月29日至12月5日是第四个“宪法宣传周”,今年的活动主题是“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材料二:2021年1月1日,民法典正式实施。一年来,全国各地人民法院准确适用民法典,依法公正裁判一系列民事案件,内容涉及物权、人格权、侵权责任等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1. (1) “宪法宣传周”,学校准备开展相关的主题活动,请你设计两种活动形式。
    2. (2) 有同学认为,与宪法相比,民法典法律条文最多,内容包罗社会万象,是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它才是国家的根本法。你同意该同学的观点吗?为什么?
    3. (3) 作为中学生,你应该怎样维护宪法的权威?
  • 19. 法制日报日前发布了一篇法制故事,引起热议。请结合故事内容,回答问题。

    刘某与王某经人民法院调解离婚,8岁的儿子由刘某抚养。离婚后,刘某不仅不让孩子跟父亲见面,甚至为了避开王某不让本该上小学的儿子去学校报到。为了让孩子上学,王某多次找刘某交谈,刘某却说“儿子的抚养权在我手上,我想怎么做是我的权利,跟你无关。”

    这话惹恼了王某,他正要准备叫上几个朋友去家里抢孩子。后来街道办工作人员知道了此事,协同学校、妇联等相关人员多次上门沟通,但始终沟通无果。最终,王某到法院起诉要求变更抚养关系。在有力的证据面前,法院本着儿童利益最大化的原则,裁决孩子的抚养权变更为王某。

    1. (1) 请运用法律知识谈谈,请谈谈你对刘某言行的看法。
    2. (2) 请简要点评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几种方式。
  • 20. 观察与思考

    材料一:从中国共产党成立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从开启改革开放到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带领亿万人民砥砺夼进,在险滩激流中开辟出崭新航程,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

    材料二:制度,定国安邦之根本。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于2019年10月28日至31日在北京举行。全会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在长期实践探索中形成的科学制度体系,我国国家治理一切工作和活动都依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展开,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及其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

    阅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1. (1) 从材料一中你感悟到了什么?(两个方面即可)
    2. (2) 请你和同学们搜集一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并完成下列内容。

      ①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什么?

      ②在维护民族团结方面,我国实行什么制度?

  • 21. (2020·广东)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周一清晨,某校正在举行庄严的升旗仪式、全校师生面向国旗,肃立致敬,奏唱国歌。国旗迎着朝阳冉冉升起,嘹亮的国歌声响彻校园。在整个升旗的过程中,小吴同学既没有致敬,也未唱国歌,事后,班长小军提醒小吴,小吴却说:“致不致敬,唱不唱国歌是我的自由。”

    1. (1) 请列举一部与我国国旗相关的法律。

      参加升旗仪式,有利于培养我们的美好情感。这种美好情感是什么?

    2. (2) 请运用“法治与自由”的相关知识,对小吴的言行进行简要评析。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